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小說)心之語 第二次心理諮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我是小潤,心理諮商創作小說不好寫欸,我思考很久才想出不會很複雜,大家都可以輕易明白的日常生活會遭遇到的創傷事件。

心境的轉折跟描寫,以及諮商中產生的疑惑跟不適應,也都花了很多心思呈現的更具體。

跟著主角一起進行第二次心理諮商吧!原本我是想用第一章、第二章,後來發現改成第幾次心理諮商感覺更好。



註:此諮商創作小說人物、內容、事件皆為完全虛構,是以個案角度為出發點的小說。

曉琪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租屋處,空蕩蕩的房間更顯得寂寞。她拿出身心科開的藥,配著冰冷的開水吞了下去。她原本期待藥物能帶來一絲平靜,但恐慌症卻像一頭兇猛的野獸,絲毫不受控制地向她襲來。

她開始感到呼吸困難,胸口悶痛,心跳加速,手腳發麻。恐懼感像潮水般湧上心頭,將她徹底淹沒。她蜷縮在床上,緊緊抱住自己,試圖抵擋這股強烈的恐慌。

「為什麼…為什麼藥沒有用…」她在心裡痛苦地吶喊。她感到絕望,覺得自己好像永遠都無法擺脫恐慌症的折磨。

這種糟糕的情況,讓她感到非常痛苦。她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即使勉強睡著,也總是做著噩夢,夢中她不斷地奔跑、尖叫,卻始終無法逃離恐慌的陰影。

睡眠品質變得更差,讓她的精神狀況更加惡化。白天工作時,她感到頭昏腦脹,注意力無法集中。她的反應和思考能力似乎也下降了,常常犯一些低級錯誤。

「這樣下去不行…」她在心裡焦慮地想著。她擔心恐慌症會不會影響到她的工作,甚至讓她失去工作。如果真的失去了工作,她該怎麼辦?她沒有人可以依靠,只能靠自己。

這種無力的心理狀況,讓她感到非常害怕。她覺得自己好像站在懸崖邊緣,隨時都有可能墜入深淵。她渴望有人能拉她一把,但她卻不知道該向誰求助。

她躺在床上,眼神空洞地望著天花板。她感到孤單、無助、絕望,不知道未來會怎麼樣。她只知道,恐慌症正在一點一點地吞噬她的生活,而她卻無能為力。

曉琪在絕望的汪洋大海中掙扎,冰冷的海水不斷湧入口鼻,她感到窒息,彷彿下一秒就要溺斃。她四處張望,卻看不到任何可以抓住的浮木,也聽不到任何呼救的回應。

「沒有人…沒有人可以幫我…」她在心裡絕望地吶喊。她感到孤立無援,覺得自己好像被世界遺棄了。

她想起第一次諮商的經歷,雖然有些尷尬和不安,但至少讓她感到一絲希望。她知道諮商可能無法立即解決她的問題,但至少是一個可以傾訴和尋求支持的地方。

「諮商…諮商是最後的希望…」她在心裡默默地說。她把諮商想像成一個小小的孤舟,雖然簡陋,但至少可以讓她暫時脫離苦海,不至於被絕望的海水吞噬。

她也明白,諮商是一個長期的心理治療過程,不是去一次就可以改善的。一個禮拜一次,一次才50分鐘,幫助實在很有限。但她沒有其他選擇,只能抓住這個小小的希望,再試試看能不能脫離苦海。

她知道自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需要更坦誠地和諮商師溝通,需要更積極地配合治療。她也知道,這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但她願意嘗試,因為她不想被恐慌症永遠困住。

她緊緊抓住諮商這個小小的孤舟,希望能找到方向,找到出口,找到重新開始的力量。她知道,這是一場與恐慌症的長期抗戰,而她必須勇敢地戰鬥下去。

雖然第一次諮商完,曉琪內心充滿不安和失落,但經過一個禮拜的恐慌症反覆發作,以及無數個輾轉難眠的夜晚,她內心反覆掙扎和思考後,還是鼓起勇氣,再次來到了諮商所,準備進行第二次心理諮商。

