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3|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第9週練習:接納當年的自己

🟨接納當年的自己🟨
記得在第八週的筆記裡,我寫下一個問題"老師,為什麼我無法回想那個階段時事件,生氣、難過的感受依然在,但我想不起那個感受的事件?"
在第九週的一開始,崇建老師馬上解答,找不到過去任何情緒事件的成因,有三個主要的因素:
1)太痛苦所以遺忘了:因為那個歷程的感受太過於痛苦,所以生命的求生本能為我們做了選擇,就忘了吧!(感受依然在,只是事件忘了)
2)童年常期處在被忽略的狀態下:因為常期被忽略,所以告訴自己要懂得堅強,孤單是不必要的,慢慢的遠離跟自己感受的連結。
3)頭腦已經變成機器人:腦是一個佷自動化的能幹者,當常久這樣子的模式,例如:我是一個勇敢的人,我必需要堅強獨立,害怕是不需要的,大腦會自動屏蔽自己的感受(害怕)。
有生命就會有感受,因為感受是生命很重要的訊息。

你愛自己嗎?

愛自己很簡單,覺察感受,願意跟這樣的感受相處,這就是一份愛。

再來說說情緒,崇建老師將情緒說得更清楚,情緒分為三個面向:
1.情緒的本身: 情緒本身是中立的、沒有對錯的,情緒為我們的生命服務,負責傳遞訊息,所以情緒本身應該是被接納、被尊重的。
2.情緒的應對: 衍生的應對行為則有所影響,以生氣這個情緒來舉例,當因為生氣而對他人怒罵、打人、冷漠、忽略,這就衍生出來有問題的部分,也可以說我們表達出來的方式。
例如:喂!十點了,你怎麼還在玩電腦。(加重語氣)
客觀的事實,但內在的生氣與事實連結後,我們所帶出來的表達就變成了指責,對方就會有壓迫感,因這壓迫感而有了回應。
3.情緒的的思考: 這是影響最多,也是最有問題的地方,老師舉了一個例子,「背叛」,情緒的本身是難過、傷心,但這時候困在情緒裡,開始有了情緒腦的思考,「我是不是不夠好,所以才會被⋯⋯」、「我對他那麼好,他怎麼可以⋯⋯」,我們並不是專注在難過的情緒上,而是陷入了情緒的思考裡,整個人就被情緒給淹沒。
所謂接納情緒,是接納情緒的本身,我們怎麼反應、表達要注意;當我們要專注在情緒裡時,要小心不陷入情緒的思考裡,當懂得怎麼與自己的情緒在一起,就懂得怎麼跟自己連結,生命就有了力量、勇氣。
崇建老師以自己為例,在小學六年級時做了一個決定,決定不再別人面前哭,他要當一個不哭的人,不給人看到脆弱的一面,而這個決定陪伴著他到成年,許久許久,崇建老師說,有些情緒的決定是在潛意識,不被自己覺知的,特別是在童年的成長歷程裡的傷。

第9週的練習最後四分鐘,崇建老師帶領隨著音檔去找當年或最近發生很難過的事情去回溯,聽著聽著,我在辦公室裡流下眼淚,那時的辦公室只有我一個人,大家都上課去,唯我沒課可以靜靜的聽著音檔。
我隨著音檔跟著說:
我知道你在難過, 你是可以難過的, 如果你難過了,我也會在這裡陪你, 即使你事情沒做好、做錯了, 我也願意陪你、接納你, 你可以安心的在這裡難過。
接著我想像自己的手放在她的身上,把此刻自己的力量傳遞給她。
【本週的練習】 找一個十八歲以前的事件(若沒有就最近的事情),讓自己心情進入當時的狀態,當時發生的事件,此刻重新去經驗,去感覺當時的感覺,想像自己慢慢靠近當年的自己,第一話就是,我知道你在難過,我願意接納你的難過。想像自己靠近他、接觸他。 這是與自己連結的過程,覺察自己的情緒,靠近當時自己,治癒自己的小方法。

在寫篇時,我自己又跑了一次我想靠近自己的那個事件,心裡那個激動有明顯的減少,沒有那麼難過、那麼痛了,那是一個發生在我國小階段的某一個過年,事件中受傷的不只有我,還有我最愛的手足和母親,所以我並不打算在公開的地方呈述,暫且讓我放在我自己的心裡知道就好。
冰山理論,看似很簡單,但一個階段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感受,最難的是怎麼接近在事件中受傷的自己,在這九週裡我慢慢的接近自己,以往找會急著把52週音檔聽完,但我決定一週一週聽,慢慢去沈澱、去感受、去接近,最後在寫成文字記錄下來。
你愛自己嗎?你願意接近自己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