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思維,喚醒你的內在力量》: 與不幸相處的法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書名:《核心思維,喚醒你的內在力量: 33個心靈強化練習,告別焦慮&調適壓力,培養積極心態!》

作者: 池羅英

raw-image

【前言】

作者池羅英醫師是韓國女性,年輕時候毫無計畫飛往美國闖盪,在美國接受精神科培訓,後來在美國執業並替許多病人看診,也在美國結了婚。本來以為人生從此平安順遂,卻因為生了場大病,不得不回韓國靜養。但是作者卻沒有因此感到氣餒,而是在痛苦中找到能夠做的事情,一點一滴地往好的方向發展,最後成功克服病魔,也順利回到職場上,並且經營自己的Youtube頻道,分享自己的經驗好幫助更多的人。

這本書是作者從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分享一些如何在逆境中堅持下去的辦法。也許我們最終無法戰勝痛苦或病魔,但是在「現在」這一刻,我們仍然可以選擇如何去面對自己所面臨的困境,並且選擇要做哪些事情。在逆境中沉淪,陷入自怨自艾的情緒漩渦中,不會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好。想要停止負面循環,就必須靠自己做出改變,有勇氣地去嘗試各種可能性。

【本書中最有印象的幾件事】

1. 本書在提到某些論點時,其實我常常想到之前看的《被討厭的勇氣》。

(1) 你也許無法改變某些事情已經發生的事實,但你仍有選擇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像是在說過去的經驗無法決定我們的現在一樣,我們現在的選擇,賦予了過去經驗的意義。

(2) 不用太在意其他人對自己的看法,也不用為了迎合他人而改變自己。這就像是在說我們要有「被討厭的勇氣」,活出自我,做自己生命的主宰。如果因為做自己而讓對方敬而遠之,那也是對方的課題,真正的朋友不會因為你做自己就離開你的。

(3) 對別人或社會做出貢獻,可以讓自己感受到活著的意義。這點跟《被討厭的勇氣》裡面說的很類似。我們常常在問活著的意義是什麼,但是又得不到什麼確切的答案,於是在困惑中前行,不曉得自己要做什麼事情。有餘力就對他人付出,或者奉獻社會,是一種為自我賦予意義的方法之一。透過給予,感受到自己被需要著,重點是要有付出的貢獻感,而不是被幫助的人會給予我們什麼回應。就算對方視為理所當然,甚至恩將仇報,我們也不必為此感到生氣。

 

2. 作者池醫師儘管面臨病痛的折磨,仍然選擇樂觀面對。

在面臨苦難時,要保持樂觀其實很不容易。尤其面對難以治癒的疾病,或者處在化療期間,嚴重身體不適之時。生理的痛苦會影響心理,讓情緒跌到谷底,然後心理又會影響到生理,讓身心狀況陷入負面循環當中。

作者認為在苦難的當下,其實我們還是能夠有些選擇,儘可能從小事做起,讓自己的身體慢慢地適應,同時也是為了轉移身體痛苦的注意力。如果什麼事都不做,任由痛苦侵蝕自己的心理健康,很容易會因為熬不過而離死期更近。

我們也要學會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保持感恩的心情,感謝我還活著,感謝我還能走動,感謝我有愛我的家人,感謝我還能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感謝是一股強大的力量,它讓我們能夠珍惜當下,專注在我們還擁有的事物上。它讓我們得以繼續前行,就算前面等待著我們的是死亡的終點,我們仍然能夠選擇笑著面對。

 

3. 作者不會因為自身缺點而感到自卑,反而會將自身的劣勢轉為優勢。

作者池醫師很幸運,有不會隨便指責作者行為,尊重她的決定的父母。作者從小罹患ADHD(過動症),所以行為常常很脫序。但是她的父母不會隨便指責她,強迫她要和正常人一樣。也許生長在那樣的環境,所以作者學會尊重自己的劣勢,不會因此感到自卑。反而利用自己的劣勢,去專注在她能夠掌握的事情上面。

如果你本身有些缺陷,不管是生理上或心理上,人際關係或成就上,雖然多多少少會擁有自卑感,認為自己比不上別人。但是也不要因此陷入自卑情結,認為自己再努力也徒勞,所以就躺平擺爛不努力了。我們能做的就是專注在我們還能夠做的事情上面,一點一滴地改變。我們本身的劣勢並不一定會阻礙我們繼續前行,能阻礙我們前行的,只有我們自己不願前行的心。

 

【我從本書中學到的三件事】

1. 擁有「I Choose To~」(我選擇)的思維,而不是「I Have To~」(我必須)的思維。

有些事情你可能覺得我沒有選擇,事情發生了就必須去面對。但是這種習得無助的思維,只會讓我們陷入痛苦當中。其實,我們還有許多選擇,只是我們不願意去承擔這些選擇的後果。既然我們已經選擇這樣做了,那這就是我們的決定,而不是被強迫的結果。

