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藝治療筆記】向大自然學習育兒教養,陪孩子發芽茁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11月 19, 2024

raw-image


育兒教養的平衡點,就像澆花不能澆太多水,也不能沒澆水,那到底要澆多少呢?


我們今天要從大自然的角度,來聊一個常見的主題——育兒教養。


我是臨床心理師,曾經在醫院早期療育部門,負責兒童發展的心理評估和治療。


我也是園藝治療師,在離開醫院之後,開設兒童生命教育課程,陪伴家長孩子一起栽種植物、親近大自然。


很多現代的家長都會問,怎麼尊重孩子的天性又不會寵壞孩子?怎麼打造孩子的競爭力又不會壓垮孩子?怎麼發展孩子的興趣又不會累壞家長?這些看似矛盾的教養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後來我才在教學中發現,育兒教養的平衡點,就像澆花不能澆太多水,也不能沒澆水,那到底要澆多少呢?


接下來就用照顧植物的五大元素:陽光、空氣、土壤、水、生態系作為比喻,來欣賞育兒教養這門藝術,和抓平衡點的訣竅:)


先來認識兩個可愛孩子的例子


我們接下來將透過兩個孩子的例子,來探索這個話題。一位是小樂,一位是小雯,他們是兩位個性和喜好非常不同的學生,或許他們的特質會讓你聯想到自己的孩子,或周遭的孩子哦~。


1. 喜歡交朋友的小樂


小樂是一個小學生、小男孩,活力旺盛,特別愛交朋友。他的個性開朗、外向,喜歡戶外活動,像是打籃球、跑步。雖然他活潑外向,但他也同時是個心思細膩的孩子,喜歡聽音樂,對於家人朋友的心情特別敏鋭,會注意到朋友今天不太一樣,喜歡幫助別人。


2. 內斂有個性的小雯


小雯是一個國中生、一個女孩,也是一個安靜的創作者。和小樂不同,她的世界更為內斂、精細,喜歡沉浸在自己創作的小宇宙裡,專心畫畫、做手工藝。


她不太喜歡群體活動,比較喜歡在小範圍內和熟悉的人分享她的創作成果。她重視自由,討厭太多規則約束,她的創意和靈感最能在一個自由而無拘束的環境中發揮。這兩個孩子的個性相當不同,但兩個孩子都需要一個支持成長的環境。


怎麼思考不同孩子需要的環境呢?接下來就借用照顧植物的角度來理解。



照顧孩子與照顧植物,都是在陪伴生命成長


在我種植植物的課程中,通常會分析植物需要的陽光、空氣、土壤、水和生態系這五大元素。


接下來,讓我們一一來欣賞,這些植物成長的元素,象徵了育兒的哪些層面!


1. 陽光——尊重了解孩子的天性


你可以改變今天的天氣嗎?你可以決定今天會出太陽或是下雨嗎?答案應該是沒辦法。植物需要多少陽光,也是天生的,我們無法改變,卻可以去了解它。


例如海灘通常沒有遮蔭,太陽很曬,所以海濱植物可以接受很強的陽光。


相反地,熱帶雨林非常茂密,雨林大樹底下比較矮的植物,都曬不太到太陽,反而很耐陰、不用太多陽光。


所以如果你有一個西曬的陽台,陽光直射一整個下午,海濱植物可能比較能適應。假如是原產地在雨林底下、耐陰的植物,放在西曬的陽台,它很快就會曬傷了。


但是雨林植物來到台灣的花市,卻可以買來擺放在捷運站或是辦公室,在這些陽光不足的地方,常常長得很不錯。


同樣的,孩子的天性也是與生俱來的,這個天性不是我們家長要去「改造」的,但是我們了解孩子的天性,就可以幫孩子尋找適合的環境和發展方向。


假如你家的孩子像小樂一樣,充滿活力,總是喜歡和朋友打成一片,這時候你不需要壓抑他的熱情,而是引導他如何建設性地交朋友,尤其是有朋友一起學習的時候,學習效果可能會是最棒的。


假如你家有個像小雯這樣的孩子,愛創作、重視個人的自由,那就給她一個用創作來表達自己的時間和空間,陪她了解創作出想要的作品,需要學習什麼能力?要怎麼分享創作想法給別認?然後再陪她練習,這樣一來她的能力一樣可以往外拓展。


