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說的話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言

小嬰兒出生後,全家人的生活步調都因而亂了套,所有人的眼光都在嬰兒身上。要先去上保母課,然後依據專家和學者提供的一堆嬰兒訊息,什麼時候吃什麼,可以吃什麼?不能吃什麼?其他人都被嚴格規定和要求…一有動靜,就得查看是餓了?還是拉了?餓了要看大小決定奶粉幾湯匙,開水多少,等到幾度…,拉了要如何拿掉尿布?如何洗屁屁?…出外一定要用嬰兒座椅…,吃飯更是不得安寧,拿出自備餐具,挑出能吃的東西,用開水先洗過,然後剪成能入口的大小…帶個嬰兒出門,父母絕對無法安心且從容的用餐,只能找個空隙,急切的扒上兩口…等到會走路了,更忙了,因為小幼童根本不耐你牽著,他們四處去探索,去探險,一不小心跌倒了,馬上心疼自責到不行…上學後,擔心不減反增,功課跟不跟得上?有沒有交到朋友?和人相處還好嗎?…一直到大學畢業,踏入社會,又得擔心找到工作沒?工作還好嗎?會不會太累?工作有著落後,還得擔憂結婚…結婚後,夫妻相處還好嗎?有要生嗎?什麼時候生?與婆家關係…升遷…薪資…買房…你知道嗎?養兒育女從來不是件小事,而父母一職似乎是永無止境的擔憂和掛慮…,

媽媽說的話

這些擔憂和掛慮通常會透過口語表達出來,而且是隨著小孩的年紀而有差異,網路上有媽媽最常說的話…之類的,底下總是有許多認同的留言,可是似乎很少人去嘗試著了解一下:媽媽為什麼會說那些話?那些話背後的含意可能是什麼?對孩子有什麼影響?如何說或許更好?
"媽媽最常說的話",這句話本身就有點意思了,首先,為什麼是”媽媽”?是否表示管教子女的任務大部份都是母親在承擔?媽媽是在什麼樣的情境下,說出如此一致的話?例如:考試最常聽到的應該是:"怎麼考那麼差?"(只要不是第一名都算考得差了;如果是第一名則變成為什麼某科不是一百分…);例如什麼事惹惱了媽媽,讓媽媽不高興了:脫口而出的可能是:"生雞蛋的沒有,放雞屎的一大堆(台語發音)"

媽媽為什麼這樣說?

他們為什麼會這樣說?我猜想可能
1.因為他的父母也是如此說他的。他聽的當時雖然不舒服,然而此種話語聽多了,在碰到類似狀況時,同樣的話不由脫口而出;他沒學過如何當父母,不知道除了耳熟能詳的,從小聽到大的話之外還能說什麼?
2.因為傳統文化的影響,亞洲文化常用批評來代替鼓勵,用批評使孩童不會得意忘形,用批評提醒孩童注意自己的言行,用批評來激勵孩童更加努力。
3.街坊鄰居或者一般家長都是類似的,他們看到的,聽到的大多差不多,因此理所然的認為好媽媽應該給你忠告,給你提醒…;
4.同樣的話說多了,已經成為慣性,碰到類似狀況,就不由自主的脫口而出。
他們的原意是良善的,是基於愛…。他們完全不會察覺到這樣做有什麼不對,遑論改進了…

媽媽的話影響大

然而負面的話,批評的用語聽多了,對孩子來說,可能不但無法達成媽媽原先的預期,反而會產生反效果。例如孩子已經非常努力了,只是這次的試題太難,因此全班的成績都不理想。然而你沒看到他的努力,反而在不分青紅皂白的情況下,只看到成績,只知道名次,次數多了,時間久了,再怎麼努力也無法獲得你的歡心,也無法讓你滿意,可能的狀況是放棄了…放棄後,你更加指責他,他變本加厲的壞給你看…台語的口頭禪也是一樣,他總有一些優點吧?可是你一句話抹殺他所有的優點,然後只看到他的缺點,也誇大他的缺失,而且他怎麼努力都沒用,只要有一點缺失,得到的評語就是"生雞蛋的沒有,放雞屎的一大堆(台語發音)"孩子的傷,孩子的痛,可是伴隨他一生,做人沒自信,思想很負面,行為很消極…可是在媽媽看來,別人也都是這樣,唯獨你最嬌貴?我是好心提醒你,如果你不是我的孩子,我還懶得提呢…

