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個為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兩個孩子正處於愛發問的年紀,每當孩子問了「為什麼」,我便開始想該如何解釋他們才聽得懂,因為很多詞他們目前還不懂(驚覺「費曼學習法」以教代學的實用性:如何讓7歲小孩聽得懂),因此,迫使我擠出最淺白的詞來解釋,通常搭配舉例比喻更容易懂。有時,我順著他們的問題,引導他們思考,想想看為什麼,他們總是可以很快就說出一些有趣的觀點,雖然通常都不是正解,但這樣最好,因為這就是我的目的。我希望他們思考,並把他們的想法提出一起討論,縱使是天馬行空也無妨,畢竟現在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科技,多數的發想者或發明者在當初揮灑創意之時,是不被當代所理解的。

看著樂於發問的孩子,不只對很多事物感到好奇,還勇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並且解釋一套自己的邏輯(雖然有時候真的講太久,讓我微微的失去耐性),其實我很感動,因為這正是我最缺乏的特質。印象中,從小到大我幾乎不發問(當然也有可能是我忘了),大人叫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對生活中的大小事無感,自然也不好奇,更不用談興趣、專長了,久而久之,越來越不會、也越來越不敢嘗試新事物(最怕的事情之一,就是每到新環境要自我介紹興趣及專長)。小時候唯一愛做的事,就是玩電腦遊戲「三國志4」以及「三國志武將爭霸」,就這樣慢慢長大了。除了遊戲不斷推陳出新之外,基本上沒什麼變,我還是我。

我從小就「討厭」看書,真的是到討厭的地步,因為看書就代表著考試,但我知道我對歷史故事有興趣,小時候很愛看連續劇「三國演義」。直到開始工作以後,會抽空去圖書館借歷史故事來看,看著看著,也開始看起其他領域的書籍,甚至可以挑戰完全陌生的領域。至此,總算是培養了一項興趣,而且是可以陪伴我度過一生的興趣。如此看來,其實我是有好奇心的,而不是天生無感,至少對於「歷史人物」感到好奇,但為什麼到了工作後才開發這個興趣呢?從小時候愛看三國演義以及玩三國志電玩,應該很容易可發現自己的興趣在此,為什麼不從小開始閱讀相關書籍呢?我認為答案就是「討厭」看書,也許那時的我已存在「框架效應」,將考試框架的眼鏡戴上了吧。

而開始工作之後,我也慢慢調適自己的心態,強迫自己去做以前不曾做過的事。想想,打鼓看起來很好玩,所以去學了一年半的爵士鼓,也組了個樂團(雖然幾個月就夭折),但我很享受這個過程,有趣且受益良多,學習到的不僅是鼓技,還有團隊合作,如何選曲、編曲、演奏才能取得各樂器的平衡?這個經驗也影響至今,事務所內工作的安排,如何達到平衡?如何讓有限人力達到最高效率,而不會造成有人忙碌有人閒(如同編曲失衡,貝斯很忙,鼓手很閒)?

對了,因為太常被孩子們問為什麼了,而有時真的想不出如何解釋給孩子聽,以至於常常需要google找資料,索性就買了一小套的「十萬個為什麼」,讓孩子自由的探索書中世界,也希望未來可以聽到孩子對於書本內容的分享,甚至提出不同的觀點或是經驗,那麼,這套書就太值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聖彥學堂
63會員
218內容數
『打造財稅腦,創業沒煩惱』 協助你「建立財稅思維,避開創業地雷」,解決創業的財稅問題,讓你專注發展事業!
