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場景有溫度:從體驗、觀察到抒情的寫作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學生的寫作中,最常出現的場景描寫,往往是這樣的:「今天陽光很好,學校很漂亮。」「我們坐在教室裡聊天,很開心。」這樣的語句雖然流暢,卻常讓讀者覺得像是隔著玻璃看世界,難以產生同在感或情緒共鳴。因此我想設計一堂課,感官觀察出發,進行場景的摹寫,幫助學生從「寫出事情」轉向「寫出觀察與感受」,讓文字真正有了溫度與風景。

其實,場景的摹寫之所以重要,不只是因為它讓畫面更清晰,更是因為它能喚醒讀者的身體記憶。

當我們讀到「玻璃杯上的水珠順著杯壁滑落,打在桌面上發出輕聲一響」,腦海中浮現的不僅是畫面,還有那一刻的寧靜與涼意。好的場景描寫,是將讀者「帶進去」的一種方式,除了是眼睛看見,更是讓五官一同感受。它能為情緒鋪路、為記憶開門,讓故事的每一個轉折都多一分真實的力量。

這篇文章,我想分享一堂讓學生從「寫出事件」轉變為「寫出感受」的場景書寫課程。它不只幫助學生寫得更細膩,也讓寫作變得有感、有溫度。

🧩課程目標

  1. 從「事件陳述」轉向「感官觀察」與「情緒摹寫」
    練習如何以五官感受、空間細節來描繪場景,讓文字進階為傳遞情緒與氛圍的載體。
  2. 培養細緻觀察力,讓畫面成為敘事的情感觸媒
    引導學生練習用文字捕捉光影、聲響、觸感與氣味等細節,使場景具有同在感。
  3. 學會運用場景與情緒之間的「呼應」或「對比」
    理解場景不僅是背景,更是情緒的鏡子或反光板,使書寫更有層次與心理張力。

🔶一、從敘述到摹寫:寫出「看得見」的畫面

課堂的開端,我喜歡以一段簡短的對比讓同學感受差異。

大雨過後,太陽出來了,天氣很好、風景很美」,學生會直覺說這樣的句子很正常。

但我們接著比較「濃雲密布,一陣大雨過了,那黑雲邊上鑲著白雲,漸漸散去,透出一派日光來,照耀得滿湖通紅。湖邊山上,青一塊,紫一塊,綠一塊;樹枝上都像水洗過一番的,尤其綠得可愛。湖裡有十來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葉上水珠滾來滾去。」(王冕的少年時代),這立刻就能讓人感受到寫作功力的巨大差異。

這是摹寫的力量——讓人如臨其境

透過這樣的比較,便能意識到,敘述固然能傳達訊息,但若想真正讓讀者走入畫面,就需要摹寫,也就是細緻的觀察與多層次的描述。

因此,在此之前,我們必須先對景象具有觀察敏銳度。

要讓人對你的環境感同身受,可以從下圖來了解我們的五感可以如何應用。

圖為貍想教育繪製

圖為貍想教育繪製

透過傳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便能讓讀者彷彿與你同在。

為了培養學生的感官敏銳度,我們由簡單的熱身挑戰遊戲開始。

我投影出一張精緻的風景照片,請學生分組輪流說出他們在圖中三項觀察。唯一的限制是:不能重複其他組已說過的物件。

raw-image

第一輪大家充滿信心,快速講出「桌子」「麵包」「水杯」「窗戶」這類明顯的元素。麥克風傳到各組都能流暢完成。

到了第二輪,畫面上的常見事物逐漸被說盡,他們開始細看細節:右下角椅子的形狀、紙杯上的logo、紅色的花朵、麵包的甜內餡口味、欄杆上的六角型鐵網、後方的建築形式。

到第三輪,學生不得不更深入地「進入」圖片,才發現原來果汁裡藏著幾顆冰塊,咖啡應該是熱騰騰的、玻璃杯的波紋正悄悄映在桌面上,甚至能推敲出陽光從哪個方向照進來。

這時,我會點出:光影確實代表著一種時間感。透過觀察光影,便能感受時間的流動、空間的溫度、光線的情緒。

透過觀察,我們學會怎麼讓文字有顏色、有香氣、有光影、甚至有聲音。當我們越能停留在一個畫面中細看,越能打開文字的可能性。

🔶二、走進真實場景:校園景觀小旅行

觀察練習後,我邀請學生走出教室,走進校園。任務很簡單:

