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養成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https://pixabay.com/photos/jogging-fitness-jogger-movement-4211946/
這幾天進行一項新的習慣,早上6點到公園運動,目前尚在適應當中,以往都是下班後回到家休息一下,大約9點開始運動,做些基本的開合跳、伏地挺身、深蹲以及握推等,雖然這麼做有一定的運動量,也可達到運動效果,但感覺就是差了那麼一點:沒有曬太陽。目前生活的型態大都是早上6點半前就到公司,到了晚上下班時,太陽早就下山了,似乎沒什麼機會曬到太陽,因此,最近試著早上6點起床到公園運動,可以享受和煦的陽光,畢竟一大早陽光不會太強烈、太刺眼,感覺很棒!
習慣的養成有時候不是一件單獨的事,就以6點起床運動來說,除了在前一天晚上將運動服、鞋襪備妥,調好鬧鐘之外,更重要的是,前一天要早點睡!所以我現在調整作息,11點之前上床,但是會因此連帶影響到其他的作息,好比以前大多是9點半、10點才幫小孩洗澡,洗完後會再玩一下才上床,而現在調整成9點就開始幫小孩洗澡,該整理的、該準備的以及陪小孩遊戲,都在11點之前完成。從晚上11點睡到早上6點有睡滿7個小時,應該就很足夠了,如此隔天才有精神運動,也不至於會影響到工作。相反的,如果我改變的只有6點起床運動,其他作息都沒變,一樣12點上床,那麼隔天起床應該會很痛苦,工作時可能也會感到很疲倦,影響到專注力、思考能力,是非常得不償失的。
因此要把養成習慣當成一個任務來規劃與執行,規劃時要有整體的考量,兼顧理想面與執行面的平衡,不要一次就訂出超高的標準,完全以理想面做規劃,如此會讓執行變得困難重重,且當我們不斷的被現實面打擊時,會變成不得不以強大的意志力苦撐下去,到這個地步時,我們很容易會開始懷疑自我,責備自己偷懶、不夠有紀律、沒毅力...等,最終放棄這個夭折的習慣,直到又訂了下一個超高的目標,進而陷入一個惡性循環,更嚴重的是久而久之會讓自己喪失信心,感覺自己一事無成,大大的消耗自己的能量。
習慣的養成,有賴我們盤點生活作息,做出整體的規劃,並以「成功執行」為基準來設定習慣目標,比較能夠輕鬆自在的達成,獲得些許成就感,進而推動下一個習慣,或是更進階的同類型習慣。否則,習慣養成很容易淪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窘境。
avatar-img
33會員
153內容數
『打造財稅腦,創業沒煩惱』 致力於協助準備創業的準老闆,建立財稅思維,避開創業地雷。解決你創業的財稅問題,並幫助你獲得清晰的創業財稅思維,讓你不再擔心創業後的財稅問題,專注於發展事業!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聖彥學堂 的其他內容
深層學習可說是建立在「輸出」之上,在學習時抱持著「以教代學」心態,當我們學習一門知識,我能否以簡單幾句話就能解釋清楚,精準直達該知識的核心,讓不懂該領域的人也能一聽就懂?要達到這個目標,在學習的過程中,必須理解知識的前提、推演邏輯,經過解構、理解後精煉為簡化的語言,並且同時檢視是否有邏輯不通、理解不
書中提到一個很有趣的觀點,我們其實是以大腦在閱讀,而非眼睛。意即閱讀是以眼睛為媒介,實質上是以大腦進行思考的活動,大腦理解的越快,自然閱讀速度越快,而大腦理解的速度,是建構在累積閱讀量之上,因為文章的字句是有邏輯的排列,而非無意義的亂碼組合,所以,就算我們不細讀內容,大略看過也能大致理解文章的意思,
這本書不同於大部分英語教學書,它沒有教我們背單字、記文法、解析句構等方法,而是從根本入手,從內而外、由淺入深的引導,從最基本也最核心的「建立學習系統」、「使用正確的工具」、「挑選適合的讀物」、「建立單字圖書館」,乃至於「結構式精聽」、「中英腦轉換」,到最後的「以教代學」,循序漸進的讓我們掌握學習的內
讀這本書正好解決了我心中存在已久的疑問:「市面上這麼多資訊來源,究竟要相信誰的?」 各領域皆有以聳動的標題吸流量的文章(屏除腥羶色不談),或是各種整理、懶人包,很大的原因之一,就是人們偏愛有標準答案的作法,不喜歡模糊空間,降低認知錯亂,且可獲得「多巴胺」(可參考「創造快樂大腦」讀後感),導致只要提出
