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社群媒體使用規則」條款如何規範「情節重大」、「重大侮辱」?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蘋果新聞網報導,某科技集團旗下光電公司員工投訴,有主管在群組內發布「宣導防疫措施」,竟是要求無症狀及症狀輕微者不要去做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快篩。「因此你去快篩,結果確診,必須自己負責,不但沒薪水可領,且會害其他人員也沒有薪水可領」。還強調Omicron變異株確診者多輕症或無症狀,不要快篩嚇自己,害人害己。
如果有明確證據證明爆料的人是誰?所言均屬不實,可以依據勞基法情節重大或重大侮辱處理嗎?
https://www.pexels.com

法院見解

裁判字號: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110 年度勞訴字第 170 號民事判決
裁判日期:民國 111 年 09 月 08 日

何謂勞工違反勞動契約或工作規則,情節重大者?

  • 判斷勞工違反工作規則是否符合情節重大之要件,應就勞動之違規行為態樣、初次或累次、故意或過失違規、對雇主及所營事業所生之危險或損失、商業競爭力、內部秩序紀律之維護、勞僱間關係之緊密情況、勞工到職時間之久暫等,衡量是否達到懲戒性解僱之程度。
  • 勞工違反工作規則情節重大,不得僅就雇主所訂工作規則之名目,條列是否列為重大事項作為決定之標準,必須勞工違反工作規則之具體事由,導致勞動關係進行受到干擾,客觀上已難期待雇主採用解僱以外之懲處手段繼續其僱傭關係,有賦予雇主立即終止勞動關係權利之必要,而受僱人亦無法期待雇主於解僱後給付其資遣費,且必以雇主所為之懲戒性解僱與勞工之違規行為,在程度上相當,始足當之。
  • 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民事訴訟法第277條本文定有明文;且民事訴訟如係由原告主張權利者,應先由原告負舉證之責,若原告先不能舉證,以證實自己主張之事實為真實,則被告就其抗辯事實即令不能舉證,或其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亦應駁回原告之請求。
  • 原告縱使有前述被告所指情事,被告亦從未就原告之違規行為態樣屬初次或累次、故意或過失違規先採取記過、扣薪等處分,且迄至言詞辯論終結亦未舉證證明其客觀上已難期待被告採用解僱以外之懲處手段繼續其僱傭關係,被告有立即終止勞動關係權利之必要等情,是被告依勞基法第12條第1項第4款規定,逕予解僱原告,顯不符合解僱最後手段性之要求,自難認合法。

裁判字號: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110 年度勞訴字第 212 號民事判決
裁判日期:民國 111 年 09 月 06 日

何謂勞基法第12條第1項第2款所稱之「重大侮辱」?

應就具體事件,衡量受侮辱者(即雇主、雇主家屬、雇主代理人或其他共同工作之勞工)所受侵害之嚴重性,並斟酌勞工及受侮辱者雙方之職業、教育程度、社會地位、行為時所受之刺激、行為時之客觀環境及平時使用語言之習慣等一切情事為綜合之判斷,惟端視該勞工之侮辱行為是否已達嚴重影響勞動契約之繼續存在以為斷(最高法院92年度台上字第1631號判決意旨參照)。
按勞基法第12條第1項第2款規定,勞工對於雇主或雇主之代理人有實施暴行或重大侮辱之行為者,雇主得不經預告終止勞動契約。是指勞工對於雇主或雇主之代理人有侮辱行為,且所為之侮辱行為,必須達到「重大」程度,始符合上開法條規定之終止契約要件。

所謂侮辱

係指以言語或舉動使他人覺得難堪而言。

所謂「重大」程度

基於保障勞工工作權之要求,雇主於終止契約時既涉及勞工工作權喪失之問題,法律上自可要求雇主於可期待範圍內,捨終止契約而採用對勞工權益影響較輕之措施。
勞動基準法第十一條及第十二條對雇主終止勞動契約之事由係採取列舉,其立法目的即是限制雇主之終止權限,因此前開所謂「重大」程度,應是指勞工有侮辱行為,且已經嚴重到期待雇主繼續勞動契約給付工資,甚至僅是至預告期滿均已成為不可期待之狀況,或繼續勞動契約將造成雇主之損害,非採取此等非常手段不能防免時,始足當之(臺灣高等法院96年度重勞上字第9號判決意旨參照)。
https://www.pexels.com

