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不確定性,讓我們必須重新考慮時間與我們的關係。當我們決定為某事花用時間時,有三種思考策略是一定要知道的,那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今天繼續聊〈人生4千個禮拜〉來討論本書作者,描述的,什麼是「有效的時間管理」。上一次我們討論到,要有效的安排時間,首先要先改變看待時間的方式。不能再只以資源的視角去看待時間,因為這樣會扭曲時間對我們生命的價值。當然我們還是可以把時間當成某種能換金錢的東西。重點是,不可以只用資源的角度看待它。上篇刊出後,有朋友回應,說那隻影片談的內容讓他很焦慮。這很正常,可以說成長的本質之一,就是不斷處理發現自己的有限性後的焦慮,不論是能力的有限或者時間的有限。
雖然說,生而為人時間有限,好像是理所當然的常識,但在年輕時我們大多不認為這跟自己有關。人一定要長到某個歲數,或者遭遇某些事,才會突然發現一生的時間真的很短,短到有點可笑。
我們可能還會發現,不只自己,人類這個物種也很渺小,若以地球的年齡來看待人類存在的時間,簡直跟一瞬間沒兩樣。察覺到這一點,有的人可能會陷入虛無主義,開始覺得做什麼都無所謂。好像做什麼都是徒勞,不過就是今天掛掉跟明天掛掉差異。
好消息是,日子總是要過,多數人其實不會在虛無中停留太久。你肚子餓了,自然就會起床找吃的。而另外一些人會出於焦慮,開始設定一些很宏大的目標。開始用超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希望自己能妥善運用這一小段時間,最好可以在人類的歷史上留下點什麼。
一個人有這種反應,通常代表他被自己的死亡震攝了。看到自己的有限性跟必死的未來,驚呆了。這個事實是如此平凡但又恐怖,足以引發我們面對悲傷的五個階段。那就是,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
幸運的是當我們開始焦慮,提高對自己的要求時。我們其實已經走到第三步討價還價了。我們認為更加努力,更多付出,也許可以扭轉一下自己的局限性。但若沒有找到解套的方法,一直停留在此,就很容易陷入所謂的效率陷阱。
變成無限的給自己增加工作,不段設定更難的目標,讓自己無上限的忙起來!現代許多人會以自己的忙碌為榮,好像隨時隨地都在操勞公務,隨時隨地都在處理事情,就是在盡其所能的讓生命「超值」。
無止盡的去完成更多事情,去體驗更多經驗,不斷壓榨自己的產能,不是長久的解決方案。因為人的極限就在那,長久維持極高產能,很容易陷入疲乏也會讓自己錯過很多身邊的人事物。與其說那是一種高效,不如說是用繁忙逃避人生有限的現實,用忙碌把自己孤立在黑暗的角落。
我們必須接受一個事實。這個社會十分複雜,我們不是單獨存在的,很多事情我們無法控制。一個人寒窗苦寫十年的書,上市可能賣不到兩百本。投入大量時間開發的創業項目,撐不到兩年就倒閉了。
我們只能接受,大多事情我們無法控制結果,我們能決定的只有現在我要不要投入其中,現在我要不要發起行動而已。若寫小說本身對你而言就是一件有價值的事,那麼未來不論賣多賣少,對你來說都沒差。因為價值在你行動時已經獲得了。假如真的賣的好,對你而言也只是行動的副產物而已。但若你寫小說,最主要的目的是期望自己能小說大賣,以此飛黃騰達,那就可能要面對十年心血白費的可能。而且結果無法控制的焦慮感,會一直在途中折磨你。
剛剛我們提到,當我們開始焦慮,認為更加努力,更多付出,也許可以扭轉一下自己的局限性。因此提高對自己的要求,代表已經走到第三步,討價還價了。
既然如此,讓我們往下一步走。
有一張著名的照片叫「暗淡藍點」(Pale Blue Dot),是由航海家1號太空船拍攝的。航海家一號,是1977年9月5號發射的太空探測器。
1990年2月14日也就是航海家一號從地球出發約13年時,它已經飛到距離地球64億公里的地方,即將飛出太陽系。當時美國天文學家卡爾·薩根(Carl Sagan)提議讓望遠鏡回望太陽系,回頭幫我們的居住地,地球拍一張照。
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張照片,當我心情不好、碰到倒楣事時,我都會把它找出來看。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在文稿連結中查看一下。
卡爾·薩根提出這項拍攝計畫,目的是讓人類重新審視地球在宇宙中的微小位置。這張照片顯示了地球在太陽系的漆黑背景中,只是一個小小的藍點,這個藍點象徵著地球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存在。
在這張照片中,地球就只是一個小小的藍點,我們甚至看不清楚它,就只是一個像雜訊一般的存在。而身為地球上的一個個體,我們連一個像素都佔不到。我們所有的嘗試、努力、恩怨,都只發生在這個小小點內。
看著它,我就會獲得莫名的平靜感。那些讓我感到悲傷難過的事情,好像也跟著這張照片中的地球一樣,越縮越小。雖然問題不會解決,但遭遇不幸那種毀天滅地的崩潰感,會消散許多。跟你分享,希望你也能有同感。
個人不只在物理上極為渺小,就連人類的存在時間,也是短的出奇。地球存在的時間至少四十億年,但我們人類文明存續不過數千年。連地球1%的時間都不到,更不用說作為個人的一生。從宇宙視角來看,我們的存在不過是一瞬間的火花。
我覺得,剛開始面對這種宏大事物時,我們心中容易泛起一陣焦慮。那就是我們一直在講的,對自身有限性的焦慮。
但是,一旦接受了個人的微不足道的真相後。除了沮喪,我們很可能還會得出一個結論。就是宇宙真他媽的不在意我要幹嘛。
我們如此的渺小,渺小到不可能引起宇宙的注意,就像我們不會在意一隻螞蟻,這個世界也不在意我要幹嘛。一旦你有了這種理解,從此之後,你就是自由的。
我不是說你就不要努力,若你剛好在一個能實踐宏大理想的位置,而那個理想也是你認同的,你就儘管去幹吧。我要跟你說的是,一旦你接受了這個事實,一旦你熬過自身渺小帶來的沮喪感。
接下來你很可能會獲得一種解放感。你能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不要忘記我們是無法控制結果的,但我們可以控制開始。生命苦短,世界並不在意我們怎麼花用,不如就用在我們渴望的事上吧。
那現在,我們要來回應人生時間管理中真正重要,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問題。
那就是「我要拿這一生來幹嘛?」
我們打算用剩下的人生幹嘛?
