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心累嗎?心理學帶給基督徒什麼幫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人類心靈健康發展史 ,呈現一股存在於「心靈問題作為靈性問題」與「靈性問題作為心靈問題」之間。奧古斯丁、精神科醫師梅傑、心理學家昆柯比較認同前者;自文藝復興時代以來崇尚科學、哲學,卻否定基督信仰的人,則比較認同後者。紐約協和神學院(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精神病學與宗教榮休教授尤蘭諾(Ann Ulanov)畢生致力於紓解以上張力,造福人類的心靈與靈性健康。她是虔誠的聖公宗基督徒,擁有神學和心理學學位;既是神學院榮休老師,又是執業中的榮格派精神分析師。她著書超過二十本,曾經與丈夫於學術期刊《宗教與健康期刊》(Journal of Religion and Health)一同擔任主編;獲美國精神病學會頒發費斯達獎(Oskar Pfister Award),以表揚她對精神病學與宗教的卓越貢獻。
尤蘭諾曾在歷史悠久的《美國精神分析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發表論文,論證心靈是人所共有的「主觀」經驗,但心靈不只關乎個人,也是影響每個人的「客觀」現象。例如在群體互動的過程中,有人表現自卑、有人表現委屈、有人表現敵意,於是這個群體的整體心靈氣氛就會受到負面影響。她曾合著《智能障礙者的牧養關懷》(Pastoral Care of the Mentally Disabled),指出精神病學與宗教兩個領域長年敵對。精神病學家認為,宗教是個幻覺,是把兒童的願望投射到宇宙。宗教會讓人變得幼稚,促使他們尋找神性的父母,最終無法或不願意面對殘酷的現實生活。宗教是個精神病態過程,壓抑人的心靈,使他們甘願作為威權主義的受害者。宗教(尤其基督教)則帶著恐懼和否定來看待精神病學,這可以稱為「基督徒對心靈的恐懼」(Christian fear of the psyche)。基督徒批評,精神病學、心理學等學科把人化約為化學作用或自我(ego)的適應過程,淡化人類的靈性生命。再者,這些學科推廣一種偽宗教(pseudo-religion),輕看人的罪和邪惡,視之為投射(projection)而已;不以忠信生活為人生目標,反而鼓吹擁有成熟的身分認同。精神病學關心人的心靈,即意識和無意識的作用,使人能夠立身處世,與他人共存。宗教則關心人的靈性,即上帝能夠隨時臨在的空間,讓人與自己、他人,以及上帝建立關係。精神病學研究,宗教經驗怎樣在個人和群體當中運作,對健康有正面抑或負面的影響。例如有基督徒聲稱上帝對他說話,精神病學者就會探究這現象的各個細節,了解當事人怎樣因應調適。宗教的旨趣則是人的靈性,確認這宗教經驗是否真實,釐清究竟是誰對這基督徒說話,探索他未來要怎樣經營與上帝的關係。
**KK傳道貼地聖經錄音室**(粵語)Podcast已經上架,收聽可以到以下連結~
Google Podcast版(直接google就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社會科學經典原著讀,人類學方法切入,基督教神學對話。用民族誌的手法,討論台灣宗教、社會、人文現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奧古斯丁在卷二記述一件年少輕狂的事件。有一天深夜,他跟幾個朋友走到鄰居所栽種的梨樹下,猛力把所有梨子搖下來,然後偷走,拿去餵豬。他回憶起這件事,發現自己不是為了梨子而偷梨,乃是為了明知故犯。
梅傑幫助成癮者的經歷,顯示心靈的(psychic)問題有可能也是靈性的(spiritual)問題;人的心靈不單是欲望、認知、行為、情緒等發揮作用的領域,也是人與上帝相遇、上帝作工的領域。除了梅傑之外,許多信奉基督教或肯定基督教靈性的心理學者也認同這個觀點。
梅傑(Gerald May)是二十世紀末美國數一數二最有分量的基督教屬靈導師。他醫學院畢業後行醫二十多年,後來到人生下半場,把醫學心得、助人經驗,與基督教靈修傳統整合;之後更在一個基督教機構全職服事,擔任屬靈導師。
