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筆記|心靈的能力從何而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人生的探索旅途,我們不時會面對一個深層而根本的問題:「心靈的能力從何而來?」所謂「心靈的能力」,指的是那種超越物質、超越本能的內在力量,包括洞察、慈悲、意志、寬恕、創造力、平靜與超越的智慧。這股力量,往往決定了一個人在困境中的韌性、在迷失中的方向、在人際間的溫度。 筆者初步思考此問題時,浮現了三個傳統而深具啟發性的來源:天(神)啟、悟道、思惟。然而進一步反思,發現心靈的力量來源遠不止於此,實可分為下列幾大途徑,彼此交織、互為補充: 天啟與神聖臨在:來自超越者的賜與 在宗教傳統中,「心靈的能力」往往被視為神聖的恩賜。先知、聖徒、智者之所以能洞察世情、憐憫眾生、忍受苦難,不是出於人力,而是出於「神的靈在其心中運行」。 在基督信仰中,聖靈被稱為保惠師,是教人明白真理、得著力量的源頭;在伊斯蘭教中,真主透過啟示,使先知穆罕默德得以傳達真理之言;在佛教中,雖不謂「神啟」,但菩薩的「本願」與「法性」同樣代表一種超越性的光照與慈悲。 悟道與內在覺醒:從直觀中得來的明朗 與天啟相對的是「頓悟」,這是心靈自行突破迷障、得見真相的時刻。這類經驗不必仰賴外力,卻往往如閃電劃過心湖,使人頓時明白人生真義。 在中國哲學中,「悟道」不僅屬佛家禪宗的「直指人心」,也是道家「觀自然、得大道」的體悟之境;在現代心理學中,也常談及「頓悟式學習」,即人在特定情境中,突然領悟問題的核心。

思惟與理性:靜觀深思所鍛造的力量 另一種獲得心靈能力的方式,來自不懈的思考與理性省察。亞里斯多德將人稱為「理性的動物」,正是看重人的內省與判斷力。在倫理抉擇、價值取捨的時刻,理性常能引導我們超越情緒、做出合宜的行動。 透過哲思、閱讀、默觀與書寫,人可以培養心靈的深度與明晰,獲致洞察力與判斷力,也漸次建立起價值信念的內在支柱。

苦難與試煉:在熬煉中生成的堅韌 人生中最真實的心靈力量,往往是在苦難中形成的。失去所愛、經歷病痛、面對孤獨與挫折,使人不得不面對自我,也喚醒內在沉睡的潛能。 如同聖經所言:「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苦難不是使人沉淪的深淵,而是孕育轉化的爐火;而佛教亦以「苦」為四聖諦之首,將其視為覺醒之門。 修行與鍛鍊:心性的持續操練 許多宗教與靈性傳統皆強調心靈的操練:誦經、祈禱、禪坐、靜默、禁食、朝聖……這些修行不僅是儀式性的操演,更是意志與內省的磨鍊。 透過恆常的鍛鍊,人可以清理內在的雜音,放下焦躁與貪求,使心靈歸於寧靜,進而產生寬容、喜樂、專注與慈愛等精神品質。

愛與人際關係:在關係中被塑造的心靈 心靈從來不是孤島,而是在關係中被形塑、被喚醒的。親情的包容、友情的扶持、愛情的奉獻、照顧弱者的責任,都能開啟心靈深處的共鳴與力量。 在這個層面上,「心靈的能力」不再只是個人修為的成果,更是一種「被愛」與「願意愛」所激發的生命反應。 美與藝術:在審美經驗中觸動靈魂 當人面對壯麗的自然、深沉的音樂、動人的詩篇或純粹的藝術創作時,心靈常會突然敞開,感受到一種難以言喻的超越性存在。這種「美的經驗」如同通道,使人暫時超脫日常的有限,進入更高的精神維度。 柏拉圖認為,美是通往真與善的橋梁。當我們靜心凝視一幅畫、一場夕陽,往往心靈的深處正被無聲地觸碰。 夢與潛意識:心靈深層的語言 心靈有時不說話,卻在夢中低語。榮格心理學指出,人類有集體潛意識,其原型會在夢境或象徵中浮現,引導我們整合自我、走向成熟。 歷史上許多偉人都從夢中得到指引──聖經中的約瑟、哲學家笛卡兒、詩人柯勒律治,皆有記錄。潛意識不只是心理的陰影面,也是心靈更新的資源庫。 自然與宇宙:與天地對話的心靈 最後,不可忽略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在山林間漫步、在海邊冥想、在星空下沉思,人會感受到自身的渺小,也體會到宇宙秩序的宏大。這份敬畏,能使人謙卑、安靜,產生一種「順道而行」的自在。 道家強調「效法自然」,基督教則認為天地述說神的榮耀。天地萬物,不僅是生存的資源,更是心靈的師傅。

心靈之力,來自多元共融 總結而言,「心靈的能力」非來自單一來源,而是天啟、悟道、思惟與種種人生經歷的交會結晶。它既需仰望超越,也需俯察人間;既可在哲思中孕育,也能在風雨中淬鍊。願我們在各種途徑中,不斷回應召喚,培育那份深沉、明澈、充滿愛與自由的心靈之力。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林漢清-avatar-img
2025/07/05
嗨,晨安!颱風的風雨中讀來更顯清靜!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06
林漢清 順祝平安
當下的香草-avatar-img
2025/07/05
一切往內求,一切自有答案🤣🥰🥰🥰🍀🍀🍀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06