你必須讓媽媽知道:你不喜歡

如果你是父母,請注意一下自己的語詞。你必須察覺到自己說了什麼,然後才有可能檢討或反省自己的用詞。如果你是承受者,你未成年,可能的反應是漠然,反抗,改善,自我勸解,然而時間久了,想不受影響也不可能…(我之前談過童年創傷,除了不安外,言詞傷害是最主要的來源…那種傷,對不起,可能要用一生來修復…)
如果你已成年,那麼請勇敢說出你的感受,前已提過父母不易檢討反省自己的用詞,因為他們根本沒察覺到自己的說詞對你的影響,因此你可以直接說:"你的話讓我覺得不舒服,我已經非常努力了…,請你看到我的優點…你直接講,媽媽才有可能注意到他們的話是不是妥當…也才有不再重複或換個說法的可能…

不能改善就逃開吧

期待父母的道歉可能不易,但因為他們不會再重複那些讓你感到不快的話,因此你最少可以開始修復內在小孩的傷(若非如此,你想修復也不可能,因為剛剛修復了一些,可是那些讓你受傷的話又再出現了;最後甚至有可能讓你煩到想自我解脫,得憂鬱症…。)你也許會問:那如果他們還是重複呢?再次強調並加強語氣,讓他們重視並尊重你的感受是一種方法;否則就暫時離開那個傷人的場所吧,等到你已經足以承受再考慮回來吧。斷然離開,也是讓父母重視你感受的方法之一;而且彼此有段距離後,也較易冷靜客觀的看待彼此…

