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須知 (32)
上良下因法師主講
20221022 台灣悟光精舍
我們有時候會急,這種急,往往是因為我們在追求一些不切實際的目標,或者是妄想。當我們認清楚之後,我們就不會那麼急,包括修行上也是一樣的。
我希望馬上能夠像古德一樣,一次坐兩個小時、四個小時甚至一整天,那坐到最後上火了。或者是我希望能夠馬上通達多少部經論,能夠怎麼怎麼樣,有這種很急躁的心,就很容易上火。上火還算好的,嚴重的話就會走火入魔。
所以,感覺急躁的心快要生起的時候,就是要「寬心」,告訴自己放鬆,對自己要很清楚。
再來,「想氣流下」,觀想我們這個氣從頭頂到胸到腹到腳底,火氣從上到下慢慢排出去,把火氣往下降。就這樣觀想。
反正就是說,我們在修行的時候,要提醒自己不能急。這是「急」。
太「寬」,就是說目標不明確。
我為什麼要打坐?因為這個時候是打坐時間,不能不來,我就過來這邊靜坐。坐下來以後妄想一大堆,要不就是東張西望,要不就是頭腦一片空白,等著敲鐘起坐。常常這樣,把靜坐當做修行,把修行當做休息,那這樣子就太「寬」。
那心太「寬」,就是要「斂身、急念」。
為什麼「斂身」?我們前面講過,身跟息都是心的一個投影,心如果渙散的話,身體也會跟著彎腰駝背,歪向一邊,或者前彎,或者側彎,頭往下垂等等,就是會逶迤不振。這是第一個「斂身」。身體要坐正,保持正直而放鬆。
第二是「急念」。這個急不是著急的意思,是攝心,攝住我們的念頭,將我們的心拉回來。發現太松了,再把心拉回來。這是調心的對治。
再來「正行」。「正行」就「正念、正知」,後面我們講到「住禪」的時候會講到「正念正知」。
這是整個我們在「住禪」當中的前方便,先調身——不寬不急,再調息——不澀不滑,最後再調心——不沉不浮。整個調整的程式是這樣子。
問:請師父開示,內心寂靜下來的時候,不想提起佛號,是繼續保持,還是強迫自己提起佛號?
師父答:我想這個問題可以假設一下:我們在臨終的時候,大家都會助念,助念很寂靜的時候,你問阿彌陀佛說:阿彌陀佛!我現在心很寂靜,我要繼續念佛,還是放下佛號?阿彌陀佛會怎麼想?
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我們後面講住禪的時候會強調正念正知,我們心隨時保持在所緣境上,不可以動。不是說我念著念著,念到很寂靜的時候,我就把佛號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