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破框」到「破局」】:你的「好點子」,為何總停在老闆的辦公室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一個關於「內部提案」的殘酷真相——說服高層的關鍵,從來不是點子多好,而是你如何管理他的「恐懼」與「渴望」。

在我們系列的前兩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如何系統性地思考、如何建立一個能保護創意的文化。

於是,一個被團隊驗證、充滿潛力的「好點子」誕生了。你帶著詳盡的規劃、飽滿的熱情,走進了決策者的辦公室。

然後,它就死了。

它死於「再評估看看」、「預算不夠」、「時機不對」……這些聽起來無比合理的理由。這篇文章,就是要揭示這個悲劇背後的真相:多數偉大的想法,不是被「更好的想法」打敗的,而是被高層心中,那套看不見的「心理免疫系統」所殺死的。

第一層:診斷高層的「心理免疫系統」

要讓你的點子存活,你必須先理解,你的老闆,作為一個組織的「權力核心」,他內心深處,最在乎的到底是什麼?

  • 他最大的「恐懼」:
    1. 對「失控」的恐懼: 一個全新的、未被驗證的專案,是一個巨大的「不確定性」。它會不會搞砸?會不會影響我對現有業務的掌控?
    2. 對「失敗」的恐懼: 如果這個專案失敗了,在財報上會是一個難看的數字,在他老闆的眼中,會是一個減分項。
  • 他最大的「渴望」:
    1. 對「可預測性」的渴望: 他們更偏愛那些能帶來「穩定、可預期」回報的項目,而非高風險、高回報的賭注。
    2. 對「個人功績」的渴望: 這個專案的成功,是否能成為他個人的功績,讓他能在更高層的會議上,講一個動聽的故事?

當你看懂了這四個心理驅動,你就會明白,你的提案,不能只談「點子多好」,而必須是一套能安撫他的「恐懼」,並滿足他的「渴望」的完整心理劇本。

第二層:顧問的解方——一套能穿越高層防禦的「內部銷售」框架

一個好的點子,需要一個好的「產品經理」去實現它。但一個能「活下來」的好點子,需要一個好的「內部銷售員」去捍衛它。

  1. 將「未知」包裝成「可控」
    • 錯誤的說法: 「老闆,請給我一百萬預算,我要做一個能顛覆市場的新產品!」(觸發「失控」與「失敗」的恐懼)
    • 正確的說法: 「老闆,我只需要五萬塊和一個月的時間,去驗證一個『如果成功,能為我們帶來千萬營收』的假設。最壞的結果,就是我們花五萬塊,買到一個極其寶貴的市場教訓,確保我們未來不會在錯誤的方向上,浪費一百萬。」
    • 核心: 將提案,從一個巨大的「賭注」,包裝成一個小成本的「風險控管」行為。
  2. 將「功勞」提前獻上
    • 錯誤的說法: 「這是我和團隊想出來的絕妙點子!」(這是在跟你老闆爭奪功勞)
    • 正確的說法: 「老闆,根據您上次在季會上提到的『我們需要更貼近Z世代用戶』這個戰略方向,我們團隊受到啟發,發想了一個可能的戰術方案……」
    • 核心: 將你的點子,定位成「對老闆英明戰略的一次精彩演繹」。讓他成為這個點子的「教父」,你則是那個幫助他實現願景的得力助手。
  3. 將「支持者」變成「共犯結構」
    • 做法: 永遠不要獨自一人去面對最高決策者。在正式提案前,先拿著你的想法,去和財務、法務、銷售等其他部門有影響力的人物,進行非正式的討論,吸收他們的意見,並讓他們成為你提案的共同署名者。
    • 核心: 當你提案時,你不再是孤軍奮戰。你可以說:「這個方案,我們也跟財務部的John討論過,他認為在成本上是可行的…」這是在告訴你的老闆:「您的核心團隊,都已經對這個想法,有了初步的共識。」 這會極大地降低他否決的心理壓力。

(結論)

從「破框」到「破局」的最後一哩路,往往不是一場關於創意的競賽,而是一場關於「人性」與「信任」的博弈。

你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被驗證過的好點-子,更需要一套能穿越組織權力叢林的、成熟的溝政治智慧。

學會管理你的老闆的「恐懼」與「渴望」,你才能真正成為那個,不僅能「想到」,更能「做到」的、真正的價值創造者。


下一步,您可以選擇:

1. 探索我的核心方法論
如果你對我解決所有複雜問題的思考框架感興趣,想了解這背後的「深度洞察、破窗思考、系統設計」的完整邏輯,建議你從我的定錨之作開始。
▶︎ 前往【思維框架、工作方法】
▶︎ 前往【商業模式、實戰經驗】
▶︎ 前往【書籍洞見、案例分析】