結論

親子關係一直是個漫長且難解的課題,媽媽在不注意的情形下脫口而出的話可能伴隨著我們成長,影響著我們一生。提醒自己絕對不要犯同樣的錯;如果你已成年,說出感受,表達不滿,要求改進,斷然離開,都是可能的處理方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內子是一個協會的理事長,也擔任三個團隊的教練,為了開會員大會,每個隊伍都需要準備一個表演活動。活動順序早已排定,大會還有三天就要進行。昨天吃晚餐時,她突然憤慨的提起,當天加強排練以便表演時,突然有位學員表示她可能無法參加,因為她參加的兩個活動中間必須換裝,他擔心時間不夠;內子一直跟他解釋和說明時間絕
台灣從民國109年開始出現出生人口比死亡人口還少的現象,而且差距愈來愈大;今年前十個月已達57,366人。馬斯克曾在臉書上提及"日本亡國論",即因日本也有此現象,而且一年差距達五十多萬人…出生比死亡少意味著老人化現象嚴重,而且愈來愈重... 前文中亦指出,比較民國九十年與民國一百一十年的人口結構,可
前言 2022-12-06的聯合報,有篇薛承泰寫的<「養兒妨老」的獨老危機>。意思是台灣有"獨老"的危機,而且,以往社會有「養兒防老」:老後存款不多,年金又少,無法應付生活開銷,但因子女較多,每人拿一點孝親費,就能生活無虞,甚至還能有點餘款;然而,那種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現在要注意的是「養兒妨老」或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前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7%時稱為「高齡化社會」,達到14%是「高齡社會」,若達20%則稱為「超高齡社會」。而依據內政部的統計,台灣在民國107年3月底,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即已達到14.05%,也就是說,7個台灣人中就
健康無價 前言 人生在世,重要的東西很多,例如財富很重要,工作很重要,自尊很重要,信仰很重要,休閒很重要,朋友很重要,家人很重要…可是沒了健康,那些都變得沒那麼重要,甚至不重要了,這也是為什麼健康是一,其他都是健康後面的零,有了健康,你認為的重要才重要。 問題是人人都知道健康重要,然而,病痛,卻遲早
前言 現代父母生養兒女絕大多數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決定(少子化嚴重的原因即因選擇不生的太多了;有些人太晚決定要生,還得歷經艱辛方得如願,甚至還無法如願),而且是願意做個好父母,並且深信自己可以做個好父母…跟胡適所謂的"只是血緣使然的生物本能"大不相同。既然是深思熟慮後的決定,所以他們當然都希望能做到
內子是一個協會的理事長,也擔任三個團隊的教練,為了開會員大會,每個隊伍都需要準備一個表演活動。活動順序早已排定,大會還有三天就要進行。昨天吃晚餐時,她突然憤慨的提起,當天加強排練以便表演時,突然有位學員表示她可能無法參加,因為她參加的兩個活動中間必須換裝,他擔心時間不夠;內子一直跟他解釋和說明時間絕
台灣從民國109年開始出現出生人口比死亡人口還少的現象,而且差距愈來愈大;今年前十個月已達57,366人。馬斯克曾在臉書上提及"日本亡國論",即因日本也有此現象,而且一年差距達五十多萬人…出生比死亡少意味著老人化現象嚴重,而且愈來愈重... 前文中亦指出,比較民國九十年與民國一百一十年的人口結構,可
前言 2022-12-06的聯合報,有篇薛承泰寫的<「養兒妨老」的獨老危機>。意思是台灣有"獨老"的危機,而且,以往社會有「養兒防老」:老後存款不多,年金又少,無法應付生活開銷,但因子女較多,每人拿一點孝親費,就能生活無虞,甚至還能有點餘款;然而,那種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現在要注意的是「養兒妨老」或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前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7%時稱為「高齡化社會」,達到14%是「高齡社會」,若達20%則稱為「超高齡社會」。而依據內政部的統計,台灣在民國107年3月底,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即已達到14.05%,也就是說,7個台灣人中就
健康無價 前言 人生在世,重要的東西很多,例如財富很重要,工作很重要,自尊很重要,信仰很重要,休閒很重要,朋友很重要,家人很重要…可是沒了健康,那些都變得沒那麼重要,甚至不重要了,這也是為什麼健康是一,其他都是健康後面的零,有了健康,你認為的重要才重要。 問題是人人都知道健康重要,然而,病痛,卻遲早
前言 現代父母生養兒女絕大多數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決定(少子化嚴重的原因即因選擇不生的太多了;有些人太晚決定要生,還得歷經艱辛方得如願,甚至還無法如願),而且是願意做個好父母,並且深信自己可以做個好父母…跟胡適所謂的"只是血緣使然的生物本能"大不相同。既然是深思熟慮後的決定,所以他們當然都希望能做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前幾天出了一個給學生的聯絡簿札記題目,叫做「家裡大人最常說的話」。先說結論,大人講了什麼話,其實小孩都有在聽。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Thumbnail
多久沒有好好跟孩子說說話了?你與孩子的關係融洽嗎? 你真得懂你的孩子嗎?
Thumbnail
「當我們在探討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父母的溝通方式對孩子自我肯定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比如當孩子取得成功或表現良好時,若父母選擇沉默或認為這是理所當然,而在孩子犯錯或失敗時卻施以嚴厲的責罵,這種偏頗的反應模式,往往導致孩子自我肯定感的低落。 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父母的認可和回饋極為敏感
Thumbnail
「我都是為你好」這句話看似表達關懷,實則會傷人,最常出現在親子關係中。父母若時常在叮嚀孩子或給孩子建議後,加上一句:「我是為你好」時,往往令孩子感到窒息。 「我是為你好」這句話背後傳遞的訊息常是:「你不懂, 我比你懂有經驗,你要聽我的」,這會讓一個準備獨立的孩子,感覺到被否定。然而,這句話背後,常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前幾天出了一個給學生的聯絡簿札記題目,叫做「家裡大人最常說的話」。先說結論,大人講了什麼話,其實小孩都有在聽。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Thumbnail
多久沒有好好跟孩子說說話了?你與孩子的關係融洽嗎? 你真得懂你的孩子嗎?
Thumbnail
「當我們在探討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父母的溝通方式對孩子自我肯定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比如當孩子取得成功或表現良好時,若父母選擇沉默或認為這是理所當然,而在孩子犯錯或失敗時卻施以嚴厲的責罵,這種偏頗的反應模式,往往導致孩子自我肯定感的低落。 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父母的認可和回饋極為敏感
Thumbnail
「我都是為你好」這句話看似表達關懷,實則會傷人,最常出現在親子關係中。父母若時常在叮嚀孩子或給孩子建議後,加上一句:「我是為你好」時,往往令孩子感到窒息。 「我是為你好」這句話背後傳遞的訊息常是:「你不懂, 我比你懂有經驗,你要聽我的」,這會讓一個準備獨立的孩子,感覺到被否定。然而,這句話背後,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