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輩子,只能這樣嗎?》(二):低成就高潛質族群的不同樣態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現在,給你一袋豆子,你會怎麼把這些豆子放進面前小丑嘴巴的洞口。小丑嘴巴的洞口沒有任何機關、活動不限時,活動沒有任何難度,但你會想辦法讓事情變得有一點難度、有一點好玩嗎?

書封

書封


  研究員觀察到小朋友有三種不同的放法,第一是最安全的放法,走到洞口前,把整袋豆子倒進去。第二是站離洞口最遠的斜角距離,用力把豆子丟進去,但是因為距離太遠,沒有一顆豆子成功。第三是站一定的距離,一樣把豆子丟進去,有的成功有的沒有。

  你會怎麼做?根據史丹利·庫柏史密斯的實驗,作者認為SLHPPs(低成就的高潛質族群)多為第一種和第三種。為什麼?因為第一種害怕失敗,害怕立即的失敗帶來對他們自身能力與價值的否定。第二種則害怕認真,因為認真了還是可能失敗,所以刻意創造一個就算認真,失敗了也沒關係的環境。而且願意挑戰這個艱難的環境讓他們看起來雄心勃勃,既可享受意外成功的甜美果實,又可規避失敗的個人責任。


  作者不僅將SLHPPs區分成上述兩大類,更進一步細分出11種樣態:沈睡者(Sleepers)、漂流者(Floaters)、進退兩難者(Checkmates)、絕不冒險者(Extreme Non-Risk-Takers)、功虧一簣者(Stop-shorts)、自我懷疑/自我打擊者(Self-Doubters/Self-Attackers)、表面功夫者(Charmers)、超級冒險者(Extreme Risk-Takers)、反抗者(Rebels)、懷才不遇者(Misunderstood Geniuses)、寧缺勿濫者(Best-or-Nothings)。有鑑於網路上已經有許多整理筆記了,這裡不多做贅述,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這裡。直接站在小丑面前的人屬於絕不冒險者、沉睡者、漂流者、功虧一簣者、自我懷疑者、寧缺勿濫者。站最遠距離丟的,則屬於超級冒險者、反抗者、懷才不遇者。

  

  殊途同歸的是不論是這11種中的哪一種樣態,皆有類似的思維邏輯:

「我失敗了,但因為我沒有努力,所以這次不算。如果不去嘗試,當然就不會失敗。不去嘗試,我還是可以維持『要是我盡力,就會成功』的形象。如果我盡力卻失敗了,我就再也不能以此為藉口;所以,最好還是不要盡力。」

「明明過往的經歷證明了我有能力,但我總是害怕,害怕自己如果投入了100%的努力,結果卻不盡理想。於是我開始只努力60%、50%,之後如果結果平平,我就可以跟別人說:『我只是沒有盡力而已,我盡力的話絕對不只這樣。』」


  加上SLHPPs經常把「我不在乎」、「那不重要」掛在嘴邊,成為低空飛過族,聰明的SLHPPs如果不小心失常,便容易永遠浮沉。那可能是學校的一次不及格經驗、一次失戀,又或者是在上一篇中我們看到的彼特,同時在學業和球場上失敗。

  SLHPPs致力保持完美形象、過度害怕失敗,作者認為這導致他們自我設障,困住自己的人生。然而自我設障也只是結果的一種,圍繞於SLHPPs、真正困住他們的,其實過度聚焦於自己,而這個自己,卻是自以為的他人眼中的自己。於是乎SLHPPs自我設障的根本原因,其實是人際互動間的倫理問題:過份根據(依賴)社會體制中的「紅蘿蔔與鞭子」來行為。SLHPPs能敏感察覺社會中認可的好和不好,並且過度隨之起舞,把它拿來加諸於己,不管是有意還是無心,或是無法避免,現在我們長大了,應該更可以「選擇」如何看待這些他人給我們的「紅蘿蔔與鞭子」。如果一昧因應他人(社會)要求而筋疲力竭,便容易走向自我放棄的極端,或像最後彼特說「他決定不再當一個好學生」後,轉變為SLHPPs,決定逃避體制(看得到體制才有辦法逃避),找藉口、不想長大。


  如果要改變已經養成的思維盲點,我們可以試試用書中的建議來練習,重新面對自己的主體性,認真看待自己的行為、負起責任,自然就能投入到人生之中。在下一篇中,我會舉出幾個覺得有趣的練習跟大家分享。



【延伸閱讀】

《這輩子,只能這樣嗎?》(一):為什麼你有夢卻不去追?

