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是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Daniel Kahneman與Amos Tversky於1984年發表得經典文獻,主要討論風險存在與否的情境下,影響決策的認知與心理因子。從心理計量學的角度來看,我們的主觀「價值」使得在面對獲利時傾向於避免風險,而在面對潛在損失時則可能選擇冒險。人們對「機率」的感知也會過度重視「確定發生」和「不可能發生」的事件,但是對一般機率的事件則不會放大。不同的表述方式會影響決策,這與理性假設下的恆定性準則相悖。人們在心中會計算「心理帳戶」,以組織買賣行為的結果,這解釋了一些看似矛盾的消費行為。最後,選擇的接受與否往往取決於我們如何看待負面結果,是視為成本還是無法彌補的損失。
選擇的研究可以分為規範分析(normative questions)與描述性分析問題(descriptive questions)。
在有風險的選擇中,人往往有兩種傾向:損失規避(risk aversion)與風險尋求(risk seeking)。
方案A:採用這種方案,能救活200人。
方案B:採用這種方案,有1/3的機率拯救600人,2/3的機率救不了任何人。此時的參考點是「600人會死」,這時,人們的選擇反應出風險規避:人們選擇確定的方案A,而非充滿不確定的方案B。
方案C:採用這種方案,400人會死亡。
方案D:採用這種方案,有1/3的機率沒有人會死,2/3的機率600人會死。此時的參考點是「沒有人會死」,這時,人們的選擇反應出風險尋求:人們想冒險賭賭看方案D,而非確定會造成損失的方案C。
假設你拿到一張彩券,有機率贏得300美金。若按照白努利的假設,這張彩券在你心中的價值,和獲獎的機率會是線性的關係。但並非如此。獲獎機率從0%上升到5%產生的效果,比從30%上升到35%的效果更強烈;從30%上升到35%的效果,又比從95%上升至100%的效果來得小。
上述就是類別邊界效果(category-boundary effect):從無到有的機率,或從「可能到確定」的機率,影響的程度都會比中度的機率來得強。這樣的效果可以透過圖二的實線來表示;虛線則是白努利假設的線性關係。由圖可知,機率的變化對價值的影響並非線性,低機率事件的影響被放大,造成我們面對利得時傾向追求風險,卻也對極低機率的損失避之唯恐不及。
這樣的結果造成機率與價值的關係並非線性,違反了一致性原則,如同以下兩種情境:
A. 確定拿到30美金
B. 80% 機率贏得45美金
A. 25%機率獲得30美金
B. 75% 機率贏得45美金
算算期望值可以知道,兩個問題其實是相同的。但問題三中,多數人都選A,也就是期望值比較低、卻確定的選擇,而在問題四選擇D。
這種現象可歸因於兩個因素:機率的框架,以及決策權重的非線性。和中高機率的事件相比,確定會發生的事件有比較高的決策權重,因此「確定拿到30美金」更吸引人。作者將這樣的現象稱為「偽確定(pseudo-certainty effect)」,因為人們其實忽略進入第二關其實並非確定的,而是取決於那25%的機率,而放大了確定的事件。
上述是放大「中高機率」至「確定事件」的現象,而在「極低機率」的情況下又是如何呢?
設想你正在考慮要不要買一款地震災害險,保費相當高。好心的經理人說:「這樣吧,你付一半的保費,如果地震發生的日期是奇數,你就能獲得完整的全額補償。這是很不錯的替代方案喔,因為你只花一半的錢,但有保險的日子比沒有的日子多了一天。」你會接受嗎?
