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與超越 - 認識阿德勒,活出生命的意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raw-image


相信大家都聽過《被討厭的勇氣》。雖然沒看過這本稱霸排行榜多年的暢銷書,但今年嘗試接觸阿德勒的經典著作《自卑與超越》,我想靠近這位大師一點。


《被討厭的勇氣》和《自卑與超越》這種風格強烈的書名,令人好奇,阿德勒的學派精神宗旨是什麼?真的是「做自己」、「不怕被討厭」嗎?本書的英文原名為【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也就是【生命對你意味著什麼】,我們又該如何理解呢?


看的過程令人驚訝的是,雖然是1931年的著作,但觀念和舉例都很貼近現代,將人理解地十分透澈。比起隨筆或雜記,這本著作具有蠻完整的結構和論述,可以感受到,阿德勒將其畢生對心理學的理念和見解都投注其中。

也推薦想靠近阿德勒或個體心理學的你。



阿德勒小檔案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出生於維也納的猶太家庭,在家排行老二,從小患有佝僂病,不良於行,弟弟在他3歲的時候離世,後來罹患肺炎,差點喪命,因此決心要成為醫生。

一開始是眼科醫生,後來轉換成全科醫生,致力於探索人格、身體與心智的綜合研究,並逐漸轉往神經科發展。

曾為佛洛伊德《夢的解析》的觀點辯護,而加入維也納精神分析協會,負責編輯刊物及領導主持。後來因部分論點與佛洛伊德產生分歧,而率領追隨者脫離該協會,另外組成「個體心理學協會」。

阿德勒晚年周遊列國、四處演講,並在60多歲出版《自卑與超越》,最後因過勞,心臟病發過世。





自卑與優越感

「如果我們一直保持著勇氣,
便能以直接、實際而完美的方法改變生活,
逐漸擺脫自卑感。

沒有人能長期地忍受自卑感,
人們一定會採取某種行動解除這種張力狀態。

即便一個人已經失去自信,
不再認為自己可以透過腳踏實地的努力來擺脫自卑感,
他依舊無法忍受自卑感的折磨,
會繼續設法擺脫它們,
只是他所採用的方法是不切實際的。」

自卑情結


關於自卑有個迷思,以為自卑的人都是內向安靜、怯弱順從的。阿德勒提出,不必期待人承認自己的自卑感,我們可以從個人的行動看出端倪,行為舉止處處故意要「凌駕於困難之上」的人,背後可能有必須要做出特別的努力才能消彌的「自卑感」

每個人會因為自己的生命風格,展現出不同表現形式的自卑感,因此,有些人看似落落大方、氣場非凡,但言談和行為卻有某種不協調的狀態,這可能是自卑感的展現。


但阿德勒也強調,自卑感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它讓我們看見改變的契機。「感覺不夠好」的動力有助於我們持續追求進步、更好的狀態,並造就人類社會的進步與文明,「自卑」本身並不是問題,問題是我們對於自卑「無能為力」的心態


不難發現,一個人特別執著或宣稱的事情,正是他所內心感到匱乏和渴望的現實是每個人未必都能覺察自己擁有這種「望向他人的不自信」,這種潛藏在內心、暗潮洶湧的羞愧感受讓人痛苦,若是我們走向極端,對此感到無助或絕望,便會落入「自卑情結


為了避免產生自卑情結,承認自卑感的存在很重要,它是勇氣的展現,代表一個人能接納自身所有的特質,接受不是十全十美的自己,即便如此我們仍可以成長和進步。看懂他人的自卑,是某種程度的同理、願意傾聽和理解的善意。但自己的自卑,就是自身的課題,也是對自我認識的重要起點

每當腦海有原來我對這件事「很在意」的念頭,急著否認,或對外宣稱「我不在意」,只是讓機會的大門關上。試著慢下來,思考是什麼引發了自己的不安全感,才能有助於釐清真實,錨定方向。