她深吸一口氣,推開諮商所的大門,走到櫃檯繳費。繳完費用後,她默默地走到等候區坐下,心裡七上八下,不知道這次諮商會怎麼樣。

她環顧四周,發現等候區還有其他人在等待。她們的表情各異,有的焦慮不安,有的神情疲憊,有的則面無表情。曉琪突然覺得,自己並不孤單,原來有這麼多人和她一樣,正在經歷著不同的困境。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曉琪感到越來越緊張。她不斷地深呼吸,試圖讓自己放鬆下來。

終於,諮商時間到了。王心怡諮商師帶著親切的笑容,從諮商室走了出來,輕聲呼喚著曉琪的名字:「曉琪,您好,請跟我來。」

曉琪站起身,跟在王心怡諮商師身後,走進了諮商室。諮商室的佈置和上次一樣,溫馨而舒適,讓她感到稍微放鬆了一些。

王心怡諮商師請曉琪在沙發上坐下,自己也在另一旁的沙發坐下。她溫柔地看著曉琪,輕聲問道:「曉琪,您好,很高興再次見到您。這禮拜過得如何?有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發生?」

曉琪回想起這一個禮拜,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那天遇到的奧客。她深吸一口氣,決定把這件事情詳細地告訴諮商師,希望能反轉諮商師覺得自己只是個只會說「不知道」的差勁個案形象。

「這個禮拜…其實過得不太好…」曉琪緩緩地說:「我遇到了一個很糟糕的客人…他對我們的餐點嫌東嫌西,無理的謾罵…那天我的心情特別差…」

她停頓了一下,接著開始詳細地描述那天發生的事情:「那天他點了一份義大利麵,送上餐點後,他先是說麵太硬,沒有煮熟;我跟他說可以幫他重新煮一份,但他又說醬太鹹,味道很奇怪;我問他想換什麼口味,他又說不知道,反正就是一直嫌…」

曉琪越說越激動,語氣也變得有些哽咽:「後來,他開始對我人身攻擊,說我態度不好,服務很差,還說我們店的餐點根本是垃圾…我當時真的快要崩潰了,我努力忍住眼淚,跟他說對不起,並表示可以幫他退費…但他還是不肯罷休,一直罵個不停…」

她深吸一口氣,繼續說:「最後,是我們的店長出面處理,才把那個奧客趕走…那天我真的覺得很委屈,很想辭職…我努力工作,認真服務客人,為什麼要受到這種侮辱…」

說完,曉琪的眼眶泛紅,眼淚差點奪眶而出。她感到非常疲憊和無助,覺得自己好像被全世界拋棄了。

她偷偷地看了一眼王心怡諮商師,發現她正專注地聽著自己說話,眼神充滿了關懷和理解。曉琪的心裡稍微感到安慰,覺得自己好像終於找到了一個可以傾訴的對象。

王心怡諮商師聽完曉琪的敘述,並沒有立即給予任何評價或建議,而是溫柔地看著她,輕聲說道:「曉琪,謝謝您願意告訴我這些。聽起來,您那天真的經歷了非常不愉快的事情。」

接著,她起身從旁邊拿了一張椅子,放在曉琪的對面。椅子離曉琪稍微有點距離,並不是緊挨著。

「曉琪,今天我們來嘗試一個叫做『空椅法』的技巧,」王心怡諮商師解釋道:「這個技巧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地探索您的情緒和感受,並找到一些新的應對方式。」

