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死去的作者,與永遠活著的飛行荷蘭人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過去的文章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即刻死去的作者,與永遠活著的飛行荷蘭人〉2023-09-28


  18世紀,一個風雨交加的日子。好望角旁,一艘打算入港避難的船隻。船上的水手向經過的另一艘大船上的人詢問當晚是否也打算入港。技術高超但也以一意孤行著稱的荷蘭籍船長在狂風中強硬地給出否定的回答:


  「如果我進港,就讓我永世受詛咒,因為我將在此迎風航行直至審判日。」


  這艘船確實沒有在當晚進港。並持續地航行至今,在氣候最為惡劣的時候,不時會有船員恍惚間看見那艘隱隱發著詭譎光芒的船--飛行荷蘭人號。



  作者已死。如同飛行荷蘭人的船長。


  在文學愛好者的書架上。擺放著一些神聖可敬的遺物,以及許多從一開始就注定無法被恆久擺放的腐敗與酸臭。在決定論與自由意志問題上選擇融貫論的人可以很快接受這個想法:在種種趨力下,意圖在作者那裡產生,使作品得以被如此創造出來。對於這樣的立場而言,作者就像不會再見面的舊情人,就算他還活著,也像是死了一樣。



  我們畢竟還是長期活在考試教育的社會裡,以至於即便在討論文學,人們還是急迫地想要找尋一個標準答案。即便在一些現代詩的討論之中,我們還是經常聽到人們詢問「這是什麼意思?」、「那指的是什麼?」,彷彿那是某人刻意張貼在報紙上的字謎測驗,我們得解出來,下一步才有機會加入圖靈的密碼破譯團隊。


  可是誰能給出標準答案呢?新聞記者將國文大考的考卷拿去問作者。「這題我也不太確定耶」,蓋上「藍色窗簾」的印章之後,網路上充滿了快活的空氣。而在另一些情況,作者已死--我的意思就是「作者已死」--我們沒有對象可以問。那些官方總會保留的最終解釋權不會像著作財產權一樣能被作者的親人繼承,尼采的妹妹整理了關於「權力意志」的文章,但那是尼采想要呈現的方式嗎?當尼采沒有完稿便死去後,有所謂的「尼采的權力意志」嗎?



  由於解釋笑話給聽不懂的人聽時它會很難好笑,在影視作品裡涉及到非直接關聯於主線故事的笑話時,譯者通常會用在本地語言文化中有相似效果的笑話代替。即便這樣的笑話不可能出自原作者之口,如果使用得當,甚至會比直接翻譯再加上說明更能讓觀眾體會到那個情境想要給出的感受。


  詩或詩意的文字同樣有著難以被解釋與翻譯的面向。這一方面與笑話一樣有文化的理由、或因為諧音雙關在不同語言中往往難以同時成立。另一方面,之所以要用詩或文學的方式去表達,很大程度就是因為那些想要表達與展現的內容,往往具有一些難以用精準論述去捕捉的模糊性與氛圍性。


  所以即便作者活著且願意誠實地與你對談,他也不見得能夠好好地解釋。他的解釋不過是種種詮釋的其中一種,他可能與作品更熟悉,但也可能因為他看過太多次、並且是從其完成前就一再閱讀,他可能有更多近視性的誤讀。


  我深刻記得幾年前看完《天注定》後,賈樟柯導演在映後座談裡將作品解讀得相當平庸。慶幸的是,我當機立斷地忘掉導演說的每一句話,才能在幾年之後依然對那部作品保持不錯的評價。



  在動盪的時間裡,你隱約看見了漂浮在那裡的飛行荷蘭人號。


  在這個被無數海洋故事引用的傳說中,Falkenburg、Bernard Fokke與Hendrik van der Decken都被推測可能是那艘船的船長(在《神鬼奇航》裡,它則被和Davy Jones的詛咒攪和在一起)。


  沒有人知道真相、也或許這些都不是真相,但作為一艘曾經在海上航行的船,它上面就應該要有一位船長。同樣的,即便是極端的反意圖主義者也必須要承認,如果你面前有一本書,它應該要有一個作者。



  於是我們就必須像面對飛行荷蘭人號的傳說一樣,面對眼前的作品,去建構出書寫出這段文字的那個人。這名作者是依附於船上的靈魂,是在你面前運動的身體必須包含的具主體性的意識,是與你對話的那個通過圖靈測驗的人造生命。是當你墜入愛河時,投射在情感對象身上的那個你自己。


