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豆腐炒魚、炒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道菜其實離我做好有點久了,是還沒搬家前,大概過年時期做的,因為沒有很成功所以一直壓著,但再不寫的話,可能就不會寫出來了吧。

去年在台北羅斯福路上的湖南腊味店,認識了一些有趣的腊味食材,例如很鹹的腊雞腿,而這次標題上的腊豆腐也是其中一種。

這是去年五月時買的風雞腿跟腊豆腐

這是去年五月時買的風雞腿跟腊豆腐

萬物皆可腊,「腊」是什麼?

「腊」這個字是「臘」的異體字,中國的簡體字跟它長得一樣。是一種將食材經鹽漬後風乾或曬乾的技法,農曆十二月為了要準備過年過冬而有許多腊味,便也為「臘月」。

在台灣我們常見的是腊肉、腊腸,跟鹹豬肉不同的是,腊肉整根乾乾硬硬地,因此可以保存更久,味道也更鹹更重。而在中國,最著名的腊味之土應屬湖南,湖南人除了愛吃辣之外,也愛吃腊,甚至有「萬物皆可腊」的說法。除了常見的肉品部位、魚肉之外,腊雞鴨、腊全豬都有。

透過腊的方式而保存下來的食材,鹽漬後會用日曬繼續脫水,也會用煙燻增加風味。因此大多的腊味都有著鹹(因為鹽漬)、鮮(脫水後肉品的鮮味濃縮)的特點,同時兼具食材本身與調味的功能,因此在料理時,會需要特別注意鹹度及使用份量。

同樣的邏輯,很久之前我跟一群朋友嚐過瑞典的鯡魚罐頭,其實也是類似的邏輯。我們說臭得要命的鯡魚罐頭,其實是已經過了最佳賞味期了。在最佳賞味期時,罐頭本身是用來調味,而不是當成主食材使用,這點跟義大利的鯷魚罐頭也類似,可見世界各地都有這種用重鹹來保存食材,特別是蛋白質食材,的傳統方式。

腊豆腐的手感跟口感

我在腊味店看到時,老闆娘是跟我說風豆腐,但回家後找了老半天,在網路上都找不到風豆腐相關的說明。後來改找「腊豆腐」,才找到跟老闆娘說的類似的東西。腊豆腐是用鹽漬豆腐脫水一次後,再用煙燻持續脫去水份,一整塊板豆腐,最後縮成約1/8的大小,整個跟豆乾差不多。

對,豆乾!那腊豆腐跟豆乾有什麼不同呢?

試吃之後還真的差滿多的,豆乾是透過壓力製成,成形的豆乾會視最終目標,再加焦糖或五香滷製,所以市面上可以看到不同顏色(通常是白黃咖)的豆乾。豆乾的形變沒有腊豆腐那麼劇烈,調味本身並不是豆乾的必要製程,所以豆乾的水潤程度會高過風豆腐,豆味更新鮮,更軟,也更容易壞。

而腊豆腐是無法直接吃的,會很鹹,除非你想一口豆腐配三口白飯。口感偏硬,紮實厚重的那種沉重感,有豆香,也有一股很濃重的煙燻香氣,就真的很像腊肉但沒有肉味。因此在料理上,我選擇讓它跟水份有多些互動,用水份釋放它的豆香及鹹味,別的食材放入後也試著讓腊豆腐的鹹香氣息進入食材。

也就是說,基本上放入本身味道不重的東西的話,無論丟什麼味道應該都差不多,會有個很明顯的腊豆腐味,很簡單,也很倔強。

切開用了一小部份的腊豆腐長這樣

切開用了一小部份的腊豆腐長這樣

腊豆腐炒魚

食材

腊豆腐 約40克(大概啦,我用了大概1/8塊左右)
白肉魚 約200克
小蒜頭 約3瓣
蔥 1根
魚板 約50克(可不用,那時想儘快把買來的韓國魚板用完)
洋蔥 約1/4顆
米酒 約100ml
水 約300ml

