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思維》×職涯成功:高手不是更努力,而是更聰明地走在正確的軌道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導言:你是否也曾陷入「努力卻無感的焦慮」?

很多職場人每天都在加班、學習新技能,卻總覺得原地踏步。為什麼有些人升遷、轉職、創業順利,而你還在 Excel 表格裡打轉?這不是因為你不夠努力,而是你缺乏一套高手級的「職涯操作系統」。

萬維綱在《高手思維》中說:「高手之所以是高手,不是因為他們知道更多,而是因為他們想問題的方式不一樣。」

本文將結合萬維綱在《高手思維》中的核心觀念,透過故事與實例,讓你從思維源頭開始,重塑職場成功的路徑。

一、高手追求的不是效率,而是效果

「Don’t be efficient. Be effective first.」— Steven Bartlett

Jack 是某科技公司中階主管,工作認真,每天清晨六點打卡、週末還在學習 GPT 工具,但業績始終平平。他的同事 Anna,不但下班準時,還經常被客戶指名服務。為什麼?

因為 Jack 專注在「如何完成更多任務」,而 Anna 專注在「什麼任務最重要」。她花時間與客戶深聊需求,優化報價策略,一舉簽下高單價案子。

萬維綱說,高手的核心不是把事情做得更快,而是選對事情來做。這和 Simon Sinek 的「Start with Why」異曲同工:做對的事,勝過把錯的事做得完美。


二、高手擁有「知識結構」,而非資訊拼圖

「知識不是雜訊,而是能構建理解的結構。」— 萬維綱

在微軟,有一個常被內部引用的工程師學習範例:與其拼命學所有程式語言,不如理解「軟體架構的原理」。結果那些花時間建立知識框架的人,能迅速轉換技術、跨部門溝通。

Steven Bartlett 也說過:

「人生不在於知道一切,而是知道關鍵知識的架構,能用最少的認知資源創造最大決策效果。」 

三、高手相信「底層邏輯」與「一手經驗」的力量

「讀一百本書不如做一個真實項目。」— 萬維綱

Lisa 曾經為了轉職產品經理,參加各種線上課程,背了無數模板。但她遲遲拿不到面試機會。某次,她主動幫朋友的電商品牌重新規劃用戶流程,用 Notion 做出 mockup,附上分析報告。一個月後,她靠這份「一手經驗」打動新創公司創辦人,正式轉職成功。

Simon Sinek 亦曾說過:

「People don’t buy what you do, they buy why you do it.」

高手之所以讓人信任,不是因為他們說得多漂亮,而是他們能拿出真實作品與真誠的動機。


四、高手擁有「思考模型」與「可複製的決策流程」

Amazon 創辦人 Jeff Bezos 的「逆向工作法」(working backwards)就是思考模型的典範。他要求每個提案從「一封假設成功的新聞稿」開始,倒推產品開發。這套系統幫助 Amazon 精準聚焦用戶價值,而非無效創新。

同理可證,你也可以設計自己的職場模型,例如:

  • 決策五步驟(目標 → 選項 → 評估 → 風險 → 行動)
  • 學習三問法(我學了什麼?怎麼應用?有什麼意外收穫?)

五、高手擁有「元認知」:觀察自己怎麼思考與成長

「高手不是總有答案,而是隨時準備調整自己思維的人。」— 萬維綱

Ray 是金融業新鮮人,每次專案報告被主管退件後都很沮喪。但他開始寫「每週反思日誌」,記錄自己哪裡沒想清楚、問錯什麼問題、如何下次改進。一年後,他晉升為最年輕的副理。

我最喜歡的如何提問書籍之一 - 《學問-100 種提問力,創造 200 倍企業力》(Brian Stanfield 主編,台北市:開放智慧引導科技,2017.01)也提供「對今天的省思」,如何自我提問的架構?

O: 客觀性問題

(1) 我記得今天的哪些場景、事件、畫面、對話?

(2) 我今天做了哪些事情?

(3) 誰對我說了些什麼話?

R: 反映性問題

(1) 今天的情緒整體來說如何?我今天一整天比較像一隻充滿攻擊性的犀牛?還是像一條緩緩而行的河流?我會用什麼圖像形容自己今天的情緒?

(2) 今天精彩的地方在哪裡?

(3) 低潮又在哪裡?

(4) 我在什麼地方遇到困境?

(5) 那是什麼困境?

I: 詮釋性問題

(1) 我從今天學習到什麼?

(2) 我需要記住什麼今天獲得的洞見?

D: 決定性問題

(1) 我能將今天所學習到的用在未來哪些情況?

(2) 我會如何為今天命名 / 下標題?

(3) 今天還有哪些尚未完成的事情在明天必須繼續進行?


