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的房間總是很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我們今天要進入一個危險地帶。

那個你每次經過門口都深呼吸、鼓起勇氣才敢推開的地方:孩子的房間。

沒錯,就是那個從外觀看起來很安靜、門板貼著「請勿進入」的房間,實際上裡面風速約莫6級、可能有不明的生命體正在進化中。

地上散落著樂高(專門設計來痛死家長的東西)、襪子像參加過一場革命、一張桌子看起來同時是書桌、實驗室、早餐殘骸的墓仔埔。

這不是一間房間,這是Netflix探險實境節目的現場錄影棚。


【空間症狀--亂!亂!亂!還是亂!】

孩子房間總是亂,有些家長會立刻跳到一個結論:「他懶。」

但等一下——讓我們冷靜一點,收起那句「你到底有沒有整理啊?」的經典台詞。

因為這種混亂,說不定不是懶惰,是心理訊號


【心理剖析--是壓力?情緒?還是想證明他已經長大?】

孩子的房間,某種程度上就是他的小腦袋外翻。

🧠 如果他內在有壓力沒出口——房間會亂。

🧠 如果他一直被安排、控制、規範——房間會亂。

🧠 如果他沒人教他怎麼分類、整理——你猜對了,房間也會亂。

最可怕的不是亂,是那種「我就是不想整理,這是我唯一的地盤,你動一下我東西我就要大爆炸」的情緒。

因為在這個充滿「你該這樣、你不該那樣」的世界裡,孩子唯一能決定一切的地方,可能就只有他的房間。

亂,不是對你不敬,是在表達他終於有話語權。

雖然這話語權的形式是:把衣服塞進椅背縫裡假裝它們不存在。


【你可以怎麼辦?除了嘆氣和傳line罵他之外】

讓我們試著從「我快受不了這個房間」進化到「我們一起來讓這個房間變得比較沒那麼像暴風圈」。

這裡有三招,不保證孩子會馬上變成收納魔人,但至少你們之間的對話可以不再以「你這樣我真的很難幫你說話」作為開場白。


🎯 1. 房間不是軍事基地,不要下指令,邀請他參與設計

讓他參與決定桌子放哪裡、衣服怎麼分類、玩具要不要設一個「榮譽展示區」。

你會驚訝地發現:有時候,他不是不想整理,只是「那個收納方式對我沒用」。

翻譯成大人語言:你那套IKEA式邏輯,孩子腦袋可能不認帳。


🎯 2. 給他看得見的秩序

孩子不是Dropbox,他無法「點開分類資料夾」這件事。

請用透明、半開放、顏色區分、有圖片貼紙的收納方式,讓他視覺化地理解:這些東西有家,它們不是流浪的。

👉 像「樂高住黃色家、紙膠帶住透明家、恐龍公仔住VIP玻璃展示區」,比「全部丟進收納箱」好理解太多。


🎯 3. 讓房間成為一個「會講話」的空間

意思不是要你在房間裡面裝AI助理(雖然你願意的話,我不反對!請聯絡玥豐室內裝修,我們可以提供全套服務😄😄😄),而是讓一些小動作變成「儀式感」。

🌞 拉開窗簾 = 告訴身體「現在要醒來囉」

💡 打開桌燈 = 告訴大腦「準備進入任務模式」

🧸 把熊熊放回床頭 = 告訴心情「今晚安全,準備睡覺」

這些都比你吼十次「不要再拖了快點去讀書」有效。


【結語:房間亂,是一種語言】

你看到的是髒亂,他想表達的可能是:

「我正在長大,拜託給我一點自己決定事情的空間。」

(也可能是:「我真的不會整理,你快來救我。」)

房間這件事,我們可以不只是收納的邏輯師,而是孩子心理的翻譯員。

然後如果真的很想發瘋?好,我允許你在心裡吶喊一次「這什麼鬼」,然後再走進去,試著開始那場小革命。

📸 如果你願意,拍下你家臭小孩的房間留言告訴我,你最想改善的煩惱是什麼?

