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更好的自己|從給予開始|給予 Give and Take 01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摘要

💪 問自己「我如何能給得更多?」

我的夢想是「成為更好的自己」,什麼是「更好的自己」呢?
在讀過《給予 Give and Take》這本書後,我有了方向。
成為一位「給予者」就是成為「更好的自己」

為什麼給予者是更好的自己

更像理想中的自己

因為一個熱心、喜歡幫助他人的人,大家都喜歡。
我喜歡這樣的人,所以我也想成為這樣的人。
這樣的特質,可能更接近理想中的自己的樣子:
被大多數的人喜歡、尊敬
所以對我來說,成為給予者,就是成為更好的自己。

更高的追求

在《給予 Give and Take》說,企業中最底層、薪水最低的是給予者;
但賺最多錢、最高層的人,也是給予者。
也就是說,給予者的潛力最大,可以在底層,也可能站上巔峰!
能有更高的可能性,也是另一個成為給予者的理由。

要如何成為給予者

以我從事的服務業開始,我要更積極的提供客人超出預期的服務
比方說,主動幫忙和解決客人的困難等等。
如果客人期待的服務水準是60分,我會努力做到80分,甚至更高。
從工作中開始練習,然後慢慢擴展到日常生活。

總結

所以,我想從變成一位給予者開始,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會先從記住「我如何能給得更多」開始,隨時練習、提醒自己!
20230703 初稿