結語:高手的成功,是日常小決定堆出來的 

你不需要一夜之間變成「天選之人」,只要從今天開始,重新選擇你的思考方式。萬維綱的《高手思維》,不是在教你走捷徑,而是教你如何不再盲目努力,打造屬於自己的職涯「操作系統」。

最後引用 Simon Sinek 的話作結:

「Success is not about being the best, it’s about always getting better.」

 而「變得更好」的起點,正是你願意升級自己的「思維系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 莊小昕-avatar-img
2025/06/09
avatar-img
Elvis Lin的沙龍
108會員
351內容數
曾向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執行簡報。累積超過181場演講或訓練,主題涵蓋:履歷表/自傳/Cover Letter撰寫、面試技巧與職涯諮詢、社群行銷、減醣心得與體適能、咖啡等;著作散佈在《大人學》、《Cheers》、《商業週刊》、《104》等。也在 104, 1111, Yes123, Sofasoda 等擔任職涯顧問。
Elvis L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6/09
🔹 推薦文的五大結構: 1️. 結論先行:一開始就說你對他的肯定。 2️. 合作背景:說明你們在哪裡、怎麼合作。 3️. 工作內容&貢獻:具體說他做了什麼、成果如何。 4️. 個人特質:誠實描述他的態度、特質、合作風格。 5️. 強烈推薦+祝福結語:用心地結尾,給出肯定。
2025/06/09
🔹 推薦文的五大結構: 1️. 結論先行:一開始就說你對他的肯定。 2️. 合作背景:說明你們在哪裡、怎麼合作。 3️. 工作內容&貢獻:具體說他做了什麼、成果如何。 4️. 個人特質:誠實描述他的態度、特質、合作風格。 5️. 強烈推薦+祝福結語:用心地結尾,給出肯定。
2025/06/06
職場是一場沒有攝影機的選秀,每個看似不起眼的動作,都是別人評估你是否值得被託付的重要依據。與其大聲喊出「我很努力」,不如默默做到「我讓人放心」。這篇文章敘述的 18 個細節,或許會讓你站在「準備好被提拔」的海景第一排,只要你重複打磨應該做的小事,你很有可能,成為主管心中的「完美情人」。
2025/06/06
職場是一場沒有攝影機的選秀,每個看似不起眼的動作,都是別人評估你是否值得被託付的重要依據。與其大聲喊出「我很努力」,不如默默做到「我讓人放心」。這篇文章敘述的 18 個細節,或許會讓你站在「準備好被提拔」的海景第一排,只要你重複打磨應該做的小事,你很有可能,成為主管心中的「完美情人」。
2025/06/03
郎祖筠老師在課堂上有提及,演講結束前,她會鼓勵聽眾後續到她粉專提問,且保證「每問必答」。這個小技巧,延續了她跟聽眾的關係,短期可以增加粉專粉絲數,長期可以開拓更多機會(也許某個聽眾就是董事長或達官顯要,那後續不就有更多合作可能性)? 我自己有類似的作法,過去演講時,因為內容太飽滿,有時 QA...
2025/06/03
郎祖筠老師在課堂上有提及,演講結束前,她會鼓勵聽眾後續到她粉專提問,且保證「每問必答」。這個小技巧,延續了她跟聽眾的關係,短期可以增加粉專粉絲數,長期可以開拓更多機會(也許某個聽眾就是董事長或達官顯要,那後續不就有更多合作可能性)? 我自己有類似的作法,過去演講時,因為內容太飽滿,有時 QA...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科技業的快速升遷經歷,從基層客服到外商高階經理人的過程。成功關鍵在於選擇與策略。在不同職涯階段,透過自我充實、有效管理、善用團隊和市場需求等方法,作者逐漸提升影響力,並強調選對時機和方向的重要性,在職場中找到「遊戲規則」進行反向操作,才能實現快速職涯進步。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科技業的快速升遷經歷,從基層客服到外商高階經理人的過程。成功關鍵在於選擇與策略。在不同職涯階段,透過自我充實、有效管理、善用團隊和市場需求等方法,作者逐漸提升影響力,並強調選對時機和方向的重要性,在職場中找到「遊戲規則」進行反向操作,才能實現快速職涯進步。
Thumbnail
面試產品經理要怎麼準備?原本是行銷領域是否可以轉職?大學期間要準備什麼作品?這篇會從「心態準備、求職面試、學習資源」三大方向來拆解產品經理的轉職之路。
Thumbnail
面試產品經理要怎麼準備?原本是行銷領域是否可以轉職?大學期間要準備什麼作品?這篇會從「心態準備、求職面試、學習資源」三大方向來拆解產品經理的轉職之路。
Thumbnail
如何做好職涯計畫?你的職涯計畫做的對嗎?不用擔心。這篇文章靈感來自《第一次工作就該懂》,希望將幫助你重新審視你的職涯計劃,找出問題所在。不管你是剛入職場還是職場老鳥,這些練習讓你能更清晰地認識自己,並且設計出更彈性的職涯路徑。
Thumbnail
