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是在幫自己增加選擇權:一些關於職涯與職場的個人觀點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自己比同儕晚許多年才當社會新鮮人,但在職涯的議題上,思考的比大部分的朋友都深上許多,因為自己選錯路所付出的代價與成本,比其他人還要來得高。

正好,明年家妹將從研究所畢業,決定拋出一些對職涯與職場的想法給她,作為畢業禮物。她不用接受,只需要知道我這樣想就夠了,然後帶著這些議題去思考自己的未來

以下想法沒有對錯,更也沒有答案,完全取決於個人主觀看法。


把職場當作學校

以人生的尺度看待學習,那麼所謂「學涯」不單只是學生時期,還會延伸到職涯、退休直到死亡為止。

活到老、學到老。

在學校上課受教育,課餘時間拿來寫作業與分組報告,學期結束時,透過成績表示學習狀況;工作上班,根據組織目標、主管交辦任務交付工作結果,組織會定期用考績衡量你的貢獻。

不論是學涯還是職涯,過程都是一路在學習,兩者的差別在於:學校受教育要付學費,職場受教育老闆還會付你薪水。

不是真的要你把職場當學校,而是持續保持「學習成長」的心態,並不是從學校畢業就停止學習,而是要把成長心態帶到下個人生階段去,做為人生主軸的一環,貫穿整個人生。

工作與生活的取捨

表面上看似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實際上是金錢與時間的取捨

在地檢署服役期間,時常看到晚上10點、11點的辦公室還亮著燈,裏頭都是被案件壓得喘不過氣的檢察官與書記官在挑燈夜戰。

「要是一個月的薪資少說也有8萬、10萬以上,哪怕是無償加班我也願意。」無數個倒數退役的夜晚,這是我們役男胡聊瞎聊之下得出最一致的結論:

有錢能使鬼推磨,「無錢便做推磨鬼」。

只是每個人願意加班、無償加班的底線不同,能確定的是自己心裡都有衡量的那把尺。

當人們太早意識到工作獲取勞動報酬的本質,其實就是「拿時間去換金錢」,標準工時之下,薪資水準倘若已經低的可憐,加班賣肝就變成一種作賤自己的行為。

並不是追求工作與生活上的平衡,而是就那點破錢,不值得多花時間在工作上頭,哪怕只需多花我一分鐘、一秒鐘的時間。

學歷的重要性

學歷光環的作用因環境而定,不可否定的是,當一個人擁有好學歷,挑工作上確實能享有更多選擇權。

有些窄門的篩選門檻,學歷就是敲門關。學歷不好,就只能靠經歷去補,用實務經驗彌補學歷落差,不然就是重返學校修學位。許多職場文不乏看到原先進不去台積電的網友,只能先到相關產業的公司洗經歷,輾轉幾年後再次應徵台積電就上了。(法則通用,自己也正努力補足經歷,設法讓自己配得上心儀的公司與職位)

不僅是職位要求,許多公司光是學歷不同,起薪就有不小差距。

部分公司甚至連薪資結構都有標準制度,而非人為坐地喊價,會根據學經歷有不同的敘薪基準(起薪)。其中,最常被拿出來討論的不外乎就是台積電:

網路就找得到許多關於台積電在薪資評估上的討論,光是在學歷上就有:公/私校、博/碩/學/高中職、直接相關/間接/理工/非工科系。公立學校又有再細分大學/科大,名校與一般學校還會有所區分,像是聽到爛的台/清/交/成/政/四中/台科/北科/其他…等等。(Google搜尋「台積電職等職級表」,不再展開)

學歷或許會隨著步入職場的時間,重要性逐漸降低,但是畢業校友所組成的人際關係網絡、資源等,很多時候是非校友不得其門而入。我們常聽到的台大幫、清大幫、成大幫、交大幫等等,都是同校(甚至同系)為主的人脈網。

學歷其實好處多多,有沒有用則因人而異。當一個人篤定信念「學歷無用論」,人生許多事情上,自然會持否定與排斥態度,下意識會剔除有關需要學歷的一切,自己限制了自己的選擇。

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規模2000人、200人與20人的公司,不僅組織架構差異甚大,做事邏輯與方式也大相逕庭。簡單來看,就是老生常談的:大公司學做人、制度框架與專案分工;小公司學做事、亂中理序與獨立作戰。

究竟是大公司好還是小公司好?沒有標準答案,端看個人三觀如何做取捨。工作內容做事多過做人?嚮往自由討厭繁文縟節?喜歡多變而非一成不變?