書藉資訊

❏ 繁體書名:給予: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
❏ 簡體書名: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
❏ 原文書名:Give and Take: Why Helping Others Drives Our Success
❏ 作者:Adam Grant
❏ 到這裡聊聊 facebook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這裡記錄的是我的個人經驗,有關學習如何過健康的生活、經歷過那些可恥的失敗,以及藉由文字的力量,撬開我內心真正的想法和渴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 試看看聽英文助眠的效果 ❓ 邊聽邊入睡,能不能銜街睡眠學習法
💡 極簡,是為了聚焦生活 💡 只做有意義的社交 💪 一天一次 FB 💪 一周一次長文回覆 ❓ 長時間失聯的可能性
💡 夢想,是存活下來的動力 💡 不一定要用減法,試看看加法 🤔 找到真正心中的渴望 --《就因為沒時間,才什麼都能辦到》的作者吉田醫師,出國前工作、家庭和備考同時抓住;在出國求學時,還要照顧小孩和適應陌生環境,這種韌性給了我很大的鼓舞。
❏ 5W1H 加上前綴詞「喜歡」,找出喜歡、走向喜歡 ❏ 用「喜歡」做為「不喜歡」的調味劑 ➦ 在《解謎蔦屋》書中,讀到蔦屋書店的社長,是如何打造他理想的工作環境。 他告訴記者:「很簡單啊,在 5W1H 前面加上『喜歡』就好了。」 在喜歡的地方,在喜歡的時間、和喜歡的人一起做喜歡的事。 天啊,想想就
❏ 從吃喝玩樂開始—低成本的在地寫作 ❏ 在地寫作,讓自己走出舒適圈 ❏ 先寫草稿再實地調查、補完 ➦ 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對在地寫作的感想和看法。一開始從周邊的吃喝玩樂出發,不但能加深對周遭生活環境的了解、磨練寫作技巧;也藉著走出家門,讓自己和世界有更多的聯繫。
❏ 感官體驗是實體相較虛擬的優勢 ❏ 讀書心得—前有摘要、後有說明 ❏ 說明和摘要,是文章的全部,其它都可以捨棄 ➦ 這篇文章,是我讀《解謎蔦屋》中,讀到蔦屋如何戰勝網路書店,走出自己的路。讓我聯想到寫作與影音,正在爭奪用戶目光的較量。進而啟發我,要如何放大使用工具的優勢,讓寫作更簡潔、更好找到需
💪 試看看聽英文助眠的效果 ❓ 邊聽邊入睡,能不能銜街睡眠學習法
💡 極簡,是為了聚焦生活 💡 只做有意義的社交 💪 一天一次 FB 💪 一周一次長文回覆 ❓ 長時間失聯的可能性
💡 夢想,是存活下來的動力 💡 不一定要用減法,試看看加法 🤔 找到真正心中的渴望 --《就因為沒時間,才什麼都能辦到》的作者吉田醫師,出國前工作、家庭和備考同時抓住;在出國求學時,還要照顧小孩和適應陌生環境,這種韌性給了我很大的鼓舞。
❏ 5W1H 加上前綴詞「喜歡」,找出喜歡、走向喜歡 ❏ 用「喜歡」做為「不喜歡」的調味劑 ➦ 在《解謎蔦屋》書中,讀到蔦屋書店的社長,是如何打造他理想的工作環境。 他告訴記者:「很簡單啊,在 5W1H 前面加上『喜歡』就好了。」 在喜歡的地方,在喜歡的時間、和喜歡的人一起做喜歡的事。 天啊,想想就
❏ 從吃喝玩樂開始—低成本的在地寫作 ❏ 在地寫作,讓自己走出舒適圈 ❏ 先寫草稿再實地調查、補完 ➦ 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對在地寫作的感想和看法。一開始從周邊的吃喝玩樂出發,不但能加深對周遭生活環境的了解、磨練寫作技巧;也藉著走出家門,讓自己和世界有更多的聯繫。
❏ 感官體驗是實體相較虛擬的優勢 ❏ 讀書心得—前有摘要、後有說明 ❏ 說明和摘要,是文章的全部,其它都可以捨棄 ➦ 這篇文章,是我讀《解謎蔦屋》中,讀到蔦屋如何戰勝網路書店,走出自己的路。讓我聯想到寫作與影音,正在爭奪用戶目光的較量。進而啟發我,要如何放大使用工具的優勢,讓寫作更簡潔、更好找到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給予行為使人富有 預期即將降臨的快樂能激勵人們更努力工作,從而提升工作技巧和效能,並使他們設定更高的目標。 快樂的人收入較高,工作績效更好,決策和談判能力也更強。 一個人給予越多,感覺就越好,感覺越好就更樂意給予。 能量網絡 給予者會為身邊的人注入能量,並為同事創造貢獻的機會。 他們不會
本文探討如何在提升自我價值的同時,幫助身邊的人過得更好。作者認為大多數人都是自我為中心的人,因此應該預設每個人都是想讓自己過得更好,並且根據內心想法去行動,而不是取決於人情或眼光。
Thumbnail
人可分成三種:給予者(Giver)、互利者(Mathcer)、索取者(Taker),如果將這三種人的社會成就用金字塔層級來呈現,你猜上中下層分別是哪種人?沒想到,給予者要不然是最成功的人,要不就是最失敗的人。而索取者和互利者則分佈在中間階層。