聖彥學堂的其他內容
2024/08/16
專注力是現代的稀缺資源,管理者應該保護團隊的時間與注意力,以提升工作效率與產出價值,也可以有效降低員工的壓力。無論是個人或企業,都需要識別高價值任務,並理解機會成本的影響,選擇專注於最具價值的工作,而非隨意多工。專注於核心業務與當前任務,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2024/08/16
專注力是現代的稀缺資源,管理者應該保護團隊的時間與注意力,以提升工作效率與產出價值,也可以有效降低員工的壓力。無論是個人或企業,都需要識別高價值任務,並理解機會成本的影響,選擇專注於最具價值的工作,而非隨意多工。專注於核心業務與當前任務,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2024/08/12
在現今快節奏的生活中,多工作業常被視為提高效率的方式。然而,大腦無法同時處理多個需要認知能力的任務,只能進行任務切換。研究顯示,多工反而使得每項任務的效率降低,因此,專注於單一任務可能更能提升生活和工作的效率,讓我們擺脫多工迷思吧!
Thumbnail
2024/08/12
在現今快節奏的生活中,多工作業常被視為提高效率的方式。然而,大腦無法同時處理多個需要認知能力的任務,只能進行任務切換。研究顯示,多工反而使得每項任務的效率降低,因此,專注於單一任務可能更能提升生活和工作的效率,讓我們擺脫多工迷思吧!
Thumbnail
2024/08/09
在開放式辦公室中,專注工作成為一大挑戰,外部干擾如同事的談話和手機的便利性使得人們難以全心投入。然而,透過明確的意圖以及適當的狀態管理,我們可以提升做事的專注力,並且增強對工作的熱情。
Thumbnail
2024/08/09
在開放式辦公室中,專注工作成為一大挑戰,外部干擾如同事的談話和手機的便利性使得人們難以全心投入。然而,透過明確的意圖以及適當的狀態管理,我們可以提升做事的專注力,並且增強對工作的熱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學習怎麼來?從好奇而產生學習的慾望。年幼的孩子總是對世界充滿好奇,每個小孩總是有十萬個為什麼, 若我們希望孩子能在將來的學習上有所成就、能夠熱愛學習這件事、十萬個為什麼不要只在年幼時出現的話,從小培養起思考的習慣與能力就十分重要了!
Thumbnail
學習怎麼來?從好奇而產生學習的慾望。年幼的孩子總是對世界充滿好奇,每個小孩總是有十萬個為什麼, 若我們希望孩子能在將來的學習上有所成就、能夠熱愛學習這件事、十萬個為什麼不要只在年幼時出現的話,從小培養起思考的習慣與能力就十分重要了!
Thumbnail
我是一個小時候(生在小孩要有耳無嘴的時代)有10001個疑問,被壓抑多年後現在卻以問問題為主要工作的人。 你也喜歡問問題嗎?
Thumbnail
我是一個小時候(生在小孩要有耳無嘴的時代)有10001個疑問,被壓抑多年後現在卻以問問題為主要工作的人。 你也喜歡問問題嗎?
Thumbnail
兩個孩子正處於愛發問的年紀,每當孩子問了「為什麼」,我便開始想該如何解釋他們才聽得懂,因為很多詞他們目前還不懂(驚覺「費曼學習法」以教代學的實用性:如何讓7歲小孩聽得懂),因此,迫使我擠出最淺白的詞來解釋,通常搭配舉例比喻更容易懂。有時,我順著他們的問題,引導他們思考,想想看為什麼,他們總是可以
Thumbnail
兩個孩子正處於愛發問的年紀,每當孩子問了「為什麼」,我便開始想該如何解釋他們才聽得懂,因為很多詞他們目前還不懂(驚覺「費曼學習法」以教代學的實用性:如何讓7歲小孩聽得懂),因此,迫使我擠出最淺白的詞來解釋,通常搭配舉例比喻更容易懂。有時,我順著他們的問題,引導他們思考,想想看為什麼,他們總是可以
Thumbnail
我很喜歡問為什麼 但我發現原來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我這樣問 尤其是年紀越長的人 我就在想啊 為什麼小孩子可以盡情地發問 到了這個歲數問為什麼 會令人不耐 其實問為什麼的背後 不是因為我沒想法沒腦袋 而是我真心想知道 被我詢問的人腦中的想法 因為我想了解你 我應該不會停止問 為什麼
