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向父母討愛了嗎?|日更挑戰第 3 天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參與多年的成長團體有固定成員約10~12人,當時我是團體內年紀最小的成員,其他成員從30歲到50歲之間,年齡差距很大,優點是我可以從團體帶領者,以及年長成員的經驗裡學到許多人際交往的智慧與遭遇難題的因應之道。

在成員真誠分享的生命故事中,我學到「看清真實」才能放下對別人不切實際的期望,找回自我力量。在家族治療大師維吉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的溝通模式裡,這是內在冰山的探索,幫助自己與他人,覺知與重新接觸自己,並且重新為自己做決定,為自己負起責任,不是當一個受害者,而是成為一個自由的人。舉個「看清真實」放下期待的例子:
最典型的是成年子女對父母的討愛。

父母對孩子的養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人格形成基礎,安全感根源、愛的泉源。但上述僅是理想型。實際上很多父母是在他們有限的愛人能力,進入親子關係,撫養孩子,孩子小時候常認為大人萬能的,可以、或必須滿足孩子對父愛、母愛的需求。
但現實是,父母也是一般人(甚至他們內心也是長不大的小孩),他們並非萬能,他們也只能在能力/認知有極限的情況給出他們對孩子的愛,於是有些父母會疏忽了孩子的情感需求,或者父母太過嚴格管教,讓責罰的傷害深刻在孩子心中,無法感受到父母的愛,還有其他種種原因,家庭未必能孕育出內心充分感受到父母關愛的孩子。


「家庭會傷人」導致很多缺愛、缺認同甚至身心受創的孩子,而他們成長後也可能會飽受憂鬱、焦慮、缺乏安全感等身心症狀的折磨。
當缺愛的孩子長大後,缺愛的傷害與討愛的渴望往往是藏在當事人無法覺察的潛意識裡,很多人都不自知,於是常用負面的方式(如抱怨情緒)向父母討愛與認同。我們仍可在很多子女與父母的互動中觀察到成年子女仍在向父母討愛。如讀者可能在家族聚會裡會看到年紀60多歲的舅舅(或其它長輩),仍在埋怨他的80多歲老爸爸(或媽媽)當初嚴格控制他的升學志願,讓他現在做不喜歡的工作。這類的孩子對父母的抱怨就是一種負面討愛的方式:期待父母能肯定他們的成就,或者可能期待父母為他們的錯誤對待方式向孩子道歉。
但當父母面對成年子女的討愛、討認同(時常以負面情緒表達包裝),父母仍用舊有的模式互動,無法也沒有能力滿足成人子女的需求(給出子女需要的愛與認同),如此惡性循環常讓父母、子女間爭吵、衝突不斷。
雖然成年子女可以學習表裡一致地跟他們父母表達他們需要父母的愛與認同,而不是用負面情緒、會破壞關係的抱怨或發洩。但是他們也要認清現實:年長的父母固定的人格模式很難改變了,而且父母的愛人能力有限,他們只是一般人,父母心裡也可能有一個缺愛的內在小孩,所以父母很難給出子女真正想要的愛與認同。
譬如:原諒他人的過錯,或寬恕他人對我們的傷害,都是為了自己好,放下對那些傷害的執著,不重複想起、不再自我折磨。讓我們的心靈能得到平靜與解放,這才是最舒服、能專注當下美好與幸福的狀態。
同理,成年子女放下對老父/老母討愛的期待,轉而接受父母的現況(無法給出或改變),這也是一種放過自己,不再被求之不得的執著與失落綁住了人生的能量。


唯有成年子女接受父母不可能改變的現實,改變心態,放下心裡期待父母認同與被愛的渴望,將伸向父母討愛的手,轉向自己內在,學習愛自己的方法,告訴自己是值得被愛的,好好陪伴、擁抱內在缺愛的孩子,學習自我肯定。


當成年子女放過自己,就能取回投射於外的能量/力量,好好地愛自己,照顧自己,這也是與自己的和解、與父母的和解。
這才能解除成年子女向父母討愛的「魔咒」,開啟子女與父母更平等了解的新關係。至此,父母與子女的相處將有真正的平靜與和諧,而雙方彼此愛的能量才能重新順暢流轉。
「傾聽憂鬱說說話」專題介紹
長年站在心理懸崖邊的憂鬱症患者,多年前我思考如何讓外界理解憂鬱症患者內在的苦,那是沒有經歷過的人無法想像同理的。但我很膽小,害怕網路酸民言論如瘋狗浪的席捲,遲遲多年都沒動筆。在疫情席捲的這兩年,我總有「不說就來不及說了」的焦慮。希望我能像「真人圖書館」,外人可藉由我的分享,稍微理解憂鬱症患者的心情。

