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筆記】給步入中年的自己一份禮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給步入中年的自己一份禮物


沒想到我第一次教練課,竟然是 2024 聖誕節。


2021-2022 減重期和休息期


之前 2021 參加蔡醫師健康飲食減重社團,就接受到完整觀念的薰陶,了解運動不只是用來燃燒熱量,更可以增進 + 維持肌肉、保持代謝、心肺能力、關節靈活、平衡協調等,這些完全就是生活必須的功能嘛!


想想也合理,畢竟人類是動物,要活就要動!


我在 2022 減重中間的休息期,還買了健美女大生 Kelly 的居家徒手重量訓練的線上課,可能是因為我連最基本的姿勢維持肌肉都很弱,光是線上課程的效果就非常好,才一兩個月就改善我的腰痠背痛。


2022-2024 維持期


後來減重期結束,2022-2024 進入維持期,我藉由騎腳踏車通勤,三年來一直保持每週 300 分鐘輕度有氧運動的生活型態,感到非常精實,人也變聰明了。(真的XD)


2024年6月,第一次站上 Inbody,我得到一份體脂率正常偏低的數據,還有一份驚嘆。


當時雷文虎克診所的 Inbody 570 顯示我的體脂肪是 17.1%,我的營養師家彤說體脂肪低於 20% 算是偏低,但高於 15% 並且沒有體脂肪過低相關疑慮的話,仍在正常範圍,可以訂同時增肌與增脂的目標。


而醫師說,這很少見。


其實我也知道很少見。


因為我有自己查過衛福部的統計XDD,台灣有 90% 的成年女性(18-65歲)體脂肪達到肥胖標準;而男性也不遑多讓,是 80% 哦~。


所以體脂肪正常,確實屬於少見。


2024 下半年復胖期


2024年8月,在雷文虎克診所進行後測,我的體脂肪上升至 18.5%。


2024年12月,站上健身房的 Inbody 230,體脂肪更上升至 21.0%。


教練仍然表示,體脂肪在正常範圍下緣,這很少見。 


只有我自己知道,這段旅程走到這裡,其實我的體脂肪今年下半年粗估增加了 4%。


今年生活變動大,包括搬家的焦慮、小孩不想上學、家庭照顧分工改變、和我爸媽距離變遠等,我出現了長達大半年的壓力飲食和缺乏運動。


這些問題,可說是專屬於三明治族群。


即使是專業人員覺得很難得、不錯的健康數據,對我來說,整個軌跡卻是在變差。


孔老夫子不是說四十而不惑嗎?


我 41 歲了,我很疑惑。


行到中年,用更強壯的自己去面對,準沒錯吧?


