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看就懂的「公司有沒有前途」判斷清單:
一、從產業與市場下手:先看天氣再出門
1. 行業前景- 產業在長風起飛,還是逆風撐傘?
- 挑選明顯成長曲線的領域,你的履歷才會隨指數一起上漲。
2. 市場定位
- 公司知道自己是精品還是平價量販嗎?
- 能否避開同質化泥沼、找到差異化解法。
3. 市場需求
- 營收靠短期風口還是長期剛需?
- 留意是否易被新技術或新產品取代。
二、公司內功心法:穩的才走得遠
1. 核心競爭力
- 有沒有難以模仿的技術、資料、流程或商業模式?
- 沒有就很像無印良品貼牌。
2. 財務狀況
- 翻翻年報與現金流,會賺錢、會留現金、會投未來,才叫可持續創造價值。
3. 企業文化
- 是否鼓勵學習、給舞台、允許試錯?
- 嘴上說「以人為本」,績效卻只看打卡,這就…你懂的。
4. 員工流動率
- 出入口像旋轉門=要小心。
- 高流動率常是管理或策略問題在敲警鐘。
三、領導與團隊:船長和航海圖同樣重要
1. 領導人特質
- 創辦人/老闆是否具遠見+決斷力+企圖心,能把戰略講清楚、資源整合起來。
2. 團隊能力
- 核心團隊的硬實力(技術/營運/銷售)與軟實力(溝通/協作/迭代)是否互補,並能駕馭上下游。
四、回到你自己:位置對了,努力才有回報
1. 個人成長空間
- 有培訓預算、輪調/導師制度、明確職級晉升嗎?
- 沒有成長設計=你是公司的「外掛」。
2. 與主管關係
- 主管是否願意授權、給回饋、擋子彈?
- 遇到對的上司,等於拿到職涯加速卡。
3. 公司環境
- 面試細節會說話?
- 面試官是否準時?
- 問題是否專業?
- 是否尊重你的時間?
五、實際查核:資料比感覺誠實
1. 公開資訊
- 到政府或官方平台(如「商工登記公示查詢系統」等)看登記/經營狀態。
2. 財務年報
- 閱讀公開財報、投資人簡報與新聞稿,觀察現金流、毛利走勢、資本支出、研發比例。
✅ 以上步驟做完,心中有數(超簡易行動版)
1. 30分鐘產業快篩
- 找三份產業報告+兩則近一年技術/法規變化。
2. 60分鐘公司內功體檢
- 勾選上面清單。
- 年報翻到現金流量表與管理層討論區(MD&A)。
3. 一場深度面試觀察
- 準備三個商業問題問面試官,並記錄對方的邏輯、數據與態度。
🌳Mio人資長總結
判斷公司有沒有前途,不是玄學。
把「產業×公司×團隊×你自己」的四格拼圖對齊。對齊了,薪資是結果,不是賭注。
如果你喜歡這份「職涯顯微鏡」,幫我收藏+轉發給正在選公司的朋友;把人生的下一步,交給資料與判斷,不交給運氣!
海涵人資顧問 | 中小企業內訓 | IATOPL CB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