這個問題單純到我們好像應該要知道答案,我們每個人也確實應該要知道答案。
但現實是,很多人沒辦法回答。
因為我們花太多時間,去學習如何用資源的視角看待時間,我從小大到所受的教育就在告訴我們,一件事無法創造生產力我們就不值得去做。玩音樂可以賺錢嗎?看小說可以賺錢嗎?跟同學談戀愛可以賺錢嗎?一定很多人被這樣質疑過。你的父母,你的老師,你身邊的長輩他們可能都提出過類似的質疑。
他們不是為了壓榨你才這樣講的,而是這一套價值觀過於普遍,普遍到不教你就像不夠愛護你。但也因為它過於普遍,讓我們忽略並不是所有事情,都應該用生產力、金錢的視角去看待。
我們都需要復健,學會不要單純用資源的角度看待自己的時間。
有個故事是這樣的,一個司機問他每天接送的富豪老闆,問怎樣可以擁有成功的人生。
富豪請司機今天回去,列出人生中想要達到或者擁有的二十五件事。
隔天司機把列好的清單拿給富豪看,富豪要他今晚回去,再從這二十五項中選出五個,他最想要最渴望的事,把它們排在最前面。
司機花了點時間給自己的目標排了序,把頭五個圈出隔天再拿給富豪看。
富豪說那你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專心往這個五個目標努力。
司機又問,那剩下的二十個,是等我要再另外排時間做嗎?
富豪說,不對。
剩下的那二十個,是你這一生都要極力避免去做的事。你要把這二十項目標當作你的敵人,你千萬要克制自己,不要花時間在那些事上。
因為這些事情對你來說有足夠的誘惑,會吸引你消耗很多資源,但它又沒有重要到能排進你人生的前五名。所以你當碰到阻礙時,你很可能無法持續堅持這些次要目標。就算堅持下來了,你獲得的回報也遠遠不如前五項那麼多。
在有限的生命中,我們要能善用時間,最先要學會的就是拒絕那些不上不下的中等誘惑。
這輩子到底要做什麼?這個真正重要的問題,是每個人都需要自己釐清的。我相信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太一樣,這也是為什麼那種人生藍圖式的價值觀和教練服務,其實沒辦法解決我們的問題。因為只有自己,真的花時間去沈澱,去定期檢視自己的感受,才能真正回答時間管理中真正重要的問題「我要拿這一生幹嘛?」
一旦你釐清了目標,再來就是想辦法投資時間。
這目標因人而異,不論是什麼,一旦你的目標鎖定了,你要做的就是優先把時間花在這些事上。如果你希望不要錯過小孩成長的重要階段,那你未來的時間安排就該先留時間給孩子的那些重要時刻。
很多值得當作人生目標的事,都是需要長期努力的。你可能想要寫一本書,存一筆錢,想學一個語言。
這些事都不是短時間努力就能達成的。而且,我們的人生通常是好幾個目標同時開展的。所以在時間的花用上,有三個主要觀念,是我們可以學習的。
那就是
一、首先支付
二、定期定額
三、承擔後果
第一個,首先支付。比起短時間高強度的大量投入,生命中大部分的重大目標需要的是穩定、持續的投入。要寫一本書哪怕一天只有兩個小時,但你每天都撥出兩小時,維持兩年,你也累計了驚人寫作時數。而且因為我們著眼長期,所以在進行一個目標的同時,你還有餘裕在同時投資其他重要目標。
還記得嗎?因為我們無從預估生命的總長,所以穩定少量的數個目標同時開展,定期定額的投資它們,會比短期將大量工作押寶在某事上穩健,也能確保在生命期間,自己都能活的更為繁榮多樣。
當然,你可能會因為去參加小孩的活動,錯過某些工作會議,錯過某些人脈交際的場合。甚至搞不好收入會稍微下降,但我們已經釐清了,如果你用提升效率或金錢角度去看待這些事,對生活是有害的。
如果我們拿時間首先支付重要的項目,在其他部分會產生損失,只要那個影響你還能夠承受,我們就應該接受它。因為那就你TOP5的成本。
總結來說,要有效運用我們剩餘的時間。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保有耐心,讓自己定下來,持久而穩定地從事自己認為值得的事情。就是要我們有耐心。有耐心專注地去推進少數幾項對自己來說重要的事。
你可以把耐心理解為一種心理調適後的狀態,是人接受自己沒有控制能力,順從自身能力有限的現實。並且理解所有事物,都有自己的時間節奏後,展現出來的狀態。接受一件事該花多久時間,就花多久時間。該有多難,就有多難。
今天我們講了,接受生命有限與能力有限後,可能會獲得一種自由的解放感。也討論了如何選定人生五大目標,並且拒絕中等誘惑目標的重要性。最後我們聊了支付時間的三大原則,首先支付、定期定額、承擔後果。
下次,我們來聊現代人的時間之敵,以及怎麼對抗他。
我們,下一篇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