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後悔情緒綁架了嗎?|幫你重新出發的2個關鍵策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C,為什麼人會感到後悔?我自己時常在一些事情決定之後覺得自己做錯了,也會想如果當初選擇別條路的話,現在是不是會更好;後悔真的是個很大的負面情緒,這是不是正常的啊?」一位年輕朋友問道。

 

聽到這個問題,我也不禁思考自己上一次有後悔的情緒是什麼時候,我回答:「後悔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情緒,我上次感到後悔也才在不久之前,很多時候後悔來自於我們總是用現在的自己去看過去的決定,就好像我們能回到過去一樣,對吧?但其實當時自己做的決定是基於當時的資訊和處境,對那時候的你來說可能已經是最好的選擇了。

後悔本身並不是壞事,它讓我們有機會反思為什麼當時會選擇那樣,並且能夠從錯誤中學習;確實過度的後悔很容易讓人們停滯不前,特別是當我們把重心一直放在『如果當初』的那個假設上,想著如果作另一個選擇現在會怎樣,這只會讓自己陷入無盡的漩渦,永遠無法向前看。」

 

朋友點頭,繼續問道:「那我應該怎麼辦呢?應該怎麼看待這些後悔的情緒,讓自己能夠調整心態,從中學到東西,而不是被它拖住?」

 

「調整心態確實是首要的,我們要先學會接受後悔這種情緒,因為它本來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能認知每一個選擇都有代價,無論結果如何,那個選擇都是當時自己基於當下知識做的最好決定;換句話說,過去的選擇雖然有可能不完美,但它是你的成長過程的一部分,可以問自己從這次經歷中學到了什麼?或者下一次可以怎麼做得更好?抽離情緒從第三者角度來思考,才能走出後悔陰影。

接下來一定要有所行動才能做出關鍵改變,有時候當我們停留在悔不當初的情緒裡,可能會讓自己失去解決問題的動力;反而當我們開始著手處理眼前的困難時,會發現自己不再困於後悔的情緒中,即便行動過程可能還會遇到挑戰,但這就是成長的機會,自己能做的是保持正向心態,不停調整並持續前進。」

--------------------

在我們的生涯與職涯中,選擇和決策都是無處不在的過程,而且我們在決策當下也一定會對結果有所期待,但是當得到的結果與期待不符時,後悔的情緒便隨之而來。

後悔是很常見的一種情感,它是一種對過去選擇的懷疑,並且通常會帶有焦慮或自責,今天想與大家一起來探討這個情緒,以及該如何調適,不讓後悔情緒困住自己。

 

為什麼會感到後悔

後悔通常來自於選擇後得到的結果不符合預期或未達目標,在做出選擇時是基於當下的資訊來做判斷和決策,但隨著時間推移與新的資訊出現,我們可能會發現當初的決策並不是最理想的選擇,這就是後悔情緒的開始

從這角度來看,後悔其實就是一種時間的錯位,是用現在的知識回頭去審視過去的自己,於是我們就會經常聽到有人說:「如果當初我知道會是這樣,我一定不會那麼選擇。」

這也是為什麼人們在經歷後悔時,會有一種強烈的情感波動,因為他們總是在與過去的自己作比對;其實每個選擇都有其代價,無論是機會成本還是結果都不可能完全預見,更何況人類是經歷越多才學得越多,不需要去苛求過去的自己,每一個選擇本身在當下就是有價值的

 

如何調適後悔情緒

心態調整

首先,我們需要接受後悔是一種自然的情感反應,並且認識到「每個選擇都有代價」,後悔當然也是代價之一,不必將過去的選擇視為錯誤,而是要從中汲取經驗教訓,將其作為成長的養分。

並將注意力從「如果當初」的思維模式轉向「現在我可以做些什麼」的積極心態,當人在後悔情緒中時往往會深陷於悔不當初的困境裡,但這樣的思考只會讓自己陷入無盡的悔恨中,若能夠將精力集中在如何改善當前狀況,會讓我們更有動力去處理眼前的問題。