一般人並不會。原因在於,以美國東部來說地震的機率很低,而「低機率p減至一半」的決策權重,其實比「1/2機率」減低至「不可能發生」的權重來得低,儘管減少的機率是相同的。換句話說,機率從p減半至1/2p,會讓人覺得並不值得一半的保費,如圖二所示。
然而,根據預期效益理論,如果一般的保險讓你覺得像是雞肋,可有可無,那不如選擇概率性保險。此外,這個理論在社會福利與日常生活決策上有重要的應用:可以透過重新調整條件的呈現方式,來影響人是否接受保險。舉例來說,一個火災保險可以被描述成「完全承保火災財損」,卻也可以是「承保部分災害損失」。如果災害的機率只是減半而非完全降至零,人們就會放大那僅有的一點點風險。因此,保險應該要試著以消除風險的方式來呈現,而非減低風險。
表述效應指的是決策過程中,問題與選項的呈現方式影響人們的選擇和偏好。不同的表述方式可能會導致人們對同一情況產生不同反應,從而影響其決策。
舉例來說,一項癌症手術的成敗能以「救活的人數」或「致死率」來表述,這就會影響我們的選擇。若以死亡率來表示手術的結果,通常我們就不會想開刀;若以存活率來表述,我們就比較傾向選擇接受。因此,表述效應對各種談判場合,從行銷、公衛到政治,都有很重要的影響。
你可能和我一樣,納悶「表述效應」會不會是源自人對不同文字解讀的解讀機制呢?研究發現,我們很快就能消化並j重新理解句子,例如很快就能不再區分句子的主動或被動結構。這種自動化的過程有助於簡化信息處理,但也可能導致對信息的誤解或偏差。無論如何,可惜的是,面對不同的機率呈現方式,也就是我們最需要這種自動化轉化的時候,這種機制卻派不上用場。
框架與權重可以延伸到多因素的決策情境。如同生活中多數情境,當一個決策受到許多因素影響,我們在心中會以一個「心智帳戶(mental account)」來處理,分別將選項相對於參考點的優缺點都列出來,而選項的好壞取決於優缺點平衡之後的結果。也就是說,心智帳戶假設我們將優缺點分得一清二楚。該模型允許不同因子有不同權重、可以互相組合,並且以損失規避與凹型權重為基礎。
兩位作者以Richard Thaler的理論為基礎,認為心理帳戶由三個因素組成,分別是最小帳戶(minimal account)、主題賬戶(topical account)、綜合賬戶(comprehensive account)。在解釋各項「子帳戶」之前,先看看以下問題:
最小帳戶指的是僅考慮選擇之間的差異,只關注最基本的優缺點,在這裡就是5美金。主題帳戶則是不同選擇造成的影響相對於參考點的結果,考慮了特定主題或情境下的優勢和劣勢,在這裡就是購買計算機後從15美元省到10美元。最後,綜合賬戶則是考慮所有相關因素和特徵,也就是會將所有可能的優缺點納入考量,形成全面的評估。
主題賬戶(topical account)在決策過程中具有重要影響力。當人們面對選擇時,往往會自動以主題賬戶做為決策框架,根據特定情境來評估優勢和劣勢。為了驗證這項主張,他們做了實驗,將特價的數字對調,也就是外套5美金、計算機125與120美金。這時候,願意開20分鐘的車省下那5美金的人大幅減少!這表示,人們的決策並不是基於金額本身(5美元),而是受到具體情境(計算機的價格)影響。當計算機價格較高,省下的5美元在心理上被視為相對小的獲益,因此人們不願意為此額外努力,也就是不願開車20分鐘去省這筆錢。簡而言之,人的決策受到情境影響,而不是只基於理性計算。
依據「主題賬戶」的理論,人們是以相對而非絕對的角度來看待利得與損失。消費者評估省下的金額時,會將其與商品的價格進行比較,而不是僅僅關注實際的金額數字。舉例來說,他們為了在150元的物品上省下15元所花費的努力,和「在50元商品上省下5元」所下的功夫是一樣的,因為兩者都是原價格的10%。這反映了消費者的心理框架,即他們會根據「相對」省下的比例來決定購買行為,而不是僅僅根據絕對的金額。
以下問題可以更清晰顯示我們如何受到主題帳戶影響。
這項200人的調查結果顯示大約一半一半。
選擇「會」的比例高的驚人(88%,N=183)。同樣是損失10元,怎麼會這樣呢?