請在校園裡找到一個「讓你有感覺」的地方,拍下一張照片。它可以是某棵老樹下的長椅,是體育館外生鏽的鐵門,也可以是你每天經過卻從沒細看的轉角。

我們不追求景色的壯麗,而是尋找一個讓自己想停下來觀察、想說話的空間。

若是國中學生,我會讓他們以小組行動共享手機資源;若是高中生,則可個人獨立完成觀察與拍攝。

過程中,我提醒學生打開所有感官:除了看,還要聽聽風聲、嗅嗅花香、感受腳下的地板溫度。這堂課常讓學生驚訝地發現,原來自己每天生活的地方,還有這麼多沒被注意過的風景。

💡教師小技巧:這個方式除了在完整的寫作課上操作外,也可搭配寫景相關課文進行,如高中課程的晚遊六橋待月記、牡丹亭的借景抒情等,都可以讓學生走出教室,觀察生活中的環境。

🔶三、五個步驟,寫出你的風景故事

照片拍攝完成後,我引導學生透過五個步驟,將觀察轉化為一段具有主題意識的文字。

步驟一:紀錄背景

請學生寫下這個場景的時間、天氣、光線、氣氛、溫度、濕度與當下的心情,試著為照片搭配出一段「隱形的說明書」,讓人感受到空間的呼吸。(填表格總比寫文章容易開始呢!)

raw-image

步驟二:回憶感官經驗

這不只是重建畫面,而是把身體重新放回現場。我請他們利用共情圖,回憶現場所見、所聞、所嗅之物,選出五感(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中的其中一兩項感官,紀錄細節,像是在腦中重新開啟一場感官紀錄。

步驟三:安排敘述層次

我們思考文字的鏡頭應如何運行——是由遠而近?由下而上?是從一張椅子看向整個走廊,還是從一片光斑延展到整座校園?這個過程,也讓學生開始意識到書寫前也需「選擇」與「走位」。

步驟四:設定主題方向

這次我預設三個主題:「希望」「徬徨」「勇氣」,請學生選一個與照片最貼近的情感,也歡迎他們提出其他主題。例如有位學生說他觀察校園的樹木,在風吹過的剎那,仍然屹立不搖,以此表達出堅毅的精神。這也是我最欣賞學生創作的時刻——讓畫面與心境契合。

步驟五:選擇借景抒情或是情景對比

  • 借景抒情,是藉由景色烘托情感

例如:天空澄澈無雲,陽光灑落在窗邊的書桌上,我的心也像天空一樣明亮。

使用環境光線、空氣感與色彩,來烘托心境的晴朗、安定或充滿希望。讀者容易感受到一種「正是此刻我想感受的美好」,情感投射自然而直接。

  • 情景對比則是透過景色反襯情感

例如:太陽照得刺眼,風輕得幾乎聽不見,我卻在操場邊緣的陰影裡站了很久,不知道了下一步該往哪裡走。

透過光明環境,凸顯內心的反差與矛盾,使情緒顯得更加隱微但深刻。

我們練習讓觀察到的場景,不只是被描寫,更是具有情感,讓空間與情感互為聲音,彼此回應。

最後我們就可以依據以上方法,將文章串接成文章啦!

若方便打字,也可以讓同學在padlet上放上圖文,變成小小的校園美景線上策展。

raw-image

🔶bonus idea|用一張明信片,交換一片校園風景

在過去的遠距跨校計畫中,我也曾邀請學生將他們的書寫製作成「校園風景明信片」,不僅設計了排版,也手寫一段話寄給友校同學。那是一場文字與風景的交換——他們分享的不只是校園的一角,更是自己所看見、所感受的一種生活態度。