2. 了解服務與合作方式
如果你想了解我的專業背景,以及我能為你的企業提供哪些具體的服務方案(如一對一診斷、工作坊、長期顧問等),歡迎前往我的「關於我」與「服務」頁面。  ▶︎ [點此了解我的背景與服務項目]

3. 直接預約初步診斷

如果你正帶著明確的商業挑戰而來,並希望直接與我對話,找出問題的破局點,歡迎預約一次 30 分鐘的免費線上對談。  ▶︎ [點此預約 30 分鐘初步診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思辨.日常|陪你找出更寬的路
8會員
9內容數
在這裡,我們不急著給答案,而是一起釐清問題、梳理思路,陪你從複雜中找到可能的方向。無論是真實案例、思考方法,還是生活中的觀點碎片,每一集都是一次思辨的練習。你會發現,路其實不只一條,而我們,只是陪你把視野打開,讓選擇更從容,讓決定更貼近你自己。
2025/07/25
別再聽那些「感覺不錯」的模糊建議了。這是一套能讓你精準找到命定鞋墊的、系統性的「決策框架」。 今天,我想和你拆解一個我近期親身經歷的「專案」——尋找一雙完美的足弓鞋墊。 如果你也曾為此所苦,你一定看過無數篇網誌,它們總是圍繞著一些極其主觀的詞彙打轉:「支撐感」、「軟硬度」、「舒適度」……這些建議
Thumbnail
2025/07/25
別再聽那些「感覺不錯」的模糊建議了。這是一套能讓你精準找到命定鞋墊的、系統性的「決策框架」。 今天,我想和你拆解一個我近期親身經歷的「專案」——尋找一雙完美的足弓鞋墊。 如果你也曾為此所苦,你一定看過無數篇網誌,它們總是圍繞著一些極其主觀的詞彙打轉:「支撐感」、「軟硬度」、「舒適度」……這些建議
Thumbnail
2025/07/19
當「能者多勞」的讚美,變成困住你的牢籠時,你需要的不是辭職,而是一次精心設計的「向上對話」。 我叫Alex,在多數同事和主管眼中,我大概是那種「王牌員工」。 任何緊急、困難、需要快速搞定的專案,主管的第一人選,總是我。起初,這讓我充滿成就感。每一次被委以重任,都像是一枚勳章,證明了我的能力與被信
Thumbnail
2025/07/19
當「能者多勞」的讚美,變成困住你的牢籠時,你需要的不是辭職,而是一次精心設計的「向上對話」。 我叫Alex,在多數同事和主管眼中,我大概是那種「王牌員工」。 任何緊急、困難、需要快速搞定的專案,主管的第一人選,總是我。起初,這讓我充滿成就感。每一次被委以重任,都像是一枚勳章,證明了我的能力與被信
Thumbnail
2025/07/16
有時候,你的任務不是贏得眼前的戰役,而是在必敗的戰局中,為自己和團隊,贏得下一場戰爭的入場券。 我叫Sara,一名產品經理。我的團隊和我,為一個新專案奮鬥了一個多月。我們完成了市場調查,定義了清晰的最小可行性產品(MVP),所有的規格與數據都顯示,我們正走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 直到那位高階主管的
Thumbnail
2025/07/16
有時候,你的任務不是贏得眼前的戰役,而是在必敗的戰局中,為自己和團隊,贏得下一場戰爭的入場券。 我叫Sara,一名產品經理。我的團隊和我,為一個新專案奮鬥了一個多月。我們完成了市場調查,定義了清晰的最小可行性產品(MVP),所有的規格與數據都顯示,我們正走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 直到那位高階主管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沒有遇過這樣的情況:明明有很好的想法,卻總是無法引起他人的注意?或者在會議上發言時,感覺大家都心不在焉?其實,這並不是因為你的想法不夠好,而是你還沒有掌握正確的表達方式。今天就來聊聊如何提高發言的影響力,讓你的意見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沒有遇過這樣的情況:明明有很好的想法,卻總是無法引起他人的注意?或者在會議上發言時,感覺大家都心不在焉?其實,這並不是因為你的想法不夠好,而是你還沒有掌握正確的表達方式。今天就來聊聊如何提高發言的影響力,讓你的意見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Thumbnail
會議,是許多中小企業最喜歡做的事情。 曾經看過一個團隊一周最少開7-10個會議,有時會更多,最後的結果大都議而不決,不斷地探討特殊個案的解方,或是調整企畫內容去符合某些小眾的需求。  換個角度來看,這些在職場的日子上,我們有多少企劃、多少的專案提報,總是過不了上面主管、頂層老闆的首肯。