她繼續說:「首先,請您閉上眼睛,深呼吸幾次,讓自己放鬆下來。然後,請您回憶一下那天遇到的那位客人,仔細地回想他的性別、長相、髮型、穿著以及其他特徵…」

曉琪閉上眼睛,努力地回憶著那天遇到的奧客。她想起他的性別是男性,年約四十歲左右,身材微胖,頭髮稀疏,穿著一件髒兮兮的白色T恤,臉上充滿了不耐煩和憤怒。

「現在,請您想像一下,那位客人就坐在您對面的椅子上,」王心怡諮商師引導道:「他正用那種充滿敵意的眼神看著您,準備對您說出那些難聽的話…」

曉琪的身體開始微微顫抖,她感到非常緊張和不安。她彷彿又回到了那天被奧客謾罵的場景,內心的恐懼和憤怒再次湧上心頭。

「現在,請您對著那張椅子,對著那位客人,說出您內心真實的情緒和感受,」王心怡諮商師溫柔地鼓勵道:「不要害怕,不要壓抑,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盡情地表達出來…」

曉琪深吸一口氣,鼓起勇氣,對著空椅子大聲喊道:「你憑什麼這樣對我!我做錯了什麼?我只是努力工作,認真服務客人,你為什麼要這樣侮辱我!」

她越說越激動,語氣也變得越來越強烈:「你以為你是誰啊?你以為你付了錢就可以為所欲為嗎?你根本就是一個自以為是的混蛋!」

她再也忍不住,開始飆出髒話:「X你媽的!你這個死奧客!你最好給我滾遠一點,永遠不要再來我們店裡!」

她的聲音變得嘶吼,眼淚也奪眶而出。她感到內心的憤怒和委屈終於得到了釋放,但同時也感到非常疲憊和虛弱。

結束表達後,曉琪癱坐在沙發上,大口喘著氣。她感到全身無力,好像所有的力氣都被抽空了。

王心怡諮商師靜靜地等待曉琪平復情緒,然後溫柔地詢問道:「曉琪,您現在感覺怎麼樣?心情有好一點嗎?」

曉琪擦了擦眼淚,點點頭說:「好像…好像好一點了…」

王心怡諮商師接著開始解說空椅法的作用:「曉琪,剛才我們使用的空椅法,是一種心理治療的技巧,它可以幫助我們探索和處理內心的情緒和感受。透過想像的方式,將我們的情緒投射到空椅子上,並與之對話,可以讓我們更安全、更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情感。」

她繼續說:「在剛才的過程中,您將內心的憤怒和不滿都表達了出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壓抑情緒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有害,適當地表達情緒可以幫助我們釋放壓力,減輕負擔。」

王心怡諮商師進一步解釋:「空椅法還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透過扮演不同的角色,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並找到新的解決方案。例如,您可以試著想像自己是那位奧客,思考他為什麼會對您說出那些難聽的話,或許您可以從中發現一些新的觀點。」

她最後總結道:「空椅法是一個非常實用的技巧,您可以將它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幫助您處理各種情緒和人際關係問題。當然,如果您在使用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困難,都可以隨時告訴我,我們可以一起討論。」

曉琪聽完王心怡諮商師的解說,沉默了一會兒,然後輕聲說道:「雖然剛才對著椅子大罵一頓,情緒好像得到稍微的釋放,可是實際上心情還是很難受…」

她繼續說:「畢竟那位奧客又不是真實的在這裡,我罵的只是一張空椅子而已…雖然我很努力投入和想像了,可是奧客又不是真的被我罵,他也不會跟我道歉,我受到的傷害還是無法撫平…」

曉琪低下頭,聲音變得越來越小:「我覺得…空椅法好像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有用…」

她抬起頭,看著王心怡諮商師,眼神充滿了困惑和無助:「我知道您是想幫助我,我也很努力地配合,可是…我真的覺得很難…」

曉琪的內心充滿了矛盾和掙扎。一方面,她渴望能夠擺脫恐慌症的困擾,找回快樂的生活;另一方面,她又對諮商的效果感到懷疑,覺得自己好像永遠都無法走出陰影。

她感到非常沮喪,覺得自己好像被困在一個迷宮裡,找不到出口。她不知道該相信什麼,也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讓自己好起來。