當下的香草 方向對了,答案就有了~😇
向日葵大叔-avatar-img
2025/07/06
很廣泛的視角,擴大信仰的視野。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8.8K會員
1.0K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2025/07/03
知識分子之間的友誼,是否能夠超越政治的分歧?」當理念南轅北轍時,我們仍能維繫彼此的尊重與信任嗎?這使我重新翻閱羅馬政治家兼哲人西塞羅的《論友誼》(Laelius de Amicitia),試圖從古代智慧中,尋求對當代困局的反思。
Thumbnail
2025/07/03
知識分子之間的友誼,是否能夠超越政治的分歧?」當理念南轅北轍時,我們仍能維繫彼此的尊重與信任嗎?這使我重新翻閱羅馬政治家兼哲人西塞羅的《論友誼》(Laelius de Amicitia),試圖從古代智慧中,尋求對當代困局的反思。
Thumbnail
2025/06/21
近年來,中文網路時有流傳一段據稱出自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之話語:「這是一群無意識的民族,勤勞像馬,順從像羊,沒有痛苦的意識,也沒有快樂的火花。」此言辭激烈,語氣鄙夷,對中國人之民族性格作出帶有強烈貶義的總結。
Thumbnail
2025/06/21
近年來,中文網路時有流傳一段據稱出自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之話語:「這是一群無意識的民族,勤勞像馬,順從像羊,沒有痛苦的意識,也沒有快樂的火花。」此言辭激烈,語氣鄙夷,對中國人之民族性格作出帶有強烈貶義的總結。
Thumbnail
2025/06/16
美國心理學教授阿爾伯特.梅拉賓(Albert Mehrabian)在1971年曾提出一項影響深遠的溝通理論:在人際溝通中,語言內容僅佔整體訊息的7%;語音語調與音量等聽覺因素則佔38%;而最具影響力的,竟是來自面部表情、身體動作、眼神交流等視覺訊息,佔高達55%。
Thumbnail
2025/06/16
美國心理學教授阿爾伯特.梅拉賓(Albert Mehrabian)在1971年曾提出一項影響深遠的溝通理論:在人際溝通中,語言內容僅佔整體訊息的7%;語音語調與音量等聽覺因素則佔38%;而最具影響力的,竟是來自面部表情、身體動作、眼神交流等視覺訊息,佔高達55%。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探索靈魂的領域,一個古老而深刻的議題,許多宗教、哲學和文化都有關於靈魂的概念。在許多信仰中,靈魂被認為是人的精神本質,是超越肉體的存在,可能具有不朽性和超自然特性。這與身心靈的靈性成長有著密切關聯。 靈魂和心是兩個相關但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常常在哲學、宗教和心理學等領域中被討論和探索。
Thumbnail
探索靈魂的領域,一個古老而深刻的議題,許多宗教、哲學和文化都有關於靈魂的概念。在許多信仰中,靈魂被認為是人的精神本質,是超越肉體的存在,可能具有不朽性和超自然特性。這與身心靈的靈性成長有著密切關聯。 靈魂和心是兩個相關但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常常在哲學、宗教和心理學等領域中被討論和探索。
Thumbnail
在探索我們內心深處的旅程中,讓我們首先尋求內心的平靜與清晰。要知道,所有問題的答案都可以在自己的擴展意識之光中找到,也存在於你來到這個世界後所創造的心智裡。心智是想像與創造之地,為你當下生活的每一刻奠定了藍圖。 雖然我們會按照自己的經驗和感覺生活和行動,但那是在不覺中,對潛意識和所創造的看不見
Thumbnail
在探索我們內心深處的旅程中,讓我們首先尋求內心的平靜與清晰。要知道,所有問題的答案都可以在自己的擴展意識之光中找到,也存在於你來到這個世界後所創造的心智裡。心智是想像與創造之地,為你當下生活的每一刻奠定了藍圖。 雖然我們會按照自己的經驗和感覺生活和行動,但那是在不覺中,對潛意識和所創造的看不見
Thumbnail
這本書強調了內在力量的重要性和心智在創造力中的核心作用,從因果關係、能量吸引力到克服批評和堅持完成,每一步都揭示瞭如何利用內在力量來實現夢想。最終,思維影響人生的發展,而言語具體化了思維的力量。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讓我們共同探索內在的力量,並將其轉化為無窮的創造力。
Thumbnail
這本書強調了內在力量的重要性和心智在創造力中的核心作用,從因果關係、能量吸引力到克服批評和堅持完成,每一步都揭示瞭如何利用內在力量來實現夢想。最終,思維影響人生的發展,而言語具體化了思維的力量。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讓我們共同探索內在的力量,並將其轉化為無窮的創造力。
