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支撐著你走過憂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高三升大學之際,出現了一點反常的行為,早上不再主動起床上學、認真的我在上課發呆、情緒越來越低落對很多事失去動力。但這些被升上大學後的新鮮感所掩蓋,好多新鮮的事物、朋友、活動等著我去探索,我又恢復平常開朗陽光的樣子。

可惜過了一學期,我逐漸被憂鬱風暴籠罩,生活課業全部失了序,我無法掌握自己的情緒,也無法掌握自己的人生,是我最黑暗的時候。當時好在身邊有個能理解陪伴我的男友,他陪我走過頭三年的憂鬱時期。另外支持著我的還有每週一次的諮商,協助我的諮商老師和短短的五十分鐘諮商時間是一股安全、溫暖的力量,陪伴著我一起面對遇到的所有課題和困難。也是在這時期,接觸了禪修,成為我很大的精神糧食,精進修行成為我生活很大的動力。藉由禪修活動認識的很多各校同學和社會人士的師兄姐成為廣闊的人際網絡,讓我不會只躲在自己的世界痛苦,可以深入的與人連結。

大學畢業之際,由於憂鬱逐漸失控,我尋求精神醫學的幫助,開始在精神科看診與用藥治療。幫我看診的醫師相當有耐心,在看診時願意花時間和我討論當下遇到的難題,引導我解決問題和給予我很多正面的肯定。我就這樣持續看診到出社會,接著延續到現在,已經有八年的時間。藥物對我穩定情緒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我持續地服用藥物。和醫師維持每個月一次的看診,也是穩定的一個支持力量。

每個階段有不同的人事物支持著我,家鄉土地也帶給我很大的安定感、我的先生也是一個極為穩定的人,讓我感到安心、家人對我生活上的照顧等等,這些也都是很重要的支持。但這一路走來,最重要的支持莫過於自己,是很有韌性的自己、不放棄的自己一步一步走過來。因為憂鬱症影響身心狀態,致使做事遇到無數的挫折,或許當下十分沮喪、難過、痛苦,但從來沒有灰心過。我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嘗試,連我自己也不知道這股力量從何而來,就像是靈魂本有的堅毅引領著我。沒有什麼陪伴和支持是永恆的,只有自己的靈性是。

avatar-img
78會員
120內容數
我是一位憂鬱症患者,二十歲左右發病,現在已經過了十多年。有鑑於社會對精神失序者的不了解,我願與你分享生活點滴、所思所想。你將會發現我們並沒有什麼不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安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終於可以回來寫字了! 在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又或者是一直以來的工作模式,大的工作事件我只能一次專注一個。所以從年初到上個禮拜,我一直只專注在職涯諮詢師的培訓上。需要這麼大的專注,除了最終想取得認證以外,其實最主要是因為以前真的經歷太多次的「臨門一腳失敗」。
我自己是憂鬱症患者,但其實我一直很想成為一名心理師。 要成為心理師得度過層層關卡,耗費許多時間和金錢,這是我之前努力工作存錢的目標。
得到憂鬱症算是生病的人,可是從外表看不出來,也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去了解你發病的狀況,所以他們很容易遺忘你生病了,甚至把你當作健康的人一般對待。
我的憂鬱症在大學時期發作,致使我生活打理得一團亂,也讓學業一團糟。當時休學復學好幾次,總共休學了兩年,最後還又再延了一年才畢業。受身心狀態影響這麼嚴重,讓我很擔憂畢業後怎麼養活自己。
在我大學憂鬱狀況嚴重惡化之前,我是一個沒有特別信仰的人,家裡習俗就是依循一般傳統道教,但我喜歡接觸各種不同宗教。當時嚴重憂鬱時,我看到有許多基督教徒倚著上帝的愛憂鬱症痊癒的例子。但也許是年少輕狂,我希望自己不是依靠任何人而好起來的,拒絕依靠基督教信仰。