實際作法

我們需要先學會使用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思維方式,當感到後悔時可以問自己:「我從這次選擇中學到了什麼?」、「這次經驗中有哪些值得改進的地方?」透過這些問題,引導自己從經歷中發現不足並改善未來的決策。

其次,要勇於面對現實,改變當下不滿意的情況,因為我們不能期待相同作法會得到不同結果,如果後悔源於某些未達到的預期,那我們就需要站在當前的立場,重新調整目標或行動計劃,或許要改變工作方法、也或許是要學習新技能、使用新的解決方案,實際行動才是改變現狀的關鍵。



前陣子聽到老查在高年級不打烊 x 中年來作伙 podcast節目中提到,他有時候在反省過去時會脫口而出”笨蛋”,還曾經讓經過的同事嚇到,不過老查說明這不是在罵其他人,而是在罵心中那個當時的自己。

聽到這一段讓我心有戚戚焉,我也會在反省時責備自己,不同的是我用”白癡”來罵自己,而且還會有莫名的羞愧感,明明我只是在心裏想啊,這羞愧感是從何而來?

幸好,我學會了使用前面提到的思維與方法,幫助自己放下後悔情緒,不過度糾結避免自己無法自拔,如同專案管理中提到的經驗學習,過去的任務完成後就必須向前看,將精力集中在當前的計劃與未來的目標上,在生活中亦然,自己才能繼續前行。

 

各位朋友,你也會經常感到後悔嗎?留言分享你調適後悔情緒的經驗與方法吧!