  你可以去閱讀更多周邊的文本,包括具有和這本書作者相同姓名的人的生平與它的其他作品。但那都必須以這部作品為出發點,去循環地添加更多關聯於此的理解。你可以比在物理世界裡,那一因為種種趨力經過他而將字詞帶到紙上或螢幕上的那個人更加認識這部作品,對於這部作品的作者應該是一個怎樣的人有著更多的認識。那裡並不存在待找尋的唯一標準答案,作品正等著你與其他的人解讀去豐富它自身,就像在詹姆士與席勒眼中,人類對宇宙一直在做的事情一樣。







延伸閱讀:

〈創作者的靈感生活:問題意識、體驗與原創〉

〈實用主義與人文主義:人的創造的價值〉

〈關於文體的去除邊界、包容與切事〉

〈一本讓義大利竊賊停下腳步的神話文學〉

〈商務艙裡的情緒勞動:作為商品的「羅曼蒂克想像」〉

〈汽車城的遺產:電影化敘事的反遊戲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08會員
936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作為一名每天晚上留給自己兩小時坐在電腦前打字的人,今天的行程自然也是這樣。如果要說今年有什麼成就的話:沒有任何一天真的沒挪出時間或寫不出東西。這值得給自己一點微鼓勵(左右手食指快速彼此觸碰六下)。本來還想寫些下個年度的安排,但今日事今日畢,明年的事情,明年再來說。
2024/12/31
  作為一名每天晚上留給自己兩小時坐在電腦前打字的人,今天的行程自然也是這樣。如果要說今年有什麼成就的話:沒有任何一天真的沒挪出時間或寫不出東西。這值得給自己一點微鼓勵(左右手食指快速彼此觸碰六下)。本來還想寫些下個年度的安排,但今日事今日畢,明年的事情,明年再來說。
2024/12/30
  我們能看見樓上的房東與樓下的房客,我們能往上走也能往下落。我們會經歷痛苦與不安、焦慮與急躁,但同時又有足夠的支持性社會網絡。我們不是那些「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人,也不是那些「再怎麼努力都注定要被辜負」的人。我們所要前往的地方既要求著努力,也要求著機運。
2024/12/30
  我們能看見樓上的房東與樓下的房客,我們能往上走也能往下落。我們會經歷痛苦與不安、焦慮與急躁,但同時又有足夠的支持性社會網絡。我們不是那些「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人,也不是那些「再怎麼努力都注定要被辜負」的人。我們所要前往的地方既要求著努力,也要求著機運。
2024/12/29
  一個真正遵循道德或任何一種規範的所謂「自律」的人,不應該僅僅是遵循一個現存的規範,依樣畫葫蘆地將自己行為成該種規範的形狀。而是,他會去給出一個,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構造出來的規則。他不是放棄思考,被動地遵循。而是,透過規則,他去將自己展現為自身行為的主人,去透過規則落實自己的價值觀與意志。
2024/12/29
  一個真正遵循道德或任何一種規範的所謂「自律」的人,不應該僅僅是遵循一個現存的規範,依樣畫葫蘆地將自己行為成該種規範的形狀。而是,他會去給出一個,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構造出來的規則。他不是放棄思考,被動地遵循。而是,透過規則,他去將自己展現為自身行為的主人,去透過規則落實自己的價值觀與意志。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感謝大家這麼熱情,我以為只有少少的朋友會來,結果來了那麼多人,讓我有點不知所措。」隱地回想:「臺灣第一代詩人就是用『當』來的錢去辦雜誌。再怎麼窮、再怎麼苦,文學就像野草一樣,永遠會生長。」
Thumbnail
「感謝大家這麼熱情,我以為只有少少的朋友會來,結果來了那麼多人,讓我有點不知所措。」隱地回想:「臺灣第一代詩人就是用『當』來的錢去辦雜誌。再怎麼窮、再怎麼苦,文學就像野草一樣,永遠會生長。」
Thumbnail
適才看到有人讀了新出的中文譯本《班雅明傳》,摘錄書中內容:「短短幾個月內,德國流失了它的作家、詩人、演員、建築師、畫家、導演和教授。從來沒有哪個國家有過這樣的文化大失血。」我對這句話沒有任何意見。不過這倒是讓我想到了一個事情: 有的,在班雅明從德國流亡以前,不久前有另一個國家遭遇過同樣的文化悲劇。