假設,大公司與小公司同時發Offer給你,在薪資福利條件一樣的狀況下,你選擇誰?小公司要付出多高薪水,你才願意放棄大公司井然有序的一切?大公司要付多少薪資,喜歡自由度高的你,才願意投身成為一員?

如何抉擇?還是得先認識自己!哪些是底線?哪些可妥協?哪些可以用其他方式去彌補或取捨?就像是筆者意識到,自己偏好單兵作戰,習慣掌控事情進度,喜歡井然有序。

大公司的管理制度與專業分工,讓自己只需要專注在核心業務上,其他都委由其他部門處理,許多時間都是在請人幫忙做事。雖然公司符合自己對於條理分明的偏執,但做人比做事多,許多業務須經由他人之手,自己反而在掌控進度上非常沒有安全感。

舉自身的例子,是想表明很難找到與自己完美契合的公司,重點在於:如此環境下,自己是舒服多還是痛苦多?嘗試融入適應性高,抑或是格格不入?

不過,上述僅以「自身偏好」作為衡量標準,後來影響我對公司考量的,反而是每日都會接觸到的主管、同事與單位風氣。

一個好的職場環境,自己不需要顧慮太多,就能盡情的發揮長才,而主管與同事塑造的單位風氣則扮演著關鍵角色,畢竟未來工作的日子裡,他們是自己每天朝夕相處的主要對象。

宏觀看大小公司的運作方式,個人特質與公司運作契合度看似重要,但從微觀角度看職場環境,公司大小與否,似乎就不這麼重要了。

學廣還是學深

這問題可以分成兩塊,一個是產業面,與公司所屬的產業位置有關。一個跟自己相關,自身職涯的選擇是想要當「專才」還是「通才」。

打個比方,三陽機車跟華碩筆電的產業定位與運作邏輯很相似,都是系統整合商,上游需要許多供應商才能完成產品,下游透過自有品牌面對2C市場。

剎車系統、輪胎、輪框、車燈、儀表、避震器、排氣管等等,三陽在許多機車單件與系統軟體上的專業,並沒有專門廠商來得強,必須仰賴各大專業廠商才能成就一台機車。

三陽的專業體現於:明確的商品定位、開出明確的規格與標準、整合廠商的零件與系統、推出市場賣得嚇嚇叫的機車。

相對的,因為涉及領域廣,自己可以學到各個領域的淺層知識,未來對特定領域有興趣,甚至想往哪個領域深耕發展,有的是前輩與廠商可以指教,來幫助自己轉換產業跑道。

所以當自己的職位,接觸廣度涉及其他產業面,意味著自己有更多的選擇權,未來職涯更容易穿梭於相關的產業發展。

至於「專才」與「通才」的部分,如果不像我有明確志向(通用於不同產業的雙PM),可以先將不考慮的選項剔除,針對有興趣的職位多方嘗試,即便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最起碼明確知道不想要什麼,透過刪去法慢慢過濾,總會找到自己的心之所向。

最後還是回到學深還是學廣的問題,如果本身還沒明確要投入哪個產業、企業或職位,那麼我的建議就是:先找一個自己願意琢磨的專業,這個專業領域最好能接觸到不同產業或上下游,保留未來轉換跑道的可能性。

先找一個專業練到專精,再找一個產業發揮長才。

覺得很抽象的話,更完整的論述可以參考文章:職涯的長期策略:專業上的老二,產業上的老大,或許看完之後你會豁然開朗。

老前輩與同世代

涉及人的問題都滿複雜的,很難一言以蔽之,因為這也牽涉到公司文化與單位氣氛。這邊就簡單起個頭,剩下的留給讀者自行去思考。

「兩個薪資福利都一樣的公司,只差在一間的員工年齡中位數45歲,另一間為32歲,你會接受哪間的Offer?」

「太籠統的話,就拿隨便一間傳產對上Dcard或Google,你選誰?」

問了許多差不多年紀的同事,答案幾乎一致性的選擇年輕人,或是Dcard/Google,基本上沒人會考量長輩過多的公司與傳產。

不過究竟是要選擇長輩多,還是同世代人較多的公司?端看自己的個性與職涯。回想過往在職場上與長輩和年輕人共事的經驗,是輕鬆愉快、壓力較少,還是被不時以情緒勒索、道德綁架要脅的痛苦回憶。(重點還是不要遇到爛人為先)

