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很重要,人人都可以輕易說出怎麼保養身體。但我們真的都有仔細聆聽身體發出的訊號,給他最想要的嗎? 就像我大學校長在畢業典禮上,給所有畢業生的建議:「以前你只顧著吃飽就好,吃喜歡吃的就好;以後要吃身體需要的,給他他需要的」。本文兩則故事分享,以及一建議,幫助我們保養身體,滋養健康。
要給身體需要的
需要的跟能給的,不總是一致的。
身體需要被鍛鍊、被保養照顧,然而我們也許沒有習慣運動、三餐不夠正常、或疏於留意身體給我們的各類訊號。盡最大努力給身體需要的,即便我們不一定能很有餘度的給予。
但若不為之,還債的時刻終會到來,還會猛烈的反撲。
你知道你需要什麼嗎
韓劇大長今裡頭,有這兩段故事。
皇帝有皮膚潰爛的問題,因缺乏維生素C所導致 (又稱為「壞血病」)。身為醫者的大長今,便建議皇帝每日食用新鮮蔬果,人參、薑等,最終皇帝得以康復。
後來,皇后體弱,大長今建議透過多補充紅豆,便可有效改善症狀。在大長今診斷期間,發現其因不喜紅豆氣味,一直以來都抗拒紅豆相關餐點。藉由烹飪方式改變,降低了紅豆的氣味,成功將皇后調養健康。
身體需要什麼,我們是否時刻留意過呢?
我的大學同學,有個習慣:每當我們周末相約夜市時,他總會點一杯木瓜牛奶來喝。原以為他很愛木瓜牛奶的氣味,沒想到他卻說:其實很討厭木瓜的味道。我很好奇,既然如此,每次都還點來喝的原因是什麼呢?
「因為不喜歡木瓜味道,所以我會強迫自己吃。」
乍聽之下很違反直覺,但是現在想起來,覺得是相當聰明的做法。
如同皇后一樣,因為個人喜好而偏食的例子,大家多少都有經驗。然而正因這樣的差異,有些營養吸收不到、久了就會生病:我們需要有意識的,做些不喜歡、但卻對健康有益的事情。
否則這天秤久了,就失衡了。
以減脂瘦身為例
生活習慣,方方面面的影響。
偏好靜態活動,對關於運動的一切都毫無熱情;會吃宵夜,還有一周三次的小酌習慣:這些都是在我減脂革命之前的生活方式。我不僅愛慘了這樣的生活,工作與生活的失衡,讓我不僅不自覺,還因為成就感的滋養、欲罷不能。
然而排山倒海的壓力、未受控制的熱量、缺乏的運動習慣,一點一滴傾蝕著我的健康。
如果不硬著頭皮改變,做對健康有益的調整,這個身體很快就會亮起紅燈;破壞力之大,直到有天身體不堪負荷,不得不做出改變時,代價肯定更高了。於是,只好強迫自己戒掉宵夜、起身去運動、做飲食日記。把之前透支的,都還回去。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後記
改變之所以困難,是因為舊有的,既熟悉又舒服。
也許你會問:現在好好的,為什麼要改變?
以前可以吃中辣,現在小辣就拉肚子;以前壓力大只要硬撐一下就過去了,現在不僅失眠、還難以專注。量化的量表,也許此刻測不出來差異。但這裡一點、那裏一些的退化的跡象,其實冷暖自知的,對嗎?
跟所有機器一樣,都要保養,都要照顧:更何況是裝載我們夢想的軀殼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