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關於「內部提案」的殘酷真相——說服高層的關鍵,從來不是點子多好,而是你如何管理他的「恐懼」與「渴望」。
在我們系列的前兩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如何系統性地思考、如何建立一個能保護創意的文化。
於是,一個被團隊驗證、充滿潛力的「好點子」誕生了。你帶著詳盡的規劃、飽滿的熱情,走進了決策者的辦公室。
然後,它就死了。它死於「再評估看看」、「預算不夠」、「時機不對」……這些聽起來無比合理的理由。這篇文章,就是要揭示這個悲劇背後的真相:多數偉大的想法,不是被「更好的想法」打敗的,而是被高層心中,那套看不見的「心理免疫系統」所殺死的。
第一層:診斷高層的「心理免疫系統」
要讓你的點子存活,你必須先理解,你的老闆,作為一個組織的「權力核心」,他內心深處,最在乎的到底是什麼?
- 他最大的「恐懼」:
- 對「失控」的恐懼: 一個全新的、未被驗證的專案,是一個巨大的「不確定性」。它會不會搞砸?會不會影響我對現有業務的掌控?
- 對「失敗」的恐懼: 如果這個專案失敗了,在財報上會是一個難看的數字,在他老闆的眼中,會是一個減分項。
- 他最大的「渴望」:
- 對「可預測性」的渴望: 他們更偏愛那些能帶來「穩定、可預期」回報的項目,而非高風險、高回報的賭注。
- 對「個人功績」的渴望: 這個專案的成功,是否能成為他個人的功績,讓他能在更高層的會議上,講一個動聽的故事?
當你看懂了這四個心理驅動,你就會明白,你的提案,不能只談「點子多好」,而必須是一套能安撫他的「恐懼」,並滿足他的「渴望」的完整心理劇本。
第二層:顧問的解方——一套能穿越高層防禦的「內部銷售」框架
一個好的點子,需要一個好的「產品經理」去實現它。但一個能「活下來」的好點子,需要一個好的「內部銷售員」去捍衛它。
- 將「未知」包裝成「可控」
- 錯誤的說法: 「老闆,請給我一百萬預算,我要做一個能顛覆市場的新產品!」(觸發「失控」與「失敗」的恐懼)
- 正確的說法: 「老闆,我只需要五萬塊和一個月的時間,去驗證一個『如果成功,能為我們帶來千萬營收』的假設。最壞的結果,就是我們花五萬塊,買到一個極其寶貴的市場教訓,確保我們未來不會在錯誤的方向上,浪費一百萬。」
- 核心: 將提案,從一個巨大的「賭注」,包裝成一個小成本的「風險控管」行為。
- 將「功勞」提前獻上
- 錯誤的說法: 「這是我和團隊想出來的絕妙點子!」(這是在跟你老闆爭奪功勞)
- 正確的說法: 「老闆,根據您上次在季會上提到的『我們需要更貼近Z世代用戶』這個戰略方向,我們團隊受到啟發,發想了一個可能的戰術方案……」
- 核心: 將你的點子,定位成「對老闆英明戰略的一次精彩演繹」。讓他成為這個點子的「教父」,你則是那個幫助他實現願景的得力助手。
- 將「支持者」變成「共犯結構」
- 做法: 永遠不要獨自一人去面對最高決策者。在正式提案前,先拿著你的想法,去和財務、法務、銷售等其他部門有影響力的人物,進行非正式的討論,吸收他們的意見,並讓他們成為你提案的共同署名者。
- 核心: 當你提案時,你不再是孤軍奮戰。你可以說:「這個方案,我們也跟財務部的John討論過,他認為在成本上是可行的…」這是在告訴你的老闆:「您的核心團隊,都已經對這個想法,有了初步的共識。」 這會極大地降低他否決的心理壓力。
(結論)
從「破框」到「破局」的最後一哩路,往往不是一場關於創意的競賽,而是一場關於「人性」與「信任」的博弈。
你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被驗證過的好點-子,更需要一套能穿越組織權力叢林的、成熟的溝政治智慧。
學會管理你的老闆的「恐懼」與「渴望」,你才能真正成為那個,不僅能「想到」,更能「做到」的、真正的價值創造者。
下一步,您可以選擇:
1. 探索我的核心方法論
如果你對我解決所有複雜問題的思考框架感興趣,想了解這背後的「深度洞察、破窗思考、系統設計」的完整邏輯,建議你從我的定錨之作開始。
▶︎ 前往【思維框架、工作方法】
▶︎ 前往【商業模式、實戰經驗】
▶︎ 前往【書籍洞見、案例分析】
2. 了解服務與合作方式
如果你想了解我的專業背景,以及我能為你的企業提供哪些具體的服務方案(如一對一診斷、工作坊、長期顧問等),歡迎前往我的「關於我」與「服務」頁面。 ▶︎ [點此了解我的背景與服務項目]
3. 直接預約初步診斷
如果你正帶著明確的商業挑戰而來,並希望直接與我對話,找出問題的破局點,歡迎預約一次 30 分鐘的免費線上對談。 ▶︎ [點此預約 30 分鐘初步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