如果對之後的文章有興趣的讀者歡迎按下追蹤或訂閱,您會在第一時間接收新文章發佈的通知訊息。同時也請按下方免費的手掌符號五下,給我肯定的掌聲。這些正面的支持都是我寫作的動力。
長年站在心理懸崖邊的憂鬱症患者,多年前我思考如何讓外界理解憂鬱症患者內在的苦,那是沒有經歷過的人無法想像同理的。但我很膽小,害怕網路酸民言論如瘋狗浪的席捲,遲遲多年都沒動筆。在疫情席捲的這兩年,我總有「不說就來不及說了」的焦慮。希望我能像「真人圖書館」,外人可藉由我的分享,稍微理解憂鬱症患者的心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短文以藝術治療探索自我焦慮為引子,說明「直覺」的重要性。藉由找回直覺力,放下慣常的理性與分析的左腦思考模式,重新拾回感性、直覺、創造的右腦思維,並能探索我們的潛意識,接納自我陰影,重拾失落的力量。
挑戰方格子中秋徵文七日日更活動,這是活動第一篇。由於本人容易食慾不振,喝得下喜歡的飲品是生活的小確幸之一。白天喝有奶泡的義式咖啡上班提神,晚上則是飲無咖啡因的麥茶。這篇是寫我去固定手搖飲店家買麥茶的小日常。
這篇來聊聊寫作空間「尋常生活之練習」的命名緣由…我所寫的「尋常生活」,並不是指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的尋常生活,而是指沒有被身心症狀困擾的「尋常生活」。我所做的很多練習,也是我想找到能跟身心症和平共處,建立屬於自己的正常生活的努力。這篇並不是勵志文,但也不是抱怨文,是想整理下心路歷程。
本文寫作緣起是跟學校的師長聊到,近年來他們感受到學生求助的數量每年都增加,各校的諮商中心對學生心理需求也應接不暇,所以我思考一陣子後,以自己參加成長團體11年的經驗,初步寫出一篇給非助人專業者可以參考的諮商輔導的7個建議,這篇也可給一般人參考。
英文諺語:Stand in one’s shoes ,意思是要有同理心,懂得站在別人的角度來思考,了解對方感受與看法,真誠及開放的交換彼此意見。解釋很簡潔,但如何實作才是最需要討論的。本文對同理心的介紹分兩篇,第一篇將從三種觀點說明「同理心」的概念,第二篇分享如何自我訓練同理心,以及如何激發他人同理
本文開始前:這篇是從憂鬱視角的吐槽文。雖然我放食物照,但不是美食文。提到生命無常這命題,我常聽到周遭的人一個相關話題的起手式:「如果我知道我壽命只剩N天,就一定會去做某某事(平常不敢做的事,或一直夢想中的夢想等等)」......
本篇短文以藝術治療探索自我焦慮為引子,說明「直覺」的重要性。藉由找回直覺力,放下慣常的理性與分析的左腦思考模式,重新拾回感性、直覺、創造的右腦思維,並能探索我們的潛意識,接納自我陰影,重拾失落的力量。
挑戰方格子中秋徵文七日日更活動,這是活動第一篇。由於本人容易食慾不振,喝得下喜歡的飲品是生活的小確幸之一。白天喝有奶泡的義式咖啡上班提神,晚上則是飲無咖啡因的麥茶。這篇是寫我去固定手搖飲店家買麥茶的小日常。
這篇來聊聊寫作空間「尋常生活之練習」的命名緣由…我所寫的「尋常生活」,並不是指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的尋常生活,而是指沒有被身心症狀困擾的「尋常生活」。我所做的很多練習,也是我想找到能跟身心症和平共處,建立屬於自己的正常生活的努力。這篇並不是勵志文,但也不是抱怨文,是想整理下心路歷程。
本文寫作緣起是跟學校的師長聊到,近年來他們感受到學生求助的數量每年都增加,各校的諮商中心對學生心理需求也應接不暇,所以我思考一陣子後,以自己參加成長團體11年的經驗,初步寫出一篇給非助人專業者可以參考的諮商輔導的7個建議,這篇也可給一般人參考。
英文諺語:Stand in one’s shoes ,意思是要有同理心,懂得站在別人的角度來思考,了解對方感受與看法,真誠及開放的交換彼此意見。解釋很簡潔,但如何實作才是最需要討論的。本文對同理心的介紹分兩篇,第一篇將從三種觀點說明「同理心」的概念,第二篇分享如何自我訓練同理心,以及如何激發他人同理