「或許…我真的不適合諮商吧…」她在心裡悲觀地想著。她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覺得自己可能永遠都無法克服恐慌症的困擾。

她感到非常孤單和無助,覺得自己好像被全世界拋棄了。她渴望有人能理解她的痛苦,但她又害怕被他人否定和嘲笑。

她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和否定之中,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王心怡諮商師聽完曉琪的坦白,並沒有感到意外或失望,而是溫柔地看著她,輕聲說道:「曉琪,謝謝您願意這麼坦誠地告訴我您的想法。我能理解您現在的心情,空椅法並不是萬能的,它只是一種輔助工具,並不是所有人都適用。」

她繼續說:「您說得沒錯,您罵的只是一張空椅子,那位奧客並不會真的聽到,也不會真的跟您道歉。但是,空椅法的目的並不是要讓對方真的受到懲罰,而是要讓您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情緒,釋放內心的壓力。」

王心怡諮商師進一步解釋:「您剛才對著椅子大罵一頓,雖然那位奧客沒有真的聽到,但是您內心的憤怒和委屈卻得到了釋放。這種釋放可以幫助您減輕心理負擔,讓您更容易面對現實。」

她接著關心地問道:「曉琪,您現在的心理狀態還好嗎?有沒有感到任何不舒服的地方?」

王心怡諮商師停頓了一下,繼續說:「我知道您對諮商的效果感到懷疑,這是一個非常正常的反應。諮商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時間和耐心,才能看到效果。而且,並不是所有的諮商技巧都適合每一個人,我們需要不斷地嘗試和調整,才能找到最適合您的方式。」

她溫柔地鼓勵道:「曉琪,請您不要灰心,也不要放棄。我會一直陪伴在您身邊,與您一起面對困難,一起尋找解決方案。我相信,只要我們共同努力,一定可以找到讓您好起來的方法。」

王心怡諮商師的專業見解和關懷,讓曉琪感到稍微安心了一些。她知道諮商並不是一蹴可幾的事情,需要時間和耐心,才能看到效果。她也知道,自己並不是孤單的,有諮商師陪伴在身邊,與她一起面對困難。

曉琪聽完諮商師溫柔的安慰,深吸一口氣,輕聲回應道:「我的情緒…可能需要一點時間才能恢復平靜吧…」

她抬起頭,看著諮商師,眼神中帶著一絲疲憊:「今天談的…只是工作上的事情…我對我的恐慌症…還是毫無頭緒…」

她感到非常沮喪,覺得自己好像一直在原地打轉,無法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她渴望能夠擺脫恐慌症的困擾,但她又不知道該從何下手。

她的內心充滿了焦慮和不安,她害怕自己永遠都無法克服恐慌症的困擾,害怕自己會一直被困在恐懼的陰影中。

她感到非常疲憊,覺得自己好像已經耗盡了所有的力氣。她渴望能夠得到休息,但她又害怕停下來,害怕自己會被恐懼吞噬。

諮商師看著曉琪疲憊的神情,溫柔地說道:「沒有關係的,曉琪。隨著晤談次數的增加,我們會慢慢地一起瞭解更多您的情緒。」

她繼續說:「同時,當您對我的信任增加,對諮商感覺到是安心的、放心的,我想您會更加願意說出自己的煩惱以及影響您的事情。慢慢地,也許我們就能從中找出與恐慌症的關聯性。」

諮商師的耐心和溫柔,讓曉琪感到稍微安心了一些。她知道諮商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時間和耐心,才能看到效果。她也知道,自己並不是孤單的,有諮商師陪伴在身邊,與她一起面對困難。

就在這時,突然有人敲門,提示諮商時間到了。

諮商師看著曉琪,溫柔地說道:「曉琪,今天的諮商就到這囉。回去後,記得好好休息,放鬆心情照顧好自己。如果心理持續不舒服、整理出新的感受有新的覺察,但又不知道該怎麼說,也可以嘗試用筆記本寫下來畫下來諮商時我們再來一起討論。」