維克多·法蘭克博士曾經待過納粹集中營,是猶太人大屠殺的倖存者,他的家人也只有妹妹倖存下來,母親、新婚妻子、兄弟都被殺害了。儘管在這樣的苦難之下,博士仍能堅強地面對,並為心理學做出莫大的貢獻。

擁有「I Choose To~」的思維,讓我們能夠專注現在,努力解決問題或者適應問題。我們必須先處理負面情緒的問題,才有能力去追求下一步的幸福。

就算所剩時日不多,我們仍然可以選擇在剩餘的人生中,想要賦予它們什麼意義。是在自怨自艾中度過餘生,還是盡可能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讓生命綻放出璀燦的光彩。這個選擇,始終掌握在我們手中。

 

2. 勇敢放棄你覺得不重要的事。

生命有限,我們沒有辦法常常面面俱到。這時候你就必須做出選擇,去選擇那些你覺得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物,或者你真正想做的事情。

我們常常在意其他人的看法,或者看到別人做什麼就想要跟著做什麼。或者常常為了一堆小事情而忙碌,然後常常感嘆自己時間不夠。其實如果你靜心下來想想,有很多事情對你而言是可有可無的,有很多事情其實不去做也可以。減掉無所謂的忙碌,除了能夠贏回我們的時間,減輕我們的壓力,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將時間和心力聚焦在那些我們真正想要關注的事物上面。

什麼是真正值得做的事情? 想要做的事情並不一定是真正值得做的事情,因為也許它們不適合自己。只有自己真正嘗試過,經歷各種跌跌撞撞、起起伏伏的過程,才能夠判斷這些事物適不適合自己。

雖然常聽聞成功的人在喜歡的事物上,努力其實不會太費力的說法。也就是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天職,比較有成功的可能性。但是除了少數天才,大部分的成功人士也是歷經各種跌跌撞撞的過程,才一路走到如今的地步。能夠在不斷失敗中重新站起來然後繼續前行,憑藉的不是他們的天分,而是熱情與毅力,以及專心做好重要的事情。

 

3. 將自身劣勢化為優勢。

我們所擁有的某項缺點或劣勢,也許會成為你本身的優勢。例如你如果為某項疾病所苦,那麼你可以分享自身的抗病經驗,讓更多人能夠更瞭解這項疾病。同樣地如果你為了外貌所苦,例如身高很矮,你可以分享你是如何走到現在的。也許我們所處的社會對於這些社會邊緣人不聞不問,感覺很冷漠。但大部分的人其實是沒機會瞭解,而不是真的漠不關心。如果能夠讓他們有協助他人的機會,我想大部分的人都願意伸出援手。

正視自己的缺點或劣勢,接受它們的存在並且與它們和平相處。雖然這樣做不會讓這些惱人的東西消失,但是卻能夠賦予它們不同的意義。如書中作者所說,如果要給她一次機會,讓她回到患病前的狀態,作者其實是不願意接受這個機會的。不是因為她透過將自身劣勢化為優勢,打響了自己的知名度,而不願意放棄這個功成名就的機會。而是因為她歷經苦難後,才能夠瞭解生命的真諦。

我們活著,不是為了那些苦難或失敗而不斷哭哭啼啼,怨嘆自己不幸而活著的。我們活著是為了尋找幸福,就算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我們仍然可以找到微小的幸福,讓我們的生命散發光彩。

 

【總結】

本書提到所謂的正向思考,指的不是什麼事情都必須用正面的角度去解讀,假裝自己很樂觀。而是坦然接受不可控的事實,然後專注在自己能夠掌控的事物上面。學習與不幸共處,並且從身邊能夠做的小事做起,這是我們在面臨苦難時,必須學習的課題。

如果你覺得現在過得很苦,沒有活下去的希望。那麼就想想你現在還擁有什麼? 如果你還能夠走動,那你可以感謝。如果你還有愛你的家人或小孩,那你也可以感謝。如果你還能夠看還能夠聽,那麼你也可以感謝。光是還活著就足以感謝了,不過我們常常會把目光聚焦在那些得不到的事物,或者已損失的事物上面,而忽略了那些我們還擁有的事物。