本文開始前:這篇是從憂鬱視角的吐槽文。雖然我放食物照,但不是美食文。提到生命無常這命題,我常聽到周遭的人一個相關話題的起手式:「如果我知道我壽命只剩N天,就一定會去做某某事(平常不敢做的事,或一直夢想中的夢想等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4hSwxSbAtkm9fsHx/?mibextid=oFDknk 不時看到一些團友訴說 由於父母的不為或不諒解 讓自己長期陷於傷痛 或者其實是我們對父母的期望太高 可惜父母並不是無所不能 也不總是能涵容孩子 也可能對我們無知 他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文章中,作者回顧自己與父親的關係,及其對父職的理解與實踐。通過反思早年的遺憾與未滿足的期待,作者探討瞭如何透過學習與成長來成為更好的父親,以及對自己的照顧與愛的重要性。文章以父親節為背景,分享了陪伴孩子的喜悅與心路歷程,並強調與他人建立真誠的聯結。這份對父親身份的反思,對許多父母而言是具啟發意義的。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承認自己是個壞掉的孩子,大人總是希望著下一代可以過得好,或者可以超越他們,有時候會常常聽到他們給予我們各種建議,當有一天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卻又會被批判或者溝通很難達成共識,明明是想要在父母心中獲得信任,但似乎只有感受到被指教,所以得到更多的是不信任的感覺,然後重複這個模式,直到有天開始發現不對勁
Thumbnail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Thumbnail
父母不應以子女是否主動關心自己來衡量自己的成功與失敗。在面對成年子女的問題時,父母應保持適當距離,給予愛和支持。隨著科技的進步,後親職時期的挑戰是和成年子女保持適當距離,並重新為自己的人生做規劃。
Thumbnail
《幸福童年的真正秘密》一書探討了童年創傷與戰爭創傷對成年後行為的影響,即使身為專家,但若無自我覺察,同樣遭遇親子衝突。文章總結了愛莉絲的童年背景和馬丁對母親的觀察,父母在面對自己的議題,特別是童年創傷時,對於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重要性。最後,強調了面對真實自我,對父母如何處理親子關係有著積極的影響。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4hSwxSbAtkm9fsHx/?mibextid=oFDknk 不時看到一些團友訴說 由於父母的不為或不諒解 讓自己長期陷於傷痛 或者其實是我們對父母的期望太高 可惜父母並不是無所不能 也不總是能涵容孩子 也可能對我們無知 他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文章中,作者回顧自己與父親的關係,及其對父職的理解與實踐。通過反思早年的遺憾與未滿足的期待,作者探討瞭如何透過學習與成長來成為更好的父親,以及對自己的照顧與愛的重要性。文章以父親節為背景,分享了陪伴孩子的喜悅與心路歷程,並強調與他人建立真誠的聯結。這份對父親身份的反思,對許多父母而言是具啟發意義的。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承認自己是個壞掉的孩子,大人總是希望著下一代可以過得好,或者可以超越他們,有時候會常常聽到他們給予我們各種建議,當有一天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卻又會被批判或者溝通很難達成共識,明明是想要在父母心中獲得信任,但似乎只有感受到被指教,所以得到更多的是不信任的感覺,然後重複這個模式,直到有天開始發現不對勁
Thumbnail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Thumbnail
父母不應以子女是否主動關心自己來衡量自己的成功與失敗。在面對成年子女的問題時,父母應保持適當距離,給予愛和支持。隨著科技的進步,後親職時期的挑戰是和成年子女保持適當距離,並重新為自己的人生做規劃。
Thumbnail
《幸福童年的真正秘密》一書探討了童年創傷與戰爭創傷對成年後行為的影響,即使身為專家,但若無自我覺察,同樣遭遇親子衝突。文章總結了愛莉絲的童年背景和馬丁對母親的觀察,父母在面對自己的議題,特別是童年創傷時,對於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重要性。最後,強調了面對真實自我,對父母如何處理親子關係有著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