如果工作求穩定,未來也沒甚麼想著跳槽,希望日復一日做到退休,那麼同事是長輩多還是年輕人多,其實不這麼重要。只不過那種穩定的環境,通常也是年長的員工居多,比如公家機關、傳產等。

反之,如果職涯還長,傾向跳槽、獵人頭等方式幫自己高升,建議還是多與年輕人為伍比較好。因為年輕人來日方長,自己跟他們的年紀差不了太多,只要為人處事不要過於失敗,彼此緣分未散,隨著年紀漸長、逐登高位,未來30年總會有好缺內推的可能發生。

如果已經確定要朝某領域深根,跟「對」師傅就圓滿了。

如果職涯還在摸索,不如跟著年輕人順應時代趨勢,擁抱多樣性,聽他們的轉職經歷、學習工具的選擇,挑出自己不考慮與有興趣的行業與專業,然後去嘗試。跟著年輕人走,比較不會故步自封,多方接觸,更容易找到自己的本命志向,而非初期就茫然的一條路走到黑,然後懷疑人生。

職涯路徑千百種,讀者無須認同,我也不求認同

百種米養百種人,100個人就會101種看法,我只是其中一種,讀者無須認同,我也不求認同。

一定要把職場當作學校?一定要持續保持「學習成長」的心態?非也。有些人考上公務員後就是穩定做到退休,成長曲線低,他的成長在考進公職時就已經先獻給了國考;有些人選擇的職能天花板很低,除非學習成長的心態驅使他轉換跑道,不然這輩子也就這個樣子。

工作生活一定要平衡?加班費一小時一千塊,你要生活還是要繼續奴?

學歷很重要?學歷只是相對重要,並非絕對,看場合與職能要求:根據自身學、經歷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環境。對一個重視學歷的企業文化而言,學歷歧視很常見;對一個重經歷、輕學歷的組織而言,只會被笑說學歷無用論;對一個要求高中畢業的崗位來說,雇用一個碩士畢業生只是大材小用;企業根據學歷與科系有不同敘薪標準,你不滿意可以離職,也可以努力提升自我,爭取調薪。

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工作只是副業,斜槓才是主業,不打擾我的下班時間經營斜槓都是好公司。

學廣還是學深?小孩才做選擇,我不能都學?不能既專才又通才?

現在的職涯,已經不是只有傳統老路的那一套,電競、自媒體、微創業、數位游牧、AI生成委託等等,多元的職涯生態百花齊放。

筆者本篇的想法,只是傳統老路的觀點之一,如果是打算走新型態職涯路徑的讀者,這篇文章的含金量相對較低,你們可以試著將問題延伸、變形,並得出不同的觀點與見解。

我將想法粗淺提出,就看讀者們如何變化題型與創意解題。

結論

不免俗的,最後做個簡單結論:

把職場當作學校:持續保持「學習成長」的心態

學涯不是學校生涯,而是學習生涯,是貫穿整個人生尺度的主軸之一。

工作與生活的取捨:有錢能使鬼推磨,無錢便做推磨鬼

表面看似糾結在工作與生活的取捨,背後盤算的其實是時間與金錢的拉扯。

學歷的重要性:擁有更多的選擇權

重點不在畢業證書,而是擁有更多的選擇權、較高的薪資起點、以及未來潛在的人脈與資源。

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先認識自己

大小不是重點,重點在於先認識自己,再來才是找到與自己相適度高的公司營運模式,最後則是看具體的職場環境-主管與同事。

學廣還是學深:專業上的老二,產業上的老大

先找一個專業練到專精,再找一個產業發揮長才。

老前輩與同世代:求穩定還是求發展

端看自己的個性與職涯階段,人際關係求相處得來,職涯看是否找到喜愛的專業去專精。

以上就是自己近幾年思考的職涯與職場觀點,歡迎讀者交流看法,或是留言分享自己的想法。


延伸閱讀

avatar-img
247會員
473內容數
一位在因緣際會之下,動了想去紐西蘭的念頭,卻陰錯陽差跑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 脫離台灣世俗的期待,踏上打工度假的不歸路,第二人生正式在澳洲啟航。 如果人生很短,那青春就是短暫一瞬間,屬於你的第二人生,下一站在哪呢?還沒開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歡迎來到我的澳洲故事館,分享我在澳洲的旅程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atrick.Wo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大馬華人從小就處於多元族群與文化所塑造的豐富語言環境,後天能後掌握多種語言的溝通能力只是基本功罷了。
每年的例行公事,檢討自己經營平台的狀況。 今年與去年差異最大的莫過於-每個帳號底下都會有一個「沙龍」,原先的「專欄」變成沙龍內的一間間「房間」,後台的數計統計也被大幅簡化。 最後結論:保持周更,月流量破萬應為地板,而非天花板。
經營MEDIUM的問題,「應該」是近年才加入MEDIUM的作者都會遇到的類似狀況。建議採平台雙棲策略:主營方格子,副營Medium。 想要「SEO×流量×變現」的Buff加成的話,或許方格子會是現狀選項中的最適解。
大阪8/18–8/21走訪的景點與美食。 8/18(日):HOTEL FORZA OSAKA KITAHAMA→梅田空中庭園 8/19(一):大阪城→道頓堀/心齋橋 8/20(二):木津市場→難波八阪神社→日本橋→黑門市場 8/21(三):臨空PREMIUM OUTLETS→關西國際機場
本文接續分享京都8/16–8/17走訪的景點與美食。 8/16(五):宇治→五山送火。 8/17(六):銀閣寺→哲學之道→大豐神社→南禪寺→平安神宮。
8/14–8/15京都神社與佛寺之旅。 8/14(三):御金神社→京都御苑→河合神社→下鴨神社→錦天滿宮。 8/15(四):伏見稻荷大社。
大馬華人從小就處於多元族群與文化所塑造的豐富語言環境,後天能後掌握多種語言的溝通能力只是基本功罷了。
每年的例行公事,檢討自己經營平台的狀況。 今年與去年差異最大的莫過於-每個帳號底下都會有一個「沙龍」,原先的「專欄」變成沙龍內的一間間「房間」,後台的數計統計也被大幅簡化。 最後結論:保持周更,月流量破萬應為地板,而非天花板。
經營MEDIUM的問題,「應該」是近年才加入MEDIUM的作者都會遇到的類似狀況。建議採平台雙棲策略:主營方格子,副營Medium。 想要「SEO×流量×變現」的Buff加成的話,或許方格子會是現狀選項中的最適解。
大阪8/18–8/21走訪的景點與美食。 8/18(日):HOTEL FORZA OSAKA KITAHAMA→梅田空中庭園 8/19(一):大阪城→道頓堀/心齋橋 8/20(二):木津市場→難波八阪神社→日本橋→黑門市場 8/21(三):臨空PREMIUM OUTLETS→關西國際機場
本文接續分享京都8/16–8/17走訪的景點與美食。 8/16(五):宇治→五山送火。 8/17(六):銀閣寺→哲學之道→大豐神社→南禪寺→平安神宮。
8/14–8/15京都神社與佛寺之旅。 8/14(三):御金神社→京都御苑→河合神社→下鴨神社→錦天滿宮。 8/15(四):伏見稻荷大社。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位學弟7月份拿到博士學位,由於少子化之故,履歷投了15間學校均無下文。不得不面臨,繼續投或是,轉業界。提供自己從學界轉業界心得,四力+三點原則,期待減少他的迷惘,也適用其他職場工作者。 我跟你說說,除了運氣好之外,當初到第一家醫院任職,我是怎麼做的、怎麼想的...
Thumbnail
對於我的學歷,雖然偶有提起,卻不是非常喜歡掛在嘴邊,就是很擔心自己太過於執著於過去而成為無法前進的人。會開設「不是學霸沒關係」這個分類,是想將自己從小到大的學習心得記錄下來,而今天這篇文章,想將自己的成長經歷寫一寫,因為我開始覺得,這會是這個分類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世界太大,資訊太多,變化太快。進修是其中一個可以讓自己保持戰力的方法。去到我這種既全職工作,也偶然做志工和教大學課的,也得抽時間去進修一下,不然我會感到自己很快被淘汰下去。
