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兒」EP6 這是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常見的情境

有些孩子語言發展較慢,等到開始會說話的時候,卻不合時宜的不斷使用問句「這是什麼?」「為什麼?」明明就知道東西的名字,但是卻不斷地提出問題,家長只好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的回答。


█發生了什麼事情

孩子其實沒有真的要問問題,而是誤以為問問題是對話的開始。這就像是我們見到面要打招呼說「你好」、「吃飽沒?」已經是一種約定成俗的習慣,而且可能不是真的要問你是不是吃飽了。但是對於語言能力較為遲緩,或者有特質的孩子而言,他們按照經驗判斷(因為被問過幾百次),在見面的時候要問「你叫什麼名字」,在看到東西的時候,會聽到「這是什麼」,然後要被問「這是什麼顏色」,就照本宣科的問回去,所以對話就會變得像英文課本第一課一樣「What is this?」「This is a pen.」,親子雙方都在重複著詭異而且沒有意義的對話。


█請家長來停止這個循環

孩子不會發現問題所在,所以請大人自己要覺察跟停止問問題。此外,不斷地問孩子「這是什麼」「這是什麼顏色」本身就是對於語言學習發展幫助不大的句子,請大家要早點戒掉。就算是簡單的問「紅色跟藍色的,你比較喜歡哪一個」,所使用的語言能力也比較高,而且兩三歲的孩子就能夠理解。這種單純的問句只有在語言學習一開始的初期階段有重要性,之後都可以用更高級的問句來取代。


若是已經養成奇怪對話習慣的孩子,則請家長對於孩子無意義的問題視而不見,或者反問孩子「你覺得這是什麼呢?」,來破解這個重複問題的循環,然後再加入其他更有意義的對話內容。


如果你察覺到孩子是反射性的問「為什麼」,並沒有思考太多,或者是用來轉移大人的注意力,那就請家長繼續問下去「你想知道什麼?」或者「你為什麼想問為什麼?」,「你怎麼想到這個問題的?」好好探究問題背後的動機是什麼,而非反射性地回答問題。


探究事情背後的理由是協助孩子自我覺察的開始,也是家長好好認識孩子內在的最好方法。比起問題本身,孩子從什麼地方發想出這個問題更值得探究,孩子的求知慾的起源是什麼,問題萌發的契機是什麼,孩子在意跟注意什麼,有很多都值得家長花心思了解,然後跟孩子更貼近。



---

如果還想知道更多

歡迎追蹤臉書 (適合家長) 

以及IG  (適合青少年成人及本人)