兩個孩子正處於愛發問的年紀,每當孩子問了「為什麼」,我便開始想該如何解釋他們才聽得懂,因為很多詞他們目前還不懂(驚覺「費曼學習法」以教代學的實用性:如何讓7歲小孩聽得懂),因此,迫使我擠出最淺白的詞來解釋,通常搭配舉例比喻更容易懂。有時,我順著他們的問題,引導他們思考,想想看為什麼,他們總是可以
如同我向孩子說的:「你覺得你幸福,那麼,你就是幸福的。」其實,這個簡單的理念,我們從很小的時候就聽過了,只是長越大越難實踐罷了。 除此之外,最幸福的事莫過於「付出」,付出指的不是以金錢資助弱勢,而是能夠將自身所學傳授給他人,教同學解題、教同事使用分析工具、教小主管領導技巧、教新進志工快速上手,甚至
深層學習可說是建立在「輸出」之上,在學習時抱持著「以教代學」心態,當我們學習一門知識,我能否以簡單幾句話就能解釋清楚,精準直達該知識的核心,讓不懂該領域的人也能一聽就懂?要達到這個目標,在學習的過程中,必須理解知識的前提、推演邏輯,經過解構、理解後精煉為簡化的語言,並且同時檢視是否有邏輯不通、理解不
書中提到一個很有趣的觀點,我們其實是以大腦在閱讀,而非眼睛。意即閱讀是以眼睛為媒介,實質上是以大腦進行思考的活動,大腦理解的越快,自然閱讀速度越快,而大腦理解的速度,是建構在累積閱讀量之上,因為文章的字句是有邏輯的排列,而非無意義的亂碼組合,所以,就算我們不細讀內容,大略看過也能大致理解文章的意思,
這本書不同於大部分英語教學書,它沒有教我們背單字、記文法、解析句構等方法,而是從根本入手,從內而外、由淺入深的引導,從最基本也最核心的「建立學習系統」、「使用正確的工具」、「挑選適合的讀物」、「建立單字圖書館」,乃至於「結構式精聽」、「中英腦轉換」,到最後的「以教代學」,循序漸進的讓我們掌握學習的內
讀這本書正好解決了我心中存在已久的疑問:「市面上這麼多資訊來源,究竟要相信誰的?」 各領域皆有以聳動的標題吸流量的文章(屏除腥羶色不談),或是各種整理、懶人包,很大的原因之一,就是人們偏愛有標準答案的作法,不喜歡模糊空間,降低認知錯亂,且可獲得「多巴胺」(可參考「創造快樂大腦」讀後感),導致只要提出
兩個孩子正處於愛發問的年紀,每當孩子問了「為什麼」,我便開始想該如何解釋他們才聽得懂,因為很多詞他們目前還不懂(驚覺「費曼學習法」以教代學的實用性:如何讓7歲小孩聽得懂),因此,迫使我擠出最淺白的詞來解釋,通常搭配舉例比喻更容易懂。有時,我順著他們的問題,引導他們思考,想想看為什麼,他們總是可以
如同我向孩子說的:「你覺得你幸福,那麼,你就是幸福的。」其實,這個簡單的理念,我們從很小的時候就聽過了,只是長越大越難實踐罷了。 除此之外,最幸福的事莫過於「付出」,付出指的不是以金錢資助弱勢,而是能夠將自身所學傳授給他人,教同學解題、教同事使用分析工具、教小主管領導技巧、教新進志工快速上手,甚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算算從公職F.I.R.E.之後也一個月了,代表從此之後月初再也沒有固定的薪水入帳,也不用天天盯LINE看有沒有災情,也不用再接長官跟記者電話,人生也從無意識的星期一到五上班六日休息,變成每天要有意識的去安排要做哪些事。
Thumbnail
二十三點上床六點半設鬧鐘叫醒 澆完花抬腿伏地挺身八段錦運動 三餐八點十二點半五點五十左右 老婆建議的起居作息家務般嚴整
Thumbnail
酷暑假期,決定給自己一個7天的晨間挑戰:每天7:30起床,曬太陽,不碰手機。沿著河堤散步,觀察晨間生活的點滴,初期雖感疲憊,但隨著日復一日的堅持,身心逐漸輕盈,而這段屬於自己的時光,也讓我發現一些事……
Thumbnail
微小的運動習慣比沒有運動習慣好 在2023年1月時,除了斷捨離以外我同步開啟了養成運動習慣的計畫。但比起丟垃圾計畫,這個運動習慣計畫反而一直不太順利。 我自己本身有在練習合氣道和劍道,也喜歡去山中野林散步,所以本來一周就至少會有兩三天去運動。但隨著年紀增長和平常要上班,我會覺得每次練習的強度都會
Thumbnail
從小我就不愛運動,除了沒人陪伴也沒有習慣,更不喜歡運動後全身黏膩的感覺,也認為自己很健康不需要刻意去運動,直到某天身體拉警報後,醫師中肯的建議,藥物是一時,運動維持身體健康才是根本,於是開始強迫自己去適應與養成這個習慣。 反觀先生從小就有運動的習慣,他喜歡打羽球、跑步、爬山,打籃球、游泳等舉凡
Thumbnail
人人都知道要養成好習慣,問題就在養成習慣太難了,所謂的好習慣就比如說, 為了健康每天去跑步5公里、早睡早起有良好的作息、想要財富自由,開始去記帳等等。 問題是養成習慣太難了,三不五時就半途而廢! 有沒有什麼簡單的方法,不需要意志力,無腦能輕鬆持之以恆呢?
