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製麻辣鍋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170628痞客邦舊文傖份

2025編:今天開始好像會冷一個禮拜,很適合自己在家做麻辣鍋!

raw-image

(一人份的火鍋料,完完全全吃不完)


好像從去年冬天就想著要自己做麻辣鍋底了,只是不知道為什麼一路拖到夏天才真的做,夏天吃麻辣鍋…也是可以啦,就是冷氣要開強一點,汗流多一點這樣。

麻辣鍋是重慶四川的名菜,一般以花椒、蔥、薑、辣椒粉、紫草、桂皮、八角、大小茴香等香料熬製而成,台灣、香港、中國等國家都有不同的煮法做法。我在網路上搜尋到的中國的文章裡,提到麻辣鍋大至上分成「醬香型」、「魯香型」、「混合型」,可惜的是沒有更多的解釋了,所以不太能理解不同型的差點在哪。

乾脆以自己吃過的、喜歡的麻辣鍋來思考好了,身為台灣人,吃過的麻辣鍋可著實不少。我喜歡湯頭有層次,聞著要香、入口要麻,後勁要辣、尾韻要甜。所以我首先確定了要用複合香料,但看我之前的【心得】十三香清燉牛肉.麵 或是 【食譜】自製咖哩粉–實驗1,就可以知道我用複合香料根本還在小baby的程度,只知道亂放…

這次頂多加了一點心思:希望在麻辣的同時,還能保護一下腸胃這樣XD,所以標題也不敢寫食譜了,就寫分享吧!

raw-image

(這是當天最後熬出來的湯,用塑膠袋裝的是蔬菜高湯)


麻辣鍋有兩種組成,鍋底與鍋料。鍋料就是我們很習慣的肉片、蔬菜、火鍋料這種,就不多做介紹了。鍋底的學問比較大,也比較麻煩。如同日本拉麵湯分為湯底、醬汁、香油一樣(大多在家自製拉麵的都會少了香油這塊),麻辣鍋底我也認為分成「高湯」、「底料」、「香料」三種。高湯自然有牛、豬、雞、蔬菜等,一方面可以用來稀釋過辣的湯頭,另一方面可以提供入口時不同層次的味道,尤其是蔬菜湯頭的甜味,比例抓得好我想是可以很回甘的。

底料我是解釋為使用辣椒、花椒、洋蔥、豆瓣醬、豆豉、蔥薑蒜等新鮮食材去炒出的,裡面牽涉到不同品牌、品種的食材所帶來不同的味道。例如辣椒很多人會推薦二荊條辣椒,不過不好找,夠辣的一般使用朝天椒、雞心辣椒也都OK。這次我是使用泰國的鳥眼辣椒(個頭小小但超辣),不過因為是別人訂的,蔬菜店的老闆娘只能給我一點點。然後也可以加辣椒粉、辣椒醬、乾辣椒增加不同風味。

raw-image

(一部份的輔料,辣椒的量應該要再多個三倍左右)


花椒的話最著名就是大紅袍,香氣真的跟一般花椒不同,如果買得到的話可以試試看。豆瓣醬比較推的多是陴縣豆瓣醬,台灣的話也可以找到蠶豆豆瓣、黃豆豆瓣等不同風味的豆瓣醬,但只要是自己喜歡的,我想應該就好了。豆豉是製作醬油的其中一項食材,加入豆豉後會有鹹味以甘味,所以基本的底料就有一些鹹度了。

香料就是很容易依比例辨認風格的各種辛香料了,似乎有五六十種可以拿來搭配。最常見的不外乎是八角、小茴香、桂皮、荳蔻之類的,可以增加不同的香氣及味道,然後也有些是可以增加甜味以及顧胃的,甜味的像是我們常見到浮在湯上的紅棗、枸杞

顧胃的像是山藥,都是可以下去熬湯底的。

整個麻辣鍋的鍋底,就是高湯、底料與香料不同比例去搭配出來的。這次我的做法如下:

高湯:

牛骨、豬骨、蔬菜

2025備註:高湯的做完,也完全可以應用到其它菜上。

底料:

辣豆瓣(沒有陴縣,隨便買了個牌子,小罐的,太小了…)、鳥眼辣椒、辣椒、

洋蔥、蔥、薑、蒜頭、牛脂、豬脂、花椒、大紅袍、豆豉

raw-image

(左邊是泰國的鳥眼辣椒,右邊是一般辣椒,我至少應該用朝天椒的說)


香料:

陳皮、白荳蔻、芹根、八角、 小檗籽 、草果、月桂、柴胡

甘草、丁香、桂枝、山奈、砂仁、藏茴香、茴香籽、時蘿籽、紫草、肉荳蔻

湯料:

蒜苗、辣椒、花椒、紅棗、枸杞、各種想吃的火鍋料

raw-image

(這盤有:陳皮、白荳蔻、芹根、八角、 小檗籽 、草果、月桂、柴胡)


raw-image

(這盤有:甘草、丁香、桂枝、山奈、砂仁、藏茴香、茴香籽、時蘿籽、紫草、肉荳蔻)


【高湯做法】

牛骨高湯:

