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或是「宇宙」無論是創作者或是出版商,是談到IP的拓展第一個一定會想到的策略,就像Yeti協助老師做課程規劃時,也會一直想著怎麼去應用學習地圖延伸課程主題一樣。
不過,在挖貝舉辦的2023跨域IP內容交流會中,挖貝創辦人林大涵運用一張三維座標圖,系統性的給予所有IP經營者三個不一樣的思考方向。
就Yeti的理解你可以當作是故事系列的延伸,像是玩命光頭可以發展出十集作品加上許多旁支故事,或是如電玩Final Fantasy系列可以續作已經延伸至XIV這種我念不出來的羅馬數字,這類至今都還在不斷生成續作的IP,就是最經典的例子。
不過比起電影或電玩宇宙可以不斷的擴展,教育類的產品同主題的延伸就較為有限,而寬度可能會是另一種解決方向。
當內容文本延展性有限,透過不同媒材的拓展反而會是種解法。在演講中有舉到一個例子:過去以出書作為知識變現的媒材,書本單價約200~300元,扣除印製與通路成本創作者的毛利約在5%~8%間,但相同的知識內容製作成線上課程,無論單價或是毛利都可以有5~10倍的成長。
我認為假使我們對學習這件事進行拆解,主要是由知識、載體與人三者構成,無論線上線下課程、書本或是寓教於樂的桌遊都只是知識的載體,人必須選擇最適合的知識載體,才能獲得最好的學習效果。
專業工作者將知識以不同媒材載體輸出,除了有助於變現收入的提升,也可以透過不同的媒材接觸擁有不同媒體使用習慣的受眾,藉以打開自己的影嚮力,這也是CoUP! 不斷鼓勵職人們進行創作輸出的原因。
記得遊戲化設計中常提到「擁有與佔有慾」也是一個重要的人類核心動力嗎?厚度我想是與群眾募資最息息相關的,因為如何「讓受眾覺得這是我的事」是這面相最重要的元素。
2014年《冰與火之歌》原著作者喬治・馬丁曾舉辦一項冰原狼保育的募資計畫,他提供一個募資方案 - 只要你捐兩萬美元,就會有個以你命名的角色在下一集的影集中出場,並且會獲得一個可怕的死法。名字可以出現在影集中的機會,真的吸引到不少人參加。
另外一個案例,獨立遊戲團隊Team9在他們的作品「文字遊戲中」,為所有參與集資計劃的贊助者製作了一個隱藏關卡「再生父母之塔」,讓贊助者可以漫遊塔中找尋自己的名字,Team9製作人張文韋形容,這類似於捐助蓋廟可以在廟牆上看到自己名字的概念。
再生父母之塔(影片來源:部長 Gaming)
「厚度」這部分其實Yeti還沒在課程設計上操作過,講座結束後我不禁會去思考,課程的設計過程是否可以讓學員更有參與感,是否有辦法一起設計課程,讓內容更貼近學員們的學習需求呢?也許我們可以一起來探討。
挖貝這次「2023 群眾集資提案大賽」舉辦的講座,提供給IP創作者需多相當不錯的思考,如果你剛好是IP創作者也剛好對這議題有興趣,建議可以點擊前面的標題連結前往官網,裡面有許多比賽相關的訊息。
如果你有任何製作課程方面的問題想要聊聊,請點這