Thumbnail
你是不是也曾經想要開始運動,但總是找不到時間,或者覺得看不見成果,就放棄了? 別擔心,如果你真的想把運動融入生活中,建立一個可持續的運動習慣,以下幾點或許能夠幫助你。
Thumbnail
習慣就是「自我改善」這件事的複利。如同錢財透過複利加倍,習慣的效果也在你重複執行的過程中加倍。隨便挑一天來看,習慣的效應似乎很小,但幾個月、甚至幾年下來,它們就可能造成極巨大的影響。唯有兩年、五年,或者十年之後回頭看,好習慣的價值與壞習慣的代價才變得極為明顯。
Thumbnail
當我我們開始一項新的習慣時,我們也許會設立像是以下的目標:每天超慢跑30分鐘,於是開始興高采烈的執行,前幾天都還可能找出時間來超慢跑,例如早上起床後,有時候比較晚起床,就會在下班後跑一下。然後,生活或是工作中的意外插進來了,有時是公司突然需要加班,有時是晚間的好友聚餐,這些突發事件,會讓你忘記執行新
Thumbnail
為何好習慣那麼難以養成?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結果滯後」,也就是我們的行為與結果之間缺乏即時的反應。例如,我們設下一個目標減重3公斤,並告訴自己要養成每天晨跑30分鐘的習慣。於是我們在第二天早上興沖沖的穿上慢跑鞋,順利完成30分鐘的跑步,然後是第三天、第四天⋯。一週後,站上體重計,卻發現體重沒有變化,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算算從公職F.I.R.E.之後也一個月了,代表從此之後月初再也沒有固定的薪水入帳,也不用天天盯LINE看有沒有災情,也不用再接長官跟記者電話,人生也從無意識的星期一到五上班六日休息,變成每天要有意識的去安排要做哪些事。
Thumbnail
二十三點上床六點半設鬧鐘叫醒 澆完花抬腿伏地挺身八段錦運動 三餐八點十二點半五點五十左右 老婆建議的起居作息家務般嚴整
Thumbnail
酷暑假期,決定給自己一個7天的晨間挑戰:每天7:30起床,曬太陽,不碰手機。沿著河堤散步,觀察晨間生活的點滴,初期雖感疲憊,但隨著日復一日的堅持,身心逐漸輕盈,而這段屬於自己的時光,也讓我發現一些事……
Thumbnail
微小的運動習慣比沒有運動習慣好 在2023年1月時,除了斷捨離以外我同步開啟了養成運動習慣的計畫。但比起丟垃圾計畫,這個運動習慣計畫反而一直不太順利。 我自己本身有在練習合氣道和劍道,也喜歡去山中野林散步,所以本來一周就至少會有兩三天去運動。但隨著年紀增長和平常要上班,我會覺得每次練習的強度都會
Thumbnail
從小我就不愛運動,除了沒人陪伴也沒有習慣,更不喜歡運動後全身黏膩的感覺,也認為自己很健康不需要刻意去運動,直到某天身體拉警報後,醫師中肯的建議,藥物是一時,運動維持身體健康才是根本,於是開始強迫自己去適應與養成這個習慣。 反觀先生從小就有運動的習慣,他喜歡打羽球、跑步、爬山,打籃球、游泳等舉凡
Thumbnail
人人都知道要養成好習慣,問題就在養成習慣太難了,所謂的好習慣就比如說, 為了健康每天去跑步5公里、早睡早起有良好的作息、想要財富自由,開始去記帳等等。 問題是養成習慣太難了,三不五時就半途而廢! 有沒有什麼簡單的方法,不需要意志力,無腦能輕鬆持之以恆呢?
Thumbnail
你是不是也曾經想要開始運動,但總是找不到時間,或者覺得看不見成果,就放棄了? 別擔心,如果你真的想把運動融入生活中,建立一個可持續的運動習慣,以下幾點或許能夠幫助你。
Thumbnail
習慣就是「自我改善」這件事的複利。如同錢財透過複利加倍,習慣的效果也在你重複執行的過程中加倍。隨便挑一天來看,習慣的效應似乎很小,但幾個月、甚至幾年下來,它們就可能造成極巨大的影響。唯有兩年、五年,或者十年之後回頭看,好習慣的價值與壞習慣的代價才變得極為明顯。
Thumbnail
當我我們開始一項新的習慣時,我們也許會設立像是以下的目標:每天超慢跑30分鐘,於是開始興高采烈的執行,前幾天都還可能找出時間來超慢跑,例如早上起床後,有時候比較晚起床,就會在下班後跑一下。然後,生活或是工作中的意外插進來了,有時是公司突然需要加班,有時是晚間的好友聚餐,這些突發事件,會讓你忘記執行新
Thumbnail
為何好習慣那麼難以養成?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結果滯後」,也就是我們的行為與結果之間缺乏即時的反應。例如,我們設下一個目標減重3公斤,並告訴自己要養成每天晨跑30分鐘的習慣。於是我們在第二天早上興沖沖的穿上慢跑鞋,順利完成30分鐘的跑步,然後是第三天、第四天⋯。一週後,站上體重計,卻發現體重沒有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