《這輩子,只能這樣嗎?》(三):跨越那條線,做出改變

那種商管類書籍或課程

註定失敗的目標導向的人生

生活的虛無所展開的此刻時間的Horizon

15會員
52內容數
關於永續,關於閱讀,一點生活雜談,一點點創作,和哲學世界裡的甲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台灣女子簡阿貞 的其他內容
  作為一名心理醫生,作者發現他無法回答彼特的問題:什麼樣的人會做出這樣的事--自我放棄。
  因為CoCo是唯一不被家族詛咒束縛,記得愛,但卻快要忘記愛的角色。而在CoCo記起來的那刻,也代表家族的詛咒(音樂)化解開來了。
  成為音樂人,是12歲的米高的夢想,但是音樂在他的李維拉家族中卻是一項禁忌,被視為詛咒。這道詛咒來自於他的曾曾祖母伊美黛,伊美黛和丈夫原是一對熱愛音樂的伴侶,一人演奏一人伴唱,直到有次丈夫出遠門追尋音樂夢卻再也沒有回來。
  讀哲學的人經常被問到哲學是什麼?在幹嘛?哲學家烤得出麵包嗎?諸如此類的問題,他們關心哲學的用處,如果是父母,則可能更關心的是你未來的「用處」。
  眾所周知,好萊塢電影擅長以V型反轉結構來創造驚奇效果。故事通常從目標開始,主角帶著目標展開行動,過程中遭遇阻礙、努力克服。嘗試克服後我們看到初步結果,V的第一個筆劃到這裡也就完成了。
  上次讀書筆記(一)討論到暴力所導致的歷史的停頓,然而這樣的歷史中斷,可能是一個新權威建立或護法暴力的開端,亦可能為引入反思後所開啟的此刻時間的切面。該如何區分這兩種不同的停頓,班雅明指出關鍵的一點在於,在停頓的暴力使人脫去了所有之後,是否有為這樣的裸命負責。
  作為一名心理醫生,作者發現他無法回答彼特的問題:什麼樣的人會做出這樣的事--自我放棄。
  因為CoCo是唯一不被家族詛咒束縛,記得愛,但卻快要忘記愛的角色。而在CoCo記起來的那刻,也代表家族的詛咒(音樂)化解開來了。
  成為音樂人,是12歲的米高的夢想,但是音樂在他的李維拉家族中卻是一項禁忌,被視為詛咒。這道詛咒來自於他的曾曾祖母伊美黛,伊美黛和丈夫原是一對熱愛音樂的伴侶,一人演奏一人伴唱,直到有次丈夫出遠門追尋音樂夢卻再也沒有回來。
  讀哲學的人經常被問到哲學是什麼?在幹嘛?哲學家烤得出麵包嗎?諸如此類的問題,他們關心哲學的用處,如果是父母,則可能更關心的是你未來的「用處」。
  眾所周知,好萊塢電影擅長以V型反轉結構來創造驚奇效果。故事通常從目標開始,主角帶著目標展開行動,過程中遭遇阻礙、努力克服。嘗試克服後我們看到初步結果,V的第一個筆劃到這裡也就完成了。
  上次讀書筆記(一)討論到暴力所導致的歷史的停頓,然而這樣的歷史中斷,可能是一個新權威建立或護法暴力的開端,亦可能為引入反思後所開啟的此刻時間的切面。該如何區分這兩種不同的停頓,班雅明指出關鍵的一點在於,在停頓的暴力使人脫去了所有之後,是否有為這樣的裸命負責。
本篇參與的主題策展
這篇文章分享了書籍《別讓自責成為一種習慣:放過自己100個正向的練習》的重點,探討了自我肯定的必要性和方法,以及如何透過減輕罪惡感來改善自我認同。書中提供了多種實用的練習,幫助讀者瞭解自身情感,改變以他人為中心的習慣,並最終實現真正的自我肯定,適合渴望心理成長和自我提升的朋友們參考。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這篇文章分享了書籍《別讓自責成為一種習慣:放過自己100個正向的練習》的重點,探討了自我肯定的必要性和方法,以及如何透過減輕罪惡感來改善自我認同。書中提供了多種實用的練習,幫助讀者瞭解自身情感,改變以他人為中心的習慣,並最終實現真正的自我肯定,適合渴望心理成長和自我提升的朋友們參考。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生活中,總會有一些小人,這些小人專破壞我們的人際關係,阻礙我們的升遷,中傷夫妻的和睦。無所不在的小人,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生氣、憤怒,如果順著他們的意就是中了他們的計,就會跟同事吵架、跟上司起爭執、跟另一半口角,總之,我們越不平靜,他們越高興。 從前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有一隻小夜叉,長得又黑又瘦