如何做好職涯計畫?你的職涯計畫做的對嗎?不用擔心。這篇文章靈感來自《第一次工作就該懂》,希望將幫助你重新審視你的職涯計劃,找出問題所在。不管你是剛入職場還是職場老鳥,這些練習讓你能更清晰地認識自己,並且設計出更彈性的職涯路徑。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在現實職場中,成功不僅僅依賴個人的努力,也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際網路。在不同年齡階段,人際關係在職場中扮演的角色不盡相同,但都是成功的關鍵。這篇文章重點闡述了不同階段的經驗和教訓,來分享在職場中所得到的心得。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在現實職場中,成功不僅僅依賴個人的努力,也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際網路。在不同年齡階段,人際關係在職場中扮演的角色不盡相同,但都是成功的關鍵。這篇文章重點闡述了不同階段的經驗和教訓,來分享在職場中所得到的心得。
Thumbnail
本書的最後一篇我們來談談職業表現。在成為「理想自我」的道路上,你很可能一開始就會是老闆,但你也可能一開始是打工仔,要幾份工作後,學到技術、存到第一桶金,才能開始往「理想自我」邁進。這都不要緊,因為每個人的起始手牌就都不一樣,所以能做的選擇也不同,能達成理想的時區也不同。
Thumbnail
本書的最後一篇我們來談談職業表現。在成為「理想自我」的道路上,你很可能一開始就會是老闆,但你也可能一開始是打工仔,要幾份工作後,學到技術、存到第一桶金,才能開始往「理想自我」邁進。這都不要緊,因為每個人的起始手牌就都不一樣,所以能做的選擇也不同,能達成理想的時區也不同。
Thumbnail
我在入職人生第一份全職工作——夢幻的高薪管理顧問職業、在華人擠破頭都想進的新加坡之後,反而陷入巨大的迷茫感。一直以來我都為著「考到好學校,拿到好工作」努力不懈,卻沒有人回答我「得到好工作之後,接下來呢?」
Thumbnail
我在入職人生第一份全職工作——夢幻的高薪管理顧問職業、在華人擠破頭都想進的新加坡之後,反而陷入巨大的迷茫感。一直以來我都為著「考到好學校,拿到好工作」努力不懈,卻沒有人回答我「得到好工作之後,接下來呢?」
Thumbnail
轉職只是為轉而轉?如何找到方向?除了轉職有無其他可行的方案? 與本文一起探討如何從自我盤點到探索機會,開啟職業發展新視野。
Thumbnail
轉職只是為轉而轉?如何找到方向?除了轉職有無其他可行的方案? 與本文一起探討如何從自我盤點到探索機會,開啟職業發展新視野。
Thumbnail
無論是初出茅廬的新人,還是擁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上班族,不同職涯階段都可能遇到各種挑戰和困惑。除了尋求他人幫助之外,有些人可能會選擇上課或尋求職涯諮詢。對現職感到不滿意或沒有前景?想設定職涯目標?職涯諮詢可以幫助你釐清方向、解決問題,制定行動計畫。
Thumbnail
無論是初出茅廬的新人,還是擁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上班族,不同職涯階段都可能遇到各種挑戰和困惑。除了尋求他人幫助之外,有些人可能會選擇上課或尋求職涯諮詢。對現職感到不滿意或沒有前景?想設定職涯目標?職涯諮詢可以幫助你釐清方向、解決問題,制定行動計畫。
Thumbnail
剛入職埸前幾年有二本火紅的書:由A到A+、執行力,都是作者找了許多成功案例的公司做研究,整理歸納出來成功的方法。 由優秀到卓越的條件之一: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上,適才適所相信專業。
Thumbnail
剛入職埸前幾年有二本火紅的書:由A到A+、執行力,都是作者找了許多成功案例的公司做研究,整理歸納出來成功的方法。 由優秀到卓越的條件之一: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上,適才適所相信專業。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瞭如何從受僱者轉為一人公司的關鍵歷程。作者以圖解四大面向,分享自己對於專業興趣的多元探索、定位累積、知識變現和知識創業。文章中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資源和內容,可以讓讀者深入瞭解作者的觀念和方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瞭如何從受僱者轉為一人公司的關鍵歷程。作者以圖解四大面向,分享自己對於專業興趣的多元探索、定位累積、知識變現和知識創業。文章中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資源和內容,可以讓讀者深入瞭解作者的觀念和方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