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針對了/如何應對當下的感受/覺得自己很爛?】《社會情緒魔法課/社會情緒SEL》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今天八個人,狀況也很好。

當然人愈多,我就更刻意降低音量,也放慢速度。

也告訴他們如果留意老師說話,

不僅內容會聽進去,能量也會瞬間吸收,

要把握每一次老師回應的機會,

讓自己可以為自己創造最大效益。

同時也畫了腦神經突觸的圖來解釋為何有人可以輕鬆分辨

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或什麼問題,可以回應相對等的答案?

而不是一直處在自己覺得總是被針對的狀態。

孩子回答,「因為可以累積經驗」,每一個問題都可以繼續衍伸出其他問題。

所以這一個問題,黃老師給出一個小結論,

就是當一個人累積諸多經驗之後,會有很多心得和對的行為展現,

如果在電腦斷層下去照,會看到大腦皮質層增厚,這就是變聰明,

有時會以智慧之姿來展現。所以聰明的人可以掌握許多事,判斷許多事,

都是因為大腦神經突觸的網絡連結是分常精密且複雜的。

用這個來幫助我課堂上注意力的增進和課堂環境的安靜度,

他們為了要創造大腦神經凸觸的連結,所以一定要認真聽我的回應和提問。

這是策略之一,讓他們懂比壓制他們來更有效。


另外,討論到為何被被針對的議題。而衍生出冰山理論,也畫圖讓他們理解,

每個冰山上的行為故事,都有一大籮筐的內在因由埋在水平面下面。

他們對於冰山下該如何清理,很有興趣,所以有了很多的提問,

也不同以往的展現與發表,他們會說:「那我有一個問題要問」。

我就讓他們問,沒想到他們的提問都頗有深度,老師心裡對他們另眼相看。

不要小看孩子的思維,平常只是沒機會深度聊天而已,如果是深度且正向的對談,

都能刺激他們的大腦神經凸觸的運作。這是一個很棒的發現。


議題不見得是發生在自己身上,但他們深處於社會中,

也在觀看著各種議題發生在他們身上,他們會看到,聽到,感覺到,

然後成為其中一個思維,學會去識別判斷就是一種社會能力。

社會情緒魔法課對我來說,不只是辦一個工作坊讓孩子有地方上課,

而是透過對談讓孩子去意識到自己的生命何其珍貴,有價值。


今天的靜心時刻,成效更好,品質更好。

我想,頻率是更接近了。

爵、阡,成熟度高,思考是可以更深度的去引導自己。

所發表的也能影響同學。

小襄可以展現思考的深度,規矩秩序也很棒。

涵,情緒穩定,也會在別人的討論中提問。

恩,靜靜地聽,也會適度的發表。

小宸的專心度是透過聽,來吸收,

身體的穩定度會晃動、移動,控制力仍在訓練中,

但老師可以接受並持續給予指令,他是能接收的,媽媽不用太擔心。

岳,今天因為立可白而分心了一下下,但也因此事件有了進入議題的討論。

最後讓他決定處理立可白,他也做出對自己負責任的正確決定。

所以因此又給了他額外5分的幣值鼓勵他的決定。

今天的靜心筆記有在家操作的都多給10分。

無論是書寫靜心筆記或是畫笑臉,

都只是在創造一種連結思考。

有一天他們會意識到,所有的一切都是一步一腳印的。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輕輕吹,蒲公英飛】《快樂的孩子,分享快樂》的沙龍
32會員
3.5K內容數
每一天,都有許多的故事在教室、在廣場、在校園的每個角落上演著,學習與生活密不可分,在日常中學習著的,都是未來大能力的累積。每一個故事,都讓孩子的成長有了一個可安置的回憶資料庫可供尋找、回憶、與珍藏。
2025/04/2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L3_RM9qW-A大家都有做錯事的經驗,在面臨反應時,通常不是回嘴回去, 就是罵回去,不然就是揍下去。 而小男生似乎都有打架的經驗,問他們結果如何.... 當然,自己都知道答案。 比較難的應該就是控制力吧~ 做錯了,總
Thumbnail
2025/04/2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L3_RM9qW-A大家都有做錯事的經驗,在面臨反應時,通常不是回嘴回去, 就是罵回去,不然就是揍下去。 而小男生似乎都有打架的經驗,問他們結果如何.... 當然,自己都知道答案。 比較難的應該就是控制力吧~ 做錯了,總
Thumbnail
2025/04/2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jwzqb-LGbE 孩子到懊惱,雖然是真懊惱,但面臨事件的當下, 有時也只能靠掩飾尷尬來呈現。 這當然也不是出自意願,但時間拉長來看,如果沒有其他方法, 好像也只能這樣,然後又變成習慣了。 除了掩飾尷尬外,還有其他的,
2025/04/2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jwzqb-LGbE 孩子到懊惱,雖然是真懊惱,但面臨事件的當下, 有時也只能靠掩飾尷尬來呈現。 這當然也不是出自意願,但時間拉長來看,如果沒有其他方法, 好像也只能這樣,然後又變成習慣了。 除了掩飾尷尬外,還有其他的,
2025/04/1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IxFp7VxfFg 別人眼中自己的樣子,可能可以透過自我探索 按或逐漸的清楚而知道。 但從別人身上的看法,或給出的回應,也能夠知道自己的樣子。 這個過程其實是需要反覆不斷驗證與經歷的。 對孩子來講他們認知的這個世界
Thumbnail
2025/04/1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IxFp7VxfFg 別人眼中自己的樣子,可能可以透過自我探索 按或逐漸的清楚而知道。 但從別人身上的看法,或給出的回應,也能夠知道自己的樣子。 這個過程其實是需要反覆不斷驗證與經歷的。 對孩子來講他們認知的這個世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認知行為治療實作指南,10個幫助你應對焦慮、憂鬱、憤怒、恐慌及擔憂等情緒問題的簡易策略
Thumbnail
認知行為治療實作指南,10個幫助你應對焦慮、憂鬱、憤怒、恐慌及擔憂等情緒問題的簡易策略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種情緒管理的方法,包括感受當下的情緒、自我對話、視覺化和情緒釋放等步驟。通過這個方法,人們可以學會如何理解和處理自己的情緒,以達到情緒穩定和心靈平衡的目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種情緒管理的方法,包括感受當下的情緒、自我對話、視覺化和情緒釋放等步驟。通過這個方法,人們可以學會如何理解和處理自己的情緒,以達到情緒穩定和心靈平衡的目的。
Thumbnail
善用腦科學避開焦慮迴路,提升專注力、生產力及創意力
Thumbnail
善用腦科學避開焦慮迴路,提升專注力、生產力及創意力
Thumbnail
運用九大技巧駕馭焦慮,將逆境轉化為順境
Thumbnail
運用九大技巧駕馭焦慮,將逆境轉化為順境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讓焦慮啟發正念思維,重置你的人生推進器
Thumbnail
讓焦慮啟發正念思維,重置你的人生推進器
Thumbnail
用認知行為療法更認識自己,擺脫恐慌、憂鬱、社交恐懼症和強迫症,讓心靈清爽愉快的自我練習
Thumbnail
用認知行為療法更認識自己,擺脫恐慌、憂鬱、社交恐懼症和強迫症,讓心靈清爽愉快的自我練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