牛骨先用烤箱以170度烤約30分鐘至表面有焦香後,用大鍋,加薑、蒜、足量水,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維持稍滾狀態煮2小時。

raw-image
raw-image

(拿烤過的牛骨來熬湯,上面白色的是烤完的牛骨油脂碰到冷水凝結)


豬骨高湯:

用豬腿骨、帶肉排骨,兩骨入冷水煮滾後立刻熄火,撈出骨頭清洗。接著重起一鍋冷水,放入薑、蒜、足量水,大火煮滾轉小火維持小滾狀態煮2小時。

raw-image

(在熬豬骨的湯)


蔬菜高湯:

用西洋芹、洋蔥、紅蘿蔔,切塊狀後,加入足量水,少許鹽,大火煮約40分鐘。

三種高湯完成後都濾掉熬湯料,只留湯備用。

【底料與香料】

洋蔥一顆切碎、兩種辣椒去蒂頭粗略切碎、薑、蒜粗略切碎、蔥切段

做法如下

1、先乾鍋大火,用牛脂及豬脂榨油。油量雖不少,但還得再加一些沙拉油,我的比例大約是牛:豬:沙拉油=2:1.5:1。

2、榨出來的油直接下花椒、大紅袍,炸約40秒,全部撈起鍋備用(炸太久會苦)

3、炸過花椒的油中,下整罐辣豆瓣炒香,然後放入洋蔥、辣椒碎、蔥段、薑蒜碎、豆豉,中火炒約3分鐘或至香氣出現,蒜未焦之時。加雞粉、足量水或湯(我本來以為會油爆,但發現好像還好)。

raw-image

(輔料們剛下時的狀態)


4、香料有殼的破開(草果之類),加入之前炸過油的花椒、大紅袍,把全部的香料裝入中藥袋中,投入鍋中煮,煮滾後轉小火煮約1小時

raw-image

(投入香料袋)


5、完成後,香料可以丟掉了,底料撈起濾乾,打成醬

raw-image

(炒到最後,撈起來的輔料(底料)們)


raw-image

(打成這樣的醬)


6、最後合成時,紅油湯:高湯約1.5:1(視個人口味),加入蒜苗、紅棗、枸杞、辣椒、花椒、麻辣醬先煮約20分鐘,放入想煮的火鍋料即可

raw-image

(兌湯)


raw-image

(下料)

備註:

1、香料的量就是圖片中鐵盤內的量,比例是亂抓的。這樣煮出來的紅湯很香,前面稍麻,中間有點回甘,尾勁辣得很不錯。但不知道是後來加入的高湯太多還怎樣,香氣還是很夠,但麻跟辣已經沒了

2、最後的麻辣醬其實可以丟掉啦,不過窮人家就是會想物盡其用嘛

3、香料中,紅棗、山藥、砂仁、柴胡可以顧胃;山奈開胃,陳皮、甘草增甜,紫草抗菌增色(下水後湯會變深色),其它大約都是增香去腥的功用,有 喜歡的味道可以調整,另外豆豉本身已經有鹹度了,加的雞粉也有鹹度,因此湯的鹹度可以最後再調

4、大紅袍跟花椒真的有差,香氣很不同,如果可以找到大紅袍,儘量用大紅袍

raw-image

(左邊是一般花椒,右邊是大紅袍)