本判決其他重要見解

預告期間工資之給付,於勞工依勞基法第14條不經預告終止契約時並不適用。

雇主依勞基法第11條、第13條但書規定終止勞動契約者,始應給付預告期間工資,而預告期間工資之給付,於勞工依勞基法第14條不經預告終止契約時並不適用。
勞基法第14條第4項明示僅準用同法第17條,而未準用第16條關於預告工資之規定甚明。
前開勞基法之規定,並非法律漏洞,無從類推適用,是原告主張類推適用勞基法第16條第3項規定,請求被告給付預告期間工資,並無依據,是原告請求被告給付預告期間工資5萬4000元,於法不合,不應准許。

一事不二罰

被告因原告於110年7月29日因原告於同年月28日辱罵同事,已依據工作規則第20條第2款、第69條第63、83、85、87款及勞基法第12條第1項第4款之規定記大過一次,被告既以記大過處分,如附表編號6之事由,顯不得再以同一事由,依據勞基法第12條第1項第4款之規定顯難據此再作為解雇事由。

不得隨意改列解僱事由

勞基法第11條、第12條分別規定雇主之法定解僱事由,為使勞工適當知悉其所可能面臨法律關係之變動,基於誠信原則,雇主有告知勞工其被解僱事由之義務,不得隨意改列解僱事由,亦不得將原先列於解僱通知書上之事由,於訴訟上變更為以他項事由,解雇勞工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2024號判決意旨參照。準此,雇主於終止勞動契約時,告知原告知解雇之事由,自不得於事後隨意改列或臨訟任意變更解雇事由,先為敘明。

受領勞務遲延

被告亦已預示拒絕原告給付勞務,應認被告受領勞務遲延,依民法第487條前段規定,原告並無補服勞務之義務,被告仍應給付原告至合法終止勞動契約日即110年8月23日之薪資予原告。
另上訴人遭被上訴人非法解僱始離職。上訴人自解僱當日即要求被上訴人清理現務並辦理移交,拒絕被上訴人服勞務,可見被上訴人在上訴人違法解僱前,主觀上並無任意去職之意,客觀上亦繼續提供勞務,則於上訴人拒絕受領後,應負受領遲延之責。被上訴人無須催告上訴人受領勞務,且上訴人於受領遲延後,須再表示受領之意,或為受領給付作必要之協力,催告被上訴人給付時,其受領遲延之狀態始得認為終了。在此之前,被上訴人無須補服勞務,自得請求報酬(參見最高法院92年度台上字第1979號判決意旨)。

法院其他相關見解

裁判字號:臺灣高等法院 臺中分院 100 年度勞上易字第 17 號民事判決
裁判日期:民國 100 年 08 月 16 日
查被上訴人邱xx及張xx於99年3月1日尚有前往工作場所提供勞務給付。
本案是雇主違法解僱,若雇主是合法解僱(法院判確定),勞工可以進入工作場所嗎?

刑法 第 306 條

無故侵入他人住宅、建築物或附連圍繞之土地或船艦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無故隱匿其內,或受退去之要求而仍留滯者,亦同。
「住宅」,店舖也包括在內,營業場所雖在營業時間內其允許客人出入其內,亦有一定之限度,茍非利用其營業之設備而無故闖入,仍應論已侵入住宅罪。

