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7/3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浪人任務,理解自己的人生使命

全系第一名畢業的人生勝利組,踏上城市浪人之路
畢業自台大社會系的張希慈,在校期間成績輝煌、得獎無數。
「我們常常為了讀書、考試,而忘了如何表達愛與感謝。」
自認是個感知能力很強的人,喜歡聆聽生活週遭真摯的故事,原本只是執行大學課程的一份作業,竟意外地開啟她的城市浪人之路。意識到真正缺乏、真正該去追尋的事情,開始啟發了行動需要,進而成為任務設計,像是「寫一封信給家人,並親自講給對方聽」等等。比起世俗價值觀下認同的主流工作,張希慈更喜歡「城市浪人」的工作產出。
第一次的挑戰賽成功落幕,不但沒有虧錢,反而有盈餘,因而開始設計更多「人際互動」、「自我探索」、「冒險挑戰」相關的任務。在沒有商業模式運作的情況下,靠著兼職工讀來支付生活費,直到2004年碰上企業家的贊助支持,讓她更加篤定與堅持。
參賽者用夢想大聲公,勇敢告訴全世界我的夢想是什麼。照片提供/城市浪人

為了夢想,向現實妥協的地方?  
張希慈笑著說,「我算是個人生勝利組吧!我不需要扛起家計重擔,且對物質生活要求很少。」幸運的是,家人給予很大的支持,讓她能無後顧之憂的去感受社會有什麼需求,並致力於教育理念的實踐,翻轉經濟階層。
「若真要說犧牲什麼事情,就是感情吧!因為沒有男朋友能接受我把他放在工作後面,如果我有養狗,可能排序都還比他前面。」自認是個工作狂,導致感情之路走的並不順遂,然而,她卻從工作領域獲得更強烈的滿足,從中找到生命的價值。

讓自己更強,就是解決自己焦慮的方式
「我不知道找誰,也不知道為什麼他要幫你,就連我要做什麼、我擁有什麼都不知道,只覺得我幹嘛要做一件耽誤大家、浪費別人時間的事。」
談到創業之始所遭遇的挫折,張希慈坦言,要執行的初衷沒有不對,只是對自己不夠有信心。沒有管理學、產品與行銷的相關背景,因而感到非常焦慮,更擔心自己不能讓其他的工作夥伴獲得應有的回饋。
爾後也逐漸地從溝通、合作,信任夥伴,使自我狀態變得平穩,更重要的是,努力提升自我能力、不斷地充實與學習,成功地減少內心的焦慮感。
圖為零元旅行挑戰活動,透過不同方式接觸不同的族群。照片提供/城市浪人

同理心,也是種技能
談到自己高二時的焦慮,本身很喜歡社會學,但一想到自己喜歡一項可能會讓自己餓死的專業,便覺得人生毀了大半。直到一位高中學長說:「大部分人畢業都找了個合適的洞就跳下去,但學社會學的人可以看到社會的樣子、可以挖一個適合自己的洞,而不是找現成的洞。」張希慈笑說,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就是創業。
「我很會感受別人情緒,但這件事不會賺錢。其實不是不會賺錢,而是我們還沒想到怎麼用它賺錢。」

以「人」為主體的雜學校,幫助你找到熱情  
張希慈以自身經驗為例,帶領團隊一同參展。雜學校依舊承續教育多樣化的特色,且用更契合社會的需求去操作,以使用者經驗為導向,讓大人小孩、任何還在體制內徬徨或是面對職涯規劃的人,擁有看見更多的學習資源與選擇路徑的機會。
如同張希慈所說,亦與雜學校的創辦初衷不謀而合:「不要害怕承認你是誰,不管你是怎樣的人,只要你能用你原本的樣子去解決事情,就能創造或尋找最適合的工作讓你勇往直前栽進去。」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