5、其實無論是一開始炒製底料,還是最後兌湯時,都應該加入乾辣椒,香氣會不同,但不知為何,我在家裡附近的大賣場都找不到乾辣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料理、劇場與生活 野和尚migo的人生記事本
280會員
195內容數
舞台劇製作人、編導,剛好喜歡做菜跟寫字,跟你分享我工作上、料理時、人生中覺得可能會有趣的一些小事。(合作洽談:immigo@gmail.com)
2025/04/29
簡單做日本的「小缽」料理,小松菜是日本很常見的青菜,拿來拌芝麻也是很常見的做法!
Thumbnail
2025/04/29
簡單做日本的「小缽」料理,小松菜是日本很常見的青菜,拿來拌芝麻也是很常見的做法!
Thumbnail
2025/04/22
常常在居酒屋看到一夜乾,之前冬天也正是午魚肥美的季節,老早就想做一夜乾了。雖然不難,但不曉得成功是否湊巧,哈哈哈。如果你也想做一夜乾,歡迎參考看看!
Thumbnail
2025/04/22
常常在居酒屋看到一夜乾,之前冬天也正是午魚肥美的季節,老早就想做一夜乾了。雖然不難,但不曉得成功是否湊巧,哈哈哈。如果你也想做一夜乾,歡迎參考看看!
Thumbnail
2025/04/16
用地名當菜名的瓊山豆腐好像很厲害,但其實就是蒸蛋假扮成豆腐。不過當然還有一些巧思,讓整體口感更不同,味道更有層次。我找了一些關於瓊山豆腐的資料,加上自己改用不同的食材製作了一次,歡迎來瞧瞧。
Thumbnail
2025/04/16
用地名當菜名的瓊山豆腐好像很厲害,但其實就是蒸蛋假扮成豆腐。不過當然還有一些巧思,讓整體口感更不同,味道更有層次。我找了一些關於瓊山豆腐的資料,加上自己改用不同的食材製作了一次,歡迎來瞧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自己在家也能做米其林推薦的小吃菜色,除了簡單到爆的清湯瓜仔肉外,也跟大家聊聊看不懂名字的添加物,究竟是什麼樣的東西。
Thumbnail
自己在家也能做米其林推薦的小吃菜色,除了簡單到爆的清湯瓜仔肉外,也跟大家聊聊看不懂名字的添加物,究竟是什麼樣的東西。
Thumbnail
台灣很多不同的麻辣鍋,發源地中國有更多種不同的味型,但要搞懂真的有點難。這次我暫且先用在網路上能找到的資訊,自己從選中藥開始、熬大骨湯開始,炒製出屬於我自己的麻辣鍋底。
Thumbnail
台灣很多不同的麻辣鍋,發源地中國有更多種不同的味型,但要搞懂真的有點難。這次我暫且先用在網路上能找到的資訊,自己從選中藥開始、熬大骨湯開始,炒製出屬於我自己的麻辣鍋底。
Thumbnail
台灣少見的俄羅斯菜:酸奶牛肉,用炒的方式來製作。食材的確有些難找,但也仍有替代品。偶爾想在家裡瞬間讓廚房出菜變成異國風味,這些輔料及調味的確讓菜色直接跟台灣完全不同感覺,有興趣可以試試哦,畢竟台灣也沒什麼俄羅斯餐廳啊。
Thumbnail
台灣少見的俄羅斯菜:酸奶牛肉,用炒的方式來製作。食材的確有些難找,但也仍有替代品。偶爾想在家裡瞬間讓廚房出菜變成異國風味,這些輔料及調味的確讓菜色直接跟台灣完全不同感覺,有興趣可以試試哦,畢竟台灣也沒什麼俄羅斯餐廳啊。
Thumbnail
酸菜魚,屬於百菜百味的川菜系,為中國八大菜系之一。 川菜特點重色、香、味、形,又因取材廣泛、菜色適用於各大場合,不論是延席菜或家常菜都有川菜的蹤影,因此又有食在中國、味在四川的美名。
Thumbnail
酸菜魚,屬於百菜百味的川菜系,為中國八大菜系之一。 川菜特點重色、香、味、形,又因取材廣泛、菜色適用於各大場合,不論是延席菜或家常菜都有川菜的蹤影,因此又有食在中國、味在四川的美名。
Thumbnail
我是個蠻愛自已搞吃的人(看身材應該也是看得出來啦)~ 去露營/野營時,除了露營地點的選擇之外,最重要的規劃就是三餐要煮啥,因為這會影響到我想要帶什麼裝備出門。 除此之外,我也喜歡在週未煮飯。
Thumbnail
我是個蠻愛自已搞吃的人(看身材應該也是看得出來啦)~ 去露營/野營時,除了露營地點的選擇之外,最重要的規劃就是三餐要煮啥,因為這會影響到我想要帶什麼裝備出門。 除此之外,我也喜歡在週未煮飯。
Thumbnail
分享自己常做的各種湯底及火鍋口味變化,從基本的海鮮高湯、日式高湯、肉類高湯等說起,再提供各種常見的口味變化。只需善用市面上可見的各種食材和調味料,就可以做出滋味豐富的各式火鍋。不論是泡菜鍋、麻辣鍋、蕃茄鍋、味噌鍋、牛奶鍋還是藥膳鍋,都可以在家自己做。
Thumbnail
分享自己常做的各種湯底及火鍋口味變化,從基本的海鮮高湯、日式高湯、肉類高湯等說起,再提供各種常見的口味變化。只需善用市面上可見的各種食材和調味料,就可以做出滋味豐富的各式火鍋。不論是泡菜鍋、麻辣鍋、蕃茄鍋、味噌鍋、牛奶鍋還是藥膳鍋,都可以在家自己做。
Thumbnail
椒麻雞是很多人喜愛的一道菜,看了不少節目後發現,原來我們在台灣講的泰式椒麻雞根本就不是來自泰國,就像蒙古烤肉不是來自蒙古一樣,但管它的,好吃比較重要,管它來自哪裡,是不是? 
Thumbnail
椒麻雞是很多人喜愛的一道菜,看了不少節目後發現,原來我們在台灣講的泰式椒麻雞根本就不是來自泰國,就像蒙古烤肉不是來自蒙古一樣,但管它的,好吃比較重要,管它來自哪裡,是不是? 
Thumbnail
自己租屋在外,天天吃外食總是覺得膩,同一條街來回走來走去也不知道可以吃些什麼? 「今天晚餐要吃什麼?」 「不知道耶!  食無可戀。」 自己動手開始作簡易料理,一個電火鍋,吃遍全世界,享樂大吃的同時兼顧健康。
Thumbnail
自己租屋在外,天天吃外食總是覺得膩,同一條街來回走來走去也不知道可以吃些什麼? 「今天晚餐要吃什麼?」 「不知道耶!  食無可戀。」 自己動手開始作簡易料理,一個電火鍋,吃遍全世界,享樂大吃的同時兼顧健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