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話革命:人際交流的7個技巧》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英國著名作家羅森和另外兩位作者埃迪和彼得一起合寫了
一本新書叫The Talking Revolution(談話革命)
他們總結出七個談話技巧,讓人與人之間有更好相處
以下跟大家簡單介紹
1. 要想被人理解先試圖去理解別人,就是能好好傾聽他人
我們許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
在跟人說話時,很難從「傳送模式」轉成「接收模式」
溝通不良常從此開始
因此,傾聽往往是成功溝通的第一步
2. 讓對方明白你理解他的想法,這點很重要
溝通是雙向的,讓對方明白我已經知道你所說的話,常是溝通的重點
有時重復對方的話,是一種向對方顯示你已聽到了的好方法
一旦對方知道你確實明白他們的意思後,這時可以給對方提出一些建議
或是挑戰對方所說的話或觀點,當知道你給予他足夠的尊重、傾聽以及理解時,彼此之間會建立起一種聯繫,就更容易再往下交流,相處起來也會較舒服,不會彼此感到有壓力
3. 聯手找到解決方案
互相交流對解決問題來說是非常重要,這是相互傾聽和反饋的效果
尤其在一個講究團隊合作的現代社會中
《談話革命》使用了「創意性對話」這樣的詞
因為這不是單獨一人,而是充滿團隊創意的辦法
4. 打破陳規,覺察自身溝通姿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講話習慣
例如,在別人講話時你可能會打斷,或是常常會顧左右而言他
或是討好他人不敢真正表達心中想法,或是總喜歡講道理爭對錯等
覺察一下自己有沒有類似的習慣,如果有,看看能不能改進
將會提升不少的溝通力,如何覺察自我提升溝通功力,文章最後會分享!!!
5. 不要以批評別人,爭對錯為目的
溝通是為了理解彼此,並不是為了攻擊別人
有些人在聽他人說話時,會一直從中找機會批評對方,想要在當中爭個對錯
一旦有這樣的態度,說再多的話,都變成是無效的溝通
甚至可能會變成爭吵了,回到溝通的初衷是很重要的
6.溝通模式是可以改變,掌握不斷練習的原則
溝通是可以學習的,然而許多人有自己的固定模式
一時半刻不太能立刻改變,所幸我們的大腦有所謂的神經可塑性
藉由不斷的練習,大腦可以產生新的迴路
久而久之,不斷練習,可以建溝出更好的溝通模式
7. 選擇交流的適當渠道
溝通有許多方式,不同的地點和情境也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最好的是面對面的溝通,除了言語之外,也可以看到彼此的表情和肢體語言
有問題也能當面澄清,這都比只是透過一些通訊軟體,用文字溝通來得好了許多。
現代人因為通訊軟體的發達,反而失去了與人相處的EQ 態度,真是太可惜了。
因此,應當盡可能選擇面對面的交流方式。
以上的溝通技巧,大家可以試著練習,
我們會在之後的文章跟大家有更多的分享。
姜尚文心理師撰文
歡迎追蹤收聽 懂心理,調出好關係 podcast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現代人常花很多時間在滑手機 這常常是無意識的行為 久而久之,變成一個習慣, 不看就好像怪怪的, 許多人有睡前滑手機的習慣, 真的問問身邊的人, 十個大概有七八個吧, 本來只想滑個幾分鐘,卻一滑就超過一小時, 原本是想讓自己放鬆, 反而造成不小的睡眠問題, 影響到第二天的工作。 壓力也才能進一步處理
最近疫情又開始了 許多人的心情又開始擔心焦慮了起來 焦慮的人在心理身體會有一些反應 但不只如此 其實焦慮的人在思想和行為上,也會有些特徵 在我的臨床經驗中 當人的焦慮度升的太高,會造成內心極大的負荷 人就容易進入了不同焦慮的困境 例如: 會很想推辭會引發焦慮的事物, 容易脫延,會很擔心做錯一些事情
我們很容易認為,一個人自我價值感高 是因為這個人有很多優點和成就 而一個人自我價值感低,是因為他的缺點與不足 這是一個最常見的誤解。 其實,我們很容易發現,身邊一些熟識的朋友 外在條件看起來很好很優秀 但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沒有辦法欣賞自己的好, 在我的臨床經驗中, 一般來說 以下跟大家分享
自我價值從何而來,理論上有很多 那麼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貼近生活的理論 1922年,Charles Horton Coole,是一位美國社會學家 他提出"鏡像自我"的概念,並指出: 「鏡中自我」(looking-glass self)是來形容自我是人與人不斷互動的產物 這「鏡中自我」有三方面的要素
