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踏入職場之後,我就開始設定每個階段需要完成的知識跟技能來支持職場上的專業,也因為我是中文系的關係,對於每一份工作的焦慮感都比其他同事來的高,尤其是當我開始轉職到竹科電子業的時候,主管的評價對我的影響非常重要,所以在工作上的投入程度每天幾乎是12~14小時,經常連周六也是繼續學習或是想先做好下一周的進度,唯一擔心的是我跟不上同事們的專業.
在經歷每一份的工作轉換的時間大約都是 "一年半" 到 "五年" 之間, 遇到面試的時候,很多面試官都會都跟我說: "一年半的時間很難深度學習到工作的專業" ; 但是這些面試官忽略了在面試的時候需要加入考量的幾個重點.
- 沒人會看見我們的努力,只有深刻的體驗才是最佳的證明: 我每天投入的工作及學習的時間至少比同事多4~6小時,如果再加上周六的時間,幾乎是其他同事時間的兩倍,所以我經常聽到我的客戶問我: 你在公司有待超過五年嗎? (實際狀況是我在公司待不到一年) 這樣的評價是對我專業的肯定,而我怎麼可能比 研發/生產/品質/會計部門專業,簡而言之,我的專業就是整合資源,達成客戶的需求.(因為深入每一個工作流程,才會有深刻的體驗,這也是我計畫性的轉職獲得的成效)
- 改善人類的生活才是高科技的目的: 這幾年AI, 自動化, 大數據分析..... 很多高技術, 效率很好的工具一直在出現,每一個進入職場的新世代都是對新的科技應用學習更加快速,舉例來說: 我以前都用筆記的方式做會議記錄,現在的年輕人都用手機平板的方式記錄,甚至用會議軟體直接產出會議記錄;雖然我這個已經步入中年,危機感一定是每天在增加的,持續學習的進度變慢也是變成一種壓力,不過我從畢業到現在工作都是跟人在建立連結,所有的客戶,供應商,研發,生產製造.....出現的問題都需要有人建立溝通管道與清楚的解決邏輯分析,所有的高科技和自動化都是因為改善人類的生活,所以"貼近人類的需求" 才是我換工作的其中一個重點.
- 打開溝通的大門,嘗試了解新的機會: 我轉職也換了很多工作,在職場中不管表現有多麼突出或是技術非常的專業,"高層的信任" 卻是需要經歷一段時間的建立才會有晉升的機會,當面對公司給出"升遷"的授權,同時也是考驗我們下一個階段的開始, 當然這也是不換工作的一種"變相的轉職"; 另一方面,如果在公司待了很長的時間沒有得到"加薪的肯定"或是"升遷",也許大家就會安慰自己說: 沒關係,這是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 但是最近裁員的新聞不斷的出現,我們真的不會有危機感或是面臨下個世代出來跟我們競爭的壓力嗎? 所以 換工作是壓力,不換工作更是一種壓力, 但是讓自己保持開放的態度,多跟不同產業或業界的專業人才交流,甚至約幾次面試,都是可以讓自己內心安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