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主管在帶人時會發現,團隊中總有些人「很在意主管的一句話」,甚至一個表情都能讓他們低落好幾天。
他們不是玻璃心,而是曾經真的受過傷。
我們都不是太敏感,只是有些舊傷還在疼
Winnie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她曾經在成長過程中,被權威羞辱、否定,內在累積了很多「我不夠好」的感覺。當她在職場中遇見一位讓她感到安心的權威(像是主管、前輩),她試圖信任、打開自己。但當那位權威只是無意中忽略她,或者回應不如預期,那些早年「被看輕、被拒絕」的痛就會整個浮現,甚至強烈到讓她懷疑:是不是自己又做錯什麼了。
這時候,她會下意識地選擇「不要說,忍耐就好」,或者乾脆把對方「想成是壞人」,來保護自己不再受傷。
不完美的主管,也能成為修復他人世界的溫柔轉捩點
其實,很多主管也是這樣一路走來的。
習慣把自己撐住,習慣不麻煩別人,習慣靠壓抑來走過傷口。
但我們都值得有不一樣的經驗,不需要完美,也值得被理解。
一個領導者的溫柔,不是從來不犯錯,而是懂得留下一句話、一個眼神,讓團隊知道:你可以說出你的真實感受,這裡安全。
有時候,願意陪對方走過一次小小的對話,就是幫他拆掉一副舊眼鏡。那些原本看什麼都帶著「我會被否定」的恐懼,會慢慢變成:「原來我可以被理解。」
給領導者的輕聲提醒
你不用是完美的主管,才有資格接住別人的脆弱。
你願意在對話裡放下評價,讓對方感到「我沒錯」,這本身就是一種很大的修復。
因為,一個人能夠重新相信世界,往往不是因為他夠堅強,而是他在某個關鍵時刻,沒有再被誤解一次。
溫柔互動時間
你曾有過以下哪種經驗嗎?
A. 很在意主管的一句話,但不敢說出自己的感受
B. 曾經想信任某位主管,卻因一點落差而退縮
C. 成為主管後,才發現自己也曾不小心複製了老主管的樣子
D. 正在努力成為一位能讓人安心開口的主管/前輩
在留言寫下你的選項吧,或匿名分享你的故事。讓這裡成為一個,說出來也不會被笑的地方。
推薦給每位想帶人又不想複製自己傷痛的主管。願我們都能當一個讓人敢開口的領導者。
如果你也認同,歡迎分享給身邊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