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認知扭曲綁架?從自我覺察到冷靜分析的心路歷程

更新於 2024/08/2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1/06/16

  1. 今天跟在學術圈打滾很多年的別系老師討論換老師的事,並發現了之前沒有注意到的面向,像是:原本的題目是真的不能完成嗎?還是對於現況太悲觀了呢?交換真的很重要嗎?成為孤魂野鬼對於畢業的影響可能比想像中高等等。這幾天應該會再重新讀之前寫的研究計畫書,然後把每個選擇的利弊都想一輪,再跟老師報告自己的決定吧。
  2. 雖然這樣很像馬後砲(的確就是XD)。但今天冷靜下來又聽了別人的想法之後,似乎比較能察覺自己被一直以來累積的各種情緒與想法所遮蔽的部分。有些很像CBT指南會稱之為「認知扭曲」的東西(現讀現賣ww),像是:
    1. 現在因為疫情的關係,大家都不能見面,所以我那個需要互動的論文題目就不能做了。(非黑即白的思考)↔ 可以先做不需要互動的部分,甚至可以考慮改為線上互動的方式。
    2. 老師都已讀我的訊息好幾次是不是要不要我了(災難化)↔ 但是他過去也很常提供給我支持,在我提到畢業問題的時候也很快回應。
    3. 因為一個系上同學發的負面限動就覺得對方討厭我(個人化、預設他人想法)。↔ 但對方其實沒有說那是你,而且他面對你也還算親切。
    4. 我一定要趕快做很量化的研究,否則就會被學術圈淘汰(「必須如此」的思考)↔ 如果真的想繼續做研究,這些經驗也可以之後補上。
  3. 雖然以前在理論課還有看書的時候聽過好幾次這些認知扭曲,但跟自己去練習覺察還是有很大一段距離......不過過去在做質性研究也很講究多方檢證,所以應該可以慢慢上手的~吧?
  4. 也有一些我現在還不能好好駁斥,讓我很不安或不滿的趨勢/想法。這些想法有很大一部分跟我所在的lab跟參與過的課堂有關,所以很有可能無法代表心理所的現況(趕快來聲明一下XD)。不過,我也可能只是需要更多時間思考吧?
    1. 跟我們的指導老師當上教授的那個時代比起來,學術圈變得更競爭。
    2. 說質性研究是心理學領域的非主流還太好聽了一點,根本就是快掉到地圖外的邊陲XD 雖然以前做質性研究得到一些肯定,但這樣在心理學領域很難用來證明我有基本的研究能力QQ
    3. 心理所的組與組之間、lab與lab之間隔閡超大。有些組自己很封閉,有些lab的老師互相敵對。如果想去了解其他lab在做什麼,就感覺好像芒刺在背,被老師懷疑自己想逃跑。雖然我的老師已經算是開明了,但也感覺得出來他其實不太喜歡我去了解其他lab的事情。
    4. 老師退休之後,系上很快就通過的新規定(老師退休一年內就要完成論文,否則就要換老師換題目)雖然不完全是針對我,但明確地讓我感受到這個環境不友善。
    5. 實驗室以及組之間的隔閡+唯一的指導老師退休後有了自己的新規劃+系上新規定,種種因素讓我覺得自己好像一座孤島,但即使我想要和其他人連結,也要冒著很大的風險。我的指導老師很明確地告訴我,雖然我想的新題目跟以前合作的研究範疇有關,但他已經沒興趣了,如果我要換題目,就自己去跟新老師聯絡,但我根本就不確定別的老師要不要我,如果變成沒有實驗室要的孤魂野鬼,那還更慘。
    6. 這些事其實不太能公開講出來,但我覺得快被它們噎死了XD 說不定我明天就會覺得很後悔然後把文隱藏起來或刪掉。但我其實更希望有人告訴我這些其實是假的,都是我想太多。
  5. 誒,可以光寫下來好像就比較沒那麼不安了耶?!果然我們可以做到 "Opening Up by Writing It Down"?!