2025 是我定位為找自己愛自己的一年,期待自己接下來的健身房筆記,以及更多持續成長的記錄。


訂閱我的 身心療癒筆記 免費電子報https://bit.ly/AFNVoc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花園裡的心理師 Ann 身心療癒筆記
6會員
15內容數
|理工女出身轉醫療人員,失去健康與自由又重拾回來的故事|臨床心理師|園藝治療師|健康體重管理師|媽媽|
2024/02/24
我們手上都有一串鑰匙。但我們是否保有足夠好奇心,去打開童話故事中藍鬍子說的,這個城堡任你逛、但就是不准打開的盡頭那扇門?我們是否保有足夠的敏銳度,打開了「不准打開的門」、看見房間地板上堆滿骷髏與黑色的血跡之後,聽見自己內心大喊著要我們逃脫牢籠的聲音?
Thumbnail
2024/02/24
我們手上都有一串鑰匙。但我們是否保有足夠好奇心,去打開童話故事中藍鬍子說的,這個城堡任你逛、但就是不准打開的盡頭那扇門?我們是否保有足夠的敏銳度,打開了「不准打開的門」、看見房間地板上堆滿骷髏與黑色的血跡之後,聽見自己內心大喊著要我們逃脫牢籠的聲音?
Thumbnail
2024/02/22
回顧我第一次寫減重心得時,曾說它是一場英雄之旅。話說每個人在第一次寫減重心得時,大概有89%都是寫英雄之旅吧。(本數據未經實際統計)從平凡生活,遇見召喚。到深入黑暗,再取得寶劍......而我得到的寶劍就是:我拿到了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上的主導權/話語權。
Thumbnail
2024/02/22
回顧我第一次寫減重心得時,曾說它是一場英雄之旅。話說每個人在第一次寫減重心得時,大概有89%都是寫英雄之旅吧。(本數據未經實際統計)從平凡生活,遇見召喚。到深入黑暗,再取得寶劍......而我得到的寶劍就是:我拿到了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上的主導權/話語權。
Thumbnail
2024/02/21
走過的路,分享出來,或許可以讓我們看見不同的選擇。這個故事,要從一個看似故事結尾的地方開始說起。2022年4月,我完成了人生最後一次減重。當時我的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是18.4,我決定就在這裡結束減重。
Thumbnail
2024/02/21
走過的路,分享出來,或許可以讓我們看見不同的選擇。這個故事,要從一個看似故事結尾的地方開始說起。2022年4月,我完成了人生最後一次減重。當時我的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是18.4,我決定就在這裡結束減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四十歲才開始運動的記錄,從體重78公斤到現在開始挑戰體能競賽,分享中年男子如何重新開始運動,以及與家庭、生活平衡的體悟。
Thumbnail
四十歲才開始運動的記錄,從體重78公斤到現在開始挑戰體能競賽,分享中年男子如何重新開始運動,以及與家庭、生活平衡的體悟。
Thumbnail
健身過程就是自我教練的過程 45歲開始健身, 所以到目前7年多了, 因為骨頭結構問題, 所以醫生建議要強化肌肉保護骨頭, 才開始啟動這個健人之旅, 這是除了跳舞游泳外 很愛的運動, 還好我一開始請了教練, 讓我真正體驗到健身的正確方法, 也在短短1.5個月體脂減少了3.5公斤,
Thumbnail
健身過程就是自我教練的過程 45歲開始健身, 所以到目前7年多了, 因為骨頭結構問題, 所以醫生建議要強化肌肉保護骨頭, 才開始啟動這個健人之旅, 這是除了跳舞游泳外 很愛的運動, 還好我一開始請了教練, 讓我真正體驗到健身的正確方法, 也在短短1.5個月體脂減少了3.5公斤,
Thumbnail
本書提供了科學化的訓練方法,幫助你有效抵抗肌肉、骨質和神經系統的退化。適合想提早防老的人,中老年人及其家人,以及想要長期進行肌力訓練的人。
Thumbnail
本書提供了科學化的訓練方法,幫助你有效抵抗肌肉、骨質和神經系統的退化。適合想提早防老的人,中老年人及其家人,以及想要長期進行肌力訓練的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抗老化與大重量訓練的關聯,從老化引起的問題,現代生活對於老化的影響,以及大重量訓練的定義和意義進行探討。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抗老化與大重量訓練的關聯,從老化引起的問題,現代生活對於老化的影響,以及大重量訓練的定義和意義進行探討。
Thumbnail
《健身運動初體驗》 📍開展健身新目標的契機: 起初是因為爸爸經由弟弟的叮嚀,開始正視進入中老年的健康,尤其是年長者聞風喪膽的肌少症,因此藉由弟弟的引薦,前往了運動中心參與一對一的健身課。 看著爸爸的訓練成果,一改以往全身四肢的無力感,體態變得更堅實有力,雙頰氣色也變得更加紅潤,手
Thumbnail
《健身運動初體驗》 📍開展健身新目標的契機: 起初是因為爸爸經由弟弟的叮嚀,開始正視進入中老年的健康,尤其是年長者聞風喪膽的肌少症,因此藉由弟弟的引薦,前往了運動中心參與一對一的健身課。 看著爸爸的訓練成果,一改以往全身四肢的無力感,體態變得更堅實有力,雙頰氣色也變得更加紅潤,手
Thumbnail
「漸進式超負荷」,在很多教練嘴裡已經講爛了,簡單說來,就是每次鍛鍊、訓練,負荷量都要比自己當下覺得的辛苦程度再重一點點,身體能力才會漸漸增長,就算你討厭氣喘吁吁,但身體變強是騙不了人的。 躺平很舒服,逃避也最省事,但一直如此,連掌控自己的能力也漸漸削弱了。身為即將抵抗「肌少症」的中年人,在努力增肌的
Thumbnail
「漸進式超負荷」,在很多教練嘴裡已經講爛了,簡單說來,就是每次鍛鍊、訓練,負荷量都要比自己當下覺得的辛苦程度再重一點點,身體能力才會漸漸增長,就算你討厭氣喘吁吁,但身體變強是騙不了人的。 躺平很舒服,逃避也最省事,但一直如此,連掌控自己的能力也漸漸削弱了。身為即將抵抗「肌少症」的中年人,在努力增肌的
Thumbnail
高齡化是很多已開發國家所面臨的問題,日本就是個典型的例子。然而今天不是要討論,身為年輕人的我們可以為這社會貢獻什麼,而是我們能為自己做點什麼。 失能是老年人常碰到的問題,前陣子我因為運動傷害而常到復健科診所報到,時常可以看到有外籍勞工推著輪椅,上面坐著一位等待死亡的老人。
Thumbnail
高齡化是很多已開發國家所面臨的問題,日本就是個典型的例子。然而今天不是要討論,身為年輕人的我們可以為這社會貢獻什麼,而是我們能為自己做點什麼。 失能是老年人常碰到的問題,前陣子我因為運動傷害而常到復健科診所報到,時常可以看到有外籍勞工推著輪椅,上面坐著一位等待死亡的老人。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由於運動也同時要在限定時間內完成目標,所以也能增加自己的耐力。例如不能連續步行半小時以上,那是不是代表自己的耐力不足,無法堅持下去?這也會影響到工作的專注力。因為注意力無法集中一段時間以上,工作效率也無法提升起來。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由於運動也同時要在限定時間內完成目標,所以也能增加自己的耐力。例如不能連續步行半小時以上,那是不是代表自己的耐力不足,無法堅持下去?這也會影響到工作的專注力。因為注意力無法集中一段時間以上,工作效率也無法提升起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