她繼續說:「下次諮商,我們可以繼續討論今天的話題,也可以談談您對恐慌症的感受。無論如何,請您不要灰心,我會一直陪伴在您身邊,與您一起面對困難。」

諮商師站起身,將曉琪送到了諮商室門口。曉琪向諮商師道謝,然後默默地走出了諮商室。

曉琪離開諮商所後,走在熙來攘往的街道上,心裡百感交集。她覺得這次諮商的情形比上次好一些,至少她能夠比較坦誠地表達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像上次那樣,一直說「不知道」。

但是,今天好像一直陷入在奧客事件的負面情緒中,諮商中還哭了出來,到現在情緒還沒完全平靜。她感覺自己的心像一團亂麻,理不清,也剪不斷。

原本她想諮商完去看一場電影的,藉此放鬆心情,轉移注意力。但她現在發現,自己根本沒那個心情。她感到非常疲憊,只想回家好好休息,什麼也不想做。

她突然意識到,原來諮商後需要給自己一點時間和空間,去梳理自己的情緒,好好整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諮商就像是一場心靈的洗滌,將內心的汙垢和垃圾都沖刷出來,但同時也需要時間去沉澱和恢復。

她走到附近的公園,找了一張長椅坐下。她閉上眼睛,深呼吸幾次,試圖讓自己放鬆下來。她開始回想今天的諮商內容,思考諮商師說過的話。

她意識到,自己一直把焦點放在奧客的身上,卻忽略了自己內心的感受。她一直認為,只要能夠讓奧客受到懲罰,就能夠撫平自己受到的傷害。但她現在明白,真正的療癒,並不是來自於外界的報復,而是來自於內心的釋放和接納。

她也意識到,自己對諮商的期望太高了。她一直認為,只要接受諮商,就能夠立即擺脫恐慌症的困擾。但她現在明白,諮商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時間和耐心,才能看到效果。

她感到稍微安心了一些,也更加堅定了繼續接受諮商的決心。她知道,這是一場漫長而艱辛的旅程,但她願意嘗試,因為她不想被恐懼永遠困住。

她睜開眼睛,看著公園裡綠意盎然的樹木,感受著微風輕拂臉龐。她感到內心稍微平靜了一些,也更加堅定了前進的信心。
(待續)