    avatar-img
    69會員
    6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日日風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對於是否更換指導老師,我陷入深深的矛盾與不捨。當年剛申請研究所時,是仰賴了老師的悉心指導。如今,因許多限制讓我不得不重新考慮換老師。未來的路途彷彿籠罩在迷霧中,想到要獨自面對這一切,便無法抑制內心的焦慮與不安。眼淚背後,是對過去的感激與對未來的恐懼交織,希望我能夠找到平衡,做出不讓自己後悔的決定。
    公開日記讓我陷入了掙扎,原本只是單純的紀錄,卻因為害怕別人的看法而變得難以表達。我發現自己因為擔心他人的眼光而寫不出最真實的心情,背離了當初寫日記的初衷。然而,他人的回應也是使我繼續書寫的動力,於是我選擇妥協,只分享那些適合公開的部分,把更真實、更私密的心情留在草稿中,成為我與自己之間未完成的對話。
    在準備GRE過程中,我低估了時間的需求。觀看課程影片不僅需要時間,還需考量解題、寫筆記等附加工序,耗時比預期長了一倍。為達到門檻,我採取了自學的方式,靈活安排學習時間與節奏,避免在精力不濟時勉強自己。靜謐的夜晚中,我藉著紀錄片的啟發,重新審視那些隨創傷形成的生活壞習慣,發現它們或許也帶著某種意義。
    接下同儕支持課程講師的邀請後,我在期待與不安中摸索前進。面對未經專業訓練的挑戰,我透過自學,發現非傳統助人方法或許不需依賴傳統專業訓練。也在重讀過往論文時,想起過往訪談研究中的人與事,我逐漸明白這些經歷塑造了我對精神困擾議題的世界觀與信念。這信念仿若鴿子,總能在風雨中找到回家的路。
    在平衡「激發潛力」與「過度磨耗」之間,我一直在掙扎。雖然目標是每天穩定產出,但常因心力耗竭而中斷。諮詢服務提醒我,即使小步前進,也要肯定自己的努力。我從書中得到啟發:按部就班的進行,再艱鉅的任務都能逐步解決。今天的些許幸福包括品嘗鮮奶綠和與朋友的長談,還有聽到溫柔的音樂。
    今天在遊戲中升到了60等,每天的努力能夠逐步累積令人感到滿足。然而,我卻意外地感到沮喪,而不自覺地發呆了很久。明明知道要做的事不難,但動不了身。對未來的焦慮也困擾著我,尤其是碩班指導老師即將退休,若不能在明年一月前完成論文,將面臨換題目的壓力。雖然為其他同學的畢業感到高興,自己卻有種被拋下的感覺。
    對於是否更換指導老師,我陷入深深的矛盾與不捨。當年剛申請研究所時,是仰賴了老師的悉心指導。如今,因許多限制讓我不得不重新考慮換老師。未來的路途彷彿籠罩在迷霧中,想到要獨自面對這一切,便無法抑制內心的焦慮與不安。眼淚背後,是對過去的感激與對未來的恐懼交織,希望我能夠找到平衡,做出不讓自己後悔的決定。
    公開日記讓我陷入了掙扎,原本只是單純的紀錄,卻因為害怕別人的看法而變得難以表達。我發現自己因為擔心他人的眼光而寫不出最真實的心情,背離了當初寫日記的初衷。然而,他人的回應也是使我繼續書寫的動力,於是我選擇妥協,只分享那些適合公開的部分,把更真實、更私密的心情留在草稿中,成為我與自己之間未完成的對話。
    在準備GRE過程中,我低估了時間的需求。觀看課程影片不僅需要時間,還需考量解題、寫筆記等附加工序,耗時比預期長了一倍。為達到門檻,我採取了自學的方式,靈活安排學習時間與節奏,避免在精力不濟時勉強自己。靜謐的夜晚中,我藉著紀錄片的啟發,重新審視那些隨創傷形成的生活壞習慣,發現它們或許也帶著某種意義。
    接下同儕支持課程講師的邀請後,我在期待與不安中摸索前進。面對未經專業訓練的挑戰,我透過自學,發現非傳統助人方法或許不需依賴傳統專業訓練。也在重讀過往論文時,想起過往訪談研究中的人與事,我逐漸明白這些經歷塑造了我對精神困擾議題的世界觀與信念。這信念仿若鴿子,總能在風雨中找到回家的路。
    在平衡「激發潛力」與「過度磨耗」之間,我一直在掙扎。雖然目標是每天穩定產出,但常因心力耗竭而中斷。諮詢服務提醒我,即使小步前進,也要肯定自己的努力。我從書中得到啟發:按部就班的進行,再艱鉅的任務都能逐步解決。今天的些許幸福包括品嘗鮮奶綠和與朋友的長談,還有聽到溫柔的音樂。
    今天在遊戲中升到了60等,每天的努力能夠逐步累積令人感到滿足。然而,我卻意外地感到沮喪,而不自覺地發呆了很久。明明知道要做的事不難,但動不了身。對未來的焦慮也困擾著我,尤其是碩班指導老師即將退休,若不能在明年一月前完成論文,將面臨換題目的壓力。雖然為其他同學的畢業感到高興,自己卻有種被拋下的感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作者決定進行一次自我探索之旅,與新的心理師展開短暫的晤談。隨著晤談的進行,心理師的陪伴讓作者在困惑中找到自我,並清晰看見問題的核心。儘管議題困難,作者決定慢慢練習,逐步面對人生的挑戰。
    Thumbnail
    當初真的到明顯的生理反應的焦慮,是從工作上出現的狀況。
    因為講座的主題吸引了我,特地跑到台北,想記錄下講座給我的心得 "我們要先把自己搞定,才有辦法搞定別人" 這句話我把它抄寫在筆記本上,提醒著自己,原來在潛意識裡,不覺得自己需要搞定,反而是我需要去搞定好別人又或者別人要搞定好他自己。 心理師提到,人的一生中,會有三大心結(創傷) 1.羞恥 2.
