那個比我們都認識自己情緒的孩子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公民社會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那個比我們都認識自己情緒的孩子〉2024-03-05


  你有沒有認識或見過某個人,他能夠在自己產生較激烈的情緒的時候辨識出來,然後冷靜地將自己當下的狀態,以及可能調適這種狀態的方式盡可能有條理地說明。並且,即便那些情緒即將要將他整個人吞沒,他還是盡其所能地壓抑、忍耐,只是希望從這個不講理的世界手中,獲得一點點最基本的尊重。



  這幾天我在一段影片中看見了一個這麼做的人,那個人不是什麼聖賢、也不是「非暴力溝通」的專家,而是一個比其他人有更多情緒需求、難以被主流社會喜歡的孩子。他被作為一部「學生打老師」的紀實短影音主角,在網路上被廣傳、以及被辱罵。


  那些批評者看到的是一個頑劣的、暴力的、不受教的壞孩子。我看到的是:一個比我、比幾乎我所認識的每一個人都還要了不起的人,正努力在克服那些困擾著他、也困擾著身邊其他人的那些情緒。以及一個一再告訴他「不可能」的、毫無仁慈的冰冷世界。



  有時候我對於人與人之間的巨大差別感到不可思議。我不能明白,為什麼明明看見的是同一段錄影,卻有無數人看不見那名代課老師屢屢挑釁的語言和動作,還能宣稱他「EQ很好」。的確,老師也是人、老師也有他的情緒及自我防衛的需求。但同時,他是一名老師。作為一名適格的老師,他不是只需要數學好或英文好,他需要認識一些最基本的教育方法、需要具備某些最基本的教育理念。


  幾十年前,你的老師可能在你面前是一個權威。但現在是2024,作為一名教育者、或僅僅是作為一位公民,你都應該要知道你不會因為你早出生了十年、或者你有教師資格你就比台下的高中生更了不起。


  你希望得到尊重的想法沒有錯,但你面前的孩子也需要得到尊重。當他在用盡全力告訴你他的狀況和我們可以怎麼做的時候,為什麼你就那麼想落實你的權力意志?為什麼要把你的「聰明」用在找尋對方語言中的漏洞,去駁回他微小的、希望保留自己克制情緒之空間的請求?



  我困惑、生氣、但更多的是無力和難過。這名代課老師無疑也是受害者。他被打傷、衣物被毀損;找他來代課的人沒有跟他說明清楚班級狀況,學校也沒有足夠完備的措施來在讓大家知道事情發生時該怎麼做。


  同時,他也是他的情緒的受害者、是過去數十年情緒與情感教育不足的受害者。他沒有能力像那名學生一樣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需求,他沒有能力拋開他的成見去理解、或使用「我訊息」來尋求對方接收。他是「在班上就要聽老師的、就要照規矩來」的威權教育體制的受害者。他只能毫無自由地複製這個模式給下一代。



  我們應該要可以是自由的。我們應該要可以去學習如何表達、去學習如何互相理解。但就像很多人在那部影片下留的言一樣「離開學校之後誰會包容他?」。是的,我們的社會還沒有能力包容。但這是孩子的錯還是大人的錯?如果坐在第一排會影響到老師上課,那是被安排坐在第一排的人的錯,還是讓他最後只能坐在那裡,卻依然把責任全部推給他的「社會」的錯?




到粉絲專頁閱讀:

https://www.facebook.com/PreBluePaper/posts/pfbid02JdjwKFemVfte4Eic32z5KEg4P1kpwS6UqurafdB79Z3P6JMF6fsqi8GvprEa7rJbl