做法

1、腊豆腐切片、蔥切段,蔥白蔥綠分開、蒜頭切碎、洋蔥順紋切條備用。

2、魚肉切片後用米酒抓醃、魚板切片,儘量切大小一致。

備料完成。是說後來也習慣料都備好再開火,手順上會流暢不少。

備料完成。是說後來也習慣料都備好再開火,手順上會流暢不少。

3、熱鍋下油,先放蔥白段下去煸出蔥香後,放入洋蔥及蒜碎轉小火炒出洋蔥香氣。

raw-image

4、下腊豆腐炒出豆香。

raw-image

5、下魚板,加水約略淹過食材後,開中火煮滾。

raw-image

6、水滾後轉小火,放入魚片煨至水份收乾。

raw-image

7、加入蔥綠段翻炒均勻後即可。

不知道是不是煙霧的關係,鏡頭好糊

不知道是不是煙霧的關係,鏡頭好糊

同場加映ー腊豆腐炒雞

同樣食材,拿掉魚肉魚板,改為雞胸肉及煎蛋皮。而腊豆腐我想試看看外面那層黑皮是否有差,所以這個版本是把那層黑皮切掉。

做法一樣,但這次的水加得更少,讓豆味出來即可。

特別把皮切掉試試

特別把皮切掉試試

腊豆腐炒雞的成品

腊豆腐炒雞的成品


吃完後,覺得腊豆腐的味道的確很特別,有種腊肉特有的味道,加上豆香仍然有留存,可能這就是「時間」的味覺具象化嗎?而口感上就如同我前面提過的,紮實厚重。儘管已經有用水試著讓腊豆腐出味,但實際在單獨咬到腊豆腐時,仍然會覺得味道有點太重了。

一塊巴掌大的腊豆腐,價格要400多,如果做為主食材來用,價格偏高。所以也許腊豆腐有其它的用法,例如更加做為調味使用?或是中國人本身就是重鹹,所以可能覺得比較習慣?

