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侯好衣:從教官,到「學務創新人員」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公民社會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某侯好衣:從教官,到「學務創新人員」〉2023-03-30


  就像其他一切在倉促的妥協下誕生的產物一樣,「學務創新人員」這一編制荒謬到簡直像是ChatGPT以它蒼白的幽默感說出的笑話。



  2020年,爭議已久的「教官退出校園」議題在「各級學校全民國防教育課程內容及實施辦法」的修正公告中在法律層面告一個段落,但教育部18年提出的「2023全面退出校園」日程最終並未落實。


  對於這個「跳票」,提出來的兩個主要理由是「教官的工作權」與「尚無法補足校園安全所需人力」。而這些官員與專家想出來的那個「聰明的解決辦法」是,一一對應地,每減少一位教官,補充一位人力。而補上的人是誰呢?一名負責處理學生事務的、以前沒有過的新職位……



  沒錯!「學務」「創新」「人員」!毫無破綻、顧名思義,而且他不是軍人,一點也不威權。這首先解決了教官離校之後校園安全所需要的人力。那麼,教官的工作權呢?不必擔心,我們會積極輔助教官轉職,譬如說,擔任國防課程的專任老師,或者--成為學務創新人員。


  雖然實際落實的結果沒有想像中的順利,但這些天才們成功地解決了全部的問題,教官會漸漸退出校園(雖然時程從2023延到2030),從此脫去軍服,作為一名學務創新人員,重新被招聘。順利的話,這項政策還能增加民間人口與就業中的勞動力。



  但事實上,任何人都看得出來這項措施並沒有真正積極地解決任何問題。的確,名稱、編制與軍服的象徵性都能夠讓教官與「學創」--即便是同一個人--存在著具實踐意義的差異。


  但同時,在每一處教育現場中,每一個個別的學創是否還是以教官的模式管理學生、該校的教師與行政人員是否也僅僅是讓該崗位換個名字,繼續運作以同樣的方式,卻尚沒有足夠清晰的法律與監管機制。


  我們仍見到許多現在叫做學創的退役教官雖然脫下了軍服,卻沒有脫下他的威權與陳舊觀念:「學校有男老師所以不能穿緊身褲」這種顯然不應該出現在這個時代教育現場中的言論仍會從這些「沒穿軍服的教官」口中說出。這一粗糙的創新,顯然仍存在非常多的問題。



  讓軍事威權體制與其象徵離開校園是一條值得我們持續下去的路,先改變編制再逐漸引發觀念也的確是一種可行的做法。某種意義上,我們也會同意「學務創新人員」制度再怎麼說都是一項有所影響的改變,就像《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這種蒼白所以中立的名稱的確有助於社會以一種「最小化保守派反對聲浪」的方式一點一滴地「進步」。


  雖然這無論如何還是荒謬到令人發噱,但至少在某些更加開明的校園之中,學創這一給予教育行政體系--而非軍事行政體系--更多自由的制度真的能讓一些改變落實得更順利。


  事實上,近幾年對教育現場制度的實際改革的確比過往更為顯著,從頭髮與服裝規定的逐漸開放到「每週最多只能進行一次朝會」的改變,校園民主化與去軍事化的路程的確有在日漸推進。


  當朝會、司令台、記功記過、愛校服務等這些上對下的制度與象徵逐漸變得不再那麼理所當然時,當整個社會逐漸降低對於「管教式輔導」的依賴並對專業的輔導員與駐校諮商師的重要性有更多的理解時,或許教官(乃至於學創這一明顯具過渡屬性的編制)也能真正地從學校中退出。




到粉絲專頁閱讀:

https://www.facebook.com/PreBluePaper/posts/pfbid0UuPVQ9Uw12bgb1qVjEh6wEHB7p8YDjApayiKWbFHzmFM69iyqKj2hpPkJhVW9xqKl