#CarryKuoOnBoard 

延伸閱讀

斜槓不是盲目追求頭銜!|策略整合經歷與計畫,邁向理想人生

非A即B的3個迷思讓人蒙蔽雙眼|槓鈴策略助你建構反脆弱

職場中的情緒管理與出糗應對—從《腦筋急轉彎 2 》回顧自我成長之道

讓我們有更多連結👇😊

Medium | X | Facebook | Instagram | Threads | Linkedi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靠北,白癡跟笨蛋我都會用來罵自己耶XDDDD
Carry Kuo-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07
跳鼠飛行日記 鼠鼠三連罵~
❦ 莊小昕-avatar-img
2025/07/07
我還蠻常後悔的🤦‍♀️🤦‍♀️🤦‍♀️ 今天就很後悔在一對親子面前大放厥詞 我希望自己遇事能不要那麼容易激動 要來好好試試Carry的建議!!
Carry Kuo-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07
❦ 莊小昕 這次後悔沒關係,我們爭取學習經驗下次進步~
雅米-avatar-img
2025/07/08
情緒主人是我,我的情緒只運用在吃🤩🤩看到吃美食,會開心🤣🤣🤣
Carry Kuo-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08
雅米 美食是人生一大樂事~
夜明-avatar-img
2025/07/07
很認同這句「接受後悔是一種自然的情感反應...」。就是因為希望能更好,才會感到後悔。 如果完全沒有後悔這樣的情感出現,可能就是自我感覺太良好,做什麼都是好的、對的,這樣反而不會從中去反思與成長。
Carry Kuo-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07
夜明 確實,如果人失去的進步的渴望,不會後悔也就沒有成長的機會了~
天敏的天空-avatar-img
2025/07/07
我也曾在檢視自己時罵自己笨蛋😆
Carry Kuo-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07
天敏的天空 我們都是會反省檢視自己的好寶寶~
avatar-img
CK On Board
350會員
233內容數
使用專案管理與商業分析的角度,分析並分享在職場與商場的所見所聞, 來與CK一起討論職場管理心法 & 人際關係心得吧!
CK On Board的其他內容
2025/07/03
為何Z世代對主管職興趣缺缺?疫情影響與價值觀轉變是關鍵原因。 企業如何吸引Z世代?需重新設計主管角色,提供彈性與成長機會。
Thumbnail
2025/07/03
為何Z世代對主管職興趣缺缺?疫情影響與價值觀轉變是關鍵原因。 企業如何吸引Z世代?需重新設計主管角色,提供彈性與成長機會。
Thumbnail
2025/06/26
職場迷惘沒熱情?別害怕失敗!勇敢探索,每個經驗都是加項。 穩定反而是包袱?擁抱風險,並學會從挫折中成長、找到天賦。
Thumbnail
2025/06/26
職場迷惘沒熱情?別害怕失敗!勇敢探索,每個經驗都是加項。 穩定反而是包袱?擁抱風險,並學會從挫折中成長、找到天賦。
Thumbnail
2025/06/23
新世代管理挑戰多?主管學會「事求人」,理解年輕人價值觀。 斜槓員工如何管理?支持其探索,善用其技能,共創職場雙贏。
Thumbnail
2025/06/23
新世代管理挑戰多?主管學會「事求人」,理解年輕人價值觀。 斜槓員工如何管理?支持其探索,善用其技能,共創職場雙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面對錯誤的心理反應與成長經歷,尤其是如何擺脫對錯誤的恐懼,並坦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藉由個人經歷,說明認識與承認錯誤的過程,讓我們更能欣賞錯誤的意義與成長機會。本文鼓勵讀者重新定義錯誤,並以正面的心態迎接未來挑戰。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面對錯誤的心理反應與成長經歷,尤其是如何擺脫對錯誤的恐懼,並坦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藉由個人經歷,說明認識與承認錯誤的過程,讓我們更能欣賞錯誤的意義與成長機會。本文鼓勵讀者重新定義錯誤,並以正面的心態迎接未來挑戰。
Thumbnail
可能我需要練習一下,上次可以這樣,不代表下次也可以這樣。
Thumbnail
可能我需要練習一下,上次可以這樣,不代表下次也可以這樣。
Thumbnail
與其透過抱怨來給自己不作為的理由,不如想辦法解決問題。
Thumbnail
與其透過抱怨來給自己不作為的理由,不如想辦法解決問題。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在日常裡頭時常遇到怎樣的自己? 最近我時常遇到"希望一切都做對的"的自己, 即便沒有人責備,我都會在事情沒做好、做的不夠好時,感覺到一振作噁。 若事情可能被誤會錯了,也很容易急於解釋,證明自己是對的。 這個狀態讓我很辛苦,處在緊繃裡頭, 一部份覺得快要捨棄自己,一部份又汲汲營營想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在日常裡頭時常遇到怎樣的自己? 最近我時常遇到"希望一切都做對的"的自己, 即便沒有人責備,我都會在事情沒做好、做的不夠好時,感覺到一振作噁。 若事情可能被誤會錯了,也很容易急於解釋,證明自己是對的。 這個狀態讓我很辛苦,處在緊繃裡頭, 一部份覺得快要捨棄自己,一部份又汲汲營營想
Thumbnail
報復心態對自己百害而無一益,但是在發生的當下,自己卻很難脫身,彷彿順水推舟一般,劇情急轉直下進入報復心態的反射動作後,回過神來自己已經在懊悔中無法自拔。諸如此類的習慣,事後回想總下決心要改變,不再讓消磨自己的習慣影響自己,但是要改變積習已久的慣常,遠比想像中艱難,習慣的事情,就像例行公事的排程,因為
Thumbnail
報復心態對自己百害而無一益,但是在發生的當下,自己卻很難脫身,彷彿順水推舟一般,劇情急轉直下進入報復心態的反射動作後,回過神來自己已經在懊悔中無法自拔。諸如此類的習慣,事後回想總下決心要改變,不再讓消磨自己的習慣影響自己,但是要改變積習已久的慣常,遠比想像中艱難,習慣的事情,就像例行公事的排程,因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