從孩子個人的天性去拓展,小樂可以走由外向內的路徑,小雯可以走由內向外的路徑,其實就不會擔心小樂都靜不下來怎麼辦?小雯都不跟朋友玩怎麼辦?的這些問題了。


2. 空氣——選擇教養的氛圍


植物生長的空氣,包括溫度和濕度。


例如熱帶雨林的植物,需要溫暖、高濕度的環境;溫帶的香草植物則是相反,最怕台灣潮濕悶熱的夏天,喜歡涼爽乾燥的天氣。在育兒中,空氣可以比喻成教養的氛圍。


如果把教養的氛圍簡單分成民主和權威兩種,在民主開放的氛圍,孩子更有自信地表達自我,尤其像小雯這樣不喜歡被約束的孩子,在民主環境中比較願意練習表達。


相反地,如果家裡是權威式的管教,可能會壓抑小雯的創造力和自主性,變得不敢表達,甚至把反抗的態度藏在內心深處。


至於小樂,可能需要民主和權威居中的方式,民主為主,搭配良好的行為原則,讓小樂學習什麼時候適合做什麼事,不然小樂可能會衝過頭,忘了安全、忘了寫功課或忘了尊重朋友。


3. 土壤——孩子的健康根基


土壤是植物生長的基礎,它提供了植物所需的養分和支撐力。


每種植物需要的土壤不一樣,來自沙漠的仙人掌需要排水良好的土壤,避免根部積水。而花園裡的玫瑰花,則需要富含養分、鬆軟保濕的土壤,才能長出漂亮的花朵。


在教養中,土壤可以比喻為孩子的健康基礎,包括飲食、睡眠和運動,健康是每個孩子學習成長不可或缺的根本。如果孩子的身體健康,情緒和學習上就能更穩定、充滿活力。


當然囉,每個孩子的身體需求都不太一樣。


像小樂這樣活潑好動的孩子,在有足夠活動量的時候,更需要充足的睡眠,營養方面則需要足夠的熱量,才能提供他運動的能量。


而對小雯來說,她可能睡得不多、吃得也不多,但關鍵在於睡眠品質和營養均衡。另一方面,小雯可能會需要培養適當的運動量。


一般小學生的睡眠平均是9-11小時,我們例子中的國中生小雯可能會睡9小時,而小學生小樂可以睡到11-12小時,但是並沒有說一定誰是好的、對的。


我們在照顧孩子的飲食、睡眠、運動時,應該像選擇適合的土壤一樣,根據孩子的需求提供適當的照顧。


4. 水——適度的情緒滋潤


水存在所有生命體內,但是每一種生命需要的水分不同。


在種植仙人掌的時候,因為仙人掌是沙漠植物,沙漠總是一場大雨過後,又乾燥很長一段時間,所以我們要給仙人掌比較多乾燥的時間,千萬不要常常澆水,但是每次澆水都要澆夠,就像一場大雨。


很多學員都有種過香草植物,例如迷迭香、香蜂草、薰衣草,則是需要穩定的水分,不能太濕,也不能太乾,要一直維持得剛剛好,同時又要有乾濕節奏,從微濕到維乾,再從微乾到微濕。在教養中,水可以象徵情緒的滋潤。


所有生命都需要水,而每個孩子都需要情感上的支持。當孩子感到被理解、被接納,就像植物吸收了適量的水分,能在情緒上保持健康。


而過多的保護,就像澆太多水;忽視孩子的情緒,就像忘了澆水;都會讓孩子的情緒變得不健康。像小雯這樣敏感、喜歡獨處的孩子,需要家長保持剛剛好的情緒支持,適時的傾聽,讓她不會因為家長問東問西、被過多的熱情嚇跑,也不會因為家長太理性而退縮。


小樂平常可能很有自信,但是遭遇挫折的時候,就像一場大雨把他淹沒,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幫助小樂,一起吸收大雨般的情緒,學習了解情緒,儲存成未來需要的水分;如果有太多的壞心情,就幫助小樂發洩情緒,如同水庫也需要洩洪一樣。