民法

第 234 條

債權人對於已提出之給付,拒絕受領或不能受領者,自提出時起,負遲延責任。

第 235 條

債務人非依債務本旨實行提出給付者,不生提出之效力。但債權人預示拒絕受領之意思,或給付兼需債權人之行為者,債務人得以準備給付之事情,通知債權人,以代提出。

第 487 條

僱用人受領勞務遲延者,受僱人無補服勞務之義務,仍得請求報酬。但受僱人因不服勞務所減省之費用,或轉向他處服勞務所取得,或故意怠於取得之利益,僱用人得由報酬額內扣除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74會員
488內容數
別人總是晴空萬里,為什麼您卻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一切從情境式管理開始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鄒靜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台東縣昨(17)日晚間及今(18)日下午分別發生規模6.4及6.8強震,最大震度都達到6強,受到地震影響,台東縣政府指出,海端鄉、池上鄉、關山鎮、鹿野鄉及延平鄉多處道路龜裂、塌陷或隆起,鄉民住家及校舍多有受損,山區落石坍方及部分村莊電力中斷,且連續餘震不斷,恐有再次致災之虞及影響上班、上課安全,因此
勞動部公布110年勞資爭議統計,去年總件數約2.4萬件,其中又以工資爭議占41.3%居首、其次為給付資遣費爭議。 對照勞動部違反勞動法令事業單位(雇主)查詢系統勞動檢查結果,事業單位前六項較常違反之法條分別為第24條延時工資未依規定給付、第30條第5、6項雇主應置備勞工出勤紀錄,並保存五年。出勤紀錄
原告主張: 於109年10月5日任職被告診所,擔任營運督導一職,約定每月工資為8萬元,工作內容為總公司營運業務、8家分店營運督導及人員教育等。於110年6月14日原告受指派兼任該店店長,負責該店營運管理與績效,約定底薪依督導職為每月8萬元,另擔任店長給予業績獎金,其核算方式為110年1月公布之業績4
在高雄市林園區開超商的鄭姓男子,不滿朱姓店員上班時用店家插座替自己的手機充電,且半年內高達110次,憤而提告竊盜,不過檢方發現,朱男只充電2次共30分鐘,電價僅0.04元,店家財產損失極小,認定罪證不足,處分不起訴,鄭男聲請再議,被高雄高分檢駁回。 便利商店實在很方便,不僅寄件、繳稅、訂票等等都能一
一名網友在Dcard發文表示,她經營了一間小公司,員工人數共5位。這次中秋節每個員工都有禮盒跟禮金,但只有送該名職員禮盒,因為這位職員「難管教又不擅溝通,還會倚老賣老又抗壓性差」。事後對方又跑來質問「為什麼沒有獎金」,原PO又給了600元,但對方不滿足,直呼「為何上次是幾千元,這次只有600元?」
特休假規定在勞基法第38條,跟勞基法第43條無關。更與勞工請假規則一點關係也沒有喔!那勞工怎麼請特休假呢?勞基法第70條工作規則、第38條原則由勞工排定,例外勞資雙方協商或勞動契約合意約定! 相關法令競合 勞基法 第 43 條 勞工因婚、喪、疾病或其他正當事由得請假;請假應給之假期及事假以外期間內工
台東縣昨(17)日晚間及今(18)日下午分別發生規模6.4及6.8強震,最大震度都達到6強,受到地震影響,台東縣政府指出,海端鄉、池上鄉、關山鎮、鹿野鄉及延平鄉多處道路龜裂、塌陷或隆起,鄉民住家及校舍多有受損,山區落石坍方及部分村莊電力中斷,且連續餘震不斷,恐有再次致災之虞及影響上班、上課安全,因此
勞動部公布110年勞資爭議統計,去年總件數約2.4萬件,其中又以工資爭議占41.3%居首、其次為給付資遣費爭議。 對照勞動部違反勞動法令事業單位(雇主)查詢系統勞動檢查結果,事業單位前六項較常違反之法條分別為第24條延時工資未依規定給付、第30條第5、6項雇主應置備勞工出勤紀錄,並保存五年。出勤紀錄