看更多文章與參加活動喔

各種教養相關的內容會在本專題中按照類別分類,方便大家查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常見的情境 問孩子在學校做了什麼,孩子不是說的零零落落,就是發呆說不出來。 明明平常話就很多,為什麼這麼簡單的事情反而說不出來? █發生了什麼事情 有特質的孩子在記憶上比較特別,他們可能記得很多細節,但卻記不得事情的全貌。 他們可能記得人物的每一句台詞跟動作,但卻不知道動
█常見的情境 每當進入團體互動中,有些有特質的孩子就會進入備戰狀態,想辦法觀察周遭的人在做什麼,就像是我們到了陌生的國度旅行一樣,看別人做什麼,我們就做什麼。 當我問孩子「你的答案是什麼」 孩子往往會回答「我跟他一樣」 這算是有特質的孩子最常使用的策略吧 █發生了什麼事情 有
█常見的情境 有些有特質的孩子,對於新事物極端的排斥。「孩子就愛那個舊的衣服鞋子,其他的都不要。」,「孩子就只玩那個無聊的玩具,明明新玩具那麼好玩,他就是不看一眼。」 你是否也遇到過這種情況,新的事物、新的地方,其他孩子光是聽到就會興奮到跳起來,這些大哥大姐就是一個拒絕。 █發生了
早療場域中會遇到高比例有自閉特質的孩子,這樣的特性讓他們在團體中很突出,而一般的互動與教育方式和他們格格不入。為了這些特殊的家庭,接下來我會以「自閉症」「常見的困擾」「日常療育」 這樣的主軸推出系列文章,集中探討這些困擾以及在家療育的基本概念。 當然心理治療的部分無法詳述,這是我們專業所在,而且
早療場域中會遇到高比例有自閉特質的孩子,這樣的特性讓他們在團體中很突出,而一般的互動與教育方式和他們格格不入。為了這些特殊的家庭,接下來我會以「自閉症」「常見的困擾」「日常療育」 這樣的主軸推出系列文章,集中探討這些困擾以及在家療育的基本概念。 當然心理治療的部分無法詳述,這是我們專業所在,而且
█常見的情境 問孩子在學校做了什麼,孩子不是說的零零落落,就是發呆說不出來。 明明平常話就很多,為什麼這麼簡單的事情反而說不出來? █發生了什麼事情 有特質的孩子在記憶上比較特別,他們可能記得很多細節,但卻記不得事情的全貌。 他們可能記得人物的每一句台詞跟動作,但卻不知道動
█常見的情境 每當進入團體互動中,有些有特質的孩子就會進入備戰狀態,想辦法觀察周遭的人在做什麼,就像是我們到了陌生的國度旅行一樣,看別人做什麼,我們就做什麼。 當我問孩子「你的答案是什麼」 孩子往往會回答「我跟他一樣」 這算是有特質的孩子最常使用的策略吧 █發生了什麼事情 有
█常見的情境 有些有特質的孩子,對於新事物極端的排斥。「孩子就愛那個舊的衣服鞋子,其他的都不要。」,「孩子就只玩那個無聊的玩具,明明新玩具那麼好玩,他就是不看一眼。」 你是否也遇到過這種情況,新的事物、新的地方,其他孩子光是聽到就會興奮到跳起來,這些大哥大姐就是一個拒絕。 █發生了
早療場域中會遇到高比例有自閉特質的孩子,這樣的特性讓他們在團體中很突出,而一般的互動與教育方式和他們格格不入。為了這些特殊的家庭,接下來我會以「自閉症」「常見的困擾」「日常療育」 這樣的主軸推出系列文章,集中探討這些困擾以及在家療育的基本概念。 當然心理治療的部分無法詳述,這是我們專業所在,而且
早療場域中會遇到高比例有自閉特質的孩子,這樣的特性讓他們在團體中很突出,而一般的互動與教育方式和他們格格不入。為了這些特殊的家庭,接下來我會以「自閉症」「常見的困擾」「日常療育」 這樣的主軸推出系列文章,集中探討這些困擾以及在家療育的基本概念。 當然心理治療的部分無法詳述,這是我們專業所在,而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孩子遲遲不開口說話,可能是因為口腔肌肉張力、認知理解能力、社會學習能力及內在動機等方面的問題。本文從增進孩子的動作控制能力、提高對事物的理解、模仿、簡化字詞等方面提出具體建議。
Thumbnail
孩子學習說話的過程充滿奇妙,而學習第二語言也是一個挑戰。本文探討如何教養孩子學習說話與英語的關鍵,並分享心得及方法。
Thumbnail
教導孩童如何培養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遇到日常生活的情境來啟發孩子思考解決方式,並進一步引導他們學習如何正確處理問題。
Thumbnail
孩子長大後,他們會開始問很多問題,這是一個學習和思考的過程。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問問題,引導他們思考,培養他們的邏輯能力。本文提供了一些方法來引導孩子的提問與思考,這對未來教育將是很有幫助的。
Thumbnail
你還記得第一次對這個世界好奇的感覺嗎? 在我們的孩子眼中,每一天都充滿了新奇和探索,當他們用那天真無邪的眼神問我們:「我是從哪裡來的?」時,這不僅是一個問題,更是一扇打開心靈溝通的大門。 閱讀全文,探索如何用溫柔啟示的方式,回答孩子關於生命起源的問題。 父母的溫柔啟示:當孩子詢問生命的起源
Thumbnail