Thumbnail
會議,是許多中小企業最喜歡做的事情。 曾經看過一個團隊一周最少開7-10個會議,有時會更多,最後的結果大都議而不決,不斷地探討特殊個案的解方,或是調整企畫內容去符合某些小眾的需求。  換個角度來看,這些在職場的日子上,我們有多少企劃、多少的專案提報,總是過不了上面主管、頂層老闆的首肯。
Thumbnail
希望上回的分享,各位都能從中有些啟發。 職涯中第二回停留101大樓的時間,一年半左右,擔任高階主管職位。 號稱組織扁平的架構(確實也是如此),公司裡講話最大聲的就是業務,行銷、後勤都得聽命行事。業績做得出來,身為行銷企劃支援的人,做這做那、辛苦一點我無話可說,業績不好全怪別人,千錯萬錯都是⋯⋯
Thumbnail
希望上回的分享,各位都能從中有些啟發。 職涯中第二回停留101大樓的時間,一年半左右,擔任高階主管職位。 號稱組織扁平的架構(確實也是如此),公司裡講話最大聲的就是業務,行銷、後勤都得聽命行事。業績做得出來,身為行銷企劃支援的人,做這做那、辛苦一點我無話可說,業績不好全怪別人,千錯萬錯都是⋯⋯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組織文化、知識管理、部門目標和策略等方面的問題,提供了各種建議和策略,讓您更好地理解並應對組織中的各種挑戰。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組織文化、知識管理、部門目標和策略等方面的問題,提供了各種建議和策略,讓您更好地理解並應對組織中的各種挑戰。
Thumbnail
上午整理資料時,發現許久之前寫下的十七條工作思維,這些思維是在創業初期,領導團隊時總結出的觀點。 當時,我與一些同事在工作上的觀點並不一致,因此寫下需要溝通的工作思維,並與團隊建立了共識。 透過這些思維,我們的合作變得更加緊密和高效。 最後,我還分享了一句話: 「成長來自於工作上的痛苦,
Thumbnail
上午整理資料時,發現許久之前寫下的十七條工作思維,這些思維是在創業初期,領導團隊時總結出的觀點。 當時,我與一些同事在工作上的觀點並不一致,因此寫下需要溝通的工作思維,並與團隊建立了共識。 透過這些思維,我們的合作變得更加緊密和高效。 最後,我還分享了一句話: 「成長來自於工作上的痛苦,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時候解決問題,不僅僅只有一種方法,環境的框架改變了,人就有可能變好。這篇文章探討了一個看似書寫潦草的問題,卻因為雇主換個眼光,變成了障礙者的獨特優勢。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時候解決問題,不僅僅只有一種方法,環境的框架改變了,人就有可能變好。這篇文章探討了一個看似書寫潦草的問題,卻因為雇主換個眼光,變成了障礙者的獨特優勢。
Thumbnail
在職場上讀懂老闆的心思至關重要。本文分享了一些技巧,讓您可以更好地瞭解老闆分派工作的目的,並提出創新想法。這將有助於您在職場上站穩腳跟,做好充分的準備。
Thumbnail
在職場上讀懂老闆的心思至關重要。本文分享了一些技巧,讓您可以更好地瞭解老闆分派工作的目的,並提出創新想法。這將有助於您在職場上站穩腳跟,做好充分的準備。
Thumbnail
本文適合誰看 1.在工作中經常需要在不同利害關係人之間穿梭進行說服工作的工作者。 2.想要在溝通當中展現出自己是擁有說服力的人。 3.想要提升向上管理能力的人。
Thumbnail
本文適合誰看 1.在工作中經常需要在不同利害關係人之間穿梭進行說服工作的工作者。 2.想要在溝通當中展現出自己是擁有說服力的人。 3.想要提升向上管理能力的人。
Thumbnail
先舉一個負面的例子舉例給大家聽,A公司曾經想要擴大公司的經營版圖,於是找來六位非常優秀的人員,絕大多數都是從留美、英、德博士,學有專精,甚至有雙博士,在社會上有一定地位的人,來參與這個企劃的工作。 A公司希望企劃小組,研究出是有什麼可以更加發展A公司的版圖,拓展A公司品牌,打開A公司
Thumbnail
先舉一個負面的例子舉例給大家聽,A公司曾經想要擴大公司的經營版圖,於是找來六位非常優秀的人員,絕大多數都是從留美、英、德博士,學有專精,甚至有雙博士,在社會上有一定地位的人,來參與這個企劃的工作。 A公司希望企劃小組,研究出是有什麼可以更加發展A公司的版圖,拓展A公司品牌,打開A公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