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7/2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面對精神疾病的污名

陳建豪 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工作者
在演講的場合裡,如果有談到關於精神疾病的污名的,我多半會從一個小活動開始。我會詢問在場的人士:「如果自己或是家人本身得了癌症,會能自在的在公眾場合裡(像是餐廳、公車站牌…)跟身旁的朋友聊這個議題的人,請舉手」,然後就會看到大部分的人都會舉手,反應出得了癌症這件事是個還能跟人談論的事。
然後我會再詢問,「如果自己或是家人本身是同性戀,會能自在的在公眾場合裡跟身旁的朋友聊這個議題的人,請舉手」,這時就會看到舉手的人數變少了。然後我會再依序詢問如果自己或家人是愛滋感染者(HIV+)、精神疾病當事人(得了思覺失調症/躁鬱症/憂鬱症/強迫症/恐慌症/焦慮症…),這兩個議題舉手的人就更少了。
應該能感覺得出來,以上我詢問的,都是社會上比較有污名的身份,而舉不舉手反應出了自己在真實生活上敢不敢跟人談論。那為什麼我們不敢談論?因為我們害怕別人的眼光,不知別人會怎麼看待/評價我們,不論這個害怕來自於想像或過往真實的經驗;以及很有可能我們自己都還無法接受,所以我們覺得別人也不能接受。
於是這些議題,很少被談論。而會談論到的場合,往往在茶餘飯後的八卦裡,或是電視及報章雜誌裡報導出來的聳動新聞後。在這些脈絡底下的談論,是一個話題、一個評價,或是一種恐懼憤怒心情下的不安宣洩,而不是認真的討論與學習。所以錯誤的觀念還是錯誤,不了解的事情一樣不了解,因為不需要去了解。這其實就是刻板印象的傳遞或延續,因為不符合事實的事也不會去核對,我們不會調整自己因為資訊不足而導致的快速評價或判斷,或是觀點裡可能的偏誤,說的再重一點,這就是偏見或歧視。
偏見跟歧視的來源就是無知跟不了解,所以面對的方法就是去「知」,知識就是力量,去閱讀(正確的資訊)與去討論(擔心害怕或期待…)。所以面對污名的第一步,就是不迴避這個議題,自己主動的去接觸去學習,去釐清自己的擔心害怕,去面對自己的心情。當想到關於精神疾病(或其他有污名的議題時),如果馬上浮現出一些評價、心情、負面的想法時,可以好奇的問問自己,能否回想得到關於有這樣的想法或心情,最早的時間點是何時?當時發生了什麼事?從誰學到/聽到的?怎麼變成了我們的想法?有了這樣的探索,可以幫我們發現,我們對於議題的觀點不是一直都在的,也是隨著成長學習內化得來的,我們就可以跟這樣的觀點隔開一些距離,這樣的觀點不等於我們自己。而且既然是學來/得來的,就可以改變,靠著閱聽較正確的資訊,像是現在有很多精神科醫師/諮商心理師等專業工作者擁有粉絲頁或YouTube頻道,他們就會談論一些疾病的醫學觀點,或是一些協會或學會的官網,也會有一些文章。
然後隨著擁有越多的正確資訊、知識,你就越能分辨誤解。接下來的第二步,不要害怕去討論,先從跟身邊的親友討論開始練習起。面對一個議題之初,人都是需要被支持、被鼓勵的,所以我們一開始要找適當的人去談論,這樣的人最好是很包容、有耐心、願意傾聽、有同理心的人,這個談論的經驗才可能會比較好,對話的過程可以練習我們的表達,練習說明我們的學習與理解,談我們的擔心害怕,然後累積多一點的好的談論經驗。
最後逐漸的,藉著對話跟討論慢慢影響由親近到生疏的朋友,傳遞相對正確的資訊與態度,用我們自身去影響與扭轉親友對這議題的觀點。然後第三步,我們可以做更大的社會對話,跟較不熟的朋友/同事談論(精神疾病)。去污名不是一種口號,也不是一種靠別人做的社會運動,可以從我們每一個人自身開始,從願意去談論、去對話開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