在親子的日常交流中,如何避免對話成為一場單向的詢問會?當我們詢問孩子:「今天過得怎樣?」時,經常只換來一句「還好」。 但實際上這不是孩子不想分享,而是我們的提問方式未能引起他們的共鳴。 本篇文章將探討如何透過簡單而具體的問題,開啟孩子內心世界的大門。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探索化繁為簡,打開孩子心扉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試圖與孩子深入交流,卻發現對話總是一成不變、缺乏連結?關鍵之一可能在於「問題的提法不夠明確」。 一個好的問題,能打開孩子心扉的大門,引領對話進入新的層次。從「今天學校怎麼樣?」到「你今天遇到了什麼讓你覺得有趣的事?」的轉變,可能就是你們溝通方式的革命。 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探索如何透過
Thumbnail
思考能力,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潛意識所沉潛的能力。是確實以自己的腦袋思考的能力,不是別人提供現成的答案,不是接受「標準答案」就好,而是思考出一個自己能接受,自己提出答案的能力。但是,這樣的孩子會不會不受老師歡迎?會不會被成人標上孩子在頂嘴的標籤? 如果是這樣,那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孩子們為什麼問這麼多問題,以及幼教的教學方式。著重在培養幼兒的自主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Thumbnail
沉默的孩子總是特別使我感到好奇,心裡冒出好多問題想問,卻不是那麼容易說出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孩子遲遲不開口說話,可能是因為口腔肌肉張力、認知理解能力、社會學習能力及內在動機等方面的問題。本文從增進孩子的動作控制能力、提高對事物的理解、模仿、簡化字詞等方面提出具體建議。
Thumbnail
孩子學習說話的過程充滿奇妙,而學習第二語言也是一個挑戰。本文探討如何教養孩子學習說話與英語的關鍵,並分享心得及方法。
Thumbnail
教導孩童如何培養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遇到日常生活的情境來啟發孩子思考解決方式,並進一步引導他們學習如何正確處理問題。
Thumbnail
孩子長大後,他們會開始問很多問題,這是一個學習和思考的過程。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問問題,引導他們思考,培養他們的邏輯能力。本文提供了一些方法來引導孩子的提問與思考,這對未來教育將是很有幫助的。
Thumbnail
你還記得第一次對這個世界好奇的感覺嗎? 在我們的孩子眼中,每一天都充滿了新奇和探索,當他們用那天真無邪的眼神問我們:「我是從哪裡來的?」時,這不僅是一個問題,更是一扇打開心靈溝通的大門。 閱讀全文,探索如何用溫柔啟示的方式,回答孩子關於生命起源的問題。 父母的溫柔啟示:當孩子詢問生命的起源
Thumbnail
在親子的日常交流中,如何避免對話成為一場單向的詢問會?當我們詢問孩子:「今天過得怎樣?」時,經常只換來一句「還好」。 但實際上這不是孩子不想分享,而是我們的提問方式未能引起他們的共鳴。 本篇文章將探討如何透過簡單而具體的問題,開啟孩子內心世界的大門。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探索化繁為簡,打開孩子心扉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試圖與孩子深入交流,卻發現對話總是一成不變、缺乏連結?關鍵之一可能在於「問題的提法不夠明確」。 一個好的問題,能打開孩子心扉的大門,引領對話進入新的層次。從「今天學校怎麼樣?」到「你今天遇到了什麼讓你覺得有趣的事?」的轉變,可能就是你們溝通方式的革命。 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探索如何透過
Thumbnail
思考能力,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潛意識所沉潛的能力。是確實以自己的腦袋思考的能力,不是別人提供現成的答案,不是接受「標準答案」就好,而是思考出一個自己能接受,自己提出答案的能力。但是,這樣的孩子會不會不受老師歡迎?會不會被成人標上孩子在頂嘴的標籤? 如果是這樣,那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孩子們為什麼問這麼多問題,以及幼教的教學方式。著重在培養幼兒的自主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Thumbnail
沉默的孩子總是特別使我感到好奇,心裡冒出好多問題想問,卻不是那麼容易說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