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一位主管,帶著團隊、背著目標,開著KPI追著每一場戰績。
但你知道嗎?真正讓團隊走得遠的,從來不是壓力,而是情緒的安全感。我們談績效、談結果,但少有人談,那些「內耗的源頭」。
它不只來自工作太多,而是來自心裡說不出口的事。
那不是冷酷,而是被訓練出來的強大
Wendy是科技業一位資深主管,邏輯嚴密、效率極高。
每次專案會議,她總能精準抓出問題,但大家私下卻說她「難以親近」、「太高壓」。
直到一次會後,她突然默默留下來說了一句:「我知道我看起來很兇,但我只是太怕再搞砸。」
原來,她第一份工作時,曾因一個報錯數據被主管當眾羞辱,自此不准自己出錯。
她以為她在堅強,其實是一直在與「羞辱創傷」共處,日復一日地內耗著自己。
從「高敏感主管」到「療癒式領導」
很多主管之所以高標準、完美主義、零容錯,並不是因為無情,而是因為他們曾深深地體會過「失敗等於不被接納」。
這種早年的經驗,會內建成一套信念:「我不能軟弱,否則會再次被否定。」
但當我們用這樣的信念帶人,會不自覺對團隊產生「情緒勒索」:
「我能撐,你也要撐。」
「我不需要情緒,你為什麼那麼玻璃心?」
而這,往往是團隊關係開始裂解的起點。
從羞辱經驗中練習轉身:讓成長不再靠鞭打
你不需要一直撐、一直扛,才能證明自己有價值。
你可以試著——
✅ 用「對自己好一點」取代「對自己兇一點」
✅ 練習說出過去的創傷,而不是壓著它假裝沒事
✅ 開始問問自己:「我現在的情緒,是在保護什麼?」
真正的心理韌性,不是壓抑,而是理解並接住自己。
你越能溫柔面對自己,也就越能柔和地帶人。
帶人,也要先帶自己
領導的深度,不只是戰績,更是你能不能成為團隊的「情緒容器」。
當你願意正視自己的高敏感、過往的羞辱、那些說不出的累,不只是釋放自己,也給團隊一個榜樣——
「原來主管也可以說自己也會怕,也會累,但還是願意帶著誠實往前走。」
小小互動|你曾有過這樣的感受嗎?
你是否也曾經這樣想過?
☐ 出錯就代表我不夠好
☐ 撐下來才算贏
☐ 不能軟弱,否則會被看扁
☐ 我的高標準,其實是怕再次被羞辱
留言跟我分享吧,你的經驗可能正是別人療癒的鑰匙。
在這個到處談績效的時代,我們更需要一種「療癒式領導力」——帶人,也懂得接住人。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有說中你或你身邊主管的心情,請分享它,讓更多人知道:
不用再靠內耗換績效,成熟的領導力,也可以很溫柔。
你願意,從自己開始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