以上述傳統作為參照基準,聖俗二分的觀念與我們的信仰違背。先針對「上帝就如流亡國王」的誤解來澄清。在這個錯誤的比喻當中,聖潔的上帝、天國的管治遭受造物排拒,受造界成為抵擋上帝的世俗勢力範圍,這就是所謂的聖俗二分。
這種聖俗二分的觀念與我們的信仰相違背,以傳統作為參照基準就可以見得。 傳統的其中一個例子是《西敏信條》(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十七世紀中期,英國內戰爆發,民不聊生,社會、政治、甚至宗教體制岌岌可危。
一九八八年,一位黑人國王在倫敦登基,舉世轟動,他就是衣索匹亞國王安哈(Amha Selassie)。安哈自封為衣索比亞第二百二十六任國王,王室血統可以追溯至三千多年前開國君主馬尼立(Menelik),即舊約聖經人物所羅門王和示巴女王的所謂兒子。
奧古斯丁在卷二記述一件年少輕狂的事件。有一天深夜,他跟幾個朋友走到鄰居所栽種的梨樹下,猛力把所有梨子搖下來,然後偷走,拿去餵豬。他回憶起這件事,發現自己不是為了梨子而偷梨,乃是為了明知故犯。
梅傑幫助成癮者的經歷,顯示心靈的(psychic)問題有可能也是靈性的(spiritual)問題;人的心靈不單是欲望、認知、行為、情緒等發揮作用的領域,也是人與上帝相遇、上帝作工的領域。除了梅傑之外,許多信奉基督教或肯定基督教靈性的心理學者也認同這個觀點。
梅傑(Gerald May)是二十世紀末美國數一數二最有分量的基督教屬靈導師。他醫學院畢業後行醫二十多年,後來到人生下半場,把醫學心得、助人經驗,與基督教靈修傳統整合;之後更在一個基督教機構全職服事,擔任屬靈導師。
以上述傳統作為參照基準,聖俗二分的觀念與我們的信仰違背。先針對「上帝就如流亡國王」的誤解來澄清。在這個錯誤的比喻當中,聖潔的上帝、天國的管治遭受造物排拒,受造界成為抵擋上帝的世俗勢力範圍,這就是所謂的聖俗二分。
這種聖俗二分的觀念與我們的信仰相違背,以傳統作為參照基準就可以見得。 傳統的其中一個例子是《西敏信條》(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十七世紀中期,英國內戰爆發,民不聊生,社會、政治、甚至宗教體制岌岌可危。
一九八八年,一位黑人國王在倫敦登基,舉世轟動,他就是衣索匹亞國王安哈(Amha Selassie)。安哈自封為衣索比亞第二百二十六任國王,王室血統可以追溯至三千多年前開國君主馬尼立(Menelik),即舊約聖經人物所羅門王和示巴女王的所謂兒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未來的世界裡,科學與信仰已經不再對立,而是和諧共存,並共同為人類的心靈健康帶來改變。這個世界充滿了信仰療法中心,專門為迷失方向或痛苦中的人提供心理和精神的療癒,幫助他們重新找到生活的意義。
Thumbnail
「幸福快樂是普世的渴望。」(p.28) 對!我以為大家都想要幸福快樂。當我接觸信仰的時候,我對著想對我傳教的同學說「信耶穌可以讓我幸福快樂嗎?」因此我也對我的基督教輔導說她信主沒有想過是為了幸福快樂的說法,驚訝不已。 學習心理學的人很熟悉印象中疑似是阿德勒學派
Thumbnail
有一種信仰,叫人們用一種特殊的方式歸附神靈,在人們與周圍的世界相處得很和諧時,神靈就會發怒和降罪,那麼這種信仰是有破壞性的。信念和懷疑,就像罪責內疚和清白無辜一樣,在心靈中相互依存,我們會在信念和懷疑之間搖擺不定,就像在罪責內疚和清白無辜之間不斷地搖擺一樣。
Thumbnail
普遍存在的無意義感,是當代異化和疏離的症狀之一。許多病人前來尋求心理治療,並不是因為有任何確切的疾病,而是感覺生活失去意義。體貼的心理治療師通常的印象是:這些病人正在經驗的困擾,並不僅僅是導因於不愉快的童年經歷,也來自於文化的重大變遷所帶來的動盪。
Thumbnail
本文主要討論阿德勒、榮格、艾瑞克森、霍妮等人的精神分析學派理論,以探討早期經驗的重要性和集體潛意識等議題。
Thumbnail
探索靈魂的領域,一個古老而深刻的議題,許多宗教、哲學和文化都有關於靈魂的概念。在許多信仰中,靈魂被認為是人的精神本質,是超越肉體的存在,可能具有不朽性和超自然特性。這與身心靈的靈性成長有著密切關聯。 靈魂和心是兩個相關但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常常在哲學、宗教和心理學等領域中被討論和探索。