5. 生態系——就像揪團養小孩


植物不是生存在真空環境,而是要靠著整個生態系才能生存。


例如開花植物常靠蜜蜂、蝴蝶來傳遞花粉;而土壤裡看不見的微生物,會幫助植物從遠方輸送養分過來附近,或是把不好吸收的養分轉成好吸收的形式。


在教養中,生態系可以比喻成育兒社群的支持,包括去上學、參加社區活動、和親友小孩一起玩等,讓孩子不只是依賴父母,還能在更廣大的社會中學習。


小孩在上幼兒園以前,家長可以多參與家長社群的活動,這個叫做揪團養小孩,小孩跟小孩玩更盡興,大人也可以跟其他大人對話,交換育兒心得,從不同觀點去看自己的疑問,說不定就解決了一個原本看似無解的問題。


到了小孩上幼兒園、小學以後,除了學校,還有社團、安親、補習、才藝可以選擇,可以延伸家庭的價值觀和小孩的興趣。


但是要小心,如果上很多課只是怕孩子落後,唯一的目標是想要贏在起跑點上,那恐怕這些課程就像過多的肥料,會把植物鹹死,而小孩的自主探索精神也會被悶得奄奄一息。


所以千萬不要把時間填鴨得太滿,適性發展才會長久。


例如小樂喜歡熱鬧的環境,就很適合參加不只一個社團,例如他喜歡羽球社團和弦樂社團,能讓他交到更多朋友,好玩又符合他的興趣。


對小雯來說,小而穩定的美術課更能夠讓她感到安心,擁有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就夠了,可以專心發揮她的創造力。


在家長的協助下,建立多元的社群支持系統,可以幫助孩子發揮自己的專長,就像植物在生態系中有微生物、昆蟲的幫忙,能夠更輕鬆地成長。


結語


用照顧植物,象徵育兒教養,很有趣吧。


其實孩子就像各種植物,獨一無二,有著各自不同的需求和成長節奏。


我們無需急於改變他們,而是支持他們在自己的道路上成長,再陪伴他們拓展出更寬廣的路線,會走得更長久、更快樂。


而每一位家長,就是孩子成長所需的陽光、空氣、土壤和水,並且建構孩子銜接社會的生態系。


相信無論孩子是外向還是內向,活潑還是安靜,他們都能在我們的陪伴下找到自信和歸屬感,我認為我們當家長絕對可以擁有這樣的信心!


最後想說,育兒和照顧植物,都無法有立即的結果,也不是只想看到開花結果那一天。


我想珍惜的是每一個成長的瞬間,每一片嫩葉伸展、每一朵花開放,以及每年都有一年四季,每天都是不同的風景。


想用聽的嗎?本篇內容也在中央廣播電台《樂齡生活式》節目播岀,可至官方網頁按播放鈕馬上聆聽,或下載臺灣之音App來聽哦!(App Store下載點Google Play下載點


需要多一點點育兒陪伴的媽咪,我撰寫了「Ann心理師給媽咪的時光來信」三封信,包含財務安全感、育兒關鍵字和好好照顧自己三大主題,用有溫度的實體信,陪你度過三個閱讀的寧靜夜晚。


閱讀更多


1. 【兒童食育現場 (1)】初心/修復斷裂的連結,重建孩子與食物的滋養關係


2. 【兒童食育現場 (2) 】初心/我為什麼開始做食農草地課?從土地到餐桌是什麼意思?