Thumbnail
適才看到有人讀了新出的中文譯本《班雅明傳》,摘錄書中內容:「短短幾個月內,德國流失了它的作家、詩人、演員、建築師、畫家、導演和教授。從來沒有哪個國家有過這樣的文化大失血。」我對這句話沒有任何意見。不過這倒是讓我想到了一個事情: 有的,在班雅明從德國流亡以前,不久前有另一個國家遭遇過同樣的文化悲劇。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作者歷史系背景以及創作科幻小說的文章,透過文筆,作者試圖用歷史來看到未來,並探討歷史專業在現今社會的角色和價值。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作者歷史系背景以及創作科幻小說的文章,透過文筆,作者試圖用歷史來看到未來,並探討歷史專業在現今社會的角色和價值。
Thumbnail
消失的愛:逆轉我們的時代 我拿到的版本是裸背線裝,非常美麗,排版也是前所未見的舒適,因為字體很大(笑),但其實這本書談及的問題跟舒適簡直扯不上邊。 又一次,接觸國際議題時總是強烈感受到自己的無知,但比起這個,我比較擔心自己漠不關心,所以即使欠缺對國際新聞、情勢的認識,我還是會關心,也告誡
Thumbnail
消失的愛:逆轉我們的時代 我拿到的版本是裸背線裝,非常美麗,排版也是前所未見的舒適,因為字體很大(笑),但其實這本書談及的問題跟舒適簡直扯不上邊。 又一次,接觸國際議題時總是強烈感受到自己的無知,但比起這個,我比較擔心自己漠不關心,所以即使欠缺對國際新聞、情勢的認識,我還是會關心,也告誡
Thumbnail
一直很喜歡讀大陸作家馮傑的散文, 每年春節他都會針對今年的生肖寫一篇詳細專門文章, 從值年生肖的前世今生傳說,到稗官野史穿鑿附會的鄉野傳奇。 配上馮傑的水墨畫,打油詩,文章更生動。 《故鄉搨》背景仍聚焦在作家生長的北中原, 隨著都市計畫開發,熟悉的鄉村景色逐漸消失,被高樓大廈,工廠取代
Thumbnail
一直很喜歡讀大陸作家馮傑的散文, 每年春節他都會針對今年的生肖寫一篇詳細專門文章, 從值年生肖的前世今生傳說,到稗官野史穿鑿附會的鄉野傳奇。 配上馮傑的水墨畫,打油詩,文章更生動。 《故鄉搨》背景仍聚焦在作家生長的北中原, 隨著都市計畫開發,熟悉的鄉村景色逐漸消失,被高樓大廈,工廠取代
Thumbnail
“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莎士比亞 神不在場發現一本突如其來、年代久遠的書,似乎有了自己的生命,每60分鐘才會開啟一次。 僅知道它一直在邀請不同的人進入,期待有人能改變什麼…這本書我們所知甚少,進去過的人,對它的說法眾說紛紜,你願意冒險進到魔書裡,接受它的邀請嗎?
Thumbnail
“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莎士比亞 神不在場發現一本突如其來、年代久遠的書,似乎有了自己的生命,每60分鐘才會開啟一次。 僅知道它一直在邀請不同的人進入,期待有人能改變什麼…這本書我們所知甚少,進去過的人,對它的說法眾說紛紜,你願意冒險進到魔書裡,接受它的邀請嗎?
Thumbnail
回應妳與蘇菲・卡爾的回應,我想,可能是足夠的不好才誕生了文明史裡的藝術。因此,無論身為一個寫作者,又或是一個演員、一個藝術家,作為「紀錄」的行動者,為的都是在漫長的生命史上,為自己的歷史作結。藝術終到頭為的都是自己。
Thumbnail
回應妳與蘇菲・卡爾的回應,我想,可能是足夠的不好才誕生了文明史裡的藝術。因此,無論身為一個寫作者,又或是一個演員、一個藝術家,作為「紀錄」的行動者,為的都是在漫長的生命史上,為自己的歷史作結。藝術終到頭為的都是自己。
Thumbnail
一本名為《老夫》的老書 被人類下訂後,即將展開冒險的故事。 老書「老夫」要被人類抽走了!老夫是一本在倉庫待上五六十年沒離開過的老書,對外面一無所知,直到兩年前,才聽一本年輕繪本「小繪」分享自己勇闖人類世界的經驗。但親身體驗這一切,還是讓《老夫》非常緊張......
Thumbnail
一本名為《老夫》的老書 被人類下訂後,即將展開冒險的故事。 老書「老夫」要被人類抽走了!老夫是一本在倉庫待上五六十年沒離開過的老書,對外面一無所知,直到兩年前,才聽一本年輕繪本「小繪」分享自己勇闖人類世界的經驗。但親身體驗這一切,還是讓《老夫》非常緊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