美國心理學家Gordon Allport在他的著作「偏見的本質」 提到透過適當管理的接觸 可以減少敵對群體之間常見的成見、偏見和歧視問題,並導致群體間更好的互動 Gordon Allport讓先前與愛滋病患者保持距離的學生 設計一個實驗,就是讓他們與愛滋病患愉快接觸後 1.觀察引發焦慮的原因
到底什麼是焦慮呢? 相信大家都一定有過這樣的經驗 總是感到坐立難安,心情很煩,擔心放不下 或者是很想找人說話,重複說同樣的話 不斷的叨念,要立刻去做,容易發脾氣 肩膀很緊繃,覺得無法放鬆等等 這樣種種跡象,都顯示了自己正在經歷焦慮 但焦慮不只自己會不舒服,有時還會破壞與人的關係 B. 容易疲倦。
現代人常花很多時間在滑手機 這常常是無意識的行為 久而久之,變成一個習慣, 不看就好像怪怪的, 許多人有睡前滑手機的習慣, 真的問問身邊的人, 十個大概有七八個吧, 本來只想滑個幾分鐘,卻一滑就超過一小時, 原本是想讓自己放鬆, 反而造成不小的睡眠問題, 影響到第二天的工作。 壓力也才能進一步處理
最近疫情又開始了 許多人的心情又開始擔心焦慮了起來 焦慮的人在心理身體會有一些反應 但不只如此 其實焦慮的人在思想和行為上,也會有些特徵 在我的臨床經驗中 當人的焦慮度升的太高,會造成內心極大的負荷 人就容易進入了不同焦慮的困境 例如: 會很想推辭會引發焦慮的事物, 容易脫延,會很擔心做錯一些事情
我們很容易認為,一個人自我價值感高 是因為這個人有很多優點和成就 而一個人自我價值感低,是因為他的缺點與不足 這是一個最常見的誤解。 其實,我們很容易發現,身邊一些熟識的朋友 外在條件看起來很好很優秀 但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沒有辦法欣賞自己的好, 在我的臨床經驗中, 一般來說 以下跟大家分享
自我價值從何而來,理論上有很多 那麼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貼近生活的理論 1922年,Charles Horton Coole,是一位美國社會學家 他提出"鏡像自我"的概念,並指出: 「鏡中自我」(looking-glass self)是來形容自我是人與人不斷互動的產物 這「鏡中自我」有三方面的要素
美國心理學家Gordon Allport在他的著作「偏見的本質」 提到透過適當管理的接觸 可以減少敵對群體之間常見的成見、偏見和歧視問題,並導致群體間更好的互動 Gordon Allport讓先前與愛滋病患者保持距離的學生 設計一個實驗,就是讓他們與愛滋病患愉快接觸後 1.觀察引發焦慮的原因
到底什麼是焦慮呢? 相信大家都一定有過這樣的經驗 總是感到坐立難安,心情很煩,擔心放不下 或者是很想找人說話,重複說同樣的話 不斷的叨念,要立刻去做,容易發脾氣 肩膀很緊繃,覺得無法放鬆等等 這樣種種跡象,都顯示了自己正在經歷焦慮 但焦慮不只自己會不舒服,有時還會破壞與人的關係 B. 容易疲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你會說話嗎?你總是說著「自己想說的話」,而非「對方想聽的話」嗎? 但親愛的,「建立成功關係的方法並不是學習如何說話,而是看透對方內心!」更有甚者,「還要在話中提及就連他自己都還沒察覺到的潛力。」 聽起來是不是很高段?這是《一開口就把話說到對方心坎上的55個方法》這本書的核心概念。
Thumbnail
當初開始學習諮商技巧時,雖然已掌握許多基本技術,但在實際兩人晤談練習中卻感到當機,不知道如何回應。本文分享了專注聆聽和回應的兩大練習方法,強調這些基本訓練對於適應多變的諮商情境至關重要。
Thumbnail
動機式晤談—溝通方式與會談技巧 本章分兩個主題:溝通方式與會談技巧。
[《同理心對話》作者Celeste Headlee在TED talk的分享內容] 不要分心:專注在談話的當下。 不要自以為是:在進入每一次談話時,先假定自己可以學習到一些東西。每個人都在某方面是專家。另外,放下自己的看法,這讓對方不會這麼敏感,也更願意吐露自己的心聲。 使用開放式問題:誰、什麼
Thumbnail
上篇提到了溝通技巧與觀察的重要性和促成溝通順利的三大要素,還沒有看過上篇可以先過去看看再回來會比較能理解接下來所說的重點哦~ 接續上篇,我們這禮拜要來聊聊面對問題我們如何作適當的回應和面對接收者的回答我們如何作適當的回饋。在過去的經驗裡,我們一定遇過會讓我們不斷想和對方聊下去的人,也一定遇過會讓我
Thumbnail
只要能掌握溝通分際,是否「本來就很會說話」倒不見得是重要考量。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溝通技巧很重要,但是要注意,只有外在的技巧改善溝通並不夠。本文分享從《同理心對話》學到的技巧,分成『說話者』及『聽者』,讓你從內心開始改善溝通,並達到更深層次的對話。
Thumbnail