我要做的,就是「Be a choice giver, not a choice maker」,我愈是這樣在心中告誡自己,便愈不容易不自覺地把自身的意志強加在別人身上。相比之下,那些動不動就用「都是為你好」的名義逼使對方作出某些選擇的人,他們往往會慣性對對方作出情緒勒索或道德綁架而不自知。
Thumbnail
大部分在探討關係、商業、教育及影響力...等等的書籍,都會提到「給予」一詞是促進彼此之間共好的重要關鍵。然而,「給予」這個觀念不斷地被提及,為何在生活中要做到「時常給予」是這麼地不易?當我在閱讀本書時,這個想法的解答,作者給了我嶄新的觀點及多層次的涵義。
善於提供他人好意,或者說會照顧他人的想法,是一種成熟的展現嗎? 我的經驗觀察到有些人會: 1.聚會時帶東西來給大家吃 2.探班時帶飲料、點心來慰問同事 3.交際場合主動關心那些比較內向的人 而我通常是後者,屬於接受別人好意的,我也不會拒絕 只是我也在想,這是不是跟會"做人"是有關係的
Thumbnail
有本書叫《給予》 (Give and Take) ,是美國華盛頓商學院的教授 Adam Grant (亞當格蘭特) 寫的 這本書裡面提到這世界上有的人是Takers (索取者),有的人是 Givers (給予者) 書裡面有一段英文論述我覺得很不錯,可以拿來學習如何描述作者觀察到的兩個對比現象​ (Takers VS. Givers)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一位作者的收入目標以及如何達成的過程,透過幫助他人增加收入,作者得到了更多的回饋和成就感,並得到了心靈的饒恕和豐盛。這篇文章深刻闡述了幸福與給予的關聯。讀者能夠透過作者的經驗得到啟發,鼓勵更多人去幫助他人、獲得快樂,引導讀者思考什麼是真正的豐盛。
Thumbnail
有一陣子,我解讀接得很兇,除了想為分析師的百張解讀作業、迅速累積基礎;坦白說,內心還時常湧現出一股,「我想要為有需要的人做更多」的救世情懷,以及我不願承認、但被我埋藏得很深的競爭心理:「我要證明,自己有能力提供最好的服務」。
Thumbnail
給予行為使人富有 預期即將降臨的快樂能激勵人們更努力工作,從而提升工作技巧和效能,並使他們設定更高的目標。 快樂的人收入較高,工作績效更好,決策和談判能力也更強。 一個人給予越多,感覺就越好,感覺越好就更樂意給予。 能量網絡 給予者會為身邊的人注入能量,並為同事創造貢獻的機會。 他們不會
本文探討如何在提升自我價值的同時,幫助身邊的人過得更好。作者認為大多數人都是自我為中心的人,因此應該預設每個人都是想讓自己過得更好,並且根據內心想法去行動,而不是取決於人情或眼光。
Thumbnail
人可分成三種:給予者(Giver)、互利者(Mathcer)、索取者(Taker),如果將這三種人的社會成就用金字塔層級來呈現,你猜上中下層分別是哪種人?沒想到,給予者要不然是最成功的人,要不就是最失敗的人。而索取者和互利者則分佈在中間階層。
我要做的,就是「Be a choice giver, not a choice maker」,我愈是這樣在心中告誡自己,便愈不容易不自覺地把自身的意志強加在別人身上。相比之下,那些動不動就用「都是為你好」的名義逼使對方作出某些選擇的人,他們往往會慣性對對方作出情緒勒索或道德綁架而不自知。
Thumbnail
大部分在探討關係、商業、教育及影響力...等等的書籍,都會提到「給予」一詞是促進彼此之間共好的重要關鍵。然而,「給予」這個觀念不斷地被提及,為何在生活中要做到「時常給予」是這麼地不易?當我在閱讀本書時,這個想法的解答,作者給了我嶄新的觀點及多層次的涵義。
善於提供他人好意,或者說會照顧他人的想法,是一種成熟的展現嗎? 我的經驗觀察到有些人會: 1.聚會時帶東西來給大家吃 2.探班時帶飲料、點心來慰問同事 3.交際場合主動關心那些比較內向的人 而我通常是後者,屬於接受別人好意的,我也不會拒絕 只是我也在想,這是不是跟會"做人"是有關係的
Thumbnail
有本書叫《給予》 (Give and Take) ,是美國華盛頓商學院的教授 Adam Grant (亞當格蘭特) 寫的 這本書裡面提到這世界上有的人是Takers (索取者),有的人是 Givers (給予者) 書裡面有一段英文論述我覺得很不錯,可以拿來學習如何描述作者觀察到的兩個對比現象​ (Takers VS. Givers)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一位作者的收入目標以及如何達成的過程,透過幫助他人增加收入,作者得到了更多的回饋和成就感,並得到了心靈的饒恕和豐盛。這篇文章深刻闡述了幸福與給予的關聯。讀者能夠透過作者的經驗得到啟發,鼓勵更多人去幫助他人、獲得快樂,引導讀者思考什麼是真正的豐盛。
Thumbnail
有一陣子,我解讀接得很兇,除了想為分析師的百張解讀作業、迅速累積基礎;坦白說,內心還時常湧現出一股,「我想要為有需要的人做更多」的救世情懷,以及我不願承認、但被我埋藏得很深的競爭心理:「我要證明,自己有能力提供最好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