Thumbnail
認清渣男本質 一一 🫅全世界要繞著他轉 🫅只有我選你,你沒得選擇 🫅以為家世背景是一切,不知 成長進化,連皮卡丘都不如 日常可做: 少用頭腦去思考,用身體去感覺 這個人,覺得想翻白眼,或怪怪的 ,就請珍愛生命、遠離潛在渣男。 2. 老娘能力就
Thumbnail
業力是,通常可以從對方準備失去什麼,推斷他曾經是哪款敗類。
Thumbnail
小兔曾經來過我家, 通常我不會讓不熟悉的朋友進到家裡來, 或是知道我的住處。 畢竟廟口那群朋友多數不是毒蟲, 就是偷拐搶騙的社會毒瘤。 這類人即便是換帖朋友, 有時為了一己私利依舊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Thumbnail
這是一個有點胡鬧,有點小缺德的故事,就當反面教材吧。
Thumbnail
10     就算再怎麼白目不會看臉色,傻瓜都能聽出此話中蘊藏慍怒。     幸是這尊看在林槭的份上也不好繼續招惹,終是肯收斂點妖氣,煩是煩在一樣嘴碎個不停,不再單挑他們的閒家事,倒是將靶使在不知哪位仁兄大哥大姐的八掛上了。     直至抵達目的地,除了大姑姑,所有人下車才終是能好好喘口
Thumbnail
到底是底層的庸碌,剝奪走上位者的自由,才讓權勢吃掉上位者,進而所有人都開始吃人。 還是上位者包容著破壞性創新與基因進化的可能性,默許吃人的事情,底層才開始庸碌,誰也說不清。 如果發狂,就從傻人做起,無我境界的觀察能力,從不會因此失去,只是換個方式存在而已。
Thumbnail
政治人物跟我們普通老百姓不同之處在於 我們遇到髒東西閃開就好 他們沒辦法 朋友要多,敵人要少? 都在捅你了還要把牠當朋友 我辦不到 #去X的白蓮教 #不是每個跟我同姓的都很優秀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生活中,總會有一些小人,這些小人專破壞我們的人際關係,阻礙我們的升遷,中傷夫妻的和睦。無所不在的小人,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生氣、憤怒,如果順著他們的意就是中了他們的計,就會跟同事吵架、跟上司起爭執、跟另一半口角,總之,我們越不平靜,他們越高興。 從前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有一隻小夜叉,長得又黑又瘦
Thumbnail
認清渣男本質 一一 🫅全世界要繞著他轉 🫅只有我選你,你沒得選擇 🫅以為家世背景是一切,不知 成長進化,連皮卡丘都不如 日常可做: 少用頭腦去思考,用身體去感覺 這個人,覺得想翻白眼,或怪怪的 ,就請珍愛生命、遠離潛在渣男。 2. 老娘能力就
Thumbnail
業力是,通常可以從對方準備失去什麼,推斷他曾經是哪款敗類。
Thumbnail
小兔曾經來過我家, 通常我不會讓不熟悉的朋友進到家裡來, 或是知道我的住處。 畢竟廟口那群朋友多數不是毒蟲, 就是偷拐搶騙的社會毒瘤。 這類人即便是換帖朋友, 有時為了一己私利依舊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Thumbnail
這是一個有點胡鬧,有點小缺德的故事,就當反面教材吧。
Thumbnail
10     就算再怎麼白目不會看臉色,傻瓜都能聽出此話中蘊藏慍怒。     幸是這尊看在林槭的份上也不好繼續招惹,終是肯收斂點妖氣,煩是煩在一樣嘴碎個不停,不再單挑他們的閒家事,倒是將靶使在不知哪位仁兄大哥大姐的八掛上了。     直至抵達目的地,除了大姑姑,所有人下車才終是能好好喘口
Thumbnail
到底是底層的庸碌,剝奪走上位者的自由,才讓權勢吃掉上位者,進而所有人都開始吃人。 還是上位者包容著破壞性創新與基因進化的可能性,默許吃人的事情,底層才開始庸碌,誰也說不清。 如果發狂,就從傻人做起,無我境界的觀察能力,從不會因此失去,只是換個方式存在而已。
Thumbnail
政治人物跟我們普通老百姓不同之處在於 我們遇到髒東西閃開就好 他們沒辦法 朋友要多,敵人要少? 都在捅你了還要把牠當朋友 我辦不到 #去X的白蓮教 #不是每個跟我同姓的都很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