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57:「這到底是要成就我,還是坑殺我?」 如何避免被拉進職場黑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Zoe 最近覺得自己變成了一個孤獨的開拓者🏜️。

她剛被主管交付了一個「看起來很重要」的大型專案——

📌 目標?模糊不清


📌 資源?能省則省


📌 團隊?像幽靈部隊,完全叫不動


「這到底是一個重要計畫,還是主管隨口說說的空砲彈?」

🔥 如果這專案是真的,為什麼沒資源?


🔥 如果是假的,為什麼主管又時不時問她進度?


🔥 最慘的是,組員們看起來根本不想參與,她說了三遍開會,回應只有已讀不回📵。


這個專案,像是一艘開往未知領域的幽靈船,而她是唯一一個在船上的船長。

這到底該怎麼辦?這專案是要成就我,還是坑殺我?

她決定找 Alan 喝咖啡,看看這個**「職場底層邏輯解析大師」**,能不能幫她解開這場「究竟要不要認真做這個專案」的迷霧。


☕【空砲彈專案的底層邏輯】

Alan,我現在好像被分配了一個不存在的專案。」Zoe 撐著頭,眼神迷茫地盯著自己的咖啡杯。

Alan 挑眉,「讓我猜猜,這個專案聽起來很重要,但沒人給妳清楚的方向,資源也有限,團隊也不太配合?

沒錯!」Zoe 苦笑,「主管說這是『公司的未來計畫』,但每次我問細節,他都說『妳先試試看,看看有什麼想法』。這……這到底是認真,還是隨口丟給我?」

Alan 笑了,拿起筆,在紙巾上寫下:

📌 「空砲彈專案的三大可能性」

1️⃣ 試水溫型:「主管自己也不確定這件事能不能做,先讓你試試看,看看市場反應。」🌊


2️⃣ 甩鍋型:「這是個沒人想碰的爛攤子,剛好交給新手『磨練』。」🎭


3️⃣ 真有機會型:「主管其實想做,但沒時間投入,所以想看妳的執行力如何。」💡


妳覺得,妳的主管是哪一種?」Alan 笑問。

Zoe 沉思了一下,「應該是 1 或 2,他感覺沒有真正想做這件事,但又希望我試試看。

Alan 點頭,「那麼,妳的問題不是『怎麼做這個專案』,而是『如何判斷這專案是不是值得投入?』


📊【破解「空砲彈專案」的三步驟】

🔹 第一步:用「可行性測試」判斷專案真假

  • 錯誤做法:「埋頭苦幹,把專案做到 100%。」 → 如果專案根本沒人重視,那這就是浪費時間!
  • 正確做法:「快速做出一個 MVP(最小可行版本),看看主管和市場的反應。」

🔹 第二步:明確專案的「核心價值」,確保資源到位

  • 向主管問:「這個專案的核心目標是什麼?有沒有關鍵的衡量標準?
  • 如果主管的回答仍然模糊,那這專案可能是個「試水溫」計畫,沒有真正的戰略地位

🔹 第三步:利用「內部影響力」,讓團隊動起來

  • 找到專案可能影響的部門或個人,讓他們看到參與的價值,而不是單純服從你的指令。
  • 例如:「這個專案如果成功,會讓業務部的轉換率提升 20%,所以業務部應該會願意投入。」

這樣,妳不是在盲目投入,而是在策略性測試這個專案的價值,確保自己不會白忙一場。」Alan 微笑道。


🚀【Zoe 的職場策略】

🔹 先做 MVP,測試專案真偽


Zoe 沒有直接投入所有資源,而是快速做了一個簡單的提案版本,並整理出一個測試計畫


**結果,當她發送這個 MVP 給主管時,對方居然說:「嗯……我們再看看。」**😑

這瞬間讓她明白——這可能根本不是個真正重要的專案,而只是主管的靈感試驗場!🎯

🔹 問清楚「核心價值」,避免做無用功


當主管再次提及專案時,Zoe 直接問:「這個計畫的最終衡量標準是什麼?成功的 KPI 是什麼?


