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試圖解釋亞斯人在面對情緒時的心理路徑:如何認知情緒,並對情緒作反應。
由於情盲特性,這個路徑是簡單的,從外部身體反應去回推自己的情緒狀態,同時能處理的方法也很有限。
不過只要生活穩定,有自己的處世規則,原則上與他人並無二異。
某位亞斯人被主管強迫做事還被罵,即使不願意也因為是工作而忍耐,但有一股情緒悶在心裡,後來只要主管一大聲就感到恐懼、就哭了,更後來會害怕去上班。
1.某情境發生
(1)本身沒有情緒時
抓不到線索--依賴字面意義--個人中心推論--就事論事。
(2)有情緒時
當局者迷--陷入情緒裡—行為化(直接表現出來,例如壓抑到氣哭)。
有情緒但不一定清楚知道(如:生氣),不明白情緒為什麼發生、因果關係是什麼。接著會覺得煩躁、憂鬱或自責(這是因第一段情緒而產生的第二段情緒)。
2.事後比對:突然明白
(1)離開某情境後的自我分析
端看個人知識有多少才能分析,主要是理智上的推論:「我應該是需要什麼才會這樣?」,而非「我感受到什麼才這樣?」。自我分析時情緒是平靜的,被情緒籠罩就無法分析。
(2)從其他類似情境對比出線索
從生活中找到參照點,將線索回溯至某情境對照以解釋,並因其解釋產生情緒:「原來如此,他是那個意思,我現在覺得生氣了」。當亞斯人回去理論某情境時,中間已有時間差,對方可能已氣消,雙方情緒對不上,溝通仍然雞同鴨講。
3.亞斯人對情緒的辨識
亞斯人能辨識本能情緒,那是關乎生存的,但認知情緒時多是:「看見身體反應」的笑、用力、哭、抖、大動作…,來認知「喜、怒、哀、懼、驚嚇」等情緒。
情緒沒有程度大小,是二分法:有或沒有。
情緒會被分類為「應不應該」或「有沒有用」?不應該出現的情緒會被壓抑,甚至否認,沒有用的情緒也會被摒棄,如會對自己說:「哭對事情有幫助嗎?不要哭了,不如起來面對。」這種強迫一樣是壓抑。
就算是允許的情緒,一般也不會表現出來:會壓抑、忍耐、躲起來,到臨界點時直接爆開,「行為化」直接表現。只有笑(高興、驚喜)會直接表現,其次是暴怒(男生比女生多)。暴怒的意思是,亞斯人說不清楚因果,而社會人完全不懂亞斯在哪個點生氣。
整體而言,亞斯人情緒變化不多,且情緒被認為要由理智控制。若不可控,則表示超過認知能理解的範圍(通常是社交問題所致),並產生慌張、失控、恐懼的第二段情緒,由於一直散不去,長期累積就會產生「腦霧」而日常效率低落的現象。
4.亞斯人對情緒的處理
嚴格來說,亞斯人不是消化情緒,而是「轉存在身體裡」,所以身體對情緒的反應記憶會比大腦記憶清楚,行為自動動起來(如手指一直抓、緊繃、放空…)。
亞斯人說情緒可以放下,是因為那件事被解決了,不會再發生以致不會被勾起情緒。所以並非是消化,只是刺激源被消滅而已。
亞斯人對情緒常見的處理是:「宣洩」、「轉移」。多以「吃」、「運動」、「按摩、泡澡」等身體方式,由生理放鬆帶動心理的放鬆。但這個方式對於「創傷情緒」無效,亞斯人會直接當機,創傷情緒能量太大,一定要安撫、釋放與消化才行。
情緒壓抑並存在身體,久之就像冰箱裡冰太久的食物,壓不住一輩子,各種影響還是會散開,並進而改變心靈與認知,例如會演變成「全世界對我有敵意」的人際結論(但其實是情緒壓抑所變化變形的)。
亞斯人對可控類情緒的作法
先把情緒簡單分類,對亞斯人而言,情緒大致是兩類:可控的,或不可控的。
可控的情緒,一般最常出現「喜」、「怒」。
(1)喜
通常出現在「很順暢」的時候,例如:事情做的很順利,或克服困難時的成就感。
表達方式:很直接,會說「太好了」或露出笑容。
(2)怒
是保護自己的時候,例如:環境不舒服(聲音、空氣…)、事情不如預期、人與人間的互動問題(被強迫、觸碰、溝通不良…)
表達方式:
- 直接行為:反抗、吵架或離開 。
- 忍耐:因為不知道怎麼表達,直說可能會更被排斥,所以忍住。
- 壓抑:有道德評斷,會說自己「不可以生氣、沒有資格生氣」。
(3)衍生「第二段情緒」
常見『煩躁』,類似心神不寧,是針對「不知道自己在氣什麼」所衍生的第二段情緒,如果知道在氣什麼了,煩躁感就會消失。另一種是『委屈』,是生氣卻要忍耐,「氣哭」之後才會出現的第二段情緒。
認知處理法
可控類情緒能直接討論,能利用「理情治療法」的情緒辨識與整理,從個人認知上調整觀點與價值,把情緒納入認知可控的範圍。清楚知道事情怎麼了(是他人沒有道理),知道壓力源在哪(我在忍耐所以很緊繃),有錯就改、沒錯不隱忍,然後找方式宣洩,情緒就會緩降。
回到前例
某位亞斯人被主管強迫做事還被罵,即使不願意也因為是工作而忍耐,但有一股情緒悶在心裡,後來只要主管一大聲就感到恐懼、就哭了,更後來會害怕去上班。
這例子裡亞斯人並非害怕工作做不好,而是更害怕自己的情緒反應,會卡在「被罵時自己不該有情緒,不然抗壓性太低」的錯誤認知裡。若有人能擴大事件的角度帶他討論,例如不同觀點解釋:「是主管有病,現在的焦點是『想繼續工作,要如何面對有病的主管』,萬一不行就離職…」,就較能問題解決。
步驟 - 先找到信任的人願意聽。被接納最重要。
- 先抱怨主管(情緒宣洩),說著說著氣哭了也沒關係(情緒宣洩,哭是很自然的宣洩)。
- 在訴說與傾聽中,知道了原來自己不是不可以做,但認為一定要公平(堅持自己的原則,並推翻之前被主管說抗壓性不足的沈悶感)。
- 從討論中得出結論:即使無理,我自己的部分可以怎麼做,下次能怎麼說以表達自己的想法,或主管已經沒救了,要怎麼增強自己的內心防禦。
- 輔助方式:情緒轉移。去吃、喝、運動讓身心舒適,趕走壞心情。
然而,人際互動之間「創傷情緒」是複雜的(如傷害、背叛、利用),並無法簡單應付,這也是多數亞斯人最容易卡關卻又完全在霧裡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