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先第一線的工程師,需在各處室之間來回走動,轉變成整日待在辦公室、會議室的角色。久坐的時間大增不說,更是變成只出一張嘴的惱人角色。上班是這樣,下班後也是這樣。有時候甚至因為坐太久,屁股都麻麻的。(上班久坐族群應該懂我說的T_T)
假日的活動無論再怎麼安排,也不會是去運動。
若是回家看望家人,也是張口吃的機會更勝挪動身體。跟朋友相約,也是哪邊吃吃喝喝的,從來都不是"我們一起去運動、消耗熱量吧"。(仔細想起來,我身邊的朋友還真的是沒幾個有規律運動的習慣,真糟糕XD)
有時看到年輕人因久坐產生健康問題的新聞,都有點擔心會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話雖如此,卻依舊沒能做出改變。
依舊是仗著自己年輕,想著"應該不會發生在我身上吧"。
將運動納入每日作息,成為我的第一首要任務。
上班時間因為職位關係,難以多做改變:不過在會議接連好幾個小時之際,提醒自己至少站起來、或稍微走動、或左右邊稍微扭扭腰。下班後,如果早上沒有機會運動,就下班去,結束了才吃飯。一周七天,每月四周,堅持不懈。
持續了一整年。
調整作息,必然是整個生活型態都跟著變了。
從零到一最難。
會感到犧牲、感到辛苦、感到疲乏、感到很無趣;也會因為沒有立即的成果出現,而被勸退、想放棄、找不到堅持下去的理由。「胖胖的也很可愛啊!幹嘛一定要改變呢?」
這是當時常浮現在我腦海中的一句話。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不想一直被"關懷",還是因為改變了運動項目之後真的奏效:我開始安排時間運動、並且大肆宣揚今天已經運動完了的事實,想藉此被稱讚;也會開始關心周遭人,有沒有規律的運動習慣、體重值否健康等。
漸漸地,越來越難以放棄這個規律、讓自己一天不運動。
要熬過前期那段,內心的天使與惡魔總在打架的日子,著實不容易。
雖說那段痛苦的時間已經離我遠去,但還記得當時生活作息、工作的心態調整,整個被震得天翻地覆的日子。婉拒了下班後的機會、拒絕了零食出現在生活中的機會。想著自己的工作成就會不會因此被抹滅,不忍也不放心就這樣抓大放小、將細節交給他人。
與其說是作息調整,對我來說,不如說是個讓我重新檢視生活與工作平衡的機會。
直到放手才知道,原來的生活有多麼的不平衡。
是什麼改變了我:應該就是嘗試過後,看見一點改變的契機,並意識到自己的生活原來如此不協調。極大化工作的好處,是升遷加薪都有你的份;但壞處就是半夜壓力大驚醒、因為焦慮而胸悶難受、三餐食慾不振的時候,也都只能自己默默承受。
(我是這麼突破的:Yes You Can!|如何讓自己相信,我其實做得到|以習慣養成為例)
別人在享受假期、腦袋放空的時候,你卻因為下周一的會議還沒做到你認為的90分,難以放鬆,無法融入當下休假的氛圍。受夠了這樣的生活以後,我開始檢視自己的人生:到底要繼續以工作為重,還是是時候多花一點時間照顧自己了?
好在,一切的改變,都值得了。
那時的改變之於我,就好像我是一條蛇、要吞下比自己身材大500倍的獵物,硬吞、慢慢吞、用時間、慢慢磨出來的。
若現在有人跟我說他有方法可以在一周內養成習慣,我肯定先躲在棉被大笑三分鐘、然後再冒出頭來看他笑話。建立習慣就算用對方法,也需要時間累積。
如果你現在正懊惱難以建立習慣,或過去總以失敗收場,那麼請做好以下的心理準備:
但你可以做的是,在覺得困難的時候,放慢腳步 (但不要完全停下來!!) 。
剛開始總會走得慢一點:因為你正在替自己創造了不起的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