結果,主管開始語塞,最後模糊地說:「我們主要是想探索看看……」

Zoe 心裡有數了——這專案根本沒有真正的目標,她如果全心投入,可能會變成毫無結果的消耗戰!🔥

🔹 運用內部影響力,看看有沒有人真的在乎這個專案


她找了業務部,簡單介紹專案,看看對方有沒有興趣參與。


**結果,業務部的人一臉茫然:「這個計畫跟我們沒關係吧?」**😵‍💫

這一刻,Zoe 確定了——這專案不是她該死命投入的重點。

最後,她告訴主管:「這個專案目前沒有足夠的市場驗證和內部支持,建議我們先暫緩,等有更清晰的需求再推動。

結果,主管居然回:「嗯,也對,那我們先觀察吧。」

Zoe:???(所以,她如果沒主動確認,這專案是不是就變成她的無限黑洞了?)

這天晚上,Zoe 發訊息給 Alan:「成功識破空砲彈專案,沒有浪費時間!😂

Alan 回了一個笑臉:「恭喜妳,這次妳不是盲目執行,而是學會了如何判斷專案的真實價值。🎓

Zoe 笑了,這一次,她知道,職場不是「做所有主管交辦的事」,而是「選擇真正值得做的事」。


🎯【結語:如何判斷「空砲彈專案」?】

✅ 1. 用 MVP 測試專案真偽,避免一開始投入過多時間。


✅ 2. 直接問「核心目標」與「KPI」,如果主管答不出來,代表這可能只是試水溫。


✅ 3. 測試內部影響力,看看是否有人真的關心這個專案,避免變成孤軍奮戰。


💡 「職場不是『接到任務就做』,而是『判斷什麼值得做』。」 🚀✨


(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an大叔的職場真心話
4會員
144內容數
我是 Alan大叔,熱愛閱讀與寫作,樂於分享心得與見解。在職場打滾多年,我以真誠的筆觸記錄所見所聞,提供實用的經驗與建議,幫助讀者在職場少走冤枉路。閒暇時,我喜歡透過攝影捕捉生活的美好,也熱愛騎單車享受自由與探索的樂趣。寫作對我而言不只是分享,更是一種與世界交流的方式,期待透過文字與更多人產生共鳴,一起成長、前行!
2025/04/13
Zoe 發現自己越來越沒有工作動力,既不積極學習,也對進步無感,讓她擔心自己是不是變成了「職場背景板」。但透過 「找到為什麼」 建立明確目標,「即時回饋機制」 讓進步變得有感,並 「刻意離開舒適區」 創造挑戰,她成功找回動力,從被動變主動,讓自己成為職場中的高價值人才!🚀✨
Thumbnail
2025/04/13
Zoe 發現自己越來越沒有工作動力,既不積極學習,也對進步無感,讓她擔心自己是不是變成了「職場背景板」。但透過 「找到為什麼」 建立明確目標,「即時回饋機制」 讓進步變得有感,並 「刻意離開舒適區」 創造挑戰,她成功找回動力,從被動變主動,讓自己成為職場中的高價值人才!🚀✨
Thumbnail
2025/04/12
Zoe 總是被突如其來的職場變化打亂節奏,讓她焦頭爛額。但透過 「建立變化預警系統」 預測趨勢,「培養快速試錯心態」 來減少適應痛苦,並 「增加多元技能」 讓自己更有彈性,她成功轉變為「職場適應高手」!不再害怕變動,而是駕馭變化,讓每一次變革都成為新的成長機會!🚀✨
Thumbnail
2025/04/12
Zoe 總是被突如其來的職場變化打亂節奏,讓她焦頭爛額。但透過 「建立變化預警系統」 預測趨勢,「培養快速試錯心態」 來減少適應痛苦,並 「增加多元技能」 讓自己更有彈性,她成功轉變為「職場適應高手」!不再害怕變動,而是駕馭變化,讓每一次變革都成為新的成長機會!🚀✨
Thumbnail
2025/04/11
Zoe 發現,自己雖然很努力,但老是被指出相同錯誤,陷入「假進步」的職場輪迴。她透過 「錯誤日記」 來分析核心問題,「五個為什麼」 找到真正的根源,並透過 「定期回顧」 確保錯誤不會再犯,最終成功建立真正的成長機制!學習不是避免犯錯,而是確保同樣的錯誤不會發生第二次!🚀✨
Thumbnail
2025/04/11
Zoe 發現,自己雖然很努力,但老是被指出相同錯誤,陷入「假進步」的職場輪迴。她透過 「錯誤日記」 來分析核心問題,「五個為什麼」 找到真正的根源,並透過 「定期回顧」 確保錯誤不會再犯,最終成功建立真正的成長機制!學習不是避免犯錯,而是確保同樣的錯誤不會發生第二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作為管理者,同事拿著專案問題來尋找幫助時, 你會選擇直接給建議,還是引導同事他們思考解決方案呢? 此時,主管會想,幫他解決只要5分鐘,若由他自行處理,先不管猴年馬月才能完成,若出狀況,會需要更多時間來善後。 但主管考量在三後,為了讓同事能獨立解決問題,當下決定不給予建議,畢竟,成長