ai繪圖

ai繪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arsha小潤心靈破碎修復之路
52會員
169內容數
心靈受重創後碎成無數碎片,從創傷慢慢修復自己的心之路。
2025/06/12
她看到一篇網友分享的文章,裡面提到「被接住的感覺」。文章中寫道,一個好的諮商師就像一張柔軟的網,能夠接住你所有的情緒和脆弱,讓你感到安全和被支持。 「被接住的感覺…」曉琪喃喃自語,她渴望被接住,渴望有人能理解她的恐懼,渴望有人能告訴她,她不是一個人。
Thumbnail
2025/06/12
她看到一篇網友分享的文章,裡面提到「被接住的感覺」。文章中寫道,一個好的諮商師就像一張柔軟的網,能夠接住你所有的情緒和脆弱,讓你感到安全和被支持。 「被接住的感覺…」曉琪喃喃自語,她渴望被接住,渴望有人能理解她的恐懼,渴望有人能告訴她,她不是一個人。
Thumbnail
2025/05/04
多巴胺色系的繪本創作完成了,亮色調看起來舒適,我也不知道我有沒有成功。 這幅畫能創造出多巴胺嗎?我不知道。
Thumbnail
2025/05/04
多巴胺色系的繪本創作完成了,亮色調看起來舒適,我也不知道我有沒有成功。 這幅畫能創造出多巴胺嗎?我不知道。
Thumbnail
2025/05/02
「多巴胺色系」的源頭,來自於美國時尚心理學家Dawnn Karen提出:鮮豔大膽色系,搶眼花色、圖騰,能幫助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種能提振情緒,讓人感到愉悅歡快的激素。 多巴胺色系似乎都是亮色柔和為主,畢竟要讓人感覺到心情愉悅,我就選用了藍色跟綠色為背景色塗上漸層感。
Thumbnail
2025/05/02
「多巴胺色系」的源頭,來自於美國時尚心理學家Dawnn Karen提出:鮮豔大膽色系,搶眼花色、圖騰,能幫助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種能提振情緒,讓人感到愉悅歡快的激素。 多巴胺色系似乎都是亮色柔和為主,畢竟要讓人感覺到心情愉悅,我就選用了藍色跟綠色為背景色塗上漸層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一位母親在面對孩子生病時的焦慮與無助感,透過敘事增能的對話方式,理解情緒背後的渴望與需求。隨著內心的安靜,她開始重視家庭間的愛與連結,意識到即使身處困境,仍然能創造幸福與選擇。這個過程不僅是情緒的釋放,更是一種對自我的重新認識與相信,從而改變自己的視角與心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一位母親在面對孩子生病時的焦慮與無助感,透過敘事增能的對話方式,理解情緒背後的渴望與需求。隨著內心的安靜,她開始重視家庭間的愛與連結,意識到即使身處困境,仍然能創造幸福與選擇。這個過程不僅是情緒的釋放,更是一種對自我的重新認識與相信,從而改變自己的視角與心態。
Thumbnail
心理諮商免費3次,助你重拾心理健康 諮商心理師周慕姿提醒,處於人生轉換期的青壯年,遭遇各種心理迷惘與困擾,如果你發現自己睡不好、吃不好、心情和脾氣都不好,就要留意心理健康提醒和警訊,回歸關注自身情緒,就像練肌肉要找教練重訓,訓練心理韌性、了解情緒也需要找專業人員協助。 自2024年8月1日起,台
Thumbnail
心理諮商免費3次,助你重拾心理健康 諮商心理師周慕姿提醒,處於人生轉換期的青壯年,遭遇各種心理迷惘與困擾,如果你發現自己睡不好、吃不好、心情和脾氣都不好,就要留意心理健康提醒和警訊,回歸關注自身情緒,就像練肌肉要找教練重訓,訓練心理韌性、了解情緒也需要找專業人員協助。 自2024年8月1日起,台
Thumbnail
壓抑只是大腦戰逃機制中的反應。       
Thumbnail
壓抑只是大腦戰逃機制中的反應。       
Thumbnail
我是那種高敏感度,又玻璃心的人, 很怕讀心靈雞湯或是心理療癒的書,因為害怕被戳中某個痛點,會邊讀邊哭。 偏在心情最低落,最糟糕時刻,讀到這本日文翻譯書 《從今以後,我只為自己呼吸:38種活出自己的療癒練習》。 作者Poche,曾在精神科診所任職超過十年,現在自行開業, 主要透過網路諮商,協
Thumbnail
