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當「好人」了!擺脫好人情結,找回真正的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為了維持和諧,我們選擇忍讓,希望能避免衝突。然而,許多時候,這樣的做法並未帶來預期的和平,反而讓對方得寸進尺,甚至讓自己身心俱疲。

你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疑問——為何自己的付出未能換來對方的珍惜與體諒?

這種現象其實與心理學中的「好人情結」(People-Pleasing Syndrome) 有關。許多人誤以為自己是在追求和平,避免衝突,但實際上,這背後隱藏著更深層的心理機制——害怕被認為是「壞人」。

我們渴望被認可,希望維持「善解人意、體貼他人、不計較」的形象,甚至將迎合他人視為美德。然而,這種行為模式卻可能導致長期的委屈與壓抑。

為何我們難以表達需求?

  1. 需求與要求的混淆:很多人認為表達需求等同於「要求」,因此害怕自己會顯得過於自私。然而,需求是個人合理的心理與生理訴求,而要求則是對他人施加的期望,兩者並不相同。
  2. 害怕衝突與被拒絕:許多人害怕表達需求會導致衝突,甚至擔心被對方拒絕,於是選擇默默忍受。然而,長期壓抑需求,不僅會讓自己不快樂,也可能讓對方習慣於忽視你的感受。
  3. 社會文化的影響:在許多文化中,謙遜與忍讓被視為美德,導致我們從小就習慣壓抑自我,認為「為自己發聲」是不應該的。然而,過度迎合他人並不能換來真正的尊重,反而可能讓自己陷入惡性循環。

擺脫「好人假面」,勇敢做自己

  1. 學會區分「善良」與「討好」:真正的善良來自於內心的自由選擇,而非出於害怕被拒絕或討好他人的動機。試著問自己:「我這麼做是因為真心想幫助對方,還是因為害怕被討厭?」
  2. 練習清楚表達需求:表達需求不等於強迫對方接受,而是讓對方理解你的立場。可以嘗試用「我訊息」(I-message) 來表達,例如:「我希望我們的對話能夠更尊重彼此的意見,這樣我會感覺更自在。」
  3. 接受並適應他人的反應: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價值觀與反應模式,當你開始表達自己的需求時,可能會遇到一些不習慣的回應。然而,這並不代表你做錯了,而是對方需要時間適應你的改變。
  4. 建立健康的界限:健康的人際關係應該是雙向的,而非單方面的付出。學會設定界限,能夠幫助你維持自尊,避免因過度迎合而感到疲憊。

結論:擁抱真實自我,建立健康關係

「好人假面」可能讓人感覺安全,但長期下來卻可能導致內在的不滿與壓抑。學會適時表達自己的需求,並非要求對方無條件滿足,而是讓彼此建立更平衡、健康的關係。勇敢摘下這層假面,你會發現,真正的自信來自於誠實地做自己,而不是一味迎合他人。

