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務與理論是兩個不同目標的知識領域,缺一不可
實務是操作中的細節、眉角與當下的即時反應,
理論是在討論思考事情時的完整性。
舉個例子來說,你的讓經營一個海灘派對,你的實務可以讓這一場活動執行的非常精彩,而理論呢?假如你這時候使用了專案管理的架構,那這方法論可能會提醒你需要思考應對風險(下雨時)的PlanB,而關於PlanB不是你做不出來,而只是你忘了想,理論強調的就是思考的完整性,讓我們每一次的產出都有思考的完整度。
理論是來至於一百次實務的累積與共通性
你可以規劃一個旅遊業的網站或是客戶關係管理系統,這是實務,我會稱為這是一次性經驗,但是這樣的經驗可以確保在做金融業的網站與客戶關係管理系統的時候會成功嗎?可能會可能不會,每一次的成功都會幫我們累積經驗,只是這個經驗是否具有共通性?哪部分又是產業差異?
專案管理就是我們執行過一百次的專案(這是務實)之後,我們累積下來的共通性原則,有跨產業性的共通性,也就是趨向本質性思考,這些共通性的原則就是我們所說的理論。
實務與理論是兩個不同目標的知識領域,實務是操作中的細節、眉角與當下的即時反應,理論是在討論思考事情時的完整性。
而面試最重要的事情會是什麼?
增加對彼此的了解,達成與彼此的共識。
這就是本質性的回答。
面試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成功進入這家企業,而是在過程中先了解這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他們的企業文化、未來規劃與產業趨勢走向,再到自己所負責的職務(三個月的目標)與會與這職務對接到的部門與客戶,當這些都有充分的了解之後,你才能確定你進入這家企業到底是一次的成功還是另一場職涯上的災難。
所以面試是雙向的評估,不是只有企業評估員工,你也要懂得評估去的公司,所以每次面試時,你是否有準備好自己的問題去評估那家企業所提供給你的職缺呢?或是說當面試人員問你「那你對我們公司有什麼問題想問嗎?」你只能回以尷尬地微笑說沒有?
以下分享一些簡單的check list 給大家面試時的雙向問題的參考
- 企業文化是什麼樣的風格呢?
- 公司未來一兩年的規劃是什麼呢?
- 這個產業的未來趨勢是往哪個方向走呢?
- 我進入這公司後三個月應該要完成什麼樣的目標呢?
- 未來對接的客戶是什麼風格呢? 這是買方市場還是賣方市場呢?
- 上一位主管離職的理由是什麼呢? (假如是面試主管職的話)
- 有哪些部屬是我要特別注意的?(假如是面試主管職的話)
- 在職務上有哪些可用的資源呢? (有哪位比較熱心的人可以問嗎?)
- 過去職務上最不喜歡發生的事情,他們怎麼看待?
而關鍵的也不只是問題,而是對於這些問題得到的答覆的判斷。可以追問,也要懂得有些問題的答案自己大概也知道了,就不用追問了,畢竟我們也要知道沒有什麼完美的工作,或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而這些問題中,你自己覺得哪個問題最關鍵呢?
還是你覺得有別的更關鍵的問題可以跟我分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