原告主張: 於109年10月5日任職被告診所,擔任營運督導一職,約定每月工資為8萬元,工作內容為總公司營運業務、8家分店營運督導及人員教育等。於110年6月14日原告受指派兼任該店店長,負責該店營運管理與績效,約定底薪依督導職為每月8萬元,另擔任店長給予業績獎金,其核算方式為110年1月公布之業績4
在高雄市林園區開超商的鄭姓男子,不滿朱姓店員上班時用店家插座替自己的手機充電,且半年內高達110次,憤而提告竊盜,不過檢方發現,朱男只充電2次共30分鐘,電價僅0.04元,店家財產損失極小,認定罪證不足,處分不起訴,鄭男聲請再議,被高雄高分檢駁回。 便利商店實在很方便,不僅寄件、繳稅、訂票等等都能一
一名網友在Dcard發文表示,她經營了一間小公司,員工人數共5位。這次中秋節每個員工都有禮盒跟禮金,但只有送該名職員禮盒,因為這位職員「難管教又不擅溝通,還會倚老賣老又抗壓性差」。事後對方又跑來質問「為什麼沒有獎金」,原PO又給了600元,但對方不滿足,直呼「為何上次是幾千元,這次只有600元?」
特休假規定在勞基法第38條,跟勞基法第43條無關。更與勞工請假規則一點關係也沒有喔!那勞工怎麼請特休假呢?勞基法第70條工作規則、第38條原則由勞工排定,例外勞資雙方協商或勞動契約合意約定! 相關法令競合 勞基法 第 43 條 勞工因婚、喪、疾病或其他正當事由得請假;請假應給之假期及事假以外期間內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離職後競業禁止,是一種在員工離職後,限制其在特定時間內不得從事與前僱主有競爭關係的工作或創業的契約條款,這類條款廣泛應用於高科技、研發、金融及銷售等行業,以保護企業的商業秘密、客戶資源和競爭優勢。 重要性: 保護商業機密:企業的商業機密是其競爭力的核心,離職後競業禁止條款能有效防止員工將商業機密
Thumbnail
「前開規定所稱『另有約定』,限於勞雇雙方均無爭議,且勞工同意由其工資中扣取一定金額而言」,簡單說,勞動部對於「另有約定」是指:在事故發生後才進行的約定、雙方對於約定賠償金額沒有爭議,與勞方同意自薪資中直接扣抵,當要滿足以上三個條件才能算「另有約定」、才能從勞工薪資中直接扣款;事前概括性約定,則不能算
Thumbnail
調解時,很多民眾會無法接受「勞基法第11條第5款」(即「不能勝任工作」)作為終止契約事由,其中很多人會主張,以該事由終止契約會影響未來謀職;事實上,終止契約事由你不說、我不說,根本不會有人知道,但前東家面對「背景調查」時會不會幫你修飾,其實大多是看雙方過往相處與關係。
Thumbnail
本文討論最高法院在112年度臺上字第244號民事判決中針對勞動契約終止的見解。內容包括績效考核方式的合法性,對於績效目標因工作內容變動亦需調整,以及績效目標不宜作為做為勞工績效考核的唯一標準,以符合解僱的最後手段性原則。
Thumbnail
勞動契約是雙向的,勞、資雙方於契約中地位互為平等。僱主可以試用勞工,勞工當然也可以試用僱主。雇主認為勞工不能勝任而依法資遣,沒問題;相反,勞工認為職場不適合而離職,也是很OK的。只是要注意,若公司未與勞工約定試用期,終止契約就受到「最後手段原則」拘束喔。
Thumbnail
3月8日新修正的性平三法上路,對於勞工申訴性騷擾事件,雇主是否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至關重要,本案雇主雖啟動性騷擾調查,但調查期間忽略相關證據,草率結案。且過程中,容任相關人員說出「摸一下就叫性騷擾喔!」之輕率言詞。嗣後被主管機關處以罰鍰新臺幣10萬元整,公布訴願人名稱及負責人姓名。
Thumbnail
身為勞工,面對公司不當行為時,不須預告便可離職。勞動法規定多種情況下,勞工得不經預告終止契約,例如僱主施暴或虛假招攬,且有損害勞工權益之虞。此外,當公司違反法令或損害勞工健康時,員工也可不須預告離職。文章內容詳盡列舉勞工可選擇不預告離職的情形,值得一讀。