avatar-img
100會員
831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前圖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來不及長成好人:《少事法》與社會對少年犯的虧欠〉
  這裡想要談論的,並不是「二二八事件」是個歷時兩個半月的慘痛事件。而是,二二八事件是一個延續了七十七年還沒被處理完善的事件。如同前面所提到的,在1990年之前,中學課本中對這件事情的描述連一個字都沒有。它真正被重新看見並省思是這二三十年來才一點一點開始發生的事。
〈厭女文化從未停止--從性別歧視詞彙到反進步傾向〉
〈精神的或物質的:關於一切所謂「品味」的門檻〉
〈來不及長成好人:《少事法》與社會對少年犯的虧欠〉
  這裡想要談論的,並不是「二二八事件」是個歷時兩個半月的慘痛事件。而是,二二八事件是一個延續了七十七年還沒被處理完善的事件。如同前面所提到的,在1990年之前,中學課本中對這件事情的描述連一個字都沒有。它真正被重新看見並省思是這二三十年來才一點一點開始發生的事。
〈厭女文化從未停止--從性別歧視詞彙到反進步傾向〉
〈精神的或物質的:關於一切所謂「品味」的門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好像隨著時間,看到的事情越來越清明, 有時候會突如來的情緒, 判定年齡分為很多種以及個性, 以前會無法處理, 但現在練習會拆分起來處理了, 極速的反應過來安撫, 每當一個事件發生, 或者會觸發內心底層得臨界點, 會突然像個小孩一樣生氣、任性、 唱反調,用另一個自己也就是本我, 沉
可能是小時候家庭教育的關係 總是教導著應該成為他們理想的樣子 要能言善道、要出類拔萃、要吃苦耐勞 就是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受傷 但也是因為這樣在心裡種下反骨的種子 渴望自由及為自己做選擇 也常常撞個頭破血流,默默療傷(此處不是指真的撞,畢竟我怕痛。) 在經歷過誰跟誰好誰跟誰不好的那
Thumbnail
有人說人生就像是一場遊戲,你沒有死過幾回掉過幾次裝備,學到幾次教訓,你就無法變得更強。出了新手村面對到的怪總是一隻比一隻強。要破關人生online總是需要在旅程中找到神隊友,相互扶持才有辦法順利通關。而那名女子呢,又在人生Online中卡關了。她走進了公會小酒館,看到整面牆上掛滿了尋人啟事...
Thumbnail
我們就是情感豐富的人,這可以是我們的優勢。只要我們學會不讓情緒成為絆住我們的阻礙,在感同身受之餘學會更多應對策略,就不需要用盔甲來武裝自己的心了。
Thumbnail
《住那個家的四個女人》是三浦紫苑的小說中,描寫了四個女子在東京市郊的70年復古洋樓中同居的生活。這本小說探討了友情、家庭、以及女性生活的多重面向。展現了非傳統家庭結構的溫暖和幸福。透過彼此的互相關心和照顧,她們彼此成為家人,讓讀者感受到家的定義和溫暖。
Thumbnail
《人生隨筆》 「你是在甚麼時候開始意識到自己不是主角?」 - 「有人問我為什麼那麼喜歡看書。那時候的我春風得意,答她說『其實我更喜歡你。』但是過了很久,當我一無所有的時候,我才知道答案。」 - 「你沒爭取過?」 「誰人真的能對抗命運?我不停去尋找方法,但有些東西失去了便是失去了。」
Thumbnail
Tony和小品老師引導孩子面對情緒的方式,是透過同理、眼光,引導孩子認識責任,讓孩子看見自己一層層情緒背後的委屈與用心,因為老師和孩子在同一艘船上,他們才能一起划向更好的地方。
Thumbnail
你身邊有沒有令人尊敬的典範呢? 他給人的映像總是冷靜的面對問題,成熟的處理人際間的矛盾,並且在你心中擁有一個良好的形象,而他正過著優質的生活呢。
Thumbnail
如果,你正因為找不到人生志業而焦急不安,那你或許能從這篇文章獲得一點撫慰; 如果,你正在找尋方向的途中,看到幾個「好像不錯啦」的選項,又有點遲疑,那你更該看看這篇文章再想想。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好像隨著時間,看到的事情越來越清明, 有時候會突如來的情緒, 判定年齡分為很多種以及個性, 以前會無法處理, 但現在練習會拆分起來處理了, 極速的反應過來安撫, 每當一個事件發生, 或者會觸發內心底層得臨界點, 會突然像個小孩一樣生氣、任性、 唱反調,用另一個自己也就是本我, 沉
可能是小時候家庭教育的關係 總是教導著應該成為他們理想的樣子 要能言善道、要出類拔萃、要吃苦耐勞 就是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受傷 但也是因為這樣在心裡種下反骨的種子 渴望自由及為自己做選擇 也常常撞個頭破血流,默默療傷(此處不是指真的撞,畢竟我怕痛。) 在經歷過誰跟誰好誰跟誰不好的那
Thumbnail
有人說人生就像是一場遊戲,你沒有死過幾回掉過幾次裝備,學到幾次教訓,你就無法變得更強。出了新手村面對到的怪總是一隻比一隻強。要破關人生online總是需要在旅程中找到神隊友,相互扶持才有辦法順利通關。而那名女子呢,又在人生Online中卡關了。她走進了公會小酒館,看到整面牆上掛滿了尋人啟事...
Thumbnail
我們就是情感豐富的人,這可以是我們的優勢。只要我們學會不讓情緒成為絆住我們的阻礙,在感同身受之餘學會更多應對策略,就不需要用盔甲來武裝自己的心了。
Thumbnail
《住那個家的四個女人》是三浦紫苑的小說中,描寫了四個女子在東京市郊的70年復古洋樓中同居的生活。這本小說探討了友情、家庭、以及女性生活的多重面向。展現了非傳統家庭結構的溫暖和幸福。透過彼此的互相關心和照顧,她們彼此成為家人,讓讀者感受到家的定義和溫暖。
Thumbnail
《人生隨筆》 「你是在甚麼時候開始意識到自己不是主角?」 - 「有人問我為什麼那麼喜歡看書。那時候的我春風得意,答她說『其實我更喜歡你。』但是過了很久,當我一無所有的時候,我才知道答案。」 - 「你沒爭取過?」 「誰人真的能對抗命運?我不停去尋找方法,但有些東西失去了便是失去了。」
Thumbnail
Tony和小品老師引導孩子面對情緒的方式,是透過同理、眼光,引導孩子認識責任,讓孩子看見自己一層層情緒背後的委屈與用心,因為老師和孩子在同一艘船上,他們才能一起划向更好的地方。
Thumbnail
你身邊有沒有令人尊敬的典範呢? 他給人的映像總是冷靜的面對問題,成熟的處理人際間的矛盾,並且在你心中擁有一個良好的形象,而他正過著優質的生活呢。
Thumbnail
如果,你正因為找不到人生志業而焦急不安,那你或許能從這篇文章獲得一點撫慰; 如果,你正在找尋方向的途中,看到幾個「好像不錯啦」的選項,又有點遲疑,那你更該看看這篇文章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