生命風格


「理解某人的生命風格,
就像理解一位詩人的作品一樣。

詩雖然是由文字組成的,
但是他的意義卻超出文字的表面意思,
我們必須在詩的字裡行間推敲他大部分的意義。

因此,
一個人的生命風格是最深刻、最複雜的創作。」


我很喜歡生命風格這個詞,阿德勒提及,生命風格就是一個人在企圖達到優越所做的努力,個人認為它大致表示一個人的行為。

每個小小的行為看似微不足道,卻紮實地累積並成就了我們。人的思想、價值觀和信念,從如何看待世界,到因應人事物的個人風格,透過行為舉止、談吐、表情動作展露無遺,長久下來就形成這個人的印象和價值。


本書有大量篇幅在探討早期記憶、夢、家庭和學校等如何型塑個人,阿德勒相信一個人的生命風格大致在4、5歲的時候就已經定型

原本很排斥這類宿命論的說法,雖然我知道家庭和成長經歷影響一個人非常深,要透徹了解一個成人,不可能不去探討他的過去。

但阿德勒整體的理論並不是已經定型的就不能改變了,後面會提到。我想他也帶有許多浪漫和正義的情懷,希望每個人都能把愛和善意的種子傳播下去,進而讓社會更美好。



追求超越


「他們所犯的唯一錯誤,
就是他們努力的方向都指向了生活中無用的一面。

每個人類行為的背後都隱藏著對優越感的追求,
然而,

只有在努力過程中表現出利人傾向,
以及他們前進的方式也使別人受益的人,
才是能真正面對並掌控生活問題的人。」


阿德勒提出自卑感會使人感到極大的壓力,需要透過「優越感」來補償為了達成優越感的目標,尋求的方法會取決於每個人的生命風格,如果我們只在乎擁有優越感,所有行為就會為這個目的服務。

一旦選擇錯誤的方法,自卑的人很可能會優柔寡斷、逃避問題,做出退縮、侷限自己的決定;也可能出現另一種典型-「優越情結」,極盡全力地彌補自身的匱乏,不停向外探求、永不滿足,無論哪一種都會產生致命的負面影響。


例如:工作上失意的人,回家後變成暴君。恐慌症患者害怕公共場所,而躲在家不敢出門。成績差的學生為了獲得支配與關注,而刻意懶惰不學習。青少年為了證明自己的強大,而到處製造麻煩,像是叛逆偷竊、離家等等。

一個人沒有正面迎擊生命的挑戰,便可以觀察到部分行為的衝突與反差,有些人的生命風格猶豫不決、否認和逃避,有些人則是自我欺騙、帶有破壞與攻擊;相反地,也可能是透過過度地努力、追求和補償,來填補破碎的內心


對此,阿德勒提出令人深有所感的見解。目標會決定行為,改變特定的行為只是流於表面,治標不治本,我們不能一直在方法上檢討改進,而是應該調整目標。

這部份讓我想起鬆綁你的焦慮習慣(《上》《下》),也有提到類似的概念。每個人都知道自己長久以來的壞習慣,面對這些顯而易見的陋習,我們總是有說不完的理由,認為是身不由己、想改也改不了,卻沒有細想這個舊的模式帶給我們什麼「獎勵」


尤其人們容易忽略,現代社會充斥更多情緒性的問題,我們可能會把焦慮、憂鬱、孤單、嫉妒、憎恨等感受,透過某些有形或無形的方式來撫平,例如:物質濫用、菸酒成癮、過度攝取糖分;手機、社群媒體成癮,不停追求升官加薪、更多名聲和頭銜。


那些走偏的優越情結,便是因為我們不假思索,只為得到優越感、消除自卑感的結果,若是思考「什麼樣的優越感」是我真正想要追求的,才能改變行動和想法的品質。

設定「有意義的目標」,舊的行動將不會再為我們服務,自卑的人自然而然就會捨去舊目標與舊習慣,選擇與新目標一致的行動。而這個有意義的目標,便是接下來會提到的「社群情懷」。