Thumbnail
第0步-自己還想不想維持這份工作 雖然雇主資遣違法,勞工可以向法院訴請確認僱傭關係存在,且勞動事件法也有相關的保全程序,也就是可以再訴請定暫時狀態-要求雇主於訴訟中繼續僱用勞工。 勞動事件法第49條第1項: 「勞工提起確認僱傭關係存在之訴,法院認勞工有勝訴之望,且雇主繼續僱用非顯有重大困難者,
Thumbnail
甲在A公司任職,而A公司於某日將甲解僱,但未告知甲解僱理由,甲對此不服提出訴訟,在訴訟期間內,A公司以甲已在另間公司就職,違反工作規則,再以此將甲解僱。 A公司的解僱有那些問題呢?
離職後競業禁止,是一種在員工離職後,限制其在特定時間內不得從事與前僱主有競爭關係的工作或創業的契約條款,這類條款廣泛應用於高科技、研發、金融及銷售等行業,以保護企業的商業秘密、客戶資源和競爭優勢。 重要性: 保護商業機密:企業的商業機密是其競爭力的核心,離職後競業禁止條款能有效防止員工將商業機密
Thumbnail
「前開規定所稱『另有約定』,限於勞雇雙方均無爭議,且勞工同意由其工資中扣取一定金額而言」,簡單說,勞動部對於「另有約定」是指:在事故發生後才進行的約定、雙方對於約定賠償金額沒有爭議,與勞方同意自薪資中直接扣抵,當要滿足以上三個條件才能算「另有約定」、才能從勞工薪資中直接扣款;事前概括性約定,則不能算
Thumbnail
調解時,很多民眾會無法接受「勞基法第11條第5款」(即「不能勝任工作」)作為終止契約事由,其中很多人會主張,以該事由終止契約會影響未來謀職;事實上,終止契約事由你不說、我不說,根本不會有人知道,但前東家面對「背景調查」時會不會幫你修飾,其實大多是看雙方過往相處與關係。
Thumbnail
本文討論最高法院在112年度臺上字第244號民事判決中針對勞動契約終止的見解。內容包括績效考核方式的合法性,對於績效目標因工作內容變動亦需調整,以及績效目標不宜作為做為勞工績效考核的唯一標準,以符合解僱的最後手段性原則。
Thumbnail
勞動契約是雙向的,勞、資雙方於契約中地位互為平等。僱主可以試用勞工,勞工當然也可以試用僱主。雇主認為勞工不能勝任而依法資遣,沒問題;相反,勞工認為職場不適合而離職,也是很OK的。只是要注意,若公司未與勞工約定試用期,終止契約就受到「最後手段原則」拘束喔。
Thumbnail
3月8日新修正的性平三法上路,對於勞工申訴性騷擾事件,雇主是否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至關重要,本案雇主雖啟動性騷擾調查,但調查期間忽略相關證據,草率結案。且過程中,容任相關人員說出「摸一下就叫性騷擾喔!」之輕率言詞。嗣後被主管機關處以罰鍰新臺幣10萬元整,公布訴願人名稱及負責人姓名。
Thumbnail
身為勞工,面對公司不當行為時,不須預告便可離職。勞動法規定多種情況下,勞工得不經預告終止契約,例如僱主施暴或虛假招攬,且有損害勞工權益之虞。此外,當公司違反法令或損害勞工健康時,員工也可不須預告離職。文章內容詳盡列舉勞工可選擇不預告離職的情形,值得一讀。
Thumbnail
第0步-自己還想不想維持這份工作 雖然雇主資遣違法,勞工可以向法院訴請確認僱傭關係存在,且勞動事件法也有相關的保全程序,也就是可以再訴請定暫時狀態-要求雇主於訴訟中繼續僱用勞工。 勞動事件法第49條第1項: 「勞工提起確認僱傭關係存在之訴,法院認勞工有勝訴之望,且雇主繼續僱用非顯有重大困難者,
Thumbnail
甲在A公司任職,而A公司於某日將甲解僱,但未告知甲解僱理由,甲對此不服提出訴訟,在訴訟期間內,A公司以甲已在另間公司就職,違反工作規則,再以此將甲解僱。 A公司的解僱有那些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