每當我憂鬱症發作時,總會躲起來不敢見人,因為那時負面沉重,垂頭喪氣,表情就是一副快哭的樣子,無力與人溝通。我不願別人看見這樣的自己,希望自己在別人印象中都是好的形象,所以每次發作時,就不敢出房門,這在出社會後變成一個很大的問題。
我終於可以回來寫字了! 在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又或者是一直以來的工作模式,大的工作事件我只能一次專注一個。所以從年初到上個禮拜,我一直只專注在職涯諮詢師的培訓上。需要這麼大的專注,除了最終想取得認證以外,其實最主要是因為以前真的經歷太多次的「臨門一腳失敗」。
我自己是憂鬱症患者,但其實我一直很想成為一名心理師。 要成為心理師得度過層層關卡,耗費許多時間和金錢,這是我之前努力工作存錢的目標。
得到憂鬱症算是生病的人,可是從外表看不出來,也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去了解你發病的狀況,所以他們很容易遺忘你生病了,甚至把你當作健康的人一般對待。
我的憂鬱症在大學時期發作,致使我生活打理得一團亂,也讓學業一團糟。當時休學復學好幾次,總共休學了兩年,最後還又再延了一年才畢業。受身心狀態影響這麼嚴重,讓我很擔憂畢業後怎麼養活自己。
在我大學憂鬱狀況嚴重惡化之前,我是一個沒有特別信仰的人,家裡習俗就是依循一般傳統道教,但我喜歡接觸各種不同宗教。當時嚴重憂鬱時,我看到有許多基督教徒倚著上帝的愛憂鬱症痊癒的例子。但也許是年少輕狂,我希望自己不是依靠任何人而好起來的,拒絕依靠基督教信仰。
每當我憂鬱症發作時,總會躲起來不敢見人,因為那時負面沉重,垂頭喪氣,表情就是一副快哭的樣子,無力與人溝通。我不願別人看見這樣的自己,希望自己在別人印象中都是好的形象,所以每次發作時,就不敢出房門,這在出社會後變成一個很大的問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過去,我曾經飽受心理問題的困擾。在某位朋友悉心的陪伴及照料之下,我順利從中走了出來,並得以拿掉憂鬱的濾鏡,體驗世界。我萬分感謝朋友所做的一切。只是將我帶往光明的他,自身仍身陷憂鬱的囹圄。因彼此的關係已經不在,我無以回報,只願在此將小愛化為大愛。我想這是對我、對他最好的方式。   是他讓我看見我
我前幾個月天天很痛苦,真的覺得活不下去,到現在好了至少三分之二,已經有動力做事、出門、去社區復健中心跟人社交,理解力也變好了一些,前後差這麼多,所以說憂鬱是有機會好的,我都有點驚訝我可以差這麼多,而且應該也不是藥物的幫忙,我的藥都差不多,之前換過很多都沒什麼幫助。 不過雖然近期憂鬱好很多,但常常晚
對開學的時間臨近,內心有點焦慮。 我到底需要假裝什麼模樣,一個開朗的自己,還是愛哭的自己。 這一年,我沒有全然投入主懷抱,生命枯萎,沒有盼望的世界圍繞我。 看事情的眼光變得世俗了,但知道這樣下去不行。 最近重新再靈修和禱告,因而得著力量。 沒有了信仰我什麼都不是,抑鬱很輕易就打倒我。 沒
Thumbnail
我的大學休學經歷,充滿焦慮症和社交障礙的挑戰,以及對教育體系的反思。無論在學校或是生活中,都充滿著種種困難和挑戰,然而這些經歷也讓我更加了解到自己,對於未來的人生方向也有了更清晰的想法。
Thumbnail
在過去的生命中,經歷過無數大大小小的負向經驗,也碰過無數多的壓力與挫折。這篇文章探討了當朋友或家人說你有憂鬱症時可能帶給你的感受,以及面對這種情況時的心理治療所尋求協助的重要性。
Thumbnail
此文章描述憂鬱症並非可怕之事。 作者親身經歷九年憂鬱,從一開始的恨與討厭,逐漸轉變至理解與接納自己。他認為,正是因為憂鬱的存在,他學會珍惜幸福,並重視愛的價值。
Thumbnail
透過敘述治療的方式,作者陪伴朋友克服了女兒憂鬱症的初期症狀,讓朋友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與智慧,並充滿了信心。文章中主要敍述作者如何陪伴朋友變化,透過敘事溫柔的問句去引導朋友看見他的獨特結果和支線故事。最後提到,研究指出幸福感的得指由自己掌握,並歡迎讀者一同來共學活出幸福。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如何面對憂鬱症,並從中找到成長和改變。雖然一開始作者討厭憂鬱症,但漸漸地學會接受並與它共處。最終,憂鬱症成為作者生命中的一部分,使她變得更堅強。文章強調逆境中的成長和勇氣。