指向生命意義



社群情懷

「面對自己的使命,用合作的方式,
承擔起解決人生三大問題的責任。

我們對人類的所有要求,
以及我們能給予他們的最高獎賞,
就是他必須是工作中的優秀夥伴,
是所有其他人的朋友,
是婚姻和愛情中的體貼伴侶,

他必須證明自己是人類的良好同伴。」


阿德勒非常強調「合作的重要」,他認為許多罪犯、物質或精神上墮落的人,是因為他們在面對人生三大重要面向-「職業與工作、友情、愛情與婚姻」遭受阻礙,對於生命的意義可能是只出於個人的私我意義。這些人缺乏合作的能力,從不尋求他人幫助,對社會缺乏興趣與同理心,只關注自己。


然而,這些人是受原生家庭、童年經驗的影響,才養成了「充滿敵意」的生命風格,因為受虐、缺陷、競爭、猜忌、或被忽視或被溺愛,而對世界和自我的觀點形成偏頗的解讀,學會自圓其說,逐漸將自己和社會隔絕開來,選擇走上錯誤的道路


阿德勒的觀點非常溫柔,他寫道:在生活面前,沒有哪個人是注定要被打敗的」、「我們永遠都不應該讓他失去希望」

他提倡從小培養孩子合作的能力,透過家庭、學校場域去教育孩子,讓他們和家庭成員、同儕建立良好、親密的友誼,自然就能關心他人,他人合作。讓孩子知道自己是社會成員的一份子,當面對困難時就能保持自信,並為他人的利益著想。


創造性自我


「我們要為自己的生命負責,
這是我們的任務,
過好自己的人生,
我們是自己行動的主宰。

如果有什麼新的任務要完成,
或是什麼舊的事務要處理,
那麼不用推給誰來做,捨我其誰。」


阿德勒認為人類是生活在「意義」的範疇裡,透過主觀的經驗與感知去認識世界。若人們自我封閉,只活在環境裡,將會是毫無用處的。即便每個人的觀點不盡相同,但正因為「人類賦予」了某件人事物的意義,這些理解才化作真實。


因此,一個人不可能靠一己之力,孤單地活在世上。每個個體必須和他人聯繫、和他人形成夥伴關係,才得以讓生命延續。生命的意義為自己的幸福著想,也為全人類的共同福祉努力。


透過社群情懷,一個人可以成為他人要好的朋友,也能透過有意義的工作貢獻社會,並擁有幸福的伴侶關係,自身便有足夠的信心和勇氣,不被生活所打敗。這樣的人就會感到世界是安全、友善的地方,充滿了情誼與資源,更有底氣去盡到自己的義務與責任。


阿德勒寫道:這個世界是我的世界,我必須自我規劃,有所作為,而不是觀望等待。」個人認為,這句話展現了「我是我生命的主宰」的精神,這不是自我中心的口號而已,而是我們真的願意打從心裡相信:無論過去如何我都接受,無論未來如何我會期待,無論當下如何,我都有能力掌握





寫到這裡,內心不禁感動,若是用這些心態去度過一生,那必定會是精彩且充實的人生,還會有什麼後悔的嗎?

阿德勒的理論比我想像中的深刻,我認為他並不是要我們去做很多很困難的事情,因為生命中處處充滿挑戰和風險,自卑感也刻在人類的基因裡,一般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自卑與優越感的展現。它不只是某種現象而已,而是會以各種形式影響人的一生。


新的一年,不妨細緻地體會自卑感受,並設定有意義的目標,用正確的方式追求優越。最重要的是,把心打開,好好交朋友,感受我與世界的連結,逐漸累積自己的信心,相信自己可以掌握生活和命運。


祝福大家新的一年,能維持面對生活的自信與衝勁,蛇我其誰!