👉 想用耳朵輕鬆吸收?這篇文章在 Spotify 也能聽到。請點下方連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aulina的空間心理研究室
1會員
10內容數
👉 這裡研究的不是房子,而是住在裡面的人。 這裡不是單純的裝潢頻道,也不是親職碎念集散地。 這是一個把「空間設計 × 情緒心理 × 催眠暗示」混搭起來的研究所。 📌 簡單說:保證比育兒書好笑一點點,也比裝潢手冊實用一點點。 這是一個讓你用比較好笑、不那麼絕望的方式,重新理解「家」與「人」的實驗場。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表達與情緒的表達不良而造成關係惡劣。有的時候,明明是關心,可是卻口出惡言,讓對方的心情變得更差,雙方的關係距離更加疏遠。舉例來說,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可能因為擔心或失望,語氣變得急躁,甚至帶有責備的口吻。這樣的表達方式,雖然初衷是好的,卻容易讓孩子感到被否定和不被
Thumbnail
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表達與情緒的表達不良而造成關係惡劣。有的時候,明明是關心,可是卻口出惡言,讓對方的心情變得更差,雙方的關係距離更加疏遠。舉例來說,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可能因為擔心或失望,語氣變得急躁,甚至帶有責備的口吻。這樣的表達方式,雖然初衷是好的,卻容易讓孩子感到被否定和不被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已經能 #自行入睡 的三歲以上的小孩,從嬰兒床畢業之後,可以自己上下床,可以自己離開自己的房間,擁有了這麼自由自在的活動能力後,馬上就把本來親子之間相安無事的就寢時間,瞬間轉換成為親子關係之間最緊張的戰場之一! 每天家長和幼童一起完成睡前儀式、關燈道晚安後,即將開啟的,不是家長輕鬆追劇的自由時
Thumbnail
已經能 #自行入睡 的三歲以上的小孩,從嬰兒床畢業之後,可以自己上下床,可以自己離開自己的房間,擁有了這麼自由自在的活動能力後,馬上就把本來親子之間相安無事的就寢時間,瞬間轉換成為親子關係之間最緊張的戰場之一! 每天家長和幼童一起完成睡前儀式、關燈道晚安後,即將開啟的,不是家長輕鬆追劇的自由時
Thumbnail
當孩子抓狂,自己又很忙或是很累,往往容易理智斷線,然後就變成親子衝突,其實爸爸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Thumbnail
當孩子抓狂,自己又很忙或是很累,往往容易理智斷線,然後就變成親子衝突,其實爸爸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Thumbnail
在家裡明明就很「搞威」,而且說不定還很吵,怎麼在外面就「沈默是金」,而且越鼓勵還越退縮?其實可以用社交焦慮的觀點來理解孩子唷
Thumbnail
在家裡明明就很「搞威」,而且說不定還很吵,怎麼在外面就「沈默是金」,而且越鼓勵還越退縮?其實可以用社交焦慮的觀點來理解孩子唷
Thumbnail
雖然我的原生家庭稱得上圓滿,但我一直都有種心理隔閡,因此我從小時候什麼都不說,經過學習和練習,這幾年比較可以表達自己的情緒了,但每次遇到衝突時,我的內在小孩就會搶先出現,不被愛、生氣、自卑的情緒就會爆棚噴出,然後就想用攻擊式的方式反擊,像是生氣的頂嘴,甚至出現一些極端的想法。 然而最近我的生活
Thumbnail
雖然我的原生家庭稱得上圓滿,但我一直都有種心理隔閡,因此我從小時候什麼都不說,經過學習和練習,這幾年比較可以表達自己的情緒了,但每次遇到衝突時,我的內在小孩就會搶先出現,不被愛、生氣、自卑的情緒就會爆棚噴出,然後就想用攻擊式的方式反擊,像是生氣的頂嘴,甚至出現一些極端的想法。 然而最近我的生活
Thumbnail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Thumbnail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Thumbnail
寒假開始了,你是否已經因為那些雞毛蒜皮大的日常瑣事,跟孩子雙雙處於生氣、不耐煩的狀態? 老實說這兩天,我看燁也有點不太順眼xd 就是…你們知道的 有些孩子好像天生就有潔癖似的很愛乾淨 有些孩子就大而化之不怕髒亂(就是很胎溝) 我們家兩個孩子,剛好一人一款 倒也不是好不好的問題 畢竟不論
Thumbnail
寒假開始了,你是否已經因為那些雞毛蒜皮大的日常瑣事,跟孩子雙雙處於生氣、不耐煩的狀態? 老實說這兩天,我看燁也有點不太順眼xd 就是…你們知道的 有些孩子好像天生就有潔癖似的很愛乾淨 有些孩子就大而化之不怕髒亂(就是很胎溝) 我們家兩個孩子,剛好一人一款 倒也不是好不好的問題 畢竟不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