avatar-img
99會員
826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前圖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生理反應無須被道德化,更不能被用以合理化行為〉
〈開店就是策展:關於書店,買與不買以外的思考〉
〈「知識的支離破碎」:那些轉生成了網路文章的書中文字〉
〈今天的任天堂eShop依然沒有台灣區〉
〈生理反應無須被道德化,更不能被用以合理化行為〉
〈開店就是策展:關於書店,買與不買以外的思考〉
〈「知識的支離破碎」:那些轉生成了網路文章的書中文字〉
〈今天的任天堂eShop依然沒有台灣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我最近都沒怎麼寫某系列的文章,但是由於一些作品動向終究把我炸出來了。首先警示雖然我喜歡這個系列很多年,並不是全部都是稱讚的! 「科學超電磁砲第四季+暗部少女共棲」 雙外傳動畫化 慶祝: 其實某系列動畫已經過去幾乎五年的現在,我其實原本是不認為它還有機會再被動畫化的,但是它最終還是得到了這個機會,
Thumbnail
可能你不那麽覺得,但是在我眼裡,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世上僅只有一個的存在。 某天我的腦海蹦出這個想法⋯
Thumbnail
某日下午4點多,和女兒出門。我想找個地方坐坐,整理手機裡的資料。 附近很多地方都已經去坐過,不想重複去。想一想,想到離家約10多分鐘,有家路易莎咖啡店。這家路易莎咖啡店只有一樓,不必爬上二樓,可以輕鬆一點。 到了這家店門口,大約4點20分。一看門口告示,竟然5點關門。
Thumbnail
某品牌的高麗菜豬肉水餃 . 這是網友發現的。 . 很有趣的意外結果。 昨天, 某網友拿大賣場賣的高麗菜豬肉水餃給我看, 我一開始原本是認定應該就是壞的吧, 不可能是好的,沒想到完全出乎我意料之外, 它竟然是好的,我說的是,不是無好無壞, 而是 [ 對人體是好的 ], 我猜可能是
最近台灣好幾個學校增設的護理系揭牌了,準備招生。 這種思維真是爛透的慣老闆。 舉一個例子教育界的例子: 國中小教育的行政大逃亡已經好幾年了。2016年教育部宣布要行政減量,結果當然是並沒有,還是很多老師不想當行政。 正常的思維,先調查行政大逃亡的現象,取得充足的數據和資訊,確定此現象存在......
Thumbnail
本來想等確定新學年服務單位後再來回顧,但因為一些因素,拖到七月底還只能先底定。最後決定趁現在還能悠哉享受過渡期(?)趕緊把這一學年課務相關的心得好好整理面對。 這學年我的教職是從10月底退伍後才開始算起,到考季差不多半年,就算全職當考生,存款也能負擔這段時間,所以原本沒打算找兼課,直到快開學前接到
Thumbnail
過去教師被意識形態影響,大多願意認同崇高的師道,如今經過一再的修法、工作性質轉變...... 教師拒絕道德綁架,只做最低程度的工作要求,以免多做多錯,最先倒楣的就是弱勢孩子,這也怪不得老師,而是施政錯誤的結果。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們切開兩個視角來解釋,當初國高中時都有配一位教官。在我念的學校裡,教官就是眼中釘,每次畢業的時候都有人要揍他們,這是教育上的錯誤。不過呢,在台灣面對對岸緊張的時刻,雙方才一來我往到了兩岸通親的政策,而民進黨政府把他視為威權教育的一顆兵棋。這個兵棋幾乎蔓延了好幾的年代,連之前的火熱遊戲「返校」都有教
Thumbnail
在教育現場有許多亂象是由政府不當政策造成。這篇文章裡的三則漫畫就反映了教育部一邊高喊「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口號,一邊反其道而邊的荒謬。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我最近都沒怎麼寫某系列的文章,但是由於一些作品動向終究把我炸出來了。首先警示雖然我喜歡這個系列很多年,並不是全部都是稱讚的! 「科學超電磁砲第四季+暗部少女共棲」 雙外傳動畫化 慶祝: 其實某系列動畫已經過去幾乎五年的現在,我其實原本是不認為它還有機會再被動畫化的,但是它最終還是得到了這個機會,
Thumbnail
可能你不那麽覺得,但是在我眼裡,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世上僅只有一個的存在。 某天我的腦海蹦出這個想法⋯
Thumbnail
某日下午4點多,和女兒出門。我想找個地方坐坐,整理手機裡的資料。 附近很多地方都已經去坐過,不想重複去。想一想,想到離家約10多分鐘,有家路易莎咖啡店。這家路易莎咖啡店只有一樓,不必爬上二樓,可以輕鬆一點。 到了這家店門口,大約4點20分。一看門口告示,竟然5點關門。
Thumbnail
某品牌的高麗菜豬肉水餃 . 這是網友發現的。 . 很有趣的意外結果。 昨天, 某網友拿大賣場賣的高麗菜豬肉水餃給我看, 我一開始原本是認定應該就是壞的吧, 不可能是好的,沒想到完全出乎我意料之外, 它竟然是好的,我說的是,不是無好無壞, 而是 [ 對人體是好的 ], 我猜可能是
最近台灣好幾個學校增設的護理系揭牌了,準備招生。 這種思維真是爛透的慣老闆。 舉一個例子教育界的例子: 國中小教育的行政大逃亡已經好幾年了。2016年教育部宣布要行政減量,結果當然是並沒有,還是很多老師不想當行政。 正常的思維,先調查行政大逃亡的現象,取得充足的數據和資訊,確定此現象存在......
Thumbnail
本來想等確定新學年服務單位後再來回顧,但因為一些因素,拖到七月底還只能先底定。最後決定趁現在還能悠哉享受過渡期(?)趕緊把這一學年課務相關的心得好好整理面對。 這學年我的教職是從10月底退伍後才開始算起,到考季差不多半年,就算全職當考生,存款也能負擔這段時間,所以原本沒打算找兼課,直到快開學前接到
Thumbnail
過去教師被意識形態影響,大多願意認同崇高的師道,如今經過一再的修法、工作性質轉變...... 教師拒絕道德綁架,只做最低程度的工作要求,以免多做多錯,最先倒楣的就是弱勢孩子,這也怪不得老師,而是施政錯誤的結果。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們切開兩個視角來解釋,當初國高中時都有配一位教官。在我念的學校裡,教官就是眼中釘,每次畢業的時候都有人要揍他們,這是教育上的錯誤。不過呢,在台灣面對對岸緊張的時刻,雙方才一來我往到了兩岸通親的政策,而民進黨政府把他視為威權教育的一顆兵棋。這個兵棋幾乎蔓延了好幾的年代,連之前的火熱遊戲「返校」都有教
Thumbnail
在教育現場有許多亂象是由政府不當政策造成。這篇文章裡的三則漫畫就反映了教育部一邊高喊「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口號,一邊反其道而邊的荒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