Thumbnail
我很喜歡問為什麼 但我發現原來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我這樣問 尤其是年紀越長的人 我就在想啊 為什麼小孩子可以盡情地發問 到了這個歲數問為什麼 會令人不耐 其實問為什麼的背後 不是因為我沒想法沒腦袋 而是我真心想知道 被我詢問的人腦中的想法 因為我想了解你 我應該不會停止問 為什麼
Thumbnail
兒子約兩、三歲的時候,我很沉迷手遊,雖然明知沉迷是不對的,但卻無法控制自己,直到我的兒子好奇的坐過來我身邊,望著我打機。 我首先是希望能為自己建立良好的習慣。所以,我開始閱讀一些自我增值的書藉,我記得我第一本讀的是《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工作?》了解了習慣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兒子約兩、三歲的時候,我很沉迷手遊,雖然明知沉迷是不對的,但卻無法控制自己,直到我的兒子好奇的坐過來我身邊,望著我打機。 我首先是希望能為自己建立良好的習慣。所以,我開始閱讀一些自我增值的書藉,我記得我第一本讀的是《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工作?》了解了習慣的重要性。
Thumbnail
在哲學裡,「為什麼」是一個最強大的萬用提問。除了可以把已經靜止的句點延展,梳理前因後果,開啟「向後的對話空間」。更重要的是,可以開啟「向下的空間」,探討更深層的原因,挖掘本質。 向下的空間,是黑暗的,是未知的,是令人恐懼的,但這是唯一通往地心的路。
Thumbnail
在哲學裡,「為什麼」是一個最強大的萬用提問。除了可以把已經靜止的句點延展,梳理前因後果,開啟「向後的對話空間」。更重要的是,可以開啟「向下的空間」,探討更深層的原因,挖掘本質。 向下的空間,是黑暗的,是未知的,是令人恐懼的,但這是唯一通往地心的路。
Thumbnail
前兩個禮拜幫國中生準備段考時,有個在班上吊車尾的孩子問我這個問題。他認為少子化的關係,以後的工作隨便找都有,何況現階段國中讀的各科裡的知識,能運用到未來裡的寥寥無幾,既然是這樣,為什麼現在還要讀這些冷冰冰的知識? 我簡單的用選擇和被選擇的比喻告訴他,若想要找到自己心裡滿意,也能滿足生活所需花費
Thumbnail
前兩個禮拜幫國中生準備段考時,有個在班上吊車尾的孩子問我這個問題。他認為少子化的關係,以後的工作隨便找都有,何況現階段國中讀的各科裡的知識,能運用到未來裡的寥寥無幾,既然是這樣,為什麼現在還要讀這些冷冰冰的知識? 我簡單的用選擇和被選擇的比喻告訴他,若想要找到自己心裡滿意,也能滿足生活所需花費
Thumbnail
我好像也不是覺得有必要所以去想,我只是忍不住想要去想。 雖然很多事,沒辦法找到所謂的因果,很多事是沒有答案的。
Thumbnail
我好像也不是覺得有必要所以去想,我只是忍不住想要去想。 雖然很多事,沒辦法找到所謂的因果,很多事是沒有答案的。
Thumbnail
小朋友說:藏在細節的才不是魔鬼,是我的三倍卷。 啊!那誰是魔鬼? 小朋友說:你休想把我的秘密講出去,哈哈。
Thumbnail
小朋友說:藏在細節的才不是魔鬼,是我的三倍卷。 啊!那誰是魔鬼? 小朋友說:你休想把我的秘密講出去,哈哈。
Thumbnail
我很珍惜每個青春的問題,我也喜歡用更深一層的反問來回應,其實大部分的答案不在我這裡,但總會在我們的交互來往間浮現。無論是課本知識的、私密生活的、宗教信仰的問題,我相信它們都藏著很強的後座力,值得被討論與挖掘。
Thumbnail
我很珍惜每個青春的問題,我也喜歡用更深一層的反問來回應,其實大部分的答案不在我這裡,但總會在我們的交互來往間浮現。無論是課本知識的、私密生活的、宗教信仰的問題,我相信它們都藏著很強的後座力,值得被討論與挖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