喜歡閱讀、電影和對生活所感記錄心得 偶爾更新,感謝你的到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因為看了近期上映的《LAST MILE:全面引爆》,回頭看了《MIU404》,此篇觀後心得推薦給你
伊坂幸太郎的小說《Lush Life》介紹,以及分享其獨到見解的人生觀。
感謝「方格老公公送聖誕禮物」12月限定活動,我想分享我的願望清單~
恆毅力《Grit: The Power of Passion and Perseverance》閱讀書評
因為看了近期上映的《LAST MILE:全面引爆》,回頭看了《MIU404》,此篇觀後心得推薦給你
伊坂幸太郎的小說《Lush Life》介紹,以及分享其獨到見解的人生觀。
感謝「方格老公公送聖誕禮物」12月限定活動,我想分享我的願望清單~
恆毅力《Grit: The Power of Passion and Perseverance》閱讀書評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在 2024 年 12 月於英國求職的經驗,從準備履歷、設定求職目標、利用各種管道投遞履歷、到面試及談薪水,並分享了許多實用的技巧與工具,例如:求職紀錄表、能力與紀錄表、以及談薪水的策略。文章也提及在英國求職的心理調適的重要性,以及付費諮詢服務。
「你知道嗎,本來只是5個人的家庭旅遊,最後因為一個揪一個,截至最後人數膨脹到25人,總共四個家庭,我真的嚇壞了。後來我這個建立群組的人變成了主揪兼聯絡人,我的老天鵝!」 每個人對於行程規劃從天數到逛哪些點都有不同意見、吃什麼更是一門大學問,還要配合請假時間,大家都想要符合自己的時間表,盡善盡美。
玩單機遊戲時可以無限重來,就算輸了也不會怎樣,也可以說是以平常心看待,多嘗試幾次,就有可能闖過難關,往後推進進度。而對於顯化願望這件事,其實也跟玩遊戲有相似之處,大不了就顯化不出來,然後什麼事也沒發生,繼續維持現狀而已。既然如此,那什麼腦洞大開的願望都可以去試試看,所以可以用兩個方向來
Heibon有陣子的工作是on call,假日過得比平日很累,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有電話打來、要被交代的是怎樣的工作,而這些出現在假日。 工時過長與缺乏休息時間和過勞、筋疲力盡與失眠有著密切關聯。晝夜不分工作、即時回覆、隨時注意訊息通知提醒等文化,讓生活失去了界線。
你有想過生活碰到很多的爛事爛人、不喜歡不想要的情境,其實都是我們自己去顯化出來的嗎?我們觀察到所有的現象,是由我們的信念也就是覺察,來解釋才會成立,碰到後產生情緒,如此不斷循環。 所以當我們碰到一件認為很衰的事,代表現象已經被我們的信念解釋完,來被我們接觸,此時又因為我們把意識放在上面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在 2024 年 12 月於英國求職的經驗,從準備履歷、設定求職目標、利用各種管道投遞履歷、到面試及談薪水,並分享了許多實用的技巧與工具,例如:求職紀錄表、能力與紀錄表、以及談薪水的策略。文章也提及在英國求職的心理調適的重要性,以及付費諮詢服務。
「你知道嗎,本來只是5個人的家庭旅遊,最後因為一個揪一個,截至最後人數膨脹到25人,總共四個家庭,我真的嚇壞了。後來我這個建立群組的人變成了主揪兼聯絡人,我的老天鵝!」 每個人對於行程規劃從天數到逛哪些點都有不同意見、吃什麼更是一門大學問,還要配合請假時間,大家都想要符合自己的時間表,盡善盡美。
玩單機遊戲時可以無限重來,就算輸了也不會怎樣,也可以說是以平常心看待,多嘗試幾次,就有可能闖過難關,往後推進進度。而對於顯化願望這件事,其實也跟玩遊戲有相似之處,大不了就顯化不出來,然後什麼事也沒發生,繼續維持現狀而已。既然如此,那什麼腦洞大開的願望都可以去試試看,所以可以用兩個方向來
Heibon有陣子的工作是on call,假日過得比平日很累,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有電話打來、要被交代的是怎樣的工作,而這些出現在假日。 工時過長與缺乏休息時間和過勞、筋疲力盡與失眠有著密切關聯。晝夜不分工作、即時回覆、隨時注意訊息通知提醒等文化,讓生活失去了界線。