3. 【兒童食育現場 (3) 】幼兒食農教育課的真實對話/我在南門附幼的日子


4. 【Ann's飲食自由筆記 (1)】用餐/打造一個覺察與連結的時空


5. 【Ann's飲食心理筆記 (1)】我為什麼會有壓力進食?了解科學,接納自己


6. 【Ann's飲食心理筆記 (2)】我為什麼會有情緒進食?想感覺好一點並沒有錯,錯的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花園裡的心理師 Ann 身心療癒筆記
6會員
15內容數
|理工女出身轉醫療人員,失去健康與自由又重拾回來的故事|臨床心理師|園藝治療師|健康體重管理師|媽媽|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園藝治療師將「遊戲陪伴」概念融入早療、園藝治療與親子互動的實踐經驗,在親子課程中引導家長學習與孩子「同在」,共同創造安全、溫柔的互動空間。
Thumbnail
園藝治療師將「遊戲陪伴」概念融入早療、園藝治療與親子互動的實踐經驗,在親子課程中引導家長學習與孩子「同在」,共同創造安全、溫柔的互動空間。
Thumbnail
在幼兒教育中,將大自然的元素融入教學,不僅豐富了課程,也培養了孩子的創意思維和動手能力。教材的創作也變得更有趣,例如使用植物製作書籤、手環等,這些都是孩子們獨特的想法和作品。幼教工作者應該持之以恆,將自然與學習融合,為孩子帶來更多驚喜與啟發。
Thumbnail
在幼兒教育中,將大自然的元素融入教學,不僅豐富了課程,也培養了孩子的創意思維和動手能力。教材的創作也變得更有趣,例如使用植物製作書籤、手環等,這些都是孩子們獨特的想法和作品。幼教工作者應該持之以恆,將自然與學習融合,為孩子帶來更多驚喜與啟發。
Thumbnail
育兒是一段充滿喜悅與挑戰的旅程。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為孩子提供最好的開始。然而,即使是最有愛心和用心的父母,有時也會不經意地犯下一些常見的育兒錯誤。這篇文章將探討這些常見錯誤並提供來自心理學專家的實用建議,幫助您在育兒這條路上更加自信和有準備。
Thumbnail
育兒是一段充滿喜悅與挑戰的旅程。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為孩子提供最好的開始。然而,即使是最有愛心和用心的父母,有時也會不經意地犯下一些常見的育兒錯誤。這篇文章將探討這些常見錯誤並提供來自心理學專家的實用建議,幫助您在育兒這條路上更加自信和有準備。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最近開始稍微體會到教養孩子的樂趣。一方面是班上的紀律、秩序慢慢上軌道,讓我頭痛的學生們,在經過和家長無數次的溝通,我在班上也一再地改變對待學生的態度與方法,雖然還是常有狀況發生,但整體而言是持續進步的。 最近班上會有孩子開始講冷笑話逗我開心,他們發現老師的笑點其實很低,只要他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最近開始稍微體會到教養孩子的樂趣。一方面是班上的紀律、秩序慢慢上軌道,讓我頭痛的學生們,在經過和家長無數次的溝通,我在班上也一再地改變對待學生的態度與方法,雖然還是常有狀況發生,但整體而言是持續進步的。 最近班上會有孩子開始講冷笑話逗我開心,他們發現老師的笑點其實很低,只要他
Thumbnail
曾經有個個案來諮商時告訴我,他的焦慮來源就是他家的小朋友,小朋友大約1-2歲,正值好動愛玩,一發生事情又會哭的呼天搶地的階段。 那發生什麼事呢?從沒有人陪著他玩,或他要的玩具不給他,或是不想要吃飯,剛睡起來等都會,好像任何點小事沒有順他的意,他就用哭來表達抗議。然後照顧的過程就是在抱起他、安撫、眼神
Thumbnail
曾經有個個案來諮商時告訴我,他的焦慮來源就是他家的小朋友,小朋友大約1-2歲,正值好動愛玩,一發生事情又會哭的呼天搶地的階段。 那發生什麼事呢?從沒有人陪著他玩,或他要的玩具不給他,或是不想要吃飯,剛睡起來等都會,好像任何點小事沒有順他的意,他就用哭來表達抗議。然後照顧的過程就是在抱起他、安撫、眼神
Thumbnail
課綱相信孩子喜愛富有秩序,以前會認為孩子怎麼可能喜歡被規範的秩序,他們還小什麼都不懂,一天到晚都想玩而已。十年的教學經驗發現孩子很喜愛有秩序的生活及環境,尤其是特殊生對於秩序性更是執著,猜測應該是有秩序的環境及作息帶給他們安全感。
Thumbnail
課綱相信孩子喜愛富有秩序,以前會認為孩子怎麼可能喜歡被規範的秩序,他們還小什麼都不懂,一天到晚都想玩而已。十年的教學經驗發現孩子很喜愛有秩序的生活及環境,尤其是特殊生對於秩序性更是執著,猜測應該是有秩序的環境及作息帶給他們安全感。
Thumbnail
我有聽PODCAST的習慣。最常聽的是NPR(national public radio)的節目,包括Hidden Brain、Indicator、The Planet Money,當然也少不了 Ted Talk, Ted Radio Hour, This American Life等等。最近在Hi
Thumbnail
我有聽PODCAST的習慣。最常聽的是NPR(national public radio)的節目,包括Hidden Brain、Indicator、The Planet Money,當然也少不了 Ted Talk, Ted Radio Hour, This American Life等等。最近在Hi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