Thumbnail
精神分析師溫尼考特提出精神分析中的觀點,以及對違法行為和反社會行為的獨到見解。透過對治療和違法行為的討論和託寓,探討了犯罪、治療與社會情感的複雜關係。
Thumbnail
心理學概述,什麼是心理學?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活動和行為的學科,它涉及到我們思考、感受、行為的種種。透過心理學的研究,我們能夠更深入地了解人類內心世界的運作,探索思想和情感的本質,並試圖解釋人類行為的原因和影響。 心理學的起源與發展 心理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哲學和醫學的發展。古希臘哲學
Thumbnail
現今的社會風氣開放,許多未知的力量也漸漸揭開面紗,不論是站在科學論點,還是神秘學派,都已經有非常多的數據與論點能參考。靈性本源為人的自性,人的存在可分爲四個層面:生物層面、心理層面、社會層面和靈性層面,其中靈性層面最為核心的部分。 [高頻與低頻] 時常的,能從不管是友人、客戶、或者是時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未來的世界裡,科學與信仰已經不再對立,而是和諧共存,並共同為人類的心靈健康帶來改變。這個世界充滿了信仰療法中心,專門為迷失方向或痛苦中的人提供心理和精神的療癒,幫助他們重新找到生活的意義。
Thumbnail
「幸福快樂是普世的渴望。」(p.28) 對!我以為大家都想要幸福快樂。當我接觸信仰的時候,我對著想對我傳教的同學說「信耶穌可以讓我幸福快樂嗎?」因此我也對我的基督教輔導說她信主沒有想過是為了幸福快樂的說法,驚訝不已。 學習心理學的人很熟悉印象中疑似是阿德勒學派
Thumbnail
有一種信仰,叫人們用一種特殊的方式歸附神靈,在人們與周圍的世界相處得很和諧時,神靈就會發怒和降罪,那麼這種信仰是有破壞性的。信念和懷疑,就像罪責內疚和清白無辜一樣,在心靈中相互依存,我們會在信念和懷疑之間搖擺不定,就像在罪責內疚和清白無辜之間不斷地搖擺一樣。
Thumbnail
普遍存在的無意義感,是當代異化和疏離的症狀之一。許多病人前來尋求心理治療,並不是因為有任何確切的疾病,而是感覺生活失去意義。體貼的心理治療師通常的印象是:這些病人正在經驗的困擾,並不僅僅是導因於不愉快的童年經歷,也來自於文化的重大變遷所帶來的動盪。
Thumbnail
本文主要討論阿德勒、榮格、艾瑞克森、霍妮等人的精神分析學派理論,以探討早期經驗的重要性和集體潛意識等議題。
Thumbnail
探索靈魂的領域,一個古老而深刻的議題,許多宗教、哲學和文化都有關於靈魂的概念。在許多信仰中,靈魂被認為是人的精神本質,是超越肉體的存在,可能具有不朽性和超自然特性。這與身心靈的靈性成長有著密切關聯。 靈魂和心是兩個相關但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常常在哲學、宗教和心理學等領域中被討論和探索。
Thumbnail
精神分析師溫尼考特提出精神分析中的觀點,以及對違法行為和反社會行為的獨到見解。透過對治療和違法行為的討論和託寓,探討了犯罪、治療與社會情感的複雜關係。
Thumbnail
心理學概述,什麼是心理學?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活動和行為的學科,它涉及到我們思考、感受、行為的種種。透過心理學的研究,我們能夠更深入地了解人類內心世界的運作,探索思想和情感的本質,並試圖解釋人類行為的原因和影響。 心理學的起源與發展 心理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哲學和醫學的發展。古希臘哲學
Thumbnail
現今的社會風氣開放,許多未知的力量也漸漸揭開面紗,不論是站在科學論點,還是神秘學派,都已經有非常多的數據與論點能參考。靈性本源為人的自性,人的存在可分爲四個層面:生物層面、心理層面、社會層面和靈性層面,其中靈性層面最為核心的部分。 [高頻與低頻] 時常的,能從不管是友人、客戶、或者是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