你有想過生活碰到很多的爛事爛人、不喜歡不想要的情境,其實都是我們自己去顯化出來的嗎?我們觀察到所有的現象,是由我們的信念也就是覺察,來解釋才會成立,碰到後產生情緒,如此不斷循環。 所以當我們碰到一件認為很衰的事,代表現象已經被我們的信念解釋完,來被我們接觸,此時又因為我們把意識放在上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作者:岸見一郎、古賀史健。你經常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而感到自卑嗎?很想努力上進卻達不到理想的目標,感到灰心氣餒?想要跳出負面情緒的綁架,你要有被討厭的勇氣。 
Thumbnail
阿德勒心理學最困難的部分,可能是這一點:提倡不論長幼,所有人都平等對待的「橫向關係」,否定所有的「縱向關係」(上下分別)。 󠀠 你我不同,但我們都平等。沒有人比較強,或比較弱。不論長輩、上司、長官、學長... 󠀠 阿德勒的背景歐洲文化,這點已經很難了,尤其在更強調階級的華人社會這
Thumbnail
本文談論發現自我價值與興趣;建立自信心與自我管理。
Thumbnail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要珍惜自己的價值,活出自信與幸福,放下負面的想法和對自己的打壓,應該要專注於自己擁有的美好事物。
人生在世 往往悟不透自己 得意時 把自己抬高沾沾自喜 失意時 又極度自卑 鬱鬱寡歡 人生要有自知之明 正確認識自己 做一個冷靜的現實主意者 既知識自己的優勢 也知道自己的不知 不自質 不自卑 按照自己的步伐去生活 羨慕那些對自己實力 清晰認知的人 他們自帶ㄧ種自信光環 敢做敢打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培養敞開的生命態度和生活作為,以及培養信念、感恩和內在的清晰度的重要性。表達了成為吸引他人和周遭事物的中心,並實現完整表達自己的力量。
Thumbnail
你未曾體驗的,並非不存在; 只要你願意,就能持續拓展, 讓生命力引導你越來越好
Thumbnail
當你覺得自己最厲害的時候,你也就停止進步了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作者:岸見一郎、古賀史健。你經常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而感到自卑嗎?很想努力上進卻達不到理想的目標,感到灰心氣餒?想要跳出負面情緒的綁架,你要有被討厭的勇氣。 
Thumbnail
阿德勒心理學最困難的部分,可能是這一點:提倡不論長幼,所有人都平等對待的「橫向關係」,否定所有的「縱向關係」(上下分別)。 󠀠 你我不同,但我們都平等。沒有人比較強,或比較弱。不論長輩、上司、長官、學長... 󠀠 阿德勒的背景歐洲文化,這點已經很難了,尤其在更強調階級的華人社會這
Thumbnail
本文談論發現自我價值與興趣;建立自信心與自我管理。
Thumbnail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要珍惜自己的價值,活出自信與幸福,放下負面的想法和對自己的打壓,應該要專注於自己擁有的美好事物。
人生在世 往往悟不透自己 得意時 把自己抬高沾沾自喜 失意時 又極度自卑 鬱鬱寡歡 人生要有自知之明 正確認識自己 做一個冷靜的現實主意者 既知識自己的優勢 也知道自己的不知 不自質 不自卑 按照自己的步伐去生活 羨慕那些對自己實力 清晰認知的人 他們自帶ㄧ種自信光環 敢做敢打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培養敞開的生命態度和生活作為,以及培養信念、感恩和內在的清晰度的重要性。表達了成為吸引他人和周遭事物的中心,並實現完整表達自己的力量。
Thumbnail
你未曾體驗的,並非不存在; 只要你願意,就能持續拓展, 讓生命力引導你越來越好
Thumbnail
當你覺得自己最厲害的時候,你也就停止進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