    Thumbnail
    我是一位諮商心理師,職稱是專輔老師。 經過一個學期的專輔工作,我見證到專輔工作的辛苦。
    Thumbnail
    認知療法權威教你用書寫方式,擺脫擾亂的思緒與情緒問題
    Thumbnail
    寫這一篇文章,是想記錄輔導過程中的學習,好好梳理自己。我最大的收穫,就是看見自己的兩個有毒信念,知道如何用更積極的方式,來面對這些有毒信念。每次與輔導老師約談時,我就會變成一朵「經歷風雨、滿面水珠」的花兒。這個過程是非常療癒的。
    前幾天因為一些事情 自己很糾結找學姊談 學姊說這就是想法而已,去處理就可以解決,然後我就說確實是也考慮直接行動了,但是又開始有很多的想法,學姊就說 你腦袋不能停一下嗎?
    Thumbnail
    解離的麻木及疏離,讓我對自己的情緒和壓力感知有點少了......好幾根筋。 近期因為壓力過大出現軀體化症狀,為了找出壓力源調整了以往諮商的方式,沒想到因此有了預期以外的收穫。也讓我再次感受到了跟心理師諮商和跟朋友們聊天的差異之處,對自己也有了新的感受及覺察。
    Thumbnail
    最近這幾天,我一直在研究如何自我療癒身心的狀況。看了幾本書,也聽了幾個心理師的演說,還有心理諮商師的書,以及身心靈方面的書。當然,裡頭也有些特別怪力亂神,或是涉及前世的,這我就比較不走這塊。 今天我發現這些療癒方法,其實可以歸納出一套有系統的自我療癒技術。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作者決定進行一次自我探索之旅,與新的心理師展開短暫的晤談。隨著晤談的進行,心理師的陪伴讓作者在困惑中找到自我,並清晰看見問題的核心。儘管議題困難,作者決定慢慢練習,逐步面對人生的挑戰。
    Thumbnail
    當初真的到明顯的生理反應的焦慮,是從工作上出現的狀況。
    因為講座的主題吸引了我,特地跑到台北,想記錄下講座給我的心得 "我們要先把自己搞定,才有辦法搞定別人" 這句話我把它抄寫在筆記本上,提醒著自己,原來在潛意識裡,不覺得自己需要搞定,反而是我需要去搞定好別人又或者別人要搞定好他自己。 心理師提到,人的一生中,會有三大心結(創傷) 1.羞恥 2.
    Thumbnail
    我是一位諮商心理師,職稱是專輔老師。 經過一個學期的專輔工作,我見證到專輔工作的辛苦。
    Thumbnail
    認知療法權威教你用書寫方式,擺脫擾亂的思緒與情緒問題
    Thumbnail
    寫這一篇文章,是想記錄輔導過程中的學習,好好梳理自己。我最大的收穫,就是看見自己的兩個有毒信念,知道如何用更積極的方式,來面對這些有毒信念。每次與輔導老師約談時,我就會變成一朵「經歷風雨、滿面水珠」的花兒。這個過程是非常療癒的。
    前幾天因為一些事情 自己很糾結找學姊談 學姊說這就是想法而已,去處理就可以解決,然後我就說確實是也考慮直接行動了,但是又開始有很多的想法,學姊就說 你腦袋不能停一下嗎?
    Thumbnail
    解離的麻木及疏離,讓我對自己的情緒和壓力感知有點少了......好幾根筋。 近期因為壓力過大出現軀體化症狀,為了找出壓力源調整了以往諮商的方式,沒想到因此有了預期以外的收穫。也讓我再次感受到了跟心理師諮商和跟朋友們聊天的差異之處,對自己也有了新的感受及覺察。
    Thumbnail
    最近這幾天,我一直在研究如何自我療癒身心的狀況。看了幾本書,也聽了幾個心理師的演說,還有心理諮商師的書,以及身心靈方面的書。當然,裡頭也有些特別怪力亂神,或是涉及前世的,這我就比較不走這塊。 今天我發現這些療癒方法,其實可以歸納出一套有系統的自我療癒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