Thumbnail
問題階段就見底的選項不要去選,差不多就是你能與平凡人拉開距離的關鍵。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最近有一些新的覺察,邁入大學的生涯後,更加的明白,有很多的事情需要自己去體會、感受。才能找出屬於自己的最佳解。 大學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多少時間是社交,又多少時間是留給自己,是一個流動的狀態,卻是大部分會給我帶來情緒波動的主因。 最近感悟到,當我在面對與自己完全不同的人時學到了如果對方沒有主動問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你好 收到你的問題,我感覺到你內心對未來的渴望與不確定。這是一個深刻的問題,不僅涉及到個人職業生涯的規劃,也關乎到你對未來生活的期望與夢想。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來思考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而學習?
Thumbnail
各位親愛的讀者,大家好!今天我們來回答一位讀者的問題:「我在大學所學的專業,未來在職場上有競爭力嗎?」這是一個非常實際而且重要的問題,相信很多即將畢業或是正在考慮專業選擇的年輕人都會有類似的疑問。 那麼,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幫助這位讀者找到答案。
在大學的諮詢現場裡,少有大一就來預約諮詢的,一則因為他們才剛踏入校園,對於可用的資源還沒有那麼瞭解;再則因為他們距離畢業就職或深造的規劃還很遠,也不急著在一進學校就煩惱,但她不一樣,大一上學期開學不久,她就進入了諮詢室......。 老師,我只是因為高中時喜歡而選擇了OO系,但入學後上了幾堂課,就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位學弟7月份拿到博士學位,由於少子化之故,履歷投了15間學校均無下文。不得不面臨,繼續投或是,轉業界。提供自己從學界轉業界心得,四力+三點原則,期待減少他的迷惘,也適用其他職場工作者。 我跟你說說,除了運氣好之外,當初到第一家醫院任職,我是怎麼做的、怎麼想的...
Thumbnail
對於我的學歷,雖然偶有提起,卻不是非常喜歡掛在嘴邊,就是很擔心自己太過於執著於過去而成為無法前進的人。會開設「不是學霸沒關係」這個分類,是想將自己從小到大的學習心得記錄下來,而今天這篇文章,想將自己的成長經歷寫一寫,因為我開始覺得,這會是這個分類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世界太大,資訊太多,變化太快。進修是其中一個可以讓自己保持戰力的方法。去到我這種既全職工作,也偶然做志工和教大學課的,也得抽時間去進修一下,不然我會感到自己很快被淘汰下去。
Thumbnail
問題階段就見底的選項不要去選,差不多就是你能與平凡人拉開距離的關鍵。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最近有一些新的覺察,邁入大學的生涯後,更加的明白,有很多的事情需要自己去體會、感受。才能找出屬於自己的最佳解。 大學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多少時間是社交,又多少時間是留給自己,是一個流動的狀態,卻是大部分會給我帶來情緒波動的主因。 最近感悟到,當我在面對與自己完全不同的人時學到了如果對方沒有主動問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你好 收到你的問題,我感覺到你內心對未來的渴望與不確定。這是一個深刻的問題,不僅涉及到個人職業生涯的規劃,也關乎到你對未來生活的期望與夢想。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來思考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而學習?
Thumbnail
各位親愛的讀者,大家好!今天我們來回答一位讀者的問題:「我在大學所學的專業,未來在職場上有競爭力嗎?」這是一個非常實際而且重要的問題,相信很多即將畢業或是正在考慮專業選擇的年輕人都會有類似的疑問。 那麼,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幫助這位讀者找到答案。
在大學的諮詢現場裡,少有大一就來預約諮詢的,一則因為他們才剛踏入校園,對於可用的資源還沒有那麼瞭解;再則因為他們距離畢業就職或深造的規劃還很遠,也不急著在一進學校就煩惱,但她不一樣,大一上學期開學不久,她就進入了諮詢室......。 老師,我只是因為高中時喜歡而選擇了OO系,但入學後上了幾堂課,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