67 篇文章|119759 字 說話觀|一對一說話藝術|人際關係 序 你是否曾因為溝通困難、人際疏離,甚至是無法理解他人或被他人理解而感到困惑呢? 讓我們帶你進入本系列文章的世界,它將為你解開人際關係的困惑、解決不會聊天的煩惱、滿足被他人需要的需求。 本系列文章深入淺出的將溝通技巧分解成各個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肯定存在著歧異,但造成人際關係的紛爭多半是「表達方式」出了問題,雖說我們時常說「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但有沒有可能盡量在表達的時候避免他人誤解或感到不舒服呢? 《換個方式說,壞事也能變好事》這本書便直指「表達技巧」中最重要的是顧慮對方的感受。無論是拒絕、建議、提問或是讚美,其實都
Thumbnail
談判對誰都很重要,因為不管你喜歡與否,你都是個參與者。談判的過程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瞭解之上。這篇文章為你介紹了許多買車的談判技巧,提出了各種方法和策略來達到雙贏的目標。除此之外,也分享了作者的實戰經驗,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你改善談判技巧,進而享受閱讀的樂趣,歡迎單次贊助或訂閱,給予小小的鼓勵!
Thumbnail
你會說話嗎?你總是說著「自己想說的話」,而非「對方想聽的話」嗎? 但親愛的,「建立成功關係的方法並不是學習如何說話,而是看透對方內心!」更有甚者,「還要在話中提及就連他自己都還沒察覺到的潛力。」 聽起來是不是很高段?這是《一開口就把話說到對方心坎上的55個方法》這本書的核心概念。
Thumbnail
當初開始學習諮商技巧時,雖然已掌握許多基本技術,但在實際兩人晤談練習中卻感到當機,不知道如何回應。本文分享了專注聆聽和回應的兩大練習方法,強調這些基本訓練對於適應多變的諮商情境至關重要。
Thumbnail
動機式晤談—溝通方式與會談技巧 本章分兩個主題:溝通方式與會談技巧。
[《同理心對話》作者Celeste Headlee在TED talk的分享內容] 不要分心:專注在談話的當下。 不要自以為是:在進入每一次談話時,先假定自己可以學習到一些東西。每個人都在某方面是專家。另外,放下自己的看法,這讓對方不會這麼敏感,也更願意吐露自己的心聲。 使用開放式問題:誰、什麼
Thumbnail
上篇提到了溝通技巧與觀察的重要性和促成溝通順利的三大要素,還沒有看過上篇可以先過去看看再回來會比較能理解接下來所說的重點哦~ 接續上篇,我們這禮拜要來聊聊面對問題我們如何作適當的回應和面對接收者的回答我們如何作適當的回饋。在過去的經驗裡,我們一定遇過會讓我們不斷想和對方聊下去的人,也一定遇過會讓我
Thumbnail
只要能掌握溝通分際,是否「本來就很會說話」倒不見得是重要考量。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溝通技巧很重要,但是要注意,只有外在的技巧改善溝通並不夠。本文分享從《同理心對話》學到的技巧,分成『說話者』及『聽者』,讓你從內心開始改善溝通,並達到更深層次的對話。
Thumbnail
67 篇文章|119759 字 說話觀|一對一說話藝術|人際關係 序 你是否曾因為溝通困難、人際疏離,甚至是無法理解他人或被他人理解而感到困惑呢? 讓我們帶你進入本系列文章的世界,它將為你解開人際關係的困惑、解決不會聊天的煩惱、滿足被他人需要的需求。 本系列文章深入淺出的將溝通技巧分解成各個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肯定存在著歧異,但造成人際關係的紛爭多半是「表達方式」出了問題,雖說我們時常說「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但有沒有可能盡量在表達的時候避免他人誤解或感到不舒服呢? 《換個方式說,壞事也能變好事》這本書便直指「表達技巧」中最重要的是顧慮對方的感受。無論是拒絕、建議、提問或是讚美,其實都
Thumbnail
談判對誰都很重要,因為不管你喜歡與否,你都是個參與者。談判的過程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瞭解之上。這篇文章為你介紹了許多買車的談判技巧,提出了各種方法和策略來達到雙贏的目標。除此之外,也分享了作者的實戰經驗,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你改善談判技巧,進而享受閱讀的樂趣,歡迎單次贊助或訂閱,給予小小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