我是那種高敏感度,又玻璃心的人, 很怕讀心靈雞湯或是心理療癒的書,因為害怕被戳中某個痛點,會邊讀邊哭。 偏在心情最低落,最糟糕時刻,讀到這本日文翻譯書 《從今以後,我只為自己呼吸:38種活出自己的療癒練習》。 作者Poche,曾在精神科診所任職超過十年,現在自行開業, 主要透過網路諮商,協
Thumbnail
因為身邊愈來愈多不同的人事物,連帶著影響我們的想法,總是有太多想法不停出現,導致內心光要應付這些就已經來不及了,於是常常覺得好像很多事都做不好,或者生活愈活愈累,光是這樣想就已經很累了,哪還有精力去好好過生活。 作者是一名諮商心理師,以她的經驗和故事,希望可以讓有需要的人停止情緒內耗。書裡的小
Thumbnail
因為身邊愈來愈多不同的人事物,連帶著影響我們的想法,總是有太多想法不停出現,導致內心光要應付這些就已經來不及了,於是常常覺得好像很多事都做不好,或者生活愈活愈累,光是這樣想就已經很累了,哪還有精力去好好過生活。 作者是一名諮商心理師,以她的經驗和故事,希望可以讓有需要的人停止情緒內耗。書裡的小
Thumbnail
許多人因長時間的負面情緒,陷入低潮不知如何是好,或是突然被情緒淹沒。《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透過作者在心理諮商實務工作的案例,以對話形式表達出來,帶領讀者重新認識情緒。這本書以情緒變化三角形為基礎概念,透過「覺察」重新自我理解,找回內在安穩的力量。
Thumbnail
許多人因長時間的負面情緒,陷入低潮不知如何是好,或是突然被情緒淹沒。《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透過作者在心理諮商實務工作的案例,以對話形式表達出來,帶領讀者重新認識情緒。這本書以情緒變化三角形為基礎概念,透過「覺察」重新自我理解,找回內在安穩的力量。
Thumbnail
此文章在描述作者面對自己的脆弱,常常感到無助和害怕。有時她會害怕失控,幸好她懂得尋求外部的支持與資源。 作者表達,如果有人願意聆聽、接納她的脆弱,她一定會願意告訴這個世界。
Thumbnail
此文章在描述作者面對自己的脆弱,常常感到無助和害怕。有時她會害怕失控,幸好她懂得尋求外部的支持與資源。 作者表達,如果有人願意聆聽、接納她的脆弱,她一定會願意告訴這個世界。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重新接受憂鬱治療的心路歷程。對於這突如其來的消息,作者感到絕望和困惑。儘管她曾嘗試減藥並調整生活方式,但現實的轉變仍讓她感到不知所措。這段文字突顯了作者對治療過程中種種矛盾情緒的掙扎,以及對未來前路的不確定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重新接受憂鬱治療的心路歷程。對於這突如其來的消息,作者感到絕望和困惑。儘管她曾嘗試減藥並調整生活方式,但現實的轉變仍讓她感到不知所措。這段文字突顯了作者對治療過程中種種矛盾情緒的掙扎,以及對未來前路的不確定感。
Thumbnail
情緒療癒是一個複雜又曲折的旅程,面對和處理情緒是一種挑戰,之所以有些人中斷旅程,甚至有些人會感到卻步,因為這也算是某種程度的自我挑戰 面對內在情緒:情緒療癒需要人們直接面對內在深層的情緒和痛苦,這些情緒可能長時間被壓抑或忽視,當人們開始探索這些情緒時,可能會引發不安和不舒服的感覺,甚至感到害怕
Thumbnail
情緒療癒是一個複雜又曲折的旅程,面對和處理情緒是一種挑戰,之所以有些人中斷旅程,甚至有些人會感到卻步,因為這也算是某種程度的自我挑戰 面對內在情緒:情緒療癒需要人們直接面對內在深層的情緒和痛苦,這些情緒可能長時間被壓抑或忽視,當人們開始探索這些情緒時,可能會引發不安和不舒服的感覺,甚至感到害怕
Thumbnail
2022.2.26 這位個案知道自己有些長年累積下來的問題,也許已經太習慣忍耐,因此一開始在釐清目前身體或情緒有哪些不舒服時,她覺得當天的狀況大致上都跟往常差不多,一時之間沒有覺得有特別跳出來的部分 聊到平時的狀況時,個案說自己睡眠很淺,有時會因為夢境而忘了呼吸,目前有在吃抗憂鬱、焦慮、
Thumbnail
2022.2.26 這位個案知道自己有些長年累積下來的問題,也許已經太習慣忍耐,因此一開始在釐清目前身體或情緒有哪些不舒服時,她覺得當天的狀況大致上都跟往常差不多,一時之間沒有覺得有特別跳出來的部分 聊到平時的狀況時,個案說自己睡眠很淺,有時會因為夢境而忘了呼吸,目前有在吃抗憂鬱、焦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