Thumbnail
作為管理者,同事拿著專案問題來尋找幫助時, 你會選擇直接給建議,還是引導同事他們思考解決方案呢? 此時,主管會想,幫他解決只要5分鐘,若由他自行處理,先不管猴年馬月才能完成,若出狀況,會需要更多時間來善後。 但主管考量在三後,為了讓同事能獨立解決問題,當下決定不給予建議,畢竟,成長
Thumbnail
藉由本篇分享在推動工作、專案、計畫時的思維理則,並分成了七個步驟、21個要項。內容包含了蒐集、分析、比較、計畫、實施、查驗和行動等階段,涵蓋了從開始到結束的整個執行流程,希望對於企業管理者以及執行計畫的夥伴都有相當的幫助。
Thumbnail
藉由本篇分享在推動工作、專案、計畫時的思維理則,並分成了七個步驟、21個要項。內容包含了蒐集、分析、比較、計畫、實施、查驗和行動等階段,涵蓋了從開始到結束的整個執行流程,希望對於企業管理者以及執行計畫的夥伴都有相當的幫助。
Thumbnail
在這個講求效率的時代,許多公司都開始採用「只看結果」的管理模式。乍聽之下,這似乎是個不錯的主意——畢竟,誰不想專注於最終成果呢?但是,這種看似進步的做法,真的對員工和公司都有利嗎?讓我們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
Thumbnail
在這個講求效率的時代,許多公司都開始採用「只看結果」的管理模式。乍聽之下,這似乎是個不錯的主意——畢竟,誰不想專注於最終成果呢?但是,這種看似進步的做法,真的對員工和公司都有利嗎?讓我們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從兼職開發轉為全職開發的過程,並分享了從混進學界指日可待的積極態度。作者也提及自己在專案製作與個人生活上的矛盾與感想,最後分享了專案管理和敏捷開發相關的文章與影片。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從兼職開發轉為全職開發的過程,並分享了從混進學界指日可待的積極態度。作者也提及自己在專案製作與個人生活上的矛盾與感想,最後分享了專案管理和敏捷開發相關的文章與影片。
Thumbnail
本文適合誰看 1.在工作中經常需要在不同利害關係人之間穿梭進行說服工作的工作者。 2.想要在溝通當中展現出自己是擁有說服力的人。 3.想要提升向上管理能力的人。
Thumbnail
本文適合誰看 1.在工作中經常需要在不同利害關係人之間穿梭進行說服工作的工作者。 2.想要在溝通當中展現出自己是擁有說服力的人。 3.想要提升向上管理能力的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專案開發中遇到的時間壓力和執行困難,以及如何無效應對這些挑戰。 沒有工時估算、客戶溝通、交付時間表設定、程式品質管理、工作量管理、合同和專業態度等方面的建議。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專案開發中遇到的時間壓力和執行困難,以及如何無效應對這些挑戰。 沒有工時估算、客戶溝通、交付時間表設定、程式品質管理、工作量管理、合同和專業態度等方面的建議。
Thumbnail
先舉一個負面的例子舉例給大家聽,A公司曾經想要擴大公司的經營版圖,於是找來六位非常優秀的人員,絕大多數都是從留美、英、德博士,學有專精,甚至有雙博士,在社會上有一定地位的人,來參與這個企劃的工作。 A公司希望企劃小組,研究出是有什麼可以更加發展A公司的版圖,拓展A公司品牌,打開A公司
Thumbnail
先舉一個負面的例子舉例給大家聽,A公司曾經想要擴大公司的經營版圖,於是找來六位非常優秀的人員,絕大多數都是從留美、英、德博士,學有專精,甚至有雙博士,在社會上有一定地位的人,來參與這個企劃的工作。 A公司希望企劃小組,研究出是有什麼可以更加發展A公司的版圖,拓展A公司品牌,打開A公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