現在,試著問問自己:你是否準備好為自己的需求發聲,擺脫無形的束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表演|覺察|優化人生
2會員
35內容數
🌷鍛鍊心韌性 🌷質感養成 🌷心態培養 👉以表演作為媒介,優化人生角色
2025/04/28
壓力、情緒與腸胃健康的微妙連結 你是否曾在緊張時感到胃痛,或在悲傷時完全沒胃口?這可不是單純的心理作用,而是你體內的第二個大腦——腸道神經系統(Enteric Nervous System, ENS)正在默默回應你的情緒。 腸道為什麼被稱作「第二個大腦」? 我們的腸道擁有超過一億個神經元,數量
Thumbnail
2025/04/28
壓力、情緒與腸胃健康的微妙連結 你是否曾在緊張時感到胃痛,或在悲傷時完全沒胃口?這可不是單純的心理作用,而是你體內的第二個大腦——腸道神經系統(Enteric Nervous System, ENS)正在默默回應你的情緒。 腸道為什麼被稱作「第二個大腦」? 我們的腸道擁有超過一億個神經元,數量
Thumbnail
2025/04/15
你是否曾經在看電影、影集或小說時,為某個角色的命運而潸然淚下?也許是一段遺憾的親情、一場來不及表白的愛情,或是一個終於被理解的角色。這些眼淚,往往不是因為角色本身,而是他們喚起了你內在某個被遺忘、忽視或壓抑的情感。 心理學觀點:投射與共鳴 心理學中的「投射」(projection)與「情感共鳴」
Thumbnail
2025/04/15
你是否曾經在看電影、影集或小說時,為某個角色的命運而潸然淚下?也許是一段遺憾的親情、一場來不及表白的愛情,或是一個終於被理解的角色。這些眼淚,往往不是因為角色本身,而是他們喚起了你內在某個被遺忘、忽視或壓抑的情感。 心理學觀點:投射與共鳴 心理學中的「投射」(projection)與「情感共鳴」
Thumbnail
2025/04/13
我們常說,情緒是人的弱點。但事實上,從心理學與腦科學的角度來看,情緒是一種極其珍貴的內在機制,它存在的目的,不是讓我們混亂,而是提醒我們:「有些事對你很重要。」 為什麼我們在遊戲中會這麼情緒化? 你是否曾在一場遊戲中情緒失控?或許是對隊友的表現不滿、或是輸了比賽後感到懊惱甚至憤怒。明明只是一場遊
Thumbnail
2025/04/13
我們常說,情緒是人的弱點。但事實上,從心理學與腦科學的角度來看,情緒是一種極其珍貴的內在機制,它存在的目的,不是讓我們混亂,而是提醒我們:「有些事對你很重要。」 為什麼我們在遊戲中會這麼情緒化? 你是否曾在一場遊戲中情緒失控?或許是對隊友的表現不滿、或是輸了比賽後感到懊惱甚至憤怒。明明只是一場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你總是無法拒絕別人的請求,深怕讓人失望嗎?習慣性的罪惡感,正在讓你在職場成為「爛好人」,不敢拒絕、不斷迎合,最後卻換來壓力爆棚、身心俱疲。其實,你的價值不應該建立在滿足別人需求上!學會設立界線,擺脫罪惡感的綁架,才能真正為自己負責。從今天開始,勇敢說「不」,找回內心的自由!
Thumbnail
你總是無法拒絕別人的請求,深怕讓人失望嗎?習慣性的罪惡感,正在讓你在職場成為「爛好人」,不敢拒絕、不斷迎合,最後卻換來壓力爆棚、身心俱疲。其實,你的價值不應該建立在滿足別人需求上!學會設立界線,擺脫罪惡感的綁架,才能真正為自己負責。從今天開始,勇敢說「不」,找回內心的自由!
Thumbnail
你會不會忍不住討好別人?明明不願意卻還是點頭答應?其實,害怕衝突、怕被討厭、從小被教導要「懂事」,這些都可能讓你不自覺地過度迎合。但討好不該是一種委屈自己的手段,關鍵在於找到界線,讓關係變得更健康!學會適時拒絕、問問自己「我願意嗎?」,接受別人的不滿是正常的,才能真正活得自在。
Thumbnail
你會不會忍不住討好別人?明明不願意卻還是點頭答應?其實,害怕衝突、怕被討厭、從小被教導要「懂事」,這些都可能讓你不自覺地過度迎合。但討好不該是一種委屈自己的手段,關鍵在於找到界線,讓關係變得更健康!學會適時拒絕、問問自己「我願意嗎?」,接受別人的不滿是正常的,才能真正活得自在。
Thumbnail
探討《不是你犯小人,而是你太想當好人》這本書的核心觀點,提醒我們放棄過度好人的心態,以自我為中心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透過書中的見解,將瞭解放棄「好人」角色的重要性,明白適當的幫助才能增進人際關係的健康,並學會釋放壓抑的情感,創造真誠的社交環境。最後,這番思考教我們尊重自己的需求與情感,尋找內心平靜。
Thumbnail
探討《不是你犯小人,而是你太想當好人》這本書的核心觀點,提醒我們放棄過度好人的心態,以自我為中心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透過書中的見解,將瞭解放棄「好人」角色的重要性,明白適當的幫助才能增進人際關係的健康,並學會釋放壓抑的情感,創造真誠的社交環境。最後,這番思考教我們尊重自己的需求與情感,尋找內心平靜。
Thumbnail
你會不會極度憂慮衝突的發生?能避則避,能閃則閃,可是和諧至上的想法常常為自己埋下更多內耗的因子,更容易被有心人利用: 1.害怕被討厭、拒絕、否定、陷入尷尬 2.不敢明確表達感受與想法 3.很難拒絕別人,常默默接受的別人要求 4.非常在意 5.面對無法避免的衝突時腦中一片空白 (點閱內文看更多唷!)
