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第一次諮詢完後,想不太透第二次諮詢會獲得什麼嶄新內容和幫助
第一次諮詢完有點像是重新認識自己
知道自己體內的矛盾個性等等,然後試著去接受。
具象化的我
但在第二次諮詢前,因為有意識的對自己的個性認知、觀察
所以反而發現了-自己很具象化的特質。
從前面幾篇文章寫下來,我發現自己是一個很需要靠具象來理解事情的人
簡言之就是對抽象的事物;或者無法想像的事物-無法理解。
我解題目需要靠寫下來才會認真思考和理解
我需要靠文字寫下來才能排列組合我的邏輯
或者我需要靠語言描繪模擬代入情境才能理解事務的樣貌
甚至我更需要對方在教導我事情的時候是可以邊講邊操作
總之我是具象化系(酷拉比卡?)
而我也將這點觀察分享給職涯諮詢師
第二次諮詢定瞄
後來也間接發現自己原本很低分的思考者(原本2~3分),因為聊到平常喜歡看什麼書,才暴露自己超愛研究考試技巧、思考方式等等(然後思考者就衝到5分)
經過2~3種表格鑑定完後得到的結論是
大體上性格(關鍵字)都已經確定下來,接下來比較頭大的應該是怎麼定瞄在要開發哪個創作(職涯)領域。
整堂課中後段其實都在討論所有可能性
包括考試技巧諮詢、職涯諮詢、考試科目諮詢等等
可以確定的是我的關鍵字中-喜歡翻譯、思考、解釋具象化等特質很適合走諮詢類
然後呢
只是第二堂課結束後,我一直思考一個問題
我為什麼那麼不想要主動幫助別人?
在助人者的分數里,其實老師一直有點不太理解的是,我自評分數只給2-3分
但卻又對許多可以幫助他人性質的工作充滿興趣,想做的事有些部分也會因自己的天賦特質而幫助他人感到成就感。
又,我如果真的從事諮商工作,不就是一個要幫助他人的工作,其實論所有的工作內容都有一定的助人性質,只是我-一個完全不想管別人屁事的性格,我要怎麼走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