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涯的十字路口卡關時,如果能有第二意見,有時就能找到出路。有人選擇跟朋友討教來得到第二意見,有人去看書,也有人因為不好意思找認識的人,會想要求助所謂的「顧問」。這篇就來聊聊職涯顧問。
顧問的角色是什麼?
有人認為顧問的角色是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但我認為好的顧問,不會直接丟一個「他覺得對的解法」給你,而是陪你找到「對你來說行得通」的那條路。這個概念在現今尤其重要,過去所謂的「職涯」往往是指「上班族」的職涯,但現在早就不一樣,不論你從事的是創業還是別的,職涯都是一輩子要學習的議題。
每個人想要的生活樣貌都不同、每段職涯會因人生階段的改變,而有不同考量,更明顯的是,每個人性格特質不同,所以沒有一招可以適用所有需要諮詢的人。如果顧問給的答案對你的人生渴望、性格特點不符合,那麼對當事者的幫助也很有限。顧問能做的事情是陪伴他慢慢找到自己的特質,看清楚自己的強項、天賦、潛能,然後幫助他找到他想要的樣子,一步步往那個方向前進。這篇文章,寫給那些還在觀望、還在比較,或者從沒想過要找人對話的你。
1.找到「理解你現在階段」的人
很多人挑顧問會看學歷、經歷、外商年資、證照數量。但這些並不一定是有效的保證。最重要的,是這個人「懂不懂你正在經歷的狀態」。
職涯顧問過去常常由獵頭兼任,獵頭接觸大量資方,對於資方運作方式暸若指掌。惟獵頭的收入常與人選成交掛鉤,有時候未必能給你想要的答案。
你卡的是人際問題,他卻一直要你去找熱情; 你困惑的是價值認同,他卻說產業很有前景。
都沒有錯,只是不適合你。
如果不適合你,再好又能有什麼意義呢?
選顧問就像選健身教練。誰練最壯不太重要,畢竟肌肉量再高也是教練不是你,但知道怎麼提升你肌肉量的人很重要。
2.能帶你看清楚盲點的人
我曾經聽人說,自己在某次諮詢後反而更自我懷疑,因為顧問不斷把自己的價值觀加在對方身上。
說教並不無法讓人變勇敢。
顧問的任務不是幫你做選擇,而是讓你看懂自己在意的東西,然後做出有意義的選擇。
如果你之前的職業生活已經讓你心力交瘁,想要回頭好好生活,那麼就算把上市上櫃公司高階主管的職位捧到你面前,恐怕對你接下來想要過的人生,也不會有太大意義。你可能會一時被薪資福利所惑,但漸漸的,開心的日子越來越短,直到剩下發薪日那一天,然後接下來 30 天都很痛苦,週日晚上最痛苦。
這樣週而復始的循環,是很多「依照社會期待」做職涯規劃人的日常。
3.找能讓你安心,而不只是資歷漂亮的人
我有些朋友會追蹤一些職涯 KOL,他們的資歷都很美,但他們最後並沒有選擇任何一位,而是打電話給我。我也詢問過一些真的有付費的朋友,他們說,他們選擇的是「好溝通的人」。
這些 KOL 的資歷絕對都很漂亮,無庸置疑。但是既然做 1 對 1 了,與其聽顧問滔滔不絕硬是把自己的價值觀安在你頭上,不如是一個你能夠很願意很安心展開對話的人,一個不會在你說出猶豫和混亂時就開始急著分析或下結論的人。
當一場諮詢結束後,你不是只拿走了一堆筆記,而是對自己多了一份肯定和確信,那就值得。
每一個人的路都不一樣,沒有什麼通用的 SOP,也沒有什麼叫做「唯一正確的選擇」。
如果顧問給你的答案,是你照做就好,那也許你拿到的是他的路,不是你的。所有重要的選擇,本來就應該是你自己選的,而不是「別人覺得好」的。
如果你正在尋找顧問,也許我們可以聊聊
嗨,我是 Sho,感謝看到這裡的你。
這是我第一次推出 1:1 職涯顧問服務,卻不是我第一次做職涯顧問。我過去曾經在公司幫助許多人走出自己的職涯,也負責人員招聘(同時也是用人主管)長達十年之久。我歷練過外商、台商,跨過廣告、資訊、傳產。
我本身是個超級斜槓者,所以我也知道在這個年代如果你想要活出不一樣的人生,應該要怎麼做。
在我這裡,我沒有標準答案,但我會告訴你:
你最閃亮的地方(天賦)在哪裡
當局者迷,每個人身上都有美好天賦,但自己未必知道(老實說,我會選擇開啟顧問服務,就是因為太多人跟我說我很適合聊職涯)。我會告訴你我對你的觀察,還有你的天賦適合怎樣類型的工作。
你的職涯可能性在哪裡,能去到哪裡
如果你想跨界從 A 產業到 B 產業去,我會分析你的能力與個性並給予你未來做選擇的建議。
強化面試能力
如何透過一次次的模擬面試來加強自己對面試技巧地掌握度,甚至應對刁鑽的面試,並從中強化膽量和表達能力。
更好的自我包裝
結合你的天賦和表達能力,我會給你包裝自己的建議,幫助你在職涯的路上越走越漂亮。
如果你不知道究竟適不適合找我,你也可以直接寫 email 給我告訴我你的狀態。我會告訴你我可以為你做什麼,你再決定是否要購買。
Email:kotone.chang@gmail.com
如果你已經很確定需要我的力量,可以在此購買顧問服務。
有任何問題也歡迎留言給我,讓我們一起在我們熱愛的道路上,閃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