raw-image


寫作不只是技術的累積,更是感受力的鍛鍊。當學生開始用五感去感受世界、用文字去回應世界,他們的場景書寫,不再只是交作業,而成為了與自己、與世界對話的方式。

希望不只是寫出一個風景,而是讓學生學會:怎麼讓風景成為心情的出口、讓場域承載故事的意義。願這堂課,不只成為一場寫作練習,更是一扇通往自我與世界的感知之門。

如果你也想設計一堂打開學生感官、寫出場景真實感的寫作課,這或許可以是一個起點。讓我們帶學生走進熟悉的風景,並從中找到未曾說出的情緒與故事。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讚追蹤我的粉專《教學狂想實驗》,就可以看到我的最新文章,並交流討論更多教與學的想法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岱華|教學狂想實驗
211會員
75內容數
分享教學中的狂想與實驗
2025/07/27
這篇文章提供了一堂國高中人物描寫教學活動,透過角色扮演、劇照分析和九宮格描寫模板,引導學生從動作、語言、表情、情境等方面進行細緻觀察,提升人物描寫的立體感和細節呈現,讓人物更鮮活生動。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邏輯推敲能力,並將人物描寫融入生活實踐,鼓勵學生觀察身邊的人事物,捕捉細節,提升寫作能力。
Thumbnail
2025/07/27
這篇文章提供了一堂國高中人物描寫教學活動,透過角色扮演、劇照分析和九宮格描寫模板,引導學生從動作、語言、表情、情境等方面進行細緻觀察,提升人物描寫的立體感和細節呈現,讓人物更鮮活生動。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邏輯推敲能力,並將人物描寫融入生活實踐,鼓勵學生觀察身邊的人事物,捕捉細節,提升寫作能力。
Thumbnail
2025/07/10
這篇文章分享一堂國中生暑期讀寫營的教學設計,旨在幫助學生克服寫作時「不知道要寫什麼」的困境。課程透過繪製個人封面、互動分組、觀影分析等活動,引導學生從自身經驗和他人故事中挖掘寫作素材,並提升觀察、思考和表達能力。
Thumbnail
2025/07/10
這篇文章分享一堂國中生暑期讀寫營的教學設計,旨在幫助學生克服寫作時「不知道要寫什麼」的困境。課程透過繪製個人封面、互動分組、觀影分析等活動,引導學生從自身經驗和他人故事中挖掘寫作素材,並提升觀察、思考和表達能力。
Thumbnail
2025/06/25
本文分享一堂以金句創作為主題的教學設計,從金句結構分析、改寫經典名句、到六大改寫模組,逐步引導學生提升語言表達能力。課程更結合端午節的節慶活動,讓學生將創作的金句放進親手摺的紙粽子裡,送給同學,傳遞溫暖與祝福。文章也點出金句創作的應用場景,例如教師節賀卡、畢業小禮物等,鼓勵讀者將金句融入生活。
Thumbnail
2025/06/25
本文分享一堂以金句創作為主題的教學設計,從金句結構分析、改寫經典名句、到六大改寫模組,逐步引導學生提升語言表達能力。課程更結合端午節的節慶活動,讓學生將創作的金句放進親手摺的紙粽子裡,送給同學,傳遞溫暖與祝福。文章也點出金句創作的應用場景,例如教師節賀卡、畢業小禮物等,鼓勵讀者將金句融入生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創作課上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收穫,瞭解到創作不必拘泥於形式,只要是真實的情感流露,創作目的就達到了。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創作課上的感想,以及在創作過程中的領悟和掙扎。
Thumbnail
在創作課上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收穫,瞭解到創作不必拘泥於形式,只要是真實的情感流露,創作目的就達到了。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創作課上的感想,以及在創作過程中的領悟和掙扎。
Thumbnail
