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不是病,只是我們都還沒找到開始的方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拖延變成一種日常。

代辦清單越寫越長,但身體就是不想動。明知道時間不夠,事情一件件壓著來,卻還是在椅子上滑手機、泡咖啡、整理桌面,像在拖延什麼,其實也說不上來。只是腦袋知道「該開始了」,身體卻完全沒反應。

然後,一天下來可能也不是什麼都沒做,但總覺得重點那幾件事還是沒動。那種無聲的懊惱,有時比壓力還累人。

剛好最近讀到一篇文章,講的是一個小學三年級孩子,什麼事都得說五遍才會動作。收玩具、寫功課、洗手,每一項都要反覆提醒,甚至拖上二十分鐘才有一點反應。

看著那段描述,突然覺得熟悉得有點心虛。

孩子發呆,我們分心,兩種拖延其實很像

文中說,那孩子其實並不是不願意做,也不是沒聽見,而是回了「好」以後,就陷入一種靜止狀態。他可能站在玩具堆前一動也不動,或是盯著作業本發呆許久,像卡在某個轉場裡,從遊戲過渡到任務、從放學回到自律,對他來說,那不是一個隨便就能跳過去的狀態切換。

這段描述,真的太眼熟了。

我們大人,不也常常卡在那個開頭嗎?打開電腦看著空白的頁面,不知道要從哪個段落開始。想處理一封重要的郵件,卻忍不住又切到社群軟體。做事前東摸西摸,不是真的沒時間,而是那個「啟動」的點,一直找不到。

拖延不是偷懶,而是還沒進入那個「可以動起來」的頻道。

對孩子來說,他還沒長出這套系統;對大人來說,我們以為自己早就有了,其實也常常失去連線。

拖延不是時間問題,是啟動機制卡住了

心理學裡對拖延的解釋,常常提到「自我調節失敗」——也就是我們想啟動、也知道該啟動,但某個機制沒有運作起來。可能是因為焦慮,也可能是因為任務太龐大、太模糊、太陌生,讓我們對開始這件事產生抗拒。

小孩會卡住,是因為還不確定怎麼收拾玩具、怎麼寫功課;而我們會卡住,往往是因為太確定自己會搞砸、或者太在意做不好。

有時候反而是因為想太多。事情變得很難,是因為我們一直在腦中模擬它的困難版本。越想就越不敢開始,越不敢開始,焦慮就越積越多,然後又更不敢動。

到最後,拖延變成一個惡性循環,讓人以為自己只是懶,卻忽略了,很多時候只是還沒準備好去面對。

有時候我們也需要被「拆解任務」

對孩子來說,大人試著幫他拆解任務,反而比較有用。像是「你先收紅色積木,藍色我幫你收」、「我們先寫三題就好」,這樣的說法,讓任務變得比較小、比較可以開始。

其實大人也一樣。我們也需要那種「先做一點點就好」的空間,像是:

  • 不用一下子寫完整份簡報,先開個檔、丟進幾個段落標題
  • 不用馬上處理所有訊息,先回最簡單的那幾封
  • 不用進入「全力以赴」的狀態,只是先動一點點,確認自己還在場

或者乾脆換個地方,離開讓人分心的環境。找一間咖啡廳、換個座位、讓身體接收到一點新的開始感。也許儀式感沒有改變什麼,但能讓我們比較願意往前跨一步。

這種跨步,不一定帶來立即的成果,但至少讓人不再卡在原地。

拖延症,是我們一直在學的事

這篇文章寫的是孩子,但看到最後,卻更像在說我們自己,只是我們的拖延比較安靜、比較擅長偽裝,不會像小孩那樣站著發呆。但內心的卡頓,其實沒什麼不同。

資料來源:一件事要講五遍才動作,小孩拖延到底該不該管?