你還有吃過什麼有趣的腊味,或是經過長時間淬煉出來的食材嗎?歡迎在留言聊聊哦,也歡迎把這篇分享出去給你的朋友們,都對我有很大的鼓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料理、劇場與生活 野和尚migo的人生記事本
71會員
191內容數
舞台劇製作人、編導,剛好喜歡做菜跟寫字,跟你分享我工作上、料理時、人生中覺得可能會有趣的一些小事。(合作洽談:immigo@gmail.com)
2025/07/01
本文介紹了色彩繽紛的番茄和蘿蔔,並分享了彩茄蘿蔔沙拉食譜以及烤彩色蘿蔔的做法。文章也提及了不同顏色蔬果的營養成分,以及作者在澳洲打工時接觸到彩色蘿蔔的經驗。
Thumbnail
2025/07/01
本文介紹了色彩繽紛的番茄和蘿蔔,並分享了彩茄蘿蔔沙拉食譜以及烤彩色蘿蔔的做法。文章也提及了不同顏色蔬果的營養成分,以及作者在澳洲打工時接觸到彩色蘿蔔的經驗。
Thumbnail
2025/06/24
吃不完就煮果醬!這篇文章我就簡單跟大家分享一下果醬的做法,還有介紹一下產季尾聲的桑葚吧!
Thumbnail
2025/06/24
吃不完就煮果醬!這篇文章我就簡單跟大家分享一下果醬的做法,還有介紹一下產季尾聲的桑葚吧!
Thumbnail
2025/06/17
在市場買到草菇,還有牛肉,就用牛肉剔下來的邊角料炒草菇吧。同時也跟大家分享為什麼市面上這麼少新鮮草菇的原因。
Thumbnail
2025/06/17
在市場買到草菇,還有牛肉,就用牛肉剔下來的邊角料炒草菇吧。同時也跟大家分享為什麼市面上這麼少新鮮草菇的原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夏天吃涼拌菜,嫰豆腐最方便,首先,嫰豆腐取出後,建議先沖個水或泡水個5-10分鐘去掉豆腥味,擺盤後斜切或井切成適當大小後再淋上醬汁,醬汁我大多是簡單的淋醬油或素蠔油,沙茶醬、酸辣醬、番茄醬也可以,有時還會灑上黑胡椒粉、辣椒粉等調味料,這樣就是簡單的涼食了。
Thumbnail
夏天吃涼拌菜,嫰豆腐最方便,首先,嫰豆腐取出後,建議先沖個水或泡水個5-10分鐘去掉豆腥味,擺盤後斜切或井切成適當大小後再淋上醬汁,醬汁我大多是簡單的淋醬油或素蠔油,沙茶醬、酸辣醬、番茄醬也可以,有時還會灑上黑胡椒粉、辣椒粉等調味料,這樣就是簡單的涼食了。
Thumbnail
豆腐切成厚薄兩種,翻面慢慢煎。放冷後加山海醬與香椿醬。 感覺像西班牙主餐前小點。覺得很不錯。哈,自得其樂的廚藝創作。 開心🥳!
Thumbnail
豆腐切成厚薄兩種,翻面慢慢煎。放冷後加山海醬與香椿醬。 感覺像西班牙主餐前小點。覺得很不錯。哈,自得其樂的廚藝創作。 開心🥳!
Thumbnail
6/26,承5月中的小病,腸胃蠕動慢,今覺得可以試吃少油的拌炒時蔬。 早餐:茶葉蛋1顆,3片涼拌小黃瓜。 午餐:香蕉藍莓燕麥奶昔。 晚餐:如下,還吃4顆滷花生,一片涼拌小黃瓜 遂參考FB社團《家常菜》食譜。 前置備料: 1.蒜頭壓扁 2.豆腐乳+乳汁攪拌均勻(我用的是鳳梨醃的豆腐乳較甜
Thumbnail
6/26,承5月中的小病,腸胃蠕動慢,今覺得可以試吃少油的拌炒時蔬。 早餐:茶葉蛋1顆,3片涼拌小黃瓜。 午餐:香蕉藍莓燕麥奶昔。 晚餐:如下,還吃4顆滷花生,一片涼拌小黃瓜 遂參考FB社團《家常菜》食譜。 前置備料: 1.蒜頭壓扁 2.豆腐乳+乳汁攪拌均勻(我用的是鳳梨醃的豆腐乳較甜
Thumbnail
如何煮出好吃的鮭魚豆腐佐金針菇佐櫻花蝦味噌湯教學
Thumbnail
如何煮出好吃的鮭魚豆腐佐金針菇佐櫻花蝦味噌湯教學
Thumbnail
最近十分沉迷減脂餐,覺得好吃又減脂又飽足,是減脂餐最重要的!一直四處去蒐集食譜,感覺好吃的都記錄下來,減脂也是要犒賞自己啊! 這份鮭魚燉豆腐也是在Instagram上面找到的,簡單好做又低卡高蛋白,雖然下飯但是澱粉不要吃太多啊!接下來就來聊聊做法~ 鮭魚丁用鹽巴醃漬大約15分鐘,皮朝下煎出魚油,
Thumbnail
最近十分沉迷減脂餐,覺得好吃又減脂又飽足,是減脂餐最重要的!一直四處去蒐集食譜,感覺好吃的都記錄下來,減脂也是要犒賞自己啊! 這份鮭魚燉豆腐也是在Instagram上面找到的,簡單好做又低卡高蛋白,雖然下飯但是澱粉不要吃太多啊!接下來就來聊聊做法~ 鮭魚丁用鹽巴醃漬大約15分鐘,皮朝下煎出魚油,
Thumbnail
正如標題所言,索性直接把文章改為月更都來得直接得好....?? 總之、在遷延日之久之後,關於我家今天晚上的飯就是這個 ---- 《 蒜蓉牛排於豆腐 》 ****************************************************
Thumbnail
正如標題所言,索性直接把文章改為月更都來得直接得好....?? 總之、在遷延日之久之後,關於我家今天晚上的飯就是這個 ---- 《 蒜蓉牛排於豆腐 》 ****************************************************
Thumbnail
這個餸,很多人都煮過;但我這次的煮法有一點點不一樣。 首先,我是把昨天炸過的雞柳回鍋再燜,這樣會更入味。 其次,我是把昨天浸熟的雞腿湯,隔去表層雞油,然後用來燜。由於哪些雞湯本身就很好味,當中是用花椒、八角、薑蔥來煮過的,相信會有新味道。 2024-5-9
Thumbnail
這個餸,很多人都煮過;但我這次的煮法有一點點不一樣。 首先,我是把昨天炸過的雞柳回鍋再燜,這樣會更入味。 其次,我是把昨天浸熟的雞腿湯,隔去表層雞油,然後用來燜。由於哪些雞湯本身就很好味,當中是用花椒、八角、薑蔥來煮過的,相信會有新味道。 2024-5-9
Thumbnail
燻豆包料理,簡易省時省力又美味 😍 搭配綠花椰菜,是一道爽口的夏日涼拌佳餚 🥦
Thumbnail
燻豆包料理,簡易省時省力又美味 😍 搭配綠花椰菜,是一道爽口的夏日涼拌佳餚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