感官摹寫可以怎麼練習呢?由於上個學期的寫作課程,我們與新北高中進行跨校遠距課程,讓課程多了一些不同的嘗試方式。因此這次的感官書寫練習,我們決定用大家最喜歡的「吃」的美味饗宴,來作為感官練習的主軸。
Thumbnail
感官摹寫可以怎麼練習呢?由於上個學期的寫作課程,我們與新北高中進行跨校遠距課程,讓課程多了一些不同的嘗試方式。因此這次的感官書寫練習,我們決定用大家最喜歡的「吃」的美味饗宴,來作為感官練習的主軸。
Thumbnail
考試作文與創作文體不同,有明確的評分標準因此需要特殊訓練符合要求。主要體現在寫作目的、時間限制、格式要求和評分標準等四個方面,相應的考生訓練項目,包括有類題練習,時間管理,結構清晰,以及應對評分標準。
Thumbnail
考試作文與創作文體不同,有明確的評分標準因此需要特殊訓練符合要求。主要體現在寫作目的、時間限制、格式要求和評分標準等四個方面,相應的考生訓練項目,包括有類題練習,時間管理,結構清晰,以及應對評分標準。
Thumbnail
新學季的第二天實習,帶著新的思考與星期二的學習來到了今天,今天我給自己的目標是觀察不同形式的互動與引導形式,然而從品師的課程,與綠光種子教室的課後輔導過程中,我看見並學習到了珍貴的事物。
Thumbnail
新學季的第二天實習,帶著新的思考與星期二的學習來到了今天,今天我給自己的目標是觀察不同形式的互動與引導形式,然而從品師的課程,與綠光種子教室的課後輔導過程中,我看見並學習到了珍貴的事物。
Thumbnail
這本《怦然心動的文學課》介紹了三十多位服務於不同學校的國文老師,以學科為核心,從課文開展古今中外作品閱讀並融入各自生活經驗及關心主題,用創新想法設計課程,讓孩子參與同理、思考、歸納、分析、比較和反思學習的好書,帶領我們走進文學殿堂,開啟怦然心動的知性之旅。
Thumbnail
這本《怦然心動的文學課》介紹了三十多位服務於不同學校的國文老師,以學科為核心,從課文開展古今中外作品閱讀並融入各自生活經驗及關心主題,用創新想法設計課程,讓孩子參與同理、思考、歸納、分析、比較和反思學習的好書,帶領我們走進文學殿堂,開啟怦然心動的知性之旅。
Thumbnail
【 好學、自學、共學 】 我常常說,上大學後才是我學習的開始。在中央英文系,我們需要閱讀大量文本、大量對話、大量反思和輸出,我從來沒想過,這樣的課堂風景能在數學課發生!
Thumbnail
【 好學、自學、共學 】 我常常說,上大學後才是我學習的開始。在中央英文系,我們需要閱讀大量文本、大量對話、大量反思和輸出,我從來沒想過,這樣的課堂風景能在數學課發生!
Thumbnail
學校對學生而言是什麼樣的場域?學習的場域?交友的場域?抑或是社會化的場域?我想以上的答案皆正確。學校是孩子初次離家,融入一群陌生人群的地方,這群素未謀面的人要在接下來的幾年間相處並合作,但缺乏合作經驗的他們要怎麼知道如何合作呢?我想身為老師,我們需要利用自己專業,協助孩子從個人好好地進入到團體。
Thumbnail
學校對學生而言是什麼樣的場域?學習的場域?交友的場域?抑或是社會化的場域?我想以上的答案皆正確。學校是孩子初次離家,融入一群陌生人群的地方,這群素未謀面的人要在接下來的幾年間相處並合作,但缺乏合作經驗的他們要怎麼知道如何合作呢?我想身為老師,我們需要利用自己專業,協助孩子從個人好好地進入到團體。
Thumbnail
像風像海水的我,上課前,知道心裡在湧動。做著晨間運動、洗澡,讓自己回穩,但深知對於上課,面對學生,我仍然是浮躁不確定的,仍然會突然發出:我真的有東西可以帶給學生嗎?常常這樣懷疑自己,但也真的沒有太多技術性的方法,像螺絲起子那樣拴緊我那咨意的擾動和想到什麼就丟什麼的言語。 我給自己這學期一個操練,就
Thumbnail
像風像海水的我,上課前,知道心裡在湧動。做著晨間運動、洗澡,讓自己回穩,但深知對於上課,面對學生,我仍然是浮躁不確定的,仍然會突然發出:我真的有東西可以帶給學生嗎?常常這樣懷疑自己,但也真的沒有太多技術性的方法,像螺絲起子那樣拴緊我那咨意的擾動和想到什麼就丟什麼的言語。 我給自己這學期一個操練,就
Thumbnail
畫魂  讀小學時的一堂美勞課,用蠟筆塗了一幅鄉村畫境,美術老師說,畫得不錯。
Thumbnail
畫魂  讀小學時的一堂美勞課,用蠟筆塗了一幅鄉村畫境,美術老師說,畫得不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