關注我的其他Blog平台

udn

matters

blogger

avatar-img
0會員
13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沈思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在工作中觀察到一個現象:部門裡的X世代主管常抱怨年輕人「不守規矩」、Y世代覺得被夾在中間、Z世代則一臉困惑地問「為什麼要加班?」這些問題不新,但在越來越多代同堂的職場裡,變得特別明顯。明明大家都是來工作,卻好像不在同一個工作世界裡。 有時候我也不確定,這樣的張力是來自世代本身,還是因為制度沒有
我不太確定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滑手機變成一種自我折磨的習慣。 也許是某個平常的早晨,也許是工作告一段落的午休,又或是夜深人靜、想逃避某種空虛感的時候。我只是像平常一樣點開IG,結果心情就慢慢下沉了下去。 朋友的早餐像美食節目擺盤,陽台綠植繁盛得像小森林,自拍的光線剛剛好,文字又有點深度……而我那天
剛剛滑手機時,看到一篇讓我停下來的貼文。是一位有小孩的爸爸寫的,他在談一位朋友即將離婚的事情。整篇文沒什麼戲劇化的語言,也沒什麼對錯的批判,只是安靜地描述他在聽朋友說出「真的撐不下去」那一刻,自己腦中浮現的,是家裡那個每天等他讀故事書的孩子。 說實話,這樣的文字我過去可能會一滑而過,但那天我不知道
最近在工作中觀察到一個現象:部門裡的X世代主管常抱怨年輕人「不守規矩」、Y世代覺得被夾在中間、Z世代則一臉困惑地問「為什麼要加班?」這些問題不新,但在越來越多代同堂的職場裡,變得特別明顯。明明大家都是來工作,卻好像不在同一個工作世界裡。 有時候我也不確定,這樣的張力是來自世代本身,還是因為制度沒有
我不太確定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滑手機變成一種自我折磨的習慣。 也許是某個平常的早晨,也許是工作告一段落的午休,又或是夜深人靜、想逃避某種空虛感的時候。我只是像平常一樣點開IG,結果心情就慢慢下沉了下去。 朋友的早餐像美食節目擺盤,陽台綠植繁盛得像小森林,自拍的光線剛剛好,文字又有點深度……而我那天
剛剛滑手機時,看到一篇讓我停下來的貼文。是一位有小孩的爸爸寫的,他在談一位朋友即將離婚的事情。整篇文沒什麼戲劇化的語言,也沒什麼對錯的批判,只是安靜地描述他在聽朋友說出「真的撐不下去」那一刻,自己腦中浮現的,是家裡那個每天等他讀故事書的孩子。 說實話,這樣的文字我過去可能會一滑而過,但那天我不知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就能get 同款 韓系質感包👜 而且獨家下殺 299元up 讓它成為你的 必備單品吧! - momo優惠折扣碼 領取超簡單❤️ 點擊右下角 會員中心 - 折價券 輸入 FLOWERMOMO 點擊歸戶 就能領取 商店優惠券 啦! - https://momo.dm/RaFNzR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拖延症的根源及影響,並提出了幾點提高專注力的方法。透過這些方法,讀者可以打破拖延的心理陷阱,改善工作效率和達到更好的生活。
Thumbnail
這是一本結合腦科學與心理學,你覺得自己容易有拖延的毛病嗎?下定決心想要好好努力,卻經常半途而廢,想要徹底擺脫容易拖延的標籤,你需要來瞭解這些簡單實用的小技巧。
Thumbnail
造成這種拖延症的原因很複雜,可能和個性有關,如優柔寡斷、不敢冒險、總是不停地批判自己、強迫症、或是自制力薄弱等。但也有可能是時間管理上的問題,可心理學家認為會造成拖延症,涉及更多的是情緒管理等各種心理因素。
Thumbnail
面對拖延的問題,這篇文章分享了拖延的原因以及有效的解決方案,如分解任務和重要的事互相拖延。作者也分享了自己的個人經歷以及告別拖延的方法。最後鼓勵讀者從小步驟開始行動,並提供了對作者的追蹤和訂閱建議。
Thumbnail
拖延並非個性或能力的缺陷,而是一種情緒調節的策略。 了解原因並使用本文的三個策略,即可有效地管理時間並完成目標。
Thumbnail
我也是拖延症患者嗎?激勵自己、強化動機、建立紀律能夠長久維持生產力嗎?《高效原力》提出了另一個解法,在激勵與紀律失效前後,或許,我們都該嘗試疏通內心。
Thumbnail
拖延是一個廣泛存在的問題,對許多人都帶來挑戰。本文深入探討了拖延的心理學原理和影響,並提供了一系列實用的解決方案。通過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拖延行為的根源。無論是工作還是個人生活,克服拖延都是實現個人成長和成功的關鍵。閱讀本文,探索如何戰勝拖延,開啟更有意義的生活。