珍惜手中還擁有的事物,感謝我們度過的每一天,可以讓我們在不幸中保持開放樂觀的心態。儘管未來仍充滿許多變數,但我們是活在當下的生物,未來的事情,就交給未來的我們去煩惱就好了,沒必要現在在這邊過度擔憂,提早去品嚐不幸的滋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螞蟻兒的沙龍
11會員
31內容數
這裡是分享個人讀書心得或學習心得的沙龍,請大家多多指教~
螞蟻兒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6/26
《防彈筆記法》是電腦玩物站長Esor根據自身經驗所開發出來的高效能筆記法,來讓自己成為高產出和高效能的專家。
Thumbnail
2025/06/26
《防彈筆記法》是電腦玩物站長Esor根據自身經驗所開發出來的高效能筆記法,來讓自己成為高產出和高效能的專家。
Thumbnail
2025/06/18
《專業變現的修練》是在探討在科技變異快速、AI浪潮來襲下,現代人是否能夠應對多變的局勢,從而培養自身的「專業性」,避免被時代所淘汰。
Thumbnail
2025/06/18
《專業變現的修練》是在探討在科技變異快速、AI浪潮來襲下,現代人是否能夠應對多變的局勢,從而培養自身的「專業性」,避免被時代所淘汰。
Thumbnail
2025/06/11
這本書是在介紹德國社會學家魯曼所使用的卡片盒筆記法,讓他成為多產著作的社會學家。不過書中講得概念有點抽象,我看完還是不曉得實際操作的方式為何。 卡片盒筆記核心概念是「建立一個長期可用、可重組、可思考的知識系統,幫助你產出深度內容與創造新想法。」
Thumbnail
2025/06/11
這本書是在介紹德國社會學家魯曼所使用的卡片盒筆記法,讓他成為多產著作的社會學家。不過書中講得概念有點抽象,我看完還是不曉得實際操作的方式為何。 卡片盒筆記核心概念是「建立一個長期可用、可重組、可思考的知識系統,幫助你產出深度內容與創造新想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最近讀完日本身心科醫師藤野智哉的新書《討好自己就夠了:不是逃避,而是重新定義》,真的好療癒,我也決定開啟對待自己寬鬆的人生模式。第一步,每天都要讚美自己。這是跟之前那本《相信宇宙就好》的作者吉岡純子說的一樣,要疼惜自己。
Thumbnail
最近讀完日本身心科醫師藤野智哉的新書《討好自己就夠了:不是逃避,而是重新定義》,真的好療癒,我也決定開啟對待自己寬鬆的人生模式。第一步,每天都要讚美自己。這是跟之前那本《相信宇宙就好》的作者吉岡純子說的一樣,要疼惜自己。
Thumbnail
《內在療癒原力:13個自我療癒創傷的技巧,擺脫情緒動盪,實現內心自由 Healing Is the New High: A Guide to Overcoming Emotional Turmoil and Finding Freedom》 ✍️作者:維克斯.金 原文作者:Vex Ki
Thumbnail
《內在療癒原力:13個自我療癒創傷的技巧,擺脫情緒動盪,實現內心自由 Healing Is the New High: A Guide to Overcoming Emotional Turmoil and Finding Freedom》 ✍️作者:維克斯.金 原文作者:Vex Ki
Thumbnail
作者田坂廣志博士深入探討人可以如何改變意識,招來好運,進而參透覺悟人生的終極道理。
Thumbnail
作者田坂廣志博士深入探討人可以如何改變意識,招來好運,進而參透覺悟人生的終極道理。
Thumbnail
這是一本溫暖的書籍,作者藤野智哉醫生以自身醫療專業和個人生命經驗,帶給我們獨特的人生智慧。書中提倡要善待自己,具體讚美自己,並重視休息的重要性。本書對於生活壓力和過度努力有實際的建議,值得細細品味。
Thumbnail
這是一本溫暖的書籍,作者藤野智哉醫生以自身醫療專業和個人生命經驗,帶給我們獨特的人生智慧。書中提倡要善待自己,具體讚美自己,並重視休息的重要性。本書對於生活壓力和過度努力有實際的建議,值得細細品味。
Thumbnail
很多身體的病症其實都源自於不舒服的心理,有時候我們需要的不一定是醫師的配方,而是好好觀照自己的那顆心。
Thumbnail
很多身體的病症其實都源自於不舒服的心理,有時候我們需要的不一定是醫師的配方,而是好好觀照自己的那顆心。
Thumbnail
「核心」的意思就是,無論世界多麼混亂…都要練習把重心拉回自己,釐清自己的核心;在任何事情上都是如此。
Thumbnail
「核心」的意思就是,無論世界多麼混亂…都要練習把重心拉回自己,釐清自己的核心;在任何事情上都是如此。
Thumbnail
一個曾經用「理智」來評判心中所有情緒的人, 當她終於找回和自己的內心的連結, 她便馬上面對到……人總有已到極限,卻還被迫不斷向前的時刻……
Thumbnail
一個曾經用「理智」來評判心中所有情緒的人, 當她終於找回和自己的內心的連結, 她便馬上面對到……人總有已到極限,卻還被迫不斷向前的時刻……
Thumbnail
本書作者孫廷沇,是韓國知名的心理諮商師,他用自身的專業,鼓勵大家用「完形心理療法」來進行自我療癒。《你的心,今天還安好嗎?》練習察覺,給自己的心多一點寬容。
Thumbnail
本書作者孫廷沇,是韓國知名的心理諮商師,他用自身的專業,鼓勵大家用「完形心理療法」來進行自我療癒。《你的心,今天還安好嗎?》練習察覺,給自己的心多一點寬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