(p.s.這題我的答案是不會耶,而是直接轉身走人,除非是真的很想看的表演XD)
兩位作者將這樣的差異歸因於心理賬戶的主題組織方式。花在門票上的錢就是為了看戲,因此人們不願意花兩倍的錢看同樣的戲。但10美元可以用在任何地方,並不僅限於門票,因此當下可能只是覺得褲袋稍微緊了點。
因此,系統化地檢視各個選項的框架是決策時很有效的反思方式,幫助我們評估選選擇帶來的各種結果。
常見的決策是要接受或改變現狀,我們選擇的結果有時較好,有時較差。因為我們把現狀作為參考點,而潛在損失的衝擊遠超過可能利得的滿足,所以面對風險時,我們往往寧可維持現狀。
如果用我自己的比喻,我會說稟賦效應是指「前一天看到台積電大跌,差點進場卻還是縮手,隔天卻看到股票大漲」,這種遺憾就是稟賦效應。
稟賦效應常常用於「試用」的行銷手法,當你擁有之後更不願放棄,因此比起原先你表達的購買價得,實際商品的銷售價格會更高。這點也與傳統經濟學理論不符。
上述種種現象都說明,在不同選擇面前,人的偏好是不穩定的。但整體而言,損失規避讓我們「對穩定性的偏好」相對穩定。這種對穩定性的偏好,能幫我們減少因偏好變化帶來的焦慮和不確定感。
除了偏好現狀而非改變之外,對損失的敏感與對現況的適應能力,讓我們多少能降低放棄的選擇的以及他人擁有的資源的吸引力,而比較不會感到後悔或羨慕。
損失規避與稟賦效應在交易行為中不太受到重視,因為消費者會覺得自己花錢不是損失,而是把錢變成喜歡的樣子;商家也不會把付給供應商的錢當作是損失,反而是在一段時間後才會將成本與利潤加總。簡而言之,金錢代表的是商品與服務。
一項不太好的選擇如果分別以成本或損失的方式來表達,會造成不同的偏好。損失通常比成本更讓人避之唯恐不及,這在保險業尤其可見一斑。這樣的現象在財產增加時也能發現,參考以下問題。
在兩個問題做出不同選擇的人之中,近8成不想加入賭局,卻願意買樂透。這顯示成本與損失的差異,以及框架的威力。和可能損失的5美金相比,把這筆錢當作買樂透錢的成本,讓風險沒那麼可怕而比較能接受。
上述分析顯示,我們的主觀感受可以透過框架來改善,也就是將負面結果視為「成本」而非損失。當我們將某些不好的情況(例如一筆開銷)視為成本而非損失,我們的感受可能會比較好,因為成本的概念通常與未來的收益或投資回報有關,但損失則是已經發生的負面結果,覆水難收。
經濟學家理查·泰勒(Richard Thaler)就提出「死損效應(dead-loss)effect」的例子,描述一個人支付網球俱樂部的費用後不久竟手肘受傷,但他卻忍受痛苦,繼續打球。這不是很矛盾嗎?繼續打球怎麼會讓他比較好過?根據以上分析,康納曼與特維斯基認為此人之所以繼續打球,是因為他不想浪費已經支付的成本。只要他繼續打球,會費就是一種成本而非損失,但若他不再打球,會費就是白紙黑字的損失,彷彿丟到水裡一樣一去不回。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文章:
更多閱讀心得,歡迎參考:
《東西縱橫記藝:名畫真的超有戲!》閱讀心得:古代才子佳人,活靈活現在眼前!
《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閱讀心得:把人生當事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藍海
《開箱台灣史:一本制霸中小學108課綱臺灣史學習內容!》立足臺灣,培養世界觀
《你說,寮國到底有什麼?》閱讀心得:生命的意義之一,就是尋找意義
【文獻摘要】流動的情感與權力:Nightwood中的文化與母性解讀
更多心理學省思,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生活中的心理學
更多生活省思,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生活紀錄 X 省思
更多閱讀心得與自我成長相關文章,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閱讀心得 X 自我成長
更多國際新聞,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國際新聞
更多歐洲旅遊攻略,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旅行攻略 X 心得
更多歐洲交換遊記,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旅行攻略 X 心得
更多交換攻略,歡迎逛逛我的沙龍房間:🇳🇱 萊頓大學校級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