Thumbnail
你會不會極度憂慮衝突的發生?能避則避,能閃則閃,可是和諧至上的想法常常為自己埋下更多內耗的因子,更容易被有心人利用: 1.害怕被討厭、拒絕、否定、陷入尷尬 2.不敢明確表達感受與想法 3.很難拒絕別人,常默默接受的別人要求 4.非常在意 5.面對無法避免的衝突時腦中一片空白 (點閱內文看更多唷!)
Thumbnail
經歷了一段很挫敗的感情,才真正發現一段好的關係是什麼?就是”不委屈”!你以為委屈可以求全,到頭來你才發現原來委屈只是讓自己喪失了價值,不但維持不了關係,反而是加速關係的敗壞。 也才發現為什麼有人常說他經常被人利用,因為在生活當中,他就是給人一付「好人」的形象,每個人有事都會找他,經常都是疲於奔命,
Thumbnail
經歷了一段很挫敗的感情,才真正發現一段好的關係是什麼?就是”不委屈”!你以為委屈可以求全,到頭來你才發現原來委屈只是讓自己喪失了價值,不但維持不了關係,反而是加速關係的敗壞。 也才發現為什麼有人常說他經常被人利用,因為在生活當中,他就是給人一付「好人」的形象,每個人有事都會找他,經常都是疲於奔命,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很多種,有的人可以大而化之,有的人心細如髮,工作性質,家庭教育,改變個人的本質,講話思維方式。 漸漸發現或許你的好心,別人不一定會接受,對方也不會站在你的立場去想,太過於真,反而讓自己處在尷尬階段。得罪了他人也不知。為何人不能隨心所欲呢? 以心換心真的有那麼難嗎?如果你真心待我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很多種,有的人可以大而化之,有的人心細如髮,工作性質,家庭教育,改變個人的本質,講話思維方式。 漸漸發現或許你的好心,別人不一定會接受,對方也不會站在你的立場去想,太過於真,反而讓自己處在尷尬階段。得罪了他人也不知。為何人不能隨心所欲呢? 以心換心真的有那麼難嗎?如果你真心待我
Thumbnail
你在關係中受過傷嗎?你覺得和人相處很累嗎? 生活中總避免不了要和人相處,需要和各種人打交道,不管是交情深的還是交情淺的,都需要耗費心力經營,太投入感情容易給對方壓力,也可能讓自己受傷,太疏離又感受不到關係的親密感,讓人覺得孤單,如何才能拿捏好適當的距離靠近對方,讓雙方都自在?
Thumbnail
你在關係中受過傷嗎?你覺得和人相處很累嗎? 生活中總避免不了要和人相處,需要和各種人打交道,不管是交情深的還是交情淺的,都需要耗費心力經營,太投入感情容易給對方壓力,也可能讓自己受傷,太疏離又感受不到關係的親密感,讓人覺得孤單,如何才能拿捏好適當的距離靠近對方,讓雙方都自在?
Thumbnail
前幾天在方格子的自我成長板塊裏逛文章的時候,看到有格友提到善良的人好像很容易遇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和處境,甚至還會被利用,本來是用心良意,卻讓人頻頻失望,這種感覺換誰都不好受。為了避免自己受傷,甚至很多原本善良的人,都開始選擇了不作為,只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
Thumbnail
前幾天在方格子的自我成長板塊裏逛文章的時候,看到有格友提到善良的人好像很容易遇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和處境,甚至還會被利用,本來是用心良意,卻讓人頻頻失望,這種感覺換誰都不好受。為了避免自己受傷,甚至很多原本善良的人,都開始選擇了不作為,只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
Thumbnail
《好人只會越當越委屈,不要讓當好人成為你的壞習慣》 這本書直接打中我的心! 我是一個很容易受到情緒動員的人,只要別人說什麼、要求什麼我都是好好好,但是沒有想到這些好好好總是得不到回報,我不要再當好人了啦!
Thumbnail
《好人只會越當越委屈,不要讓當好人成為你的壞習慣》 這本書直接打中我的心! 我是一個很容易受到情緒動員的人,只要別人說什麼、要求什麼我都是好好好,但是沒有想到這些好好好總是得不到回報,我不要再當好人了啦!
Thumbnail
中國心理諮商師慕顏歌的書—《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2》剖析過分善良的人的思考模式,以及教你如何甩開爛好人形象,打破原生家庭帶給你的「習得無助」的枷鎖。讓你的善良適得其所,而非盲目的犧牲。首先就從守護個人界線,適度拒絕他人過分的請求開始!...
Thumbnail
中國心理諮商師慕顏歌的書—《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2》剖析過分善良的人的思考模式,以及教你如何甩開爛好人形象,打破原生家庭帶給你的「習得無助」的枷鎖。讓你的善良適得其所,而非盲目的犧牲。首先就從守護個人界線,適度拒絕他人過分的請求開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