最近跟很久沒見的朋友吃飯,看見對方憂鬱的模樣,彷彿看見一年前的自己。學習靈性滿一年了,我也差不多停止服用抗憂鬱藥物一年了,一年來實際體驗了學習靈性對於改善憂鬱有多巨大的幫助。因此,我想分享這一年的變化,提供給有相同困擾的人一點參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憂鬱症時期的感受與成長,以及友情與陪伴的重要性。通過陪伴他人,作者發現了身心愛的流動與善循環,並因此獲得了成長和心靈上的滿足。這篇文章的主旨在於鼓勵人們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增加喜愛的事情,並透過練習提升幸福感。
  過去,我曾經飽受心理問題的困擾。在某位朋友悉心的陪伴及照料之下,我順利從中走了出來,並得以拿掉憂鬱的濾鏡,體驗世界。我萬分感謝朋友所做的一切。只是將我帶往光明的他,自身仍身陷憂鬱的囹圄。因彼此的關係已經不在,我無以回報,只願在此將小愛化為大愛。我想這是對我、對他最好的方式。   是他讓我看見我
我前幾個月天天很痛苦,真的覺得活不下去,到現在好了至少三分之二,已經有動力做事、出門、去社區復健中心跟人社交,理解力也變好了一些,前後差這麼多,所以說憂鬱是有機會好的,我都有點驚訝我可以差這麼多,而且應該也不是藥物的幫忙,我的藥都差不多,之前換過很多都沒什麼幫助。 不過雖然近期憂鬱好很多,但常常晚
對開學的時間臨近,內心有點焦慮。 我到底需要假裝什麼模樣,一個開朗的自己,還是愛哭的自己。 這一年,我沒有全然投入主懷抱,生命枯萎,沒有盼望的世界圍繞我。 看事情的眼光變得世俗了,但知道這樣下去不行。 最近重新再靈修和禱告,因而得著力量。 沒有了信仰我什麼都不是,抑鬱很輕易就打倒我。 沒
Thumbnail
我的大學休學經歷,充滿焦慮症和社交障礙的挑戰,以及對教育體系的反思。無論在學校或是生活中,都充滿著種種困難和挑戰,然而這些經歷也讓我更加了解到自己,對於未來的人生方向也有了更清晰的想法。
Thumbnail
在過去的生命中,經歷過無數大大小小的負向經驗,也碰過無數多的壓力與挫折。這篇文章探討了當朋友或家人說你有憂鬱症時可能帶給你的感受,以及面對這種情況時的心理治療所尋求協助的重要性。
Thumbnail
此文章描述憂鬱症並非可怕之事。 作者親身經歷九年憂鬱,從一開始的恨與討厭,逐漸轉變至理解與接納自己。他認為,正是因為憂鬱的存在,他學會珍惜幸福,並重視愛的價值。
Thumbnail
透過敘述治療的方式,作者陪伴朋友克服了女兒憂鬱症的初期症狀,讓朋友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與智慧,並充滿了信心。文章中主要敍述作者如何陪伴朋友變化,透過敘事溫柔的問句去引導朋友看見他的獨特結果和支線故事。最後提到,研究指出幸福感的得指由自己掌握,並歡迎讀者一同來共學活出幸福。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如何面對憂鬱症,並從中找到成長和改變。雖然一開始作者討厭憂鬱症,但漸漸地學會接受並與它共處。最終,憂鬱症成為作者生命中的一部分,使她變得更堅強。文章強調逆境中的成長和勇氣。
最近跟很久沒見的朋友吃飯,看見對方憂鬱的模樣,彷彿看見一年前的自己。學習靈性滿一年了,我也差不多停止服用抗憂鬱藥物一年了,一年來實際體驗了學習靈性對於改善憂鬱有多巨大的幫助。因此,我想分享這一年的變化,提供給有相同困擾的人一點參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憂鬱症時期的感受與成長,以及友情與陪伴的重要性。通過陪伴他人,作者發現了身心愛的流動與善循環,並因此獲得了成長和心靈上的滿足。這篇文章的主旨在於鼓勵人們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增加喜愛的事情,並透過練習提升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