Thumbnail
拖延症的成因與解決辦法,從小時候開始形成,如何改變拖延的習慣,如何制定計劃和目標來克服拖延症。
Thumbnail
現代人都為拖延症所苦,也嘗試了眾多方法想要解決拖延症,我也是其中之一。嘗試過番茄鐘工作法、艾森豪矩陣排列優先緊急順序、遠離手機…..等等,大多都失敗。後來我發現,拖延症是一種抗拒的情緒,當我們拖延,就代表大腦在抗拒。偏偏人類的大腦又是喜歡做不費力的事情,此時就會把注意力轉到滑手機等不費腦力的事。
Thumbnail
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何當想做一件事,但很多時不斷地拖延,好像很難達到或做不到,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就像考試前總不會温習,想做運動但不出門。又像我找工作,但總沒有動力申請工作,面試時提不起勁温習。 時間不夠,沒有心情,有其他事要做...總之就是千百萬種理由拖延。 當人生發生什麼問題,怪外在原因是相當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就能get 同款 韓系質感包👜 而且獨家下殺 299元up 讓它成為你的 必備單品吧! - momo優惠折扣碼 領取超簡單❤️ 點擊右下角 會員中心 - 折價券 輸入 FLOWERMOMO 點擊歸戶 就能領取 商店優惠券 啦! - https://momo.dm/RaFNzR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拖延症的根源及影響,並提出了幾點提高專注力的方法。透過這些方法,讀者可以打破拖延的心理陷阱,改善工作效率和達到更好的生活。
Thumbnail
這是一本結合腦科學與心理學,你覺得自己容易有拖延的毛病嗎?下定決心想要好好努力,卻經常半途而廢,想要徹底擺脫容易拖延的標籤,你需要來瞭解這些簡單實用的小技巧。
Thumbnail
造成這種拖延症的原因很複雜,可能和個性有關,如優柔寡斷、不敢冒險、總是不停地批判自己、強迫症、或是自制力薄弱等。但也有可能是時間管理上的問題,可心理學家認為會造成拖延症,涉及更多的是情緒管理等各種心理因素。
Thumbnail
面對拖延的問題,這篇文章分享了拖延的原因以及有效的解決方案,如分解任務和重要的事互相拖延。作者也分享了自己的個人經歷以及告別拖延的方法。最後鼓勵讀者從小步驟開始行動,並提供了對作者的追蹤和訂閱建議。
Thumbnail
拖延並非個性或能力的缺陷,而是一種情緒調節的策略。 了解原因並使用本文的三個策略,即可有效地管理時間並完成目標。
Thumbnail
我也是拖延症患者嗎?激勵自己、強化動機、建立紀律能夠長久維持生產力嗎?《高效原力》提出了另一個解法,在激勵與紀律失效前後,或許,我們都該嘗試疏通內心。
Thumbnail
拖延是一個廣泛存在的問題,對許多人都帶來挑戰。本文深入探討了拖延的心理學原理和影響,並提供了一系列實用的解決方案。通過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拖延行為的根源。無論是工作還是個人生活,克服拖延都是實現個人成長和成功的關鍵。閱讀本文,探索如何戰勝拖延,開啟更有意義的生活。
Thumbnail
拖延症的成因與解決辦法,從小時候開始形成,如何改變拖延的習慣,如何制定計劃和目標來克服拖延症。
Thumbnail
現代人都為拖延症所苦,也嘗試了眾多方法想要解決拖延症,我也是其中之一。嘗試過番茄鐘工作法、艾森豪矩陣排列優先緊急順序、遠離手機…..等等,大多都失敗。後來我發現,拖延症是一種抗拒的情緒,當我們拖延,就代表大腦在抗拒。偏偏人類的大腦又是喜歡做不費力的事情,此時就會把注意力轉到滑手機等不費腦力的事。
Thumbnail
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何當想做一件事,但很多時不斷地拖延,好像很難達到或做不到,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就像考試前總不會温習,想做運動但不出門。又像我找工作,但總沒有動力申請工作,面試時提不起勁温習。 時間不夠,沒有心情,有其他事要做...總之就是千百萬種理由拖延。 當人生發生什麼問題,怪外在原因是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