Thumbnail
當我們探索人類存在的奧秘時,靈魂的概念總是居於核心位置。靈魂,這個古老而神秘的詞匯,喚起了關於意識、存在和生命本質的深刻思考。在不同的文化和哲學傳統中,靈魂被視為人類獨特性的象徵,是我們與宇宙連接的橋樑。然而,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對於靈魂的理解和追求往往變得模糊和商業化,使得有許多人常常追求身心靈的完
Thumbnail
當我們探索人類存在的奧秘時,靈魂的概念總是居於核心位置。靈魂,這個古老而神秘的詞匯,喚起了關於意識、存在和生命本質的深刻思考。在不同的文化和哲學傳統中,靈魂被視為人類獨特性的象徵,是我們與宇宙連接的橋樑。然而,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對於靈魂的理解和追求往往變得模糊和商業化,使得有許多人常常追求身心靈的完
Thumbnail
靈魂是什麼?無論是在科學、玄學、亦或是哲學,這都是個大哉問,普遍認為靈魂與生理無關,它比較與心智相關,然而人的大腦一旦有了損傷失去的智能,從那渙散空洞的眼神當中我們是否還能夠找得到靈魂的存在?靈魂是否必須建構在以健全的生理狀態為基礎的心智之上,那靈魂是以什麼樣的形式存在?是否靈魂就是意識的一部份?
Thumbnail
靈魂是什麼?無論是在科學、玄學、亦或是哲學,這都是個大哉問,普遍認為靈魂與生理無關,它比較與心智相關,然而人的大腦一旦有了損傷失去的智能,從那渙散空洞的眼神當中我們是否還能夠找得到靈魂的存在?靈魂是否必須建構在以健全的生理狀態為基礎的心智之上,那靈魂是以什麼樣的形式存在?是否靈魂就是意識的一部份?
Thumbnail
激勵人心的力量 確信自己有無限的潛能,這是一種深深的信念,一種激勵人心的力量,它如同一把點燃的火焰,照亮前行的道路,驅使我們不斷挑戰自我、突破極限。當我們充滿信心地相信自己,我們就能開啟心靈的門扉,發現更多不為人知的可能性。 獨特的天賦和才能 每個人都擁有獨特的天賦和才能,但有時我們可能會對自
Thumbnail
激勵人心的力量 確信自己有無限的潛能,這是一種深深的信念,一種激勵人心的力量,它如同一把點燃的火焰,照亮前行的道路,驅使我們不斷挑戰自我、突破極限。當我們充滿信心地相信自己,我們就能開啟心靈的門扉,發現更多不為人知的可能性。 獨特的天賦和才能 每個人都擁有獨特的天賦和才能,但有時我們可能會對自
Thumbnail
天賦是能帶來效益的重複性思想、感受,或是行為模式。 經過超過半世紀的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原來這些重複性模式和大腦內的突觸有關係,而且長大到某個年紀之後,大腦的成長就不會再創造出新的模式,於是定調了這些持久不變的:你的天賦特質。
Thumbnail
天賦是能帶來效益的重複性思想、感受,或是行為模式。 經過超過半世紀的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原來這些重複性模式和大腦內的突觸有關係,而且長大到某個年紀之後,大腦的成長就不會再創造出新的模式,於是定調了這些持久不變的:你的天賦特質。
Thumbnail
一場心靈的旅程 生命中的每一刻,都是一場心靈的旅程。這條路上,我們會遇到種種挑戰和障礙,彷彿是一片茫茫大海,我們需要憑藉內在的力量來擺渡自己。相信自己的內在力量,就像是在暗夜中看見星星的微光,為我們指引著前行的方向。 獨特的內在力量 每一個人都擁有獨特的內在力量,它可能是堅韌不拔的毅力,也可能
Thumbnail
一場心靈的旅程 生命中的每一刻,都是一場心靈的旅程。這條路上,我們會遇到種種挑戰和障礙,彷彿是一片茫茫大海,我們需要憑藉內在的力量來擺渡自己。相信自己的內在力量,就像是在暗夜中看見星星的微光,為我們指引著前行的方向。 獨特的內在力量 每一個人都擁有獨特的內在力量,它可能是堅韌不拔的毅力,也可能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神經覺對人類生理、心理和行為的影響。它介紹了神經覺在生理和心理層面的運作,以及過去經驗如何形塑了我們的神經覺。透過練習和觀察來探究個人神經覺的特點,並提出了回想過往並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故事的練習。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神經覺對人類生理、心理和行為的影響。它介紹了神經覺在生理和心理層面的運作,以及過去經驗如何形塑了我們的神經覺。